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开水的变化过程小作文(水烧开的过程观察作文三年级)

烧开水的变化过程小作文(水烧开的过程观察作文三年级)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3-11-03 19:37:45
烧开水的变化过程小作文(水烧开的过程观察作文三年级)

烧开水的变化过程小作文【一】

3.1 样本与分析方法

本文选取的五篇英文议论文样本如下:The Real Truth About Lies (Randy Fitzgerald,882 字,选自The World Of English,2001.6); Education ( E.B. White,1021字,选自The Hill Reader,135-155); The Art Of SmartGuessing ( Bryan W. Mattimore,1034 字,选自The World English,2001.2); On The Art OfAdvertising ( Samuel Johnson功能语法,995 字,选自 The Hill Reader,453-455); 以及 The Green Frog Skin(John Lame Deer,1166 字,选自The Hill Reader ,332-334).

笔者依据物质,心理,关系,行为,言语和存在六个过程对每篇文章的分句进行了判定,并为进一步的量化分析计算出各分句所占比例。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物质

过程

心理

过程

关系

过程

行为

过程

言语

过程

存在

过程

总计

篇章1

26

13

32

1

25

4

101

篇章2

35

8

29

7

5

8

92

篇章3

26

9

35

2

1

14

87

篇章4

31

13

24

7

7

82

篇章5

42

13

46

10

7

3

121

总计

160

56

166

20

45

36

483

百分比

33%

11.6%

34.4%

4%

9%

7.5%

主句

16

16

40

2

16

7

97

百分比

16.5%

16.5%

41.2%

2%

16.5%

7.2%

附属从句与嵌入式从句

64

22

36

10

9

13

154

百分比

41.56%

14.3%

23.4%

6.5%

6%

8.4%

3.2 分析结果与探讨

从上表可以看出,韩礼德的六个过程模式在英文议论中呈现不均衡分布。从整体来看,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所占比例分别为33%和34.4%。这就意味着在英文议论文中,物质和关系过程占据主体地位,二者总体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二,而其他四个过程仅占不到三分之一。单从主句来看,关系过程以41.2%的比例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物质,心理,言语过程所占比例均为16.5%。在从句的过程分布比例中,物质过程占41.5%,非常接近关系过程在主句中所占的比重。其次是关系过程,所占百分比为23.4。存在过程在整体分句,主句及从句中的分布比例较为稳定。出现比例最小的为行为过程。

结合小句过程模式的分布比例和议论文的特点,笔者的分析如下:

第一,物质过程是摆事实,讲论据的最佳途径。作为质询和决策的方式之一,议论文应当提供充分有力的证据来引领读者挖掘事件的方方面面。论据通常包括常识,例证,事实,数据,引用等等。有效的论据必须能够清楚直接地证明论点cssci期刊目录。一般情况下,人的行为即为已经发生的无可改变的既成事实,而物质过程作为外部经验的表述恰好使其成为了提供论据最为常用的模式。在议论文中,从句通常扮演着为主句提供事实或数据的角色,由此不难解释为何物质过程在从句中占据绝对比例。例如,在复杂句“advertisements are now so numerous that theyare very negligently perused”中,其从句“they are verynegligently perused,”阐述了主句所引发的事实结果。相反地,主观意见和心理活动的论证说明力远不如事实,这也正是心理过程在议论文中所占比重较小的原因。

第二,关系过程在英文议论文中的显著地位源于其对逻辑关系的阐释。逻辑性对议论文至关重要功能语法,议论文的目的就是通过理性说明来赢得读者的认同,而读者对新观点的认同建立在其已认同的事实和原理的基础之上。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议论文是通过良好的逻辑建立和加强共同与合作意识的过程。换言之,所有能够作为论据的事实和原理都必须相互并与结论有逻辑性地联系在一起,任何逻辑错误或推理失误都可能导致读者对整篇文章论点的怀疑。关系过程,表明一项经验与另一项经验之间的关系,恰好能够清楚地阐释读议论文中的逻辑关系。以代表句型“x is a”为例,x与a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非唯一的。a既可作为某项特征表明x的特性,也可作为指代与x进行互换。简而言之,在关系过程中,主句通常是被从句归纳化或概念化的特征或指代。

第三,在英文议论中,看似表达主观观点与意愿的言语过程同样不可或缺。引用权威的语言,观点,评论或表达都常常作为强有力的事实支撑来赞同或反对某一观点,而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都必须通过言语过程来体现。

第四,其他过程类型在英文议论文中同样占据一席之地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议论文而言,描述,叙述,阐释等写作手法的合理利用与相辅相成无疑是锦上添花。正因如此,六个过程在英文议论文中的不同分布比例恰好是议论文客观,有逻辑,严肃及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特点等要求的自然结果。

