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在地下的作文(写竹子的小学生的作文)

竹子在地下的作文(写竹子的小学生的作文)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3-12-01 19:25:42
竹子在地下的作文(写竹子的小学生的作文)

竹子在地下的作文【一】

漫步在冬季的十一校园里,容光楼下,那一大束翠绿的竹子,总是会最先扑入我的视野。

竹子本生长在狭窄的石缝里,坚韧不倒,正如郑板桥所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春天,竹笋破土而出,新奇地观察着这个世界,追随着阳光一节一节往上长;夏天,竹笔直地矗立在暴雨中、烈日下,轻轻摇曳抵抗着打击,从不服输;秋天,当红枫、银杏炫耀着它们绚丽的色彩时,竹子默默坚守着自己,从不高声炫耀;冬天,在其他树的叶子逐渐变黄凋零时,竹仍保持着翠绿,将自己的不平凡显露出来,给冬天增加了生命力,引来不少赞许。阳光洒在竹干上,为它镶上了一层金边,像一柱柱青玉,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

竹的根深深扎在石缝里,对环境的要求很低,在哪里都能成活,从容不迫。竹干笔直,节节坚韧,参天耸立,向往着阳光,似一座宝塔一般,从不为困境所折腰。容光楼蜿蜒的小路上,强烈的`北风阵阵刮来,枯树的树枝便应声而断,小草也缩头缩脑地趴在地上,唯有竹,显得格外坚强。北风压不倒它的决心,却将它衬得更加高大。竹叶低垂,叶脉繁琐密布在竹枝各处,正如那“虚心竹有低头叶”。每一阵风来,它们都会轻轻摆动,挥舞着双手,以“沙沙”声向对方致意。竹干最下层的枯叶,飘落于竹坚守的土地上,为它能够直冲云霄默默蓄力。

早晨,露水从竹叶上滑下,映着竹倔强高大的身躯,映着它足下的土地,更映着它在高处才能看到的美丽朝霞。

竹没有妖娆的姿态引路人驻足观赏,没有美丽的花朵令人赞叹,却把力量汇聚在一起,一个劲儿往上长,终于看到了高处最美的风光。它把影子映在了容光楼的窗上,摇晃着,鼓励着静谧的容光楼中即将迎接中考挑战的初三学子。竹是大地托起的绿色旗帜,引领着他们不畏困难,面对挑战的从容不迫、虚心接受教导,地为学业拼搏、努力向前。

容光楼下,竹叶婆娑,映进了我的心里,将它变得愈加纯净。不论是在秋天五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的浮世中,还是在冬天百叶凋零、寒风凛冽的沉寂中,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品质,谦虚低调、不畏打击、从容不迫。它像一面旗帜,永远为十一学子做着榜样。

竹子在地下的作文【二】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我们坐船的时候了,船慢慢地启动了,我悄悄地把手放进水里,哇!水可真凉啊!船向洞口驶进,因为洞口很低,许多人都不得不把头垂下。刚进入洞时,还好不是很冷,但后来一点一点地向洞里驶去后,我冻得寒毛都竖起来了!洞里黑乎乎的,只有闪烁的灯光。我开始怀疑我进入的不是地下长河,还是西游记里传说中的“盘丝洞”,我的背上凉凉的,仿佛有一只妖怪的手在我的背上摸来摸去,我呆泄地用手去摸背,发现只是水珠,我松了一口气。后来,我们借着灯光欣赏起了周围的风景,周围的风景全是奇形怪状的大自然的杰作——钟乳石。

下了船,我们开始步行。突然,走在前面的几个同学尖叫起来,我吓了一跳,心想:前面的人为什么要叫?难不成......是前面有妖怪?我不禁为自己的想法担心了起来,但我还是走上去看了一下,原来,是一块钟乳石呀!我又走近了几步,仔细一看,这块钟乳石又像一个雪白的闹钟。听导游阿姨介绍,这块钟乳石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穹凌雪钟”。这块钟乳石是至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活的钟乳石。为什么要说它是活的呢?因为这块钟乳石也会长高,但是跟我们不同的是,我们人类每年都会长高,还有钟乳石却是一百年才长一公分!

接着,我们来到了下一个景点。因为我们走了许多路,我已经饿的饥肠辘辘,我突然听到了一个声音:“好大的火腿!”我冲上去,抬头一看,呀!真的是个火腿,但不能吃,我只能望梅止渴!

最后,我们来到了玉露大厅,今天的行程快结束了,我虽然很累,但我坚持走了,也收获满满!

