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七岁的作文题目(和童年有关的作文题目大全)

关于十七岁的作文题目(和童年有关的作文题目大全)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3-12-19 14:06:41
关于十七岁的作文题目(和童年有关的作文题目大全)

关于十七岁的作文题目【一】

终于看完了一直很想看的十七岁的单车。

最后一个镜头,慢镜头,阿贵被打得满身是,扛着被砸烂的单车缓缓走过,巨型城市北京拥挤不堪的斑马线。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另一部同样是说十七岁年少故事的电影——蓝色大门的最后一个镜头,士豪和克柔在同样巨型的台北街头,骑着单车互相追逐,微黄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欢声笑语。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一样都是十七岁的青春,为何竟是这样的不同?!

城里人与乡下人

电影的一开头,王小帅就用冷静的电影语言说出了城里人与乡下人是多么的不同。这条线索,在影片中也不时地穿插着。乡下人就该是脏的,是不刷牙的,是不洗澡的。城里人就该是干净的,就该是有很多衣服的。小贵,在他17岁的时候,用一颗纯朴的心,经历了那些面目狰狞的城里人,他们几乎都有着一颗冰冷坚硬的心肠。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是怎样的一种冲击阿?十七岁的这段经历,会对小贵后面一生产怎样的影响,又有谁能预料呢?但我知道,一旦走出来了,却真的是回不去了。或许……阿贵以后也会变成那样的城里人呢?

小贵的老乡在吃饭的时候恨恨的说,要是知道那个人是个小保姆,老子早就……其实,在王小帅眼里,城里人和乡下人并没有很多的不同。这一句话也说出了在现在的中国,城里人和乡下人有很大的隔阂。而在我看来,这种隔膜也正在愈来愈深。

成年人

当小坚的父亲认定儿子偷东西后,矛盾终于爆发了。虽然我一开始对于小坚这个人物都不喜欢,但在这里,我们终于可以看到罗马并不是一日建成的。父亲长期以来的空头支票,让小坚无法忍受。成年人不负责任的承诺,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形式。空头支票开了一大堆,到了最后却不是无意忘记就是故意忘记。其实,在每个孩子心里,对于父母答应下来的事情是非常非常在意的。长期一来的空头支票怎能不让孩子对父母产生逆反?于是又想到大逃,对于成年人的不信任,发展到极致,发展到变态,或许就真的是那样的吧。

涩涩的爱

潇潇和小坚在树林里那慕虽然拍得很短,我却感同身受的觉得一阵悸动,那样的画面好美,王小帅真的把那份涩涩的初恋抓得很真实。我们的中学就是这样过来的。有了爱,却又想说不敢说,想挑明不挑明。持久的那份纯纯的爱恋,却换不来两个人真正甜蜜的一个午后。每次我看到这种嘲,总是觉得十分痛惜。

再想到蓝的大门,好喜欢士豪的那种青春的直率,他对这克柔说:我是游泳队吉他社,我觉得我不错啊,你干吗不喜欢我!每次看到这里我都在想,我靠,这才他妈的叫青春阿!我真白活了!

再回想到自己的十七岁。呆在所谓重点高中,每天两点一线,上学放学。没有单车,没有爱情,没有执著的理想……突然觉得,自己不如小贵和小坚……

关于十七岁的作文题目【二】

十七岁,正值青春年华,按照常理,应该拥有最灿烂的时光和最理想的梦。同时,十七岁,也是一个裂变的时期,年轻的心最躁动也最曲折。在《十七岁的单车》中,一辆单车连接了两个男孩的世界,随着矛盾冲突的展开,展现出这个充满动荡的社会中年青的一代。

单车的意义

在成人眼中,单车不过是交通工具罢了。它的功用就是省时省力的完成运输的过程。然而,在小贵眼中,这辆单车是他生存的必需品,是他融入城市的'重要标志。有了单车,便有了工作,有了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一线生机。虽然依然是一幅农民工的打扮,但是,当他骑上这辆单车的时候,他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似乎远远的有个梦境在等待着他。梦里,或许还有一个穿着红色高跟鞋的女子。同样十七岁的年龄,小坚的生活算是衣食无忧,他所追求的是自尊。父亲的再婚让他感到被忽视,有了单车,可以在哥们面前有面子,可以在喜欢的女孩面前装酷耍帅。单车,便成为一个与同龄孩子平起平坐的资本。这单车,增加了他的自信,更增添了他青春的色彩。

