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话题作文(齐白石介绍作文350字)

齐白石话题作文(齐白石介绍作文350字)

首页想象更新时间:2024-07-21 12:52:38
齐白石话题作文(齐白石介绍作文350字)

齐白石话题作文【一】

齐白石是我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最善长画小虾小虫等小动物,另外,在篆刻方面他也颇有建树。

齐白石年轻的时候,他就很喜欢篆刻。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老篆刻家,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等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你的印就刻好了。”别的'人都以为老篆刻家戏弄齐白石,劝他不要理那老家伙,齐白右却真的挑了一担础石来,夜以继日地刻着,一边刻,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手上起了泡,他不在意,他就那么专心致志地刻呀刻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的淤泥却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为泥了,齐白石也练得了一手好篆刻艺术,他刻的印雄健、洗炼,独树一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有一次,他过生日。由于齐老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来了很多。从早到晚,客人络绎不绝,老人笑吟吟地迎来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客人,老人再也支持不住了,他躺下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齐白石老人一早就起床了,他顾不上吃饭,先到画室去做画,家里人都劝他吃饭,他却不肯歇一歇。总算五张画画完了,家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等着他吃饭。谁知他摊纸挥毫又继续作起画来。家里人怕他累坏了,都说:“您不是已画够五张了吗?怎么还画呀?”

老人轻轻抬起头说道:“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说完,他低下头继续作起画来。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齐白石老人的画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齐白石话题作文【二】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还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与虾有着特殊的情感,他喜爱虾的生命力,经常为它们作画,描绘它们灵动、游动的形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齐白石甚至经常与他们对话,这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毋庸置疑。然而,齐白石的.画虾过程却经过一番艰苦的历练,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是越来越不像的过程,但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却是越来越像的过程。

齐白石画虾,可谓逼真生动,栩栩如生。那么,他是怎样取得这样高超的艺术成就的呢,他在一篇随笔中写道:“我住在朋友家,门前碧水一泓,其中鱼虾甚多,我偶然取出钓竿来,钓钩上戏缀棉花球一团,原意不在钓鱼,钓得与否,非所计也。不料鱼乖不上钩,只有一个愚而贪食的虾,把棉花球当做米饭,被我钓了上来。”在一首画虾的诗中,他写道:“塘里无鱼虾自奇,也从叶底戏东西;写生我懒求形似,不厌声名到老低。”从这些话语以及诗句中,我们可以窥见齐白石画虾的奥秘了,即观察与体验:缺少了对虾的观察,是画不出那些多彩多姿的虾的。

齐白石从少年时代起,就对虾的形体、外貌、生活习性有细致入微的观察,他甚至和虾玩在一起,和虾成了“朋友”,他家门口,有一个池塘,里面有很多虾,小时候齐白石就经常到那里捉虾玩,为他青年时候开始画虾奠定了一定基础;在齐白石四十岁后,他开始临摹以前画家画的虾;在他六十三岁的时候,他画虾已经很像了,但总是看着少了点灵气,于是便在碗里养了几只虾,放在桌子上,每天拿来观察,这样,齐白石画虾的方法也因此发生了改变,他的虾也成为他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

在齐白石六十岁之前,是他的模仿时期,那时候的特点是:没有层次感,虾身的颜色都是一样的,虾身很直,没有动感,并且没有出现群虾等。当齐白石六十二岁时,为了更好地按照原样画出游动的虾,齐白石特意在院子里养了虾,并且放在桌子上对虾进行仔细的观察。但这一时期,齐白石的作品大都以写实为主,形似而神不足,但是出现了群虾和游动的虾,并且虾身有了变化。

六十六岁时,齐白石对虾的绘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增强了虾身的透明感,虾身也不是直的了,而是有了一定的拱起,虾的长臂钳最前面的一段变粗壮,增强了力量感。虾腿和虾身的个数也发生了改变等。齐白石在六十八岁时对虾的形象进行了很大的改变――原本对虾头和虾身都是用的淡墨,现在用重重的一点浓墨点缀,齐白石说“这是画虾十年最成功的艺术创造”。

这一点改变既增加了虾的中两个,又突出了虾头的坚硬感,根据齐白石长期的观察,虾在游动时眼睛是外横的,所以他将眼睛的两个原定改为两个横,同时虾腿的数量又一次减少。1934年齐白石完成了对虾最为成熟的改造――为了使虾图达到简约唯美的效果,虾的后腿由六对减为五对。八十三岁时,齐白石画虾的代表作――《游虾图》出现了,他画出了“似与不似之间”的虾,齐白石得意地说:“白石山翁写生十年,方得如生”,“余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齐白石画虾的境界无人能敌,回看历史长河,纵观古今,至今还未出现能与齐白石老人画虾可匹敌之人。