 

竹子在地下的作文【三】

清晨,6:57分,我们已经整装待发了。我的亲朋好友也相继和我们会合了,于是,我们就踏上了征途..............过了1.5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4A级景区的.售票处。

停稳车后,我带着难以抑制的亢奋心情,迫不及待的奔向景区的售票处,买好票后,我们就来到了乘船处,准备进入景区入口。

我们来到了等待处,只见都是人山人海的一片。‘要等到猴年马月啊?’我不耐烦的喊道。没办法,只好耐心等待。

不知等了多久,终于轮到了我们。每艘船限制8人,船只在摇晃中前进了..........

我们一进洞,就有一股凉气扑面而来,这简直是‘自然空调’.......不久后,我们上岸了!沿着小道,一路观赏了各种石钟乳和优美景观后,又朝前方走去,各种亮丽,神奇的景观把我们给深深震撼了。

随着洞口露出亮光,我们一路冲刺,终于走出了洞,前往了去停车场的路上。

随着发动机的鸣声,快乐的地下长河一日游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竹子在地下的作文【四】

一声亲切而带磁性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我从美梦中突然惊醒过来。

“啊!”我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爬起来,睁开腥松的睡眼,只见机器人保姆站在我的床边,一双眼睛流露出像妈妈一样温柔而慈祥的目光。我穿好衣服赶忙洗脸收拾一番,因为今天我要去漫游地下城。

我匆匆吃过早餐,跟随着我的机器人保姆出发了。机器人保姆带我来到了地下城读书馆,我走进一看:咦,这不是误人子弟吗?图书馆里竟然连一本书也没有?墙上全是一个个大屏幕。我来到一个大屏幕前,屏幕里忽然跳出两行大字:

“欢迎来到地下城图书馆,请问您有什么需要?”

“我想看最新的童话故事书。”于是,我四下寻找键盘。机器人保姆见我这幅模样,上前向我提供帮助。我问:

“键盘在哪?”

机器人保姆先是一惊,然后小声地对我说:“您对着这屏幕说就行了。”

“我才不信呢!”

我大声地叫起来。忽然,一个声音从我头顶传来:

“对不起!没有找到您需要的这种童话故事书。”

“连这类书也没有呀?”我不可置信地摇了摇头。

刚才的经历,我对地下城的观念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我们继续向前走去。突然,机器人保姆像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似的,说:

“要不,我们去溶洞游乐园玩玩吧!”

“溶洞游乐园?难道这个城市发达到这个程度了?”

机器人保姆点点头,说:“主人,难道不信吗?”随后,机器人保姆轻声念出一句谁也听不清的密语,我和机器人保姆一下子变得轻飘飘的,只有约1厘米高的微型人。我仔细一看: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奇特的大溶洞里,到处是五光十色,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倒立的.钟乳石,简直其妙无比。我们像小蜜蜂一样慢慢地在其间飞行,又像坐着太空飞碟一样在溶洞中盘旋,欣赏到了一个从未所见到的洞中仙境。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远古的时代……

我们流连忘返,玩得忘了时间。这时机器人保姆说:

“主人,我们该回家了。”于是,我们变回了原来的模样,恋恋不舍地和机器人保姆回家。

漫游神奇的地下城,我大开眼界,这简直就是到了世外桃源。如果你不相信这是我亲身经历的话,你瞧,我这里还有一张机器人保姆送给我的“地下城一日游”免费卷作证据呢!

竹子在地下的作文【五】

竹,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又称竹类或竹子。有低矮似草,又有高如大树。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

为多年生植物。有一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民喜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梅松竹”岁寒三友等美称。

中国古今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竹是由笋长成的,而笋又是由地下竹鞭萌发出来的。竹鞭,顾名思义是像鞭子一样的竹子—一节套一节,节节相连。竹鞭安静的躺在土壤中,吮吸着大地母亲赐予它的养料,迅猛的生长,拼命的发芽;与此同时,竹鞭两侧又滋生出许多地下侧茎,蔓延到周围的空间,迅速发芽、成长。所以我们很少看到单独的竹子或两三株的,映入眼帘的都是片片竹林,这正是因为竹鞭在地下连绵所致。竹林的形成用“本是同根生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笋是竹的幼体。它生长在地面或躺在土壤中,外壳呈黄褐色。如果剥开外壳,可以见到乳白色的笋肉,成卷状,一层套着一层,围绕笋心,逐层向上,笋肉也逐层变薄,与笋尖处和为一体,宛如玲珑剔透的宝塔。过了立春,雨后春笋踏着轻盈的脚步而来,清新、水灵、明媚。春笋最嫩、最鲜,爽脆更是得自天成。所谓“尝鲜无不道春笋”。

