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榕树的作文动静结合描写(描写榕树外形的作文100字左右)

写榕树的作文动静结合描写(描写榕树外形的作文100字左右)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3-10-28 20:05:29
写榕树的作文动静结合描写(描写榕树外形的作文100字左右)

写榕树的作文动静结合描写【一】

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整个世界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

小燕子拖着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乡,它们“叽喳,叽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来了,春来了!”

是的,春天真的来了!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找春天。

啊,我见到了春天。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它们嫩生生,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儿,像一个个刚刚睡醒的胖娃娃。这一片,那一簇,点缀着这陡峭的山坡。山坡上的树木也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像小草一样的新芽。柳树的枝条向下垂着,就像一条条线挂在树上。那嫩黄色的小叶片,就像在线上系的花瓣儿。杨树开了花,这些花一串串的,是紫红色的。身上长满很软的小毛,像一只只毛毛虫,真有趣。山桃花展瓣吐蕊,杏花闹上枝头,梨花争奇斗艳……

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这些花虽然不名贵,但它们用自己的点点姿色点缀着这青春的草地,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大地。成群结队的蜜蜂,呼扇着黄色的翅膀,嗡嗡地忙着采蜜;那五颜六色的彩蝶,也成双成对地翩翩起舞。

田野上,麦苗返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波浪。那金黄色的野菜花,在绿波中闪光。

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的,听不见淅沥的响声,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的,特别清爽,空气十分新鲜,呼吸一口,甜丝丝的,像喝了蜜一样。春风和煦,明媚的春光照在大地上,万物呈现一片生机,形成一幅秀丽的山水图。

写榕树的作文动静结合描写【二】

今年的秋雨是不同于往年的。

从云端坠落,在空气中转个圈,然后,落到地面上,在大大小小的水洼中荡漾起一弧弧涟漪。就这样静谧地下着,与叫嚣的北风不同,它不会给人以刺骨的寒意。

秋雨也是有声音的,需格外留神才能听清:像指尖滑过牛皮纸的表面,像家猫爬过屋顶,像靠近才能听到的钟表指针的转动。没有足够的闲情与雅致,自然无法领略这其中的美丽。

今年的秋雨耗时格外漫长,连让人谈之色变的“秋老虎”似乎也成了一只“蔫老鼠”。这对于热爱运动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好的消息:无法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只能待在室内徒生惆怅。或许连跑道也在抱怨,不然又怎会在你走过后,在原脚印处留下一串气泡?

但这对于不怎么爱运动的我来说,着实是一种享受了。这不仅意味着可以侥幸逃过晨跑和课间跑,还意味着可以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和拥有更愉快的心情。看雨滴从一片树叶移动到另一片树叶,亦或是欣赏车辆经过时,溅起的一朵朵小水花,都不失为一种极佳的消遣方式。

人终归还是需要阳光的。这时,体贴的秋雨便会审势度时地停下来,让你感受到片刻的阳光满地。有了阳光,你便会愈发喜欢秋雨——因为阳光将秋雨留下的惊喜一桩又一桩地揭露出来:路边一条条树叶作成的小船漂浮在小水沟里,沾上了雨水的桂花散发出更加迷人的清香……

我已经开始盼着下一场秋雨。

写榕树的作文动静结合描写【三】

我的家乡在福州,我的家乡还有个别名叫榕城,因为我的家乡的榕树特别多,下面,请听我“小导游”的详细介绍。

春天,榕树的叶子变绿了,绿的犹如一颗颗金光闪闪的绿色的宝石,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一颗颗绿色的“宝石”闪闪发光,绿绿的叶子随风飘动,叶子一抖一抖的,仿佛在向人们说:“你们好吗?你们好吗?”

夏天,榕树不怕严寒,勇敢地把炎热从人们身上赶出去,让人们保持凉快的身体,小孩们在树下玩耍,嬉戏,大人们在榕树下聊天,散心,聊八卦……老人嘛,在榕树下休闲地喝茶哩!

秋天,榕树的树叶变黄了,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那片树叶又黑又黄又绿,也真不知道是什么颜色,上面还长一些像葫芦一样的果子,小小的、绿绿的真可爱!

冬天,榕树正在接受大自然的考验,嘘!千万别吵他!他在严寒中强壮又有力气,他得向上向上冲刺,在冬天里不停不停地长高长高,他的叶子认识那么翠绿……

啊!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榕树!

写榕树的作文动静结合描写【四】

何不将远近之利相结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科技无比发达的今天,人们可通过无比便捷的信息技术来认识世界,感知自然,这固然是好,然而却少了对行云流水、鸟语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们只有对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认识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让我们合二者之利,淋漓尽致地感知自然。

回溯古代,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毕竟他们与天地伴,与日月行。然而,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世界之本原,树木之纲属,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以造福于人类,以改造自然。跟古人相比,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完备的信息系统,获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自然的本质及规律,既可亲身自然,又能了解有关于自然的一切,远近结合地感受自然之魅力。

再看现代,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么?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显花木之美?更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珠峰之直入云霄?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一切,然而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却哑口无言。那么,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进大自然,去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恬适,去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大自然离我们很近,也很远,但我们可以利用既有方法和手段,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人们创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真的体验,将二者相结合,我们便能真正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