本幅是白石89岁时的作品。此时白石画虾已入化境,在简括的笔墨中表现了游弋水中的群虾。粗壮、浓厚的茨菇,与群虾的透明、轻灵纤细形成对比,体现出晚年的齐白石画艺的成熟。此图表现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因为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就以画面上的虾为例:虾头上的三笔,有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

左右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用笔的变化,使虾的腰部呈现各种异态,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荡的。也有弯腰爬行的。虾的尾部也是三笔,既有弹力,又有透明感。虾的一对前爪,由细而粗,数节之间直到两螯,形似钳子,有开有合。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看似容易,实则极难:画得活,则虾之生命自出;画僵了,也就失去了生命。虾须的线条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小有序,纸上之虾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

这幅画表现了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为了熟悉虾的各种变化,白石老人在水缸里养了几只大虾,闲时常常仔细地观察虾的游动、跃进、觅食以及体态的各种变化。因为他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

王淼琛写了来称赞齐老的精湛技艺,晶莹剔透戏空明,追逐腾挪自在行。自笑幸逢齐白石,虾兵潇洒上丹青。

齐白石话题作文【三】

齐老先生画虾,多为“长臂虾”,晚年的齐老先生画虾以“白虾”为模特,追求形神兼备, 《虾戏》中8只虾形态各异,有的嬉戏打闹,有的左顾右盼,有的交头接耳。中间几只虾看似拥挤,实则繁而不乱,细细观察每只虾都清晰可辨,画的惟妙惟肖。虾是一种群居动物,最喜欢的就是在一块打闹,这幅画中的虾正是他们相互嬉戏时场景的在现,无怪此幅画称之《虾戏》。画作为人内心世界的反应,关于白石老人,我们从这幅画中也可追寻。虾极具有观赏性,需要很高文化素养的人才能欣赏到它的美,白石老人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虾好动,充满活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乐观、自足、充满活力和情趣的老人形象。

齐白石话题作文【四】

十月八日,张老师带领我们小记者来到浙江美术馆,参观了齐白石画展。

齐白石爷爷是我国著名艺术家,(.他在诗、书、印、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但他曾经是一位木匠,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一代宗师。

在展厅里,我竟然看到一只只很小的昆虫,小到需要通过放大镜才能看清楚,有蜜蜂、螳螂、苍蝇,还有蝴蝶和蝉,一个个栩栩如生,就像博物馆里陈列的标本,令人称奇的是,透过放大镜,昆虫腿上的细毛居然清晰可见,真是令人叫绝!画展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幅“夕阳归牛”。画中只有三种事物,牛、柳枝和夕阳染红的地面。牛只是一个背影,略略回了一下头,柳就是几段垂下的线条,地面就是用橘色的颜料涂抹了几笔。但是,寥寥数笔却形神毕现,看似简单的一幅画却准确表达了夕阳归牛的意境,又带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那略略一回头是否在等待身后的牧童……,整幅画面,似乎再加一笔就多了,再减一笔就少了,这可能就是大师的独到之处吧。通过这次画展,我对齐白石爷爷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他的画更加惊叹不已!

齐白石话题作文【五】

今天我们学习了美术第一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在几个参考作品中,我最喜欢齐白石老爷爷的一幅群虾图。

这幅作品中共有九只虾,虾的触须密密麻麻重叠在一起,形象逼真跃然纸上。齐白石爷爷笔下的虾十分传神。它的头专门用了浓墨点染,这样突出了虾身体的透明质感。齐白石爷爷画虾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是你知道吗?他一画就是十几年!当年齐白石爷爷为了画好虾,专门养了许多活虾,虾儿们整天欢蹦乱跳,不仅给齐白石爷爷提供了活素材,而且给老人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他每天不断的仔细观察虾的一举一动,看的细致入微如醉如痴,终于他掌握了画虾的技巧。齐白石爷爷画虾与人有别,他的虾每只都不一样,而且绝不呆板。齐白石爷爷自己也说:"余之画虾已数变,初之略似,一变逼真,再变色分深浅几十年方得其神。"

听人说齐白石爷爷小时侯就对虾感兴趣。他小时侯旧居旁有个"星斗塘",塘中水草颇丰鱼虾成群,那种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他童年增添了许多乐趣也为他提供了众多写生对象。