当年连唐太宗都对春笋朝思暮想,着迷“鲜镜”,每年春笋上市,还要召集群臣共赴笋宴。冬笋是冬日藏在土中的毛竹笋。两头尖似小船,肉色乳白,壳薄质嫩。虽然冬笋资格老,可鲜嫩度不打折扣,身价往往比春笋高那么点。竹子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大家坐的是竹椅,吃的是竹笋,躺的是竹床,垫的是竹席,住的是竹棚或竹楼…竹子全身都是宝,在医药方面用途极广,嫩竹叶、竹茹、竹沥、笋壳…都可以入药,对一些疾病有着一定的疗效。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竹子,就像古人说的:“居家不可无竹。”

竹子在地下的作文【六】

“但我当时还不知道,即便十五年后,我所想起的丽莎,依旧恰恰带着那一刻出现在脸上的那种可怜的、扭曲的、不必要的微笑。”

奇怪的是当我在读完后回顾整篇《地下室手记》,最为清晰的不是一张理应被想象得苦大仇深的地下室面孔,却是主人公在黑暗中点亮火柴,照见丽莎“受苦受难的目光”,仿佛那“不必要的微笑”确曾浮现在镜中我自己的脸上。这“不必要”精确得如此经络分明,带着同情、讨好的变味笑容被拒绝,是地位上的不必要,也是需求上的不必要:属于地下室的人并不真的需要一个微笑。或者不如说,他从来都不需要一个微笑,毕竟,“须知我写的是极其丑恶的真实。”

《地下室手记》的主人公毫不避讳手记所展现出的人性丑陋,正如晚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信中写道:“您认为我是解放心灵、拯救灵魂、驱赶痛苦的人吗?许多人给我写信,但是我相信,我恐怕只能引起他们的失望和厌恶。”写作者深知诉诸笔端的这些信念指引的不是一条通往天堂之路,事实上,地下室人的丑陋如此真切,如此暴烈,以至于他那拒绝一切摧毁一切的冲动裹挟着读者去相信唯一真实的不是生活,不是幸福,而是苦难。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永恒的`追问:

“哪一个更好些——是廉价的幸福,还是崇高的苦难?”

《卡拉马佐夫兄弟》里,伊万被心底罪恶的告白逼得发疯,从他身体中分裂出的魔鬼嘲讽道:“因为苦难就是生活。没有苦难,生活还有什么乐趣?”而伊万无助地坦白,“我也在受苦遭罪,可我仍然不算活着。”伊万聪明精干的外在几乎正是地下室人的一个理想形象,拥有可见的“高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本质上,他们无从和解的自我却深信自己无力抵抗,只能屈从于内心的恶。

地下室人的形象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形象,因为人只要存在,便永远为那存在之所在而焦虑。这种焦虑促使人的意识发出呐喊,促使个性反对理性,促使冲动抹除判断,对于那仿佛已经确信无疑的属于钟表里的一枚齿轮、管风琴上的一枚销钉的位置,对于那无法推翻的“二二得四”,以超越理智的渴望呐喊——“我是人”。地下室人过于清醒地认识到,“我尊重自己,是因为我自己身上至少还能够拥有懒惰”,这尊重是可悲的,因为他在自己身上已再难找到身为独立个体更为积极的确证,但我们却无法否定这一尊重,因着这懒惰、这自主的堕落,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他在为自己争取一种哪怕是无益的渴望的权利,以此证明自己的生活是谁占据着统治地位。

“须知我在这里并非崇尚苦难,也并非崇尚幸福。我主张……捍卫自己的任性,并且捍卫那在我需要时能为我的任性提供的保障。”

地下室人并不成熟。1864年,陷入债务纠纷、面对妻子和兄长相继去世的多重打击,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了《地下室手记》。与《屋手记》不同,《地下室手记》更纯粹,但却更阴暗,仿佛是对从流放苦役中解脱后曾写下“至少,我已经生活过了;我痛苦,但我毕竟生活过了”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的一番否定:

“我们甚至都不知道,那活生生的生活现在究竟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

但纪德却认为,《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生涯的顶峰,“不行动的思想者”在地下室人身上寻找到他们逃不出的宿命。正如《地下室手记》全篇咬文嚼字的独白所彰显的,主人公只是倾诉,只是倒毒水——与言语相比,他的行动近乎愚蠢。他怀着异乎寻常的仇恨周密策划了对陌生军人的报复,而一切的结果只是两个人在大街上“扎扎实实地撞了一下”,于是主人公回到家里,“深感大仇已报”;他强行要求参加一场未被邀请的宴会,试图向一群过去的同学证明自己并不比他们卑微,却备受侮辱,以至于他坚信“我们将在黎明时决斗”,直到闹剧随着夜晚来临不了了之。

一切都是攻防,都是权力的游戏。在地下室人眼里,似乎没有他人,只有敌人。他在暗室中与丽莎的初遇就像是一场剑拔弩张的战争,从“怒形于色”,到“勃然大怒”再到“自卫”,到“粗鲁”,到“某种权威的口气”,到最后“你就等着吧”,仿佛人际交往只是你来我往的耍花招,只谈技巧,毫无真实。而在这种虚假、造作的交流中,他竟然还妄想着爱与被爱,妄想着情节发展将如某首备受他嘲讽的流行诗,奔向纯洁的爱带来的互相拯救。

