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远大目标从细微处做起作文(树立远大理想目标作文)

实现远大目标从细微处做起作文(树立远大理想目标作文)

首页想象更新时间:2023-12-01 20:09:39
实现远大目标从细微处做起作文(树立远大理想目标作文)

实现远大目标从细微处做起作文【一】

回顾钱老的一生,不禁想起科学界流行甚广的一句话: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钱老有句名言:“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钱老青年时代远赴大洋彼岸留学时即暗下决心:学成后报效祖国。而在当时,比起大洋彼岸优越的科研环境、生活条件、薪水待遇,祖国非常贫穷,回国意味着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承受很多艰苦。

然而他硬是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阻力,辗转5年登上了回国的轮船。钱学森的爱国精神令我们非常感动,同时也值得我们学习,而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个同学,非常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默默地尽自己所能,给别人送去温暖和幸福,不计较个人得失,她就是魏思睿。虽然她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创举,但是对于一名小学生来说,她的胸襟的确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的那一天吗?恐怕每一个中国人都终生难忘,那是一场人类的灾难——四川汶川大地震。那瞬间的山崩地裂让无数房屋倒塌,亡和受灾人数是全世界历史之最。在我们学校组织了全校捐款活动前,魏思睿同学早已拿出自己所有的压岁钱,买了新棉被,捐献给了灾区人民;同时,她依然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又把自己仅有的零花钱全部捐献出来,虽然钱不是很多,但是心意却是满满的。还有她还跟妈妈一起热心地组织与贫困山区家庭结对子的活动,自己率先接了两个对子,并且经常去看望他们,给他们带去一些生活必需品……于是,我在思考:爱国其实很简单,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别人有困难,我们要有爱心,能够伸出援助之手。

希望像魏思睿这样的同学越来越多,让钱学森的爱国精神传遍全中国。

实现远大目标从细微处做起作文【二】

有人说,凡事拥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并不断为之奋斗就是成功的开始,对此我深以为然。

古人云:“志坚者成大事也”,只有高扬目标之帆的.航船,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现代社会的我们总被各种诱惑所吸引,我们最终所树立的目标与理想也总是半途而废毫无建树。对此,我认为,我们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坚定不移的为之奋斗下去。

周总理在他年幼时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目标,正因为如此,周总理奋发图强,他才会向这个目标不断地努力,才真正实现中华之崛起。坚定的目标将中国的历史推向一个新纪元,同时也成就了周总理的一世英名。周总理的成功启示大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发扬“锲而不舍,绳锯木断”的精神,排除万难勇敢的开拓第一步,你就会不断实现目标走向成功。

在2016年的奥运会的排球赛上,中国排球队的健儿每球必争,充满了朝气与激情,纵使精疲力尽遍体鳞伤也要坚持到底,积极的目标使他们挥汗赛场,铸就了辉煌。她们不甘平庸,她们怀揣梦想,她们为国争光的目标驱使她们走向成功。

心理学中有一种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是先给自己下定一个自己认为不可能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就觉得自己真的不可以,然后便理所当然的放弃。我认为这样的人他们没有坚定的意志,他们在没有做出努力的情况下就自我否定,自我逃避,所以他们往往都是生活中的失败者。

我们树立目标,并不断坚持目标,不选择逃避或轻言放弃,就一定会实现目标。当山穷水尽时只要你敢于拼搏、勇于奋斗,不断坚持目标你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回过头来,我们会发现,那正是生活给我们的考验,或许唯一的成功就在坚持考验的最后一刻。

目标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目标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目标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目标是路,带你走向成功。用我们现在的理想,做我们该做的,实现目标,坚持不懈的奋斗,让我们人生旅途更加辉煌。

实现远大目标从细微处做起作文【三】

记得那还是三年级的时候吧,有一次学校通知我们心灵委员开会。会议结束的时候发了一本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是一本以社会、校园和家庭为题材来教育小学生的书。该书分为六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有很多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

这是一本教育我们要自强自律自爱的书。这些故事告诉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长辈,勤劳节俭。这些故事还让我们文明上网,不要沉迷于网络,要尊重网络知识产权。这些故事讲述了一个快乐校园,一个和谐社会,一个亲亲家园。这些故事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是照亮我们的路途的明灯,是鼓舞我们不断进取和努力的方向。