望着这寥寥数笔却生动传神的虾,我十分感慨,如此传世的作品背后,是怎样一条洒满汗水的路…。,我喜爱这群虾图,更敬佩这幅图的作者齐白石爷爷。

齐白石话题作文【六】

齐老先生画虾,多为“长臂虾”,晚年的齐老先生画虾以“白虾”为模特,追求形神兼备,《虾戏》中8只虾形态各异,有的嬉戏打闹,有的左顾右盼,有的交头接耳。中间几只虾看似拥挤,实则繁而不乱,细细观察每只虾都清晰可辨,画的惟妙惟肖。虾是一种群居动物,最喜欢的就是在一块打闹,这幅画中的虾正是他们相互嬉戏时场景的在现,无怪此幅画称之《虾戏》。画作为人内心世界的反应,关于白石老人,我们从这幅画中也可追寻。虾极具有观赏性,需要很高文化素养的人才能欣赏到它的美,白石老人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虾好动,充满活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乐观、自足、充满活力和情趣的老人形象。

齐白石话题作文【七】

齐白石画虾,可谓逼真生动,栩栩如生。那么,他是怎样取得这样高超的艺术成就的呢,他在一篇随笔中写道:“我住在朋友家,门前碧水一泓,其中鱼虾甚多,我偶然取出钓竿来,钓钩上戏缀棉花球一团,原意不在钓鱼,钓得与否,非所计也。不料鱼乖不上钩,只有一个愚而贪食的虾,把棉花球当做米饭,被我钓了上来。”在一首画虾的诗中,他写道:“塘里无鱼虾自奇,也从叶底戏东西;写生我懒求形似,不厌声名到老低。”从这些话语以及诗句中,我们可以窥见齐白石画虾的奥秘了,即观察与体验:缺少了对虾的观察,是画不出那些多彩多姿的虾的。齐白石从少年时代起,就对虾的形体、外貌、生活习性有细致入微的观察,他甚至和虾玩在一起,和虾成了“朋友”,他家门口,有一个池塘,里面有很多虾,小时候齐白石就经常到那里捉虾玩,为他青年时候开始画虾奠定了一定基础;在齐白石四十岁后,他开始临摹以前画家画的虾;在他六十三岁的时候,他画虾已经很像了,但总是看着少了点灵气,于是便在碗里养了几只虾,放在桌子上,每天拿来观察,这样,齐白石画虾的方法也因此发生了改变,他的虾也成为他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

在齐白石六十岁之前,是他的模仿时期,那时候的特点是:没有层次感,虾身的颜色都是一样的,虾身很直,没有动感,并且没有出现群虾等。当齐白石六十二岁时,为了更好地按照原样画出游动的虾,齐白石特意在院子里养了虾,并且放在桌子上对虾进行仔细的观察。但这一时期,齐白石的作品大都以写实为主,形似而神不足,但是出现了群虾和游动的虾,并且虾身有了变化。六十六岁时,齐白石对虾的绘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增强了虾身的透明感,虾身也不是直的了,而是有了一定的拱起,虾的长臂钳最前面的一段变粗壮,增强了力量感。虾腿和虾身的个数也发生了改变等。齐白石在六十八岁时对虾的形象进行了很大的改变――原本对虾头和虾身都是用的淡墨,现在用重重的一点浓墨点缀,齐白石说“这是画虾十年最成功的艺术创造”。这一点改变既增加了虾的中两个,又突出了虾头的坚硬感,根据齐白石长期的观察,虾在游动时眼睛是外横的,所以他将眼睛的两个原定改为两个横,同时虾腿的数量又一次减少。1934年齐白石完成了对虾最为成熟的改造――为了使虾图达到简约唯美的效果,虾的后腿由六对减为五对。八十三岁时,齐白石画虾的代表作――《游虾图》出现了,他画出了“似与不似之间”的虾,齐白石得意地说:“白石山翁写生十年,方得如生”,“余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齐白石画虾的境界无人能敌,回看历史长河,纵观古今,至今还未出现能与齐白石老人画虾可匹敌之人。

本幅是白石89岁时的作品。此时白石画虾已入化境,在简括的笔墨中表现了游弋水中的群虾。粗壮、浓厚的茨菇,与群虾的透明、轻灵纤细形成对比,体现出晚年的齐白石画艺的成熟。此图表现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因为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就以画面上的虾为例:虾头上的三笔,有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左右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用笔的变化,使虾的腰部呈现各种异态,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荡的。也有弯腰爬行的。虾的尾部也是三笔,既有弹力,又有透明感。虾的一对前爪,由细而粗,数节之间直到两螯,形似钳子,有开有合。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看似容易,实则极难:画得活,则虾之生命自出;画僵了,也就失去了生命。虾须的线条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小有序,纸上之虾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

这幅画表现了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为了熟悉虾的各种变化,白石老人在水缸里养了几只大虾,闲时常常仔细地观察虾的游动、跃进、觅食以及体态的各种变化。因为他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

王淼琛写了(七绝·读齐白石国画《墨虾》)来称赞齐老的精湛技艺,晶莹剔透戏空明,追逐腾挪自在行。自笑幸逢齐白石,虾兵潇洒上丹青。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