“您有点……像是从书上搬来的。”

这几乎令人哑然失笑,丽莎不经意间说出了真相,地下室人的面具被戳破,露出他脱离真实生活、沉醉于精神世界的可悲嘴脸。不是不允许做梦,可怜的是连做个梦都如此傲慢的做梦之人。无怪乎到了最后仍然是必败的战争,那张躺在桌上被揉皱了的蓝色五卢布钞票,成为“卑劣的感伤灵魂”拒绝被侮辱、因而获得不比他卑下的尊严之证物。他已经无法再从旁人身上,找寻到自身生命的确证。

“爱就意味着虐待和精神上主宰一切。”

我们看到,地下室人对爱的定义已经只剩权力,只剩游戏。而这并不仅仅是他这一类人的危机。这已成为现代人的危机。伊格尔顿从《简·爱》中找到SM的身份替换,从《呼啸山庄》中挖掘自然与教化的权力斗争,感情沦为实用主义的道具,我不打算反驳他的理论工具,只是爱若仅是如此而已的事物,人的追求或者奋斗在价值体系之外便终究只能成为一场空梦。

而地下室人甚至否定价值。否定价值,否定人际关系,否定爱与同情,否定幸福与苦难,那到头来,“活生生的生活”究竟是什么?

“最主要和最珍贵的东西,也就是我们的人格和我们的个性。”

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他笔下另一个从未停止的追问,提供的一个可能性。

“因为我在这样的时刻已开始意识到,我永远不能开始过真正的生活,因为我已经意识到,我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分寸,失去了对真正实在的事情的感觉。”

在早期的中篇小说《白夜》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了这样一个“幻想家”的形象,浪漫,明媚,但却早已隐隐有了“不行动的思想者”的雏形。他们是“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的太少”的那一类年轻人,“空虚而忧郁”,也正因为年轻,所以他的幻想还不会遭遇嘲讽,他甚至是迷人的,走在大街上,看见房屋、看见风景也是可爱的。他还没有遭遇到困扰地下室人终生的自我认同危机,也仍然相信着人际关系的可能性,相信即便注定只是一场幻象感情也有着存在和被表达的必要,于是他行动,虽然失败,但依然天真可爱。幻想家与地下室人最大的区别也正在于此,在于并未也不会对人际关系感到绝望,因为在幻想家的生命中,已经确确实实地有过那样一刻,那“够一个人受用整整一辈子”的“足足一分钟的欣悦”,那与所爱之人心意相通的时刻。在那一分钟的欣悦中,幻想家完成了与自我的和解。

这一瞬间是可以拯救世界的。《地下室手记》的最后,主人公追出门去,丽莎却早已消失在雪中。彼时,“万籁俱寂,大雪漫天,朵朵雪花几乎垂直地坠落地面”,却令人想起乔伊斯《者》那无声的结尾,“雪花穿过宇宙轻轻地落下……落到所有生者和者身上”。肩负着生命中、生活中“不堪承受之重”,所有人奔向那唯一且共同的归宿。随身携带着对那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的一瞬的怀念,我们奔向永恒。

“我永远、永远也不会麻木不仁地回忆起这一时刻。”

竹子在地下的作文【七】

我坐上船,洞外的水绿极了。那一潭绿得如诗,美得如画的水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洞口在那一丛丛垂下的枝条的掩盖下,显得更神秘,我迫不及待地想进洞里看个究竟。

我们的船渐渐划向洞里,洞里的水清澈无比都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了。忍不住用手一摸,啊!好冰凉。洞内的石头千奇百怪。有的像金华的佛手,有的像两条嬉戏小龙,有的像一块锋利的鲨鱼的牙齿。

看!那是“穹凌雪钟”这可是地下长河的'镇洞之宝。这座鈡形大石笋,高2。8米,直径1。8米,晶莹剔透,洁白如玉。顶端一根小石柱将水引向雪钟表面使它仍在继续“生长”真神奇啊!

我们的船停靠在了一个旁边有阶梯的地方,我下了船。往前走去,我看见了“琼崖积雪”。晶亮的崖壁上像披着一层厚厚的雪,美极了。

往上走,我们来到玉露洞。好大的洞啊!有8000多平方米,遍布色泽金黄的石帷幔,洞顶似乎飞舞着一只火凤凰和一条露出半截身子的巨龙。蝉翼石纹理清澈薄得几乎透明,一根根细长玉柱接到了洞顶好像就是这些玉柱支撑着玉露洞。

啊!地下长河,你真的是令人陶醉,令人留恋忘返。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