在这些故事中我最为感动的篇章就是温馨家庭,这个篇章告诉我什么是家,家是亲人的怀抱,是温暖的归巢。还告诉我什么是爱,爱就是用心体会爸爸的辛苦,妈妈的唠叨。就是这样最朴实,最简单,却让家人体会到深深地爱的事情。其中有一段故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这个故事围绕着作者给自己年迈的父母打电话这样的一件事,作者每次给他年迈的父母打去电话的时候,总是让电话响2次,第一次响3声就挂断,然后再拨第2遍,以便于让自己的父母有充裕的时间去接听电话。就是这样细小的事情,却让人看了倍加感动。作者是这样的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而我呢!想想不由的万分惭愧。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下午,那天我们刚放学,天就下起了雨。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站在校门口张望着回家的路口。可是直到所有的同学都走完了,我还是没有看到外公,心里不由得蛮是失落。雨下的愈来愈大,我也等得满心失望,可是外公一直没有出现。就在我以为外公不再来时。外公的电屏车出现了。尽管外公浑身是水的出现在我的`眼前,但我还是发火了。把我在这门口等待的怨气都统统的发泄在外公的迟到上。外公没有生气,还是像以前一样的把我抱到电屏车的后座上。在抱我上车的那个瞬间,还深深的皱了一下眉头。可我还不以为然的把头扭向一边,心里还在怪着外公的迟到呢?……

晚上,睡觉的时候才知道外公在来接我的路上被人撞了一下,导致腰痛病又发了。可是外公为了我,还是坚持骑着车来了,但我却那样对外公。尽管我事后就向外公道了歉,但是这件事一直让我深深地愧疚。尤其是在读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这本书后,更是让给我惭愧。文中的那个“我”和自己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啊!多拨一遍电话,不过是一件很细微的小事,却像是一行行细密的针脚,能为父母织出舒服、温暖的衣服。我一定要向作者学习,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实现远大目标从细微处做起作文【四】

教育者,理当如此。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但教育往往从小处着手。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从小处修炼自己。比如,老师们早晨骑着自行车或电瓶车到校,在车棚里,是将自己的车先从里面放,还是先从外口放,这就是小事。放在外口,自己行动方便,但里面空着,后来的老师车子就无法入里。在排放时,是否注意留下别人出行的走道,这是需要考虑的。再如,在学校里,看到地上有纸屑,是否主动弯腰拾起;遇到学生,是否主动给学生以微笑;看到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是否主动上前拧好;看到学生没有家长来带,是否主动问问原因,主动把电话借给学生联系……这些都看似小事,但反映的却是老师的内心是否伟大。泰戈尔有一句诗:“你微笑着,对我不发一言,我却觉得自己为此已经等待了很久。”我们的微笑,不能让学生有久违的感觉。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说:“我认为,对人漠不关心是最不能容忍、最危险的一种缺点。”连微笑都没有,就是对他人漠不关心的外在表现。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泰戈尔说:“我们爱这世界时,我们便活在这世上。”套用这句话,也可以说,我们爱教育时,我们便活在教育里。而爱,同样在细微处显现。我深爱着我们东桥小学。每天早晨,我早早地来到学校,漫步于花圃,徜徉于校园。我能记得,新移植的树在哪个位置又冒出了新叶;新栽的凌霄花茎里是绿的,但还没有露出嫩芽。我真担心,它能否醒得过来。于是,我每天都会与它有个照面,期待有一片不经过仔细观察就不会发现的叶子神奇出现。校园里的每一颗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总不舍得将树从一处移到另一处。学校花圃里,新移植来一棵银杏树,造型长得一般,有人建议把它移走,我不忍地说:“刚刚移来,就不移去吧。它也是生命,说不定一移,它就会枯。这样,我们对生命就不尊重。还是让它慢慢长成参天大树吧。”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泰戈尔的一句话:“安静,我的`心,这些树木在祈祷。”这些树木都是有灵性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与它们共处的心境,有没有尊重它们的情怀。

最近,我买了朱赢椿先生的《虫子旁》一书,还未开启阅读。但我以为,一个人能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细小的虫子,胸怀怜悯之心,其人一定是向善的。教育者,如果也有这种心态与心境,对待学生就一定不会粗鲁、粗暴,即使有时高高举起教鞭,但也一定会轻轻落下。

教育,贵在落到细微处,落实在一个眼神,一次微笑,一次握手,一次作业面批,一次点头,一声问候,一语鼓励……教育,因细微而美丽,而伟大,而令人回味无穷。还是用泰戈尔的话来说:“伟大不惧与渺小同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