当单车从两个少年的生活里消失的时候,他们一时手足无措起来。小贵丢了工作,他的城市梦濒临破碎。而小坚则让爱情擦肩而过,与女神失之交臂。当小贵紧紧抱住单车大声呼号的时候,当小坚面对父亲的巴掌大声理论的时候,作为青年一代,他们宣泄出作为弱势者的一种痛苦。那种无力感如此清晰的渗透到每一个毛孔。在某种意义上,单车支撑着他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因为单车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意义,而成为完成他们追求的重要工具。所以,他们为了找回曾经出现的美好和梦境,对那同一辆单车执着不已。

外来者的附带伤害

小贵是个外来打工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农民工。能在城市里找一份快递工作,在老乡看来那是真的幸运。虽然辛苦,但毕竟有一种被接纳的归属感。

到城市打工的外来者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被排挤。在胡同里开着一家小小杂货店的小老板,如此;在城市中干活的小保姆,如此;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员,如此。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城市梦,希望能够成为这里的一员,接受平等的对待。然而,在这座城市中,他们无论怎么做都有附带伤害。小贵的工资被误算,谋生工具自行车被偷,最后一天与小坚的相会还惨遭毒打。在挨打的过程中,执拗的他口里只是喃喃道“不关我事”。然而,即便这样,麻烦依然找上门,造成无可避免的伤害。在这里,似乎毫无缘由的被怀疑、排挤、贬损。唯一将他平等对待的还只有共有一辆单车的“敌人”小坚。毕竟,他是这个城市中第一个向他伸出右手的人。

当小贵没有单车的时候,他用奔跑的方式完成送单任务。随着路边景物的移动,“奔命”渐渐烙印在这个少年的身影上。作为“当代骆驼祥子”,他的命运似乎并没有改变。

成长的疼痛

成长是令人向往的,但也是疼痛的。在小贵和小坚的生命中,他们的成长伴随着一辆单车。他们的疼痛来源于他人的误解、社会的压力、以及对梦想生活的追求。他们的向往和理想被残酷的现实考验着。小贵两次被群殴,小坚一次被父亲打、一次被群殴,身体上的疼痛不过是精神世界的表现形式罢了。小贵的城市梦的破碎、小坚的爱情梦的惨败让他们意识到,这就是成长。

在这样一个时期,作为大都市的北京同样经历着一种变化。外来人口增加导致城市与农村的冲突更为凸显。如何让外来人口融入到城市中?如何更好地吸收这样一个外来群体?城市建设的同时如何协调人文方面的融合?外来者的单纯怯懦和老北京的事不关己如何相处?两个少年不同的身份背景折射出更多的内涵。老北京小坚的主动握手和外来人小贵的积极融入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调和。当小贵扛着被砸的单车行走在人流车流中时,他的脚步疲劳却坚定。

《十七岁的单车》整部电影没有过多的台词,镜头简单纯净,记录片式的风格恰到好处的表露出一种探究性的思考方式。简单的画面中,更多的回味留给观众去思考——一样的十七岁中不一样的单车。

关于十七岁的作文题目【三】

看完了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

郭连贵,一个农村来京打工的孩子,仅仅17岁。被快递公司招聘为快递员,并配发了一辆高级山地车。当然,车不属于他,只有当工资挣到一定程度,才归他所有。小贵画了很多“正”字,终于挣到了那辆车。可紧接着,车,被偷了。

阵痛之后,他求经理不要炒了他,他一定要把单车找回来——他在车上做了记号。他真“轴”,真的,每个人都这样说他,他要跑遍全北京去找回属于自己的那辆车!

可是几经周折,车落到了同样是17岁的,高中生小坚的手里。他家也很穷,他和他爸、后妈、一个继妹生活在一起。他梦想有一辆车,最终偷了他爸的钱,从黑市上偷偷买了一辆,当然,也就是郭连贵丢的那辆。因为那辆车,他在一帮铁哥们当中有了面子,一放学就玩车技表演;因为那辆车,他引来了一个漂亮女生的主动追求。

一辆车,承载着两个17岁少年的希冀。

最终,车被郭连贵找到了,他不善解释,只是一再从小坚那里把车一遍又一遍的“拿”回来,也因此挨了一遍又一遍的打。在他眼里,只有拿回那辆车,才能回快递公司上班;回快递公司上班,才能挣到钱。面对这样的“轴”,小坚和他的哥们先是把他当贼一样打一顿,后来真的愤怒了,最后知道了实情,都没辙了。毕竟小坚也是花了钱,毕竟对于他来说,车也很重要。

