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五柳先生作文(五柳公园作文结尾)

写五柳先生作文(五柳公园作文结尾)

首页想象更新时间:2024-05-17 01:38:54
写五柳先生作文(五柳公园作文结尾)

写五柳先生作文【一】

五柳先生,一个飘逸得如同仙人一般的人物。他,便是《五柳先生传》中那个\"不慕荣利\"的主角。

《五柳先生传》开篇便是\"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单单只介绍他名字的来历,就令人生出几分羡慕之感。是真的没有名字?大概是忘了吧,连自己的名姓都记不得,又怎会记得混浊的尘世中纷杂的琐事,心中太澄净,太沉静,便也装不下许多事了,自然不必为功名利禄所烦恼。如此洒脱、如此自在之人,世间少有,如何不令人羡慕?

五柳先生好读书,但读书的方法却与别人大相径庭,只求领会其要旨,从不一字一句细细琢磨。重在体会到书中的精髓,对于能这么做的人,我的心里实在很钦佩,可能是因为在我们自己读书时,必须要一字一字地解释,并且我们自己的理解,不能跟书上的注释差一分一毫,只因为在我们这个年代,有种东西叫考试,我说的这些话,在旁人看来也许有些大逆不道了,但没有办法,事实就是这个样子。有时真的是一种悲哀。

不过还好,酒是个好东西。我们至少还能够伴五柳先生畅饮,喝个尽兴,醉个酣畅淋漓。五柳先生嗜酒,这是我们所熟知的,可是他又为何独爱饮酒?是以此浇愁?但我不这么认为,一个连自己名字也忘了的人,又怎会记得世间的愁事?惟一的可能是他用喝酒来灌醉自己,以此来发泄对这浊世的不满,在某种程度上,他醉了,我们是清醒的,但也许事实上,我们一直是醉着的,他才是最最清醒的那个人。他用朦胧的醉眼以最清明的心态冷眼旁观这世界。有句话叫做\"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如此超然之境,惟有他立于其上,不知他可曾孤独?

不,他不会孤独,永远不会,尽管他孑然一身,可他依旧著文章以自娱。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开辟自己的世界,宣泄自己的情感,他可以尽情地在文学之间遨游,忘怀得失、忘怀自我。彼时天地无声,只有杨柳依依与漫天桃花夭夭。

五柳先生便是这样一个人,他清高、他洒脱、他不在乎、他藐视天下,只愿流连山水之间,远离这喧嚣尘世。悠然自得地过着与世无争的隐世生活。此人烈如酒、清如茶、淡如水、潇洒自如、看穿生、望破红尘。即使贫穷,也依然高贵。

不由得喟然长叹,这样淡泊之人注定不能得到社会的接纳,所以说,五柳先生又是一个伟大的悲剧,一个清高的隐士是无数追名逐利的`世人所衬托出来的。但这又不会是个悲剧,正因为这个世风日下的世道,磨砺出了五柳先生淡泊名利与豁然乐观的性子。唉,这纷杂的世事,又岂是我等世俗人可以参透的?

他像风,令人想留也留不住,不知他现今云游何处?真的很期待,期待有朝一日能与他对酒当歌,谈笑风生,忘却人间琐事。

可世上,哪里还有什么五柳先生。

他的人生,弥漫着酒香·书香与墨香,虽然他已逝千年,但他仙袂飘飘的身影却总是留在我的脑海中,每当静下来,还是能听到他在轻轻吟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写五柳先生作文【二】

五柳先生:

您好!其实大家都知道,您就是晋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了您的三篇文章了,写得都很好,都突出了您“隐士”孤芳自赏的气节。

您是位名符其实的“隐士”,而不是一位真正的“君子”。您可以隐居深山“种豆”,可以整天幻想“香格里拉”,可以“衔觞赋诗”,可以自以为是“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但您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来为广大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着想一下吗?可以放下架子,利用自己的一点权利为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点的问题吗?可以像杜甫那样写些忧国忧民的诗词让贪官污吏们反醒反醒吗?可以面对现实而不是成天空想吗?

您说您可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您真的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自己做到了吗?我不相信,您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流芳百世?您不希望后人一谈起您就充满的敬意?如果您都否认了,那么您还写这些东西干嘛?您为什么不投身革命事业拯救黎民?您也许会说:“我不是观音在世,我不是神仙,我没有那么大能力。”但是说过:“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您想流芳百世,但现在的中国,至少有一半人不知道您,但相反,只有极少数人不知道岳飞。如果当时,您不是成天玩弄笔墨,而是驰战沙场,那么现在,我们将会失去一比文学财富,但是,黎民苍生永远会记住你的功德!

写五柳先生作文【三】

敬爱的陶渊明:

你好!

你空怀一身志气,怎奈当今皇上昏庸无道,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置之不理。别人说你逃避现实,我却不这样认为,你做官向上级汇报问题,但上级却只肤浅了事。你一气之下拂袖而去。你并不是不想报国,但面对腐败的东汉,只能淡淡的叹了口气,写下了《桃花源记》表达自己的向往,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你不愿与腐败的官员同流合污,于是辞官归田。

当我第一眼看到你那朴实无华的透着淡淡的田园气息的诗。——《归园田居》你“用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悠闲赞美劳动生活与大自然的恬静,又用“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坚定,诉说着自己对官途险恶的批判,对劳动生活的赞美,这句活仿佛泰山那般表达出你的坚定,你的不动摇。

同时我又为你的刚正不阿所撼动。你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流传芳世你笔下的《五柳先生传》惟肖惟妙,是你的真实写照。你“闲静少言不慕名利”且又有高尚追求——“好读书”不要求在一词一句上深入研究,但一旦对书中有新的领会你就会废寝忘食。像你那样淡薄名利,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我敬佩你,敬佩你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敬佩你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坚定志向,敬佩你那《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傲气。

每当我听说你的事迹,我就会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慨,一种激动,我感觉有一团火在我心中燃烧着,燃烧着,久久不能熄灭。

有些人还活着,但他却在我们心中了,而你的精神永不衰灭。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