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民俗作文(民间习俗作文400个字)

本地民俗作文(民间习俗作文400个字)

首页想象更新时间:2024-05-10 19:31:31
本地民俗作文(民间习俗作文400个字)

本地民俗作文【一】

每到中秋节,我们一家三口都要到奶奶家吃月饼,然后去公园赏月。

记得一次,奶奶给我们准备了许多月饼,有豆沙馅的,有牛肉馅的,有凤梨馅的……看得我直流口水,我飞快地拿起刀和叉,左右开弓,不一会儿我的两个腮帮子鼓鼓的,像两个小气球。没过多久,一盘月饼就被“消灭”光了。

还记得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日湖公园赏月,那次的日湖公园与众不同,有儿童、有大学生、有成年人、还有老爷爷、老奶奶,都聚集在日湖公园里赏月。我抬头望去,“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月亮真是皎洁明亮,像可口的月饼,又像王母娘娘的瑶台镜,还像白玉盘。真是美丽极了!看着看着,我不禁吟起了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啊,中秋节既能吃月饼,又能赏月,我好喜欢!

本地民俗作文【二】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本地民俗作文【三】

到了一定的季节,人们种啊、摘啊、锄啊,各种菜花,你开罢了我登场,地里边,蝶飞蜂舞,好一派田园风光。人们喜欢在菜地边儿上散步欣赏。

有一天,来了几个外乡人,就是说话伸不展舌头的那种人。各级领导陪着他们,舔着大肚子在菜地的周围走着。还不时得比比划划,他们大手一圈,得,这块儿地就归外乡人了。

说的也是,那时这里的土地,齁丁儿得不值钱。外乡人给出了本地几倍的价钱,把个领导们乐得,可算招商引资引来了财神。

菜地,从此消失了。一小片儿都市里的田园风光不复存在了。

地,被圈了起来。挖掘机、推土机,吼叫着,挖出好大好大的`坑。外乡人要盖楼了。

转瞬间,经济发展起来了,人们的腰包儿鼓起来了。改善居住条件成了首选,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土地楼房。

地皮变着戏法似地往上涨。楼价日新月异地往上窜,当初的一亩地价,现在可卖出十倍的价钱。

外乡人笑了,他们偷着乐。本地人悔了,悔的肠子都青了。

说来也怪,有了地皮就能贷款,银行好象给外乡人开的。

外乡人盖起了楼,楼没盖好就收预付款。人们抢着交,可能到了楼盖好,价钱又上去了。

外乡人拿到钱,又到别处,买更便宜的地去了。然后,又是照猫画虎,在玩儿着钱生钱的游戏。

其实他们开始的时候,花的钱并不多,铲了你的菜地,你还得说好。因为你穷啊,你比外乡人穷啊,你把祖宗的地卖了,他们以银行为靠山,借着你祖宗的光儿,开始了自己的游戏规则。

当一切清醒的时候,你在你的菜地上住着,辛辛苦苦攒的钱,被人家拿走了。人家又往另一个地方出资去了。

菜地里的菜恨不得把楼顶翻,不是说豆芽儿的力气很大吗?何况地里有那么多种子。

他们走了,外乡人走了,卷着钱走了。你们悔了,悔的现在还欠着银行的楼债,成了真正的房奴。

呜呼哀哉,菜地没了,楼房起了,钱是欠了。你想干吗?一切都贵了,无利可图了。

本地民俗作文【四】

说起我的家乡湖北的风俗,那可真不少呢!比如,鱼面炖肉,是湖北人家家饭桌上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今天我就给你讲讲鱼面的那件事。

有一次,我们一家回家乡过年,碰巧赶上家里在置办年货。只见门前摆放着几只大盆子和大水桶,里面有好几条大肥鱼。大概是鱼儿大多了,显得盆子太小,它们拥挤在一起,层层叠叠,转不动身了。大姨见我看得入神,告诉我这些鱼儿是用来做鱼面的材料。

随后,姨夫把大木板架在两条木凳上,大砧板搭好了。姨夫从身旁的盆子里捞起一条大鱼,用刀麻利地刮去青鱼身上的鳞片,取掉鱼腮,再划开鱼肚,扯出内脏,很快就把鱼清洗干净了。姨夫用刀劈开鱼背,一分为二,经过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他顺利地剔除鱼刺,将鱼肉取了出来。然后,我们将鱼肉剁成了肉酱糊糊,倒入大碗中。我根据大姨的教导,在碗里加入一定比例的淀粉食盐,用灵活的小手将它使劲揉搓在一个大面团,再抽一抽,扯一扯,拉一拉,大面团就四分五裂,变成一个个小面团啦!最后再把它们用擀面仗擀成蒲扇大小的面饼,再卷成卷,初始步骤就做好了!

接下来,把卷好的面饼放入蒸笼二三十分钟就可以出锅了!揭开锅盖,一阵鱼香扑面而来,馋得人直咽口水!姨夫切了一小段给我,说:“快,趁热吃!”我咬了一口,嗯,真是美味呀!姨夫把余下的几个肉卷均匀切好,说是一次吃不完,晾干后可以分几次做鱼面炖肉。听妈妈说,这道菜曾经被孔子吃过了呢!当天饭桌上就上了这道鱼面炖肉的大菜,炖好的鱼面,看起来比面条粗,吃起来味道鲜美,口感爽滑不腻。

听姨夫说,以前家里条件不好的时候,只有过年才有机会吃到鱼面,而且鱼面炖肉也只用来招待客人的,客人走了后自家人才能吃。如今家家户户都有条件自己做鱼面了,而且都做得多,晾干存放,平时想吃的时候也可以拿出来做菜。现在每次回乡过年,我们都会带回一大包鱼面给爷爷奶奶吃。

怎么样,你想不想也来尝尝我们家乡的美食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