作文每一段都有一个小标题叫什么(每一段都有小标题的作文)

作文每一段都有一个小标题叫什么(每一段都有小标题的作文)

首页想象更新时间:2024-05-01 04:09:04
作文每一段都有一个小标题叫什么(每一段都有小标题的作文)

作文每一段都有一个小标题叫什么【一】

妈妈使劲拍自己的袋子:“快起床了!” 我睡衣惺忪地睁开双眼,洗涮完毕后,妈妈要去上班,可我睡不够。于是等妈妈收拾好后,我钻进袋子里。我继续睡着,妈妈步行去上班。 睡醒之后,我饿了。于是我使劲拍袋子:“妈妈我饿了!”提前预备在妈妈肚脐眼里的微型零食就会蹦到我手里。微型零食脱离肚脐眼后会变成正常大小。吃喝完毕,我把垃圾扔出去。妈妈正在看着电脑,一个薯片包装袋飞了出去…… 哎呀呀,吃多了想上厕所怎么办?我懒得跑出去了,再说蹲坑也很不舒服。我拍拍妈妈的肚脐眼,一个马桶蹦了出来。

解决完毕之后,妈妈去倒马桶…… 有人敲门,啊呀,是有人来给妈妈汇报工作了。我从袋子里探出头来,把妈妈的.同事吓了一跳…… 妈妈忙完手头的活儿,从包里取出数学书。“好啦好啦不闹了,疼我了!开始学习了!” 对,有了袋子的妈妈们智商很高,孩子就不用上学了。 学完知识,该吃中午饭了。妈妈把一个馒头、一碗菜和一碗汤丢进袋子里,我“吧唧吧唧”吃完后把空碗递出去。

啊,懒汉的生活真美好! 吃完饭,妈妈要去散步。我在袋子里探出个脑袋看外面的世界。在公园里,妈妈把我放出来,我玩了很多游乐项目。过山车、摩天轮、跑步机……统统玩过。哎呀,好累啊,我钻进袋子里呼呼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又要开始“上学”了。妈妈要我读语文课文。学习完毕后,已经下午五点了,我钻出袋子玩了会儿电脑,妈妈去把袋子洗一洗——因为每天的饭渣、食物渣还有大小便,有些不小心都沾上去了。

玩完电脑,我在袋子外吃了晚饭。 “妈妈,我懒得走到卧室了。” “宝宝,那你就钻进袋子吧。”

作文每一段都有一个小标题叫什么【二】

一本好书,可以触动一群人的心灵;一本好书,同时也都会给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而我看的《我的地盘我做主》中的《每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令我印象最深刻了。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一个叫莎拉,一个叫克里斯帝。当孩子还小时,他们准备养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请朋友来帮他们训练这条狗。第一次训练前,朋友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

夫妻俩面面相觑,都囔着说:“当然是当一只狗啦。”

朋友摇摇头说:“每只狗都有目标。”夫妻俩商量后,说:“白天和孩子玩,夜里看家。”后来,小狗真的练成了孩子的守护神。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牢记一句话——连每只狗都有目标,更何况是做人。埃德蒙斯曾说过:“伟大的目标可以构成伟大的心”。 如果轮船在浩瀚的大海中没有航标,就会迷失方向;如果飞机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飞行时没有导航,那它就会找不到方向。有了目标才能做好一切,才能向着目标前进,达到终点。所以我们也要有个属于自己的目标,而现在的我们需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今后才能走上成功之路。

就像萧伯纳所说的:“人生真正的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伟大的目标。”找到人生的目标,就等于找到了人生的乐趣所在。

作文每一段都有一个小标题叫什么【三】

因为与专业有关,曾粗略读过《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一书,但没有过多的深思熟虑,该书作者是武志红,据说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书中提到,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特别自恋(Narcissism),特别喜欢评价,特别热衷于争论,甚至是只有自己是对的,并且是唯一的真理。

为此查阅了一下专业术语才知道,按照心理学的`分类,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由两种亚型构成:①自大型自恋,②脆弱型自恋。二者相同之处表现为自负、自我沉醉、无视他人;不同之处在于自大型自恋更加外向、有攻击性,追求他人的敬仰和尊重;脆弱型自恋则表现为内向、过于敏感、自我防御、情绪焦虑。

自恋型人格障碍群体中大部分是男性,这或许对应了杨笠所说的“我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

近日,偶然搜索资料,发现一篇比较有意思的研究,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系和神经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Personality and Inpidual Differences期刊发表了题为Narcissism through the lens of performative self—elevation的文章。