烧开水的变化过程小作文【二】

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之一的语言学理论,功能语法以社会学为导向,着重语言的功能性研究。其创始人韩礼德从儿童和成人的语言学习角度将语言功能高度理论化。根据韩的观点,儿童所使用的最原始的语言能够被简概为一套高度编码且抽象的功能,其中包含三个元功能(纯理功能):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以及语篇功能(textualfunction)[1]。概念功能进一步被细化为和逻辑功能,表述在我们周围及自身所发生的事情,称之为“内容(content)”。概念功能通过及物性(transitivity)来实现,及物性由六个过程组成,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

功能语法把用来表达一系列概念意义,抽象和具体的外部世界,以及人的意识过程的结构单位叫做小句(clause),即句子或类似句子结构的统称。一个小句包含三个功能成份:过程(process),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circumstantials)。其中主要成份过程代表事件或状态,参与者即从时间,地点,方式等各个层面参与的人或事功能语法,而具体的参与者功能取决于过程类型。语言的及物性和作格性能够帮助将过程进行归类,及物性把经验世界看作是一套可控的过程模式。简而言之,及物性是与概念元功能相一致的小句语法,及物性分析能够定义不同的过程类型并由此决定过程的参与者,从而明确过程与参与者之间的逻辑关系[2]。

在韩提出的六个过程中,物质,心理和关系过程是最主要的。他们作为经验理论,是语法的奠基石,呈现三种截然不同的结构,是篇章中所有小句的主体。同时,韩提出了一个假设,这三个过程在整个语言中的分布频率大致平衡。然而,他自己也承认,此理论未经证实[3]。韩礼德用来阐释六个过程的小句皆为简短且相互独立无关联的句子,而此后的相关过程模式研究也仅仅探究了口头语篇或主观自创的例句cssci期刊目录。

烧开水的变化过程小作文【三】

[1]Halliday,M. A. 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M]. London: Arnold,1978.

[2]胡壮麟,姜望其.语言学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Halliday,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2000.(2011)08-0000-00

烧开水的变化过程小作文【四】

秋风阵阵袭来,枯黄的`落叶随风飞舞。兔妈妈担忧地看了看天空说:“秋天这么快就来了,我们过冬的蔬菜还没有准备好呢!”小灰兔看到妈妈闷闷不乐的样子,很想帮助妈妈分担忧愁。

于是她问道:“妈妈,秋天可以种什么蔬菜啊?”灰兔妈妈说:“秋天可以种白菜,到冬天白菜就长大了。”小灰兔心想:“明天我要去帮妈妈种白菜,那样冬天我们就有蔬菜吃了。”

第二天早上,太阳公公刚刚露出笑脸,小灰兔就早早地起床去松土了,太阳公公笑着问小灰兔:“你这么辛苦,在干什么呢?”小灰兔说:“我在帮妈妈种白菜呢。”月亮出来了,小灰兔终于把土松好了,在明亮的月光下,它把白菜种子一颗一颗地种在地里,然后为种子盖上一层薄薄的土。

接下来的几天,小灰兔每天都要来园子里看它种的白菜。五六天过去了,白菜种子终于发芽了,小灰兔高兴地为它们浇水。太阳公公看到白菜种子发芽了,也笑得合不拢嘴。

在小灰兔的细心照顾下,白菜一天天慢慢长大。冬天到了,在一个月光如水的晚上,小灰兔将它种下的白菜一颗颗地收起来,用小车拉回了家。

兔妈妈看到满车的白菜,高兴地热泪盈眶:“孩子,你真的长大了,妈妈真高兴。”

烧开水的变化过程小作文【五】

我拿出电水壶,精神抖擞地用水涮了涮,又灌了大半壶水,晃晃悠悠地提了起来。接着,我又拿起插头,小心翼翼地插入小小的电插座。一刹那,鲜红的指示灯亮了起来。只过了一会儿,电水壶就拉起了手风琴:“哧——嘶嘶嘶——哧……”

妈妈曾经说过‘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可电水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啊?我好奇地揭开壶盖,眼前的景象顿时乐坏了我:一串接一串小珍珠似的泡泡从铜管壁冒出来,晃晃悠悠地向上浮。有的在旅途中消失了,有的刚露出水面,“扑哧”一笑就没影了。

几分钟后,铜管上的“小珍珠”越来越多,密密麻麻的,声音也越来越响,变得瓮声瓮气。又过了两三分钟,“珍珠”们变成了“弹珠”,一蹦一跳地上了水面。这时声音愈发响了,就像一曲雄浑的交响曲。

我盖上盖子,继续观察,发现盖子四周隐隐约约有几缕白色的雾气。

又过了十多分钟,声音似乎小了一些,我忍不住揭开壶盖,吹开茫茫的雾气:“弹珠”们变成了“乒乓球”,越来越大,好像有顽皮的小朋友在吹泡泡,接二连三地窜出水面。我赶紧盖上盖子。