17岁的少年,凭他们的阅历和,最终商量出的解决办法是:小贵和小坚,一人骑一天。

可是,因为没了车,导致小坚的愤懑,导致二人关系的破裂,小坚的女友,那个漂亮的女孩子,最终和一个车技更高的小黄毛双宿双飞了。小坚气愤之余,一板砖拍倒了黄毛。可正当二人交车之时,黄毛的那帮哥们追了过来,二人均被打昏在地……

小坚醒来时,发现黄毛的一哥们在砸他的车,都快砸废了。他终于爆发了,踉踉跄跄拿起砖,一砖将其拍倒,扛起已经变形的车,走上回家的路。

之前我曾以为小坚只是一个简单的城市高中生,贪图享受,要面子,于是讨厌他而倾向于小贵,以为车是他偷的,可是不是,原来在他的光鲜底下,却有着那么些故事,承载着的,同样是贫穷,同样是无奈。

同样是17岁的孩子,虽然有着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却同样随着生活的苦难。在“赃物归属”,这个最常见也最棘手的问题上,二人纠结,却难以寻出一个结果。没有对错,没有谁愿意主动放手,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维护着属于自己的东西。

一辆车,对于小贵,意味着工作,意味着一口饭,甚至意味着……未来;而对于小坚,与其说是一辆交通工具,倒不如说意味着梦想,意味着爱情,意味着独属于青春的,那份骄傲。

一辆车,将两个孩子纠结在一起,解不开,拽不断。他们无法相互理解相互宽容。面对这个问题,他们无法像成人那样理智的解决,也无法用更好的方式去平息。他们的想像力仅限于“一人骑一天”。

一辆车,承载着两人太多的东西。以至于当车的归属权发生争执的时候,他们不惜用暴力去解决,用肉体去维护——他们的能力也仅限于此。

我同情他们两个,如同同情我自己。在我看来,他俩之间,是不应该起争执的。故事的发展给了我希望:终于,在某一次交接仪式过后,小坚主动向小贵伸出了手,说:我叫小坚,你呢?——他们相互理解,握手言和了。可是,这里是否意味着,内在的梦想最终会向现实的需要屈服呢?

可这不是结尾,真正的结尾是他们遭到了群殴,在北京的胡同里,在居民惊恐的目光里,被一群痞子殴打。我们看到了鲜,看到了满身的灰尘;听到了男声的哭喊,听到了皮鞋踢到肉体上的声音。我们没有看到警察,没有看到小坚的铁哥们,没有看到旁观者的哪怕一点点劝阻。只有他们自己在地上翻滚着,哭喊着。这时,他们无法抗争。可他们抵抗过,他们的抵抗方式不约而同,却又那么独特:板砖。当女友跟了黄毛后,小坚从背后偷袭,用板砖拍倒了黄毛;当车被黄毛的哥们砸毁后,小贵也是从背后操起砖,一砖砸倒了他。是的,他们只能这样,无法正面与之抗衡,而只能用自认为简单快捷的方式去解决。一个为了爱情,一个为了工作。

面对最珍贵的东西,他们的珍惜,他们的维护,尽写在脸上。导演王小帅用成年人的理智,尽乎冷酷的将其展现了出来,并用大量的意象来构成了一个充分的意境,展现在北京,展现在繁华的都市里,展现在太平的社会中。他在试图告诉我们:这些不是某种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情结,而是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

我们都曾年轻过,都曾活在那个只属于自己,幻化了的世界里,都曾将自己的某种情感浓缩进某样物品中,将其珍藏。小贵亦然,小坚亦然,你亦然,我亦然。小贵,小坚,贵?贱?呵呵。倒不如说是我们,曾经的自己。一个意喻着现实,对理想的把握,对生存权利的维护;一个意喻着内在,对爱情的满足,对骄傲与尊严的幻化。

当最珍贵的物品面对抢夺时,曾经的我们会怎样?恐怕每一个人都不会主动向别人寻求帮助,也不愿那样去做。我们只能,也只愿用自己的方式去维护它保护它,无视社会的规则,无视周围人的眼光。甚至像小贵小坚那样,面对上司的冷酷,父亲的责骂,也在所不惜。