文章介绍,作者招募近300名参与者进行调查,女性占60%,40%为男性,中位年龄20岁。线上回答151个问题,通过一个表演型自我提升量表(FLEX)来评估自恋相关的行为,通过表演型自我提升量表(FLEX)评估自恋相关行为。FLEX由四部分组成:印象管理(如果有机会,我很可能会炫耀),社会认同的需要(我在重要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自我提升(我有精致的品味)和社交主导地位(我比他人懂得更多)。

结果表明,FLEX与自恋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对社会认同的需求与表演型自我提升相关,与精神疾病无关。也就是说,自恋从根本上被误解了,自恋不是自爱,也不是自我膨胀,而是一种变相的自欺欺人。自恋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一种克服和掩盖自我价值低下的补偿性适应。

研究还表明,自恋行为致使NDP与自己交集的人变得越来越少,进而因此加剧不安全感,导致炫耀(flexing)行为的恶性循环。真正的“自恋者”应该属于脆弱型自恋亚型,自大型自恋者更应视为精神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

作文每一段都有一个小标题叫什么【四】

吴军老师在挑选本书的主角都比较特殊,没有什么王侯将相,横跨海洋大陆,甚至超越宇宙时空,有的主角是法律体系,有的主角是陶瓷,有的主角是思想运动。每个主角都有一段历史,每段历史组成一个章节,每个章节把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按照时间顺序讲的清晰透彻。所以读这本书不需要从头到尾开始读,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任意章节开始阅读。当然,最后几乎所有读者都会发现,每段历史的起源、发展、高潮和展望都被吴军老师记录了下来,而且提供了许多小细节,其中还附了很多插图,读的过程中自己就会沉浸在每段文明历史中,对每段文明的历史都有兴趣。这或许就是吴军老师的写作魅力吧!

如果把当前宇宙的历史浓缩成一年,那人类出现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最后半个小时,而人类的文明(距今约一万年前)则出现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分钟。在这一分钟之前,人类还茹毛饮,在这一分钟之内,人类开始了农耕生活,驯化了动物,改良了植物,制造出了飞机大炮,发明了抗生素,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释放出了原子能,甚至登上了月球。从宏观的视角去俯视人类的文明,我们就会惊讶于人类这个年轻的物种竟然有如此的生命力和创作力,创造出了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而这一切,其实都是源于人类早起播下的影响后来整个人类历史走向的文明的种子,《文明之光》这本书,就是以这些文明的种子为主角,给我们讲述了这些文明的种子对人类的影响,从而给读者展现一幅空前巨大的人类文明的图景。

很多人以为,“天赋人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契约”“法人”等概念要到现代才有,但是吴军老师告诉你,这些概念在公元前的罗马时期就有了,而且是以法律的形式推广保存下来的。这一套法律体系统称罗马法,后来拿破仑征服欧洲大陆,推出《拿破仑法典》,所参考的.依据就是罗马法体系,而《拿破仑法典》奠定了今天绝大多数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包括中国)。今天的议会制度,三权分立等概念,背后都有罗马法的影子。那罗马法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是罗马国家形成初期,由于没有明确成文的法典,很多纠纷不能公正合理解决,因此罗马成立了立法委员会,颁布了《十二铜表法》,经过几百年的修订与发展,最终形成了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的罗马法体系。历史总是出奇的巧合,几乎在同一时期,东方的秦帝国刚完成天下一统,并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的封建社会所有权力都集中在皇帝一个人身上,“朕即是法,法即是朕”,普通民众没有任何能力制衡这种专制,因此中国的专制统治越发专制,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严重制约着国家的发展。而西方国家由于罗马法的深入人心,民众清楚知道自己的权利,因此敢于去争取自己的权利,在“启蒙运动”之后就发展出了共和、三权分立等政治制度,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自由民主,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到了近代,逐渐超越中国,中国也因自己的封闭保守,承受了百年屈辱。这一切都是源于两千年前两个文明种下的种子不一样,最后照亮的文明也不一样,所以这样的结果,不得不说是历史的必然。

吴军老师书中所说的肯定比上述文字更加生动有趣,阅读的体验不仅是沉浸其中,还时不时会惊叹,原来如此!书中的其他章节也十分有趣,有你根本想不到的陶瓷的发展历程,也介绍了一个家族如何影响整个人类的进程,还有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如何把美国给“谈”出来的。总之,每颗文明的种子都有一段有趣的历史,这些种子就像一道光,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照亮我们前进道路的光起源于哪里,未来还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最后,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正如吴军老师写《文明之光》系列的初衷:

人总是要有些理想和信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