一会儿后,声音一下子变轻了,成了“噗,噗,噗!”。紧接着,穿着“白轻纱”的水蒸气娃娃竟顶开了壶盖,溜了出来。在壶中欢乐舞蹈的水姑娘也趁机跳出了水壶,四处游荡。电水壶的嘴儿翘得高高,小盖片儿“扑扑”地跳着,像是在不耐烦地叫:“水开了!快切断电源,不然要闯大祸喽!”我手忙脚乱地拔出插头,电水壶才平静了。

电水壶发出声音肯定跟水泡泡有关!可是为什么“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呢?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从电脑上找到了答案,解开了心头之谜。原来,刚接通电源时,铜管的温度比水高得高,就像烧红的金属一下子碰到水会发出“哧”的声音一样,所以铜管会拉手风琴 “哧——嘶嘶嘶——哧”。一定时间后,水温升高了,可水壶里下面的水温要比上面的高,铜管壁上的泡泡就越上升越小,大部分在水中就被挤破了。泡泡破裂的声音与水壶产生共鸣,声音就变得瓮声瓮气,越来越响。这就是所谓的“响水不开”。水开以后,水壶里上下水温一样,泡泡越升越大,都冲上水面破裂——就是我们看到的沸腾,此时破裂声不会与水壶产生共鸣,所以只能听到轻轻的水声。这就是“开水不响”的原因吧。

啊,烧开水也有学问,我以后要多多观察,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奥秘!

烧开水的变化过程小作文【六】

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小兔子,它长着一身淡灰色的绒毛,头上竖着两只长长的粉色耳朵,又大又圆的眼睛又黑又亮,透出自信与快乐。

一天,小兔子扛着锄头来到自家的田地里,它准备种些大白菜过冬天。它手握锄头一下一下地翻土,火红的太阳刚刚升起,小白兔已经翻了一大片了。尽管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但是依然不肯休息,太阳公公惊奇地望着它。

天黑了,月亮婆婆睡着了,星星在天空中闪烁。小兔子挎着篮子在平整好的田地里撒下种子。终于种完了,不知不觉,它在田地里已经忙了整整一天。

过了几日,白菜发芽了,叶子碧绿碧绿的,一排排的幼苗长得整整齐齐。小兔子看到地里有些干,就提来一桶又一桶的水浇小苗,累得满头大汗,也顾不上擦去头上汗滴。太阳公公微微笑,它很佩服小兔子。

小兔子每天给白菜捉虫、浇水、施肥、拔草,在它的精心护理下,白菜一天天长大了。看着满园一排排一棵棵绿油油的大白菜,小白兔开心极了。

终于盼到了收白菜的日子,一大早,小兔子拉着平板车来到田地里,它把收好的白菜放在平板车上拉回家,拉了一趟又一趟,直到月亮婆婆升起来,它还在收白菜呢!

月亮婆婆笑眯眯称赞道:“这真是一只勤劳的小兔子啊。”

烧开水的变化过程小作文【七】

??一次科学小实验——水的表面张力

每次看到爸爸在倒啤酒,我总是会看到快到满的时候,爸爸就会放慢速度,直到把杯子倒满,我发现这时的水面会形成一个微微拱起的'弧形,我总是觉得啤酒立马就会从杯中溢了出来,可是每次都没有溢出来,我觉得很奇怪。

我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这水不仅不会溢出来,而且在里面放一些小东西,也不会溢出来的,你信吗?我不信!我一脸疑惑,妈妈于是就和我一起做了一个小实验。

妈妈让我准备一个玻璃杯,一盒回形针。我先在玻璃杯里倒满水,也倒到水面成了一个小拱形,水面好像要漫出来,又没有漫出来。我拿出一个回形针,小心翼翼地放进水中,果然,水没有溢出来,我想:只是放了一个回形针而已,太少了,也许再放4、5个,水就会漫出来了吧。我一口气又连续放了5个,水竟然还没有溢出来,我很不甘心,就继续测试。

当我放到第100枚时,水竟然还是没有流下一滴,细细观察,只见水面更加饱满,好像水中有什么东西要奋力挣开水面,鼓鼓的,但是水面就像覆盖了一层薄膜,怎么样都挣不破。我惊得目瞪口呆,但是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

妈妈让我查阅资料,我才明白那是因为水有一定的粘性和表面张力。即使是满满的一杯水,当放入回形针的时候,水面升高了,但是在水杯边缘的水,由于受到水分子之间的粘性而保持连续不脱离,所以如果每次放的物体体积足够小,水的表面会由于张力而上凸,因而不会溢出来,没想到,看起来很普通的水,原来是这么神奇啊!

实验的最后,我赞叹道:没想到一杯水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呀!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实验里,获得小窍门来学会更好地生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