很少有人能真正的把握住想把握的东西,大部分人都会失去或者擦肩而过,或者将那份执着的情感压缩进那个东西里,比如自行车。如果能真正而且完全把握,那叫“心想事成”,很少。社会是繁荣而冰冷的,没有人会施舍给我们。

于是,就有了《十七岁的单车》,一部看似黑色和压抑的片子,一部禁片(我猜,影片被禁是因为真实,是国家查禁的原因罢了)。

一部电影,是应该给人以美好与希望的。《十七岁的单车》中,美好倒是有,比如小坚得到潇潇之后,高兴的骑车顺风而行的情景,满脸的快乐与满足;再比如在小公园里,潇潇抬脸闭眼,等待小坚的嘴唇时,逆光下青春的脸庞,清纯可人,浪漫至极。

那么希望呢?希望在哪里?影片最后,小坚带着一脸鲜和满身尘土,扛着完全扭曲的自行车,穿过漠然的人流时,我终于知道,这里就是希望。我相信,凭他的“轴”,他会过的幸福的。

整部影片,大部分出现的都是阴影里居民的面孔,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在写着“拆”字的砖房里开小店的,小坚的亲戚;整日无所事事,偷主人衣服穿最后还卖掉的,嘴唇涂的红红的小保姆。在他们身上,还折射出了更多的东西,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对,小保姆,影片中女配角之一,周迅扮演的,几乎没台词,却一直伴随着剧情的发展。刚开始以为她是被人x养的,整天无所事事用换衣服来打发时间的小情妇,结果不是,她只是个小保姆,而且还偷主人衣服去穿,穿了之后再卖掉;还有一个就是高圆圆扮演的,清纯至极的女孩潇潇。她主动追求小坚,甚至主动给过小坚一个亲吻自己的机会,也曾努力给过小坚以支持与谅解,可最终还是跟了黄毛大欢。我一直认为小坚没有珍惜她,虽然,他爱她。可最终依旧成了一个转瞬即逝的梦幻,如同一阵风。触动起每一个观者心底的那根弦。

青春终会过去,影片也终会结束。剩下的我们,独自面对自己的生活。生活中的美好,如一个个梦幻般美丽的肥皂泡一样,在灿烂的阳光下无可挽回的炸开。以至于我们习惯了失去,忘掉了曾经的理想,甚至真正的幸福来临时,都不会把握不知珍惜。

终有一天,我们都会像小坚那样,扛起变了形的自行车,扛起自己的梦想,穿过繁华而冷漠的街头,走向自己的,未来……

关于十七岁的作文题目【四】

可以说,今后的生活,基本由十八岁这年决定。十七岁,不痛不痒的年纪,是成年的最后一年,也有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不在是那个不懂事的小P孩。十七岁的.你,现在过得怎么样呢?目前为止还是在颓废状态:上课不认真听讲,总说这个老师不好,那个老师如何。看不惯这个老师就不学这门功课,可怎么有那么多同学能学好呢?总结一点就是心态有问题。你不是富二代,官二代,你爸不叫李刚。所以,回到现实中来吧!今后的生活过的怎么样,还是由你自己决定,父母不可能养你一辈子。

也许你身边有很多没读书的,你很羡慕他们自由自在。但你看他们又过的怎么样呢?每天这里转下,那里坐下,其实他们也很羡慕你的生活。十七岁的你很怀念初中的生活,怀念那时的同学,朋友,老师,觉得那时过得很开心。进入高中后就觉得这的社会好现实,没钱没人的人一无是处,有钱有人的人就人人都去奉承。其实这说明你在成长,社会就是这样。很多人也像你一样,高中时很怀念初中生活,怀念那时的纯真,朴实。初中时怀念小学,觉得那时天真无邪,每天过得无忧无虑的很美好。

可是当你读大学后,你也会怀念你高中的生活,高中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因为高中让你从未成年迈向成年,从叛逆期走向成熟,里面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所以高中是最有味道的学生时期。十七岁的你,每天都有很多吐槽,吐槽社会,吐槽学校,吐槽老师,吐槽…等你长大后你就会发现你的吐槽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能改变,只会让你心情不好,整天沉浸在失落中。要改变就去乐观面对这些事吧!我们不能改变它,不如去适应它。

最后,努力吧!少年!只要努力就有机会,机会是不会降临到那些不去珍惜它的人身上的,我们要好好的珍惜和利用它。奋斗吧!少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