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挖树根作文(劳动挖土作文)

劳动挖树根作文(劳动挖土作文)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3-12-17 09:07:42
劳动挖树根作文(劳动挖土作文)

劳动挖树根作文【一】

每当人们赞颂那高大挺拔的树、妩媚多姿的花时,也许不会有人想起那深埋在地下的根。

根是不常见的,所以我从没有仔细的观察过它们。一次,在乘车回家的路上,因为修路,汽车不能前进了,乘客们都下去休息,我看见了修路工人修路时挖出的一条树根,“它原来扎得这么深!”我惊讶的叫起来。原来它们埋得这么深,所以才没有人来重视它们。

我情不自禁的观察它:它的表皮没有树皮那样光滑、美观,它的身架全是弯曲的,没有树干那样挺拔,它没有绿叶的陪衬,更没有红花的娇艳,正是它这独有的特性,才使人们不易发现它、重视它、赞美它。

有个词叫“落叶归根”,说明树是离不开根的,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根为树汲取养分,保证树力求上进,使树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它会看到五颜六色的花,它度过了春夏秋冬,它赢得了人们的称赞,外面的一切它都体验过。那你应该反过来想一想,而根呢?它不会看到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它所见到的只是漆黑作文/的土地,它永远也看不到光明,见到光明的那一天,它的生命也既将结束。

为了让树长得更挺拔茂盛,它向大地深出汲取水分和营养,为了让树叶更加青翠鲜活,它不畏土块砾石的阻挠牢牢扎进土壤,让每一点水分通向树干和枝叶。它不畏险阻,勇往直前,总是向更深、更广的地底钻下去,这是它的目标和理想,同时也把自己更深深的藏匿在幕后。人们在赞美树的高大挺拔、叶的青翠欲滴时,从没有想到根的伟大和无私,而根呢?我们又何时听到过它的不平与抱怨?总是默默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在生活中像根一样的人有许多。有一辈子在在地里辛勤劳动的农民;有在地下开矿的矿工;有在三尺讲台书写人生真谛的教师;有献身国防的三军将士……他们虽然很平凡,但没有因为平凡而不努力工作,他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甘愿牺牲自己,这难道不是根的奉献精神?

没有必要鄙视根的外表,重要的是它的内在美。并且我要高声赞美这种精神,让更多的人来学习这种精神。

劳动挖树根作文【二】

早晨,当我从睡梦中醒来,看到一抹乳白色的光影,恬淡地透映到东边的窗棂。透过微风撩起的窗帘,看到窗子外面晨光熹微,清雾弥漫,景象朦胧,给人以如置迷宫的感觉。我连忙打开房门,站在土屋骑楼的走廊上,透过飘缈迷离的雾霭,听到四周传来悦耳动听的声响:鹧鸪在远方的山冈上轻啼,画眉在溪边的树林里啁啾,麻雀在晒谷坪的草丛中追逐,伯劳在屋坎下的电线杆上聒噪。也许是鸟儿们纷乱嘈杂的啼鸣声,惹怒了家里的一只芦花大公鸡,只见它扑腾着锦绣斑斓的翅膀,倏然地飞上围墙边的柴垛,神气活现地高扬起鲜红的鸡冠,对着东边山头上喷薄而出的朝日,“喔、喔、喔 ---”地高声啼叫起来,嘹亮的声音在村子上空萦绕。

我在芦花大公鸡高亢的啼叫声里,扛起一把锄头,挽着一个竹篮,打开通往后山的院门,踩着有些湿滑的黄泥路,爬上雾气弥漫的山脊,走进一片葱茏碧绿的竹林。这时候,东山头上的太阳正在冉冉升起,金色的晨曦绚丽夺目,光芒四射,折射成一个个七彩辉映的光圈,穿过氤氲升腾的雾气,透过竹林上空浓密的荫翳,在林地中间洒下斑驳的光影。一时间,岑寂的竹林变得明亮起来。透过密集的竹林侧耳倾听,林子内外鸟声啁啾,蝉声激越,清风呢喃,竹叶婆娑,各种声响融汇成和谐动听的音符,在高大翠绿的毛竹丛间萦回,仿佛在弹奏一曲音律飘逸的和弦。我的情绪被周围的景象所感染,禁不住从内心发出欣喜地感叹:哦,在这春天的早晨,到处都流淌着自然的流韵,到处都充盈着生命的活力。

我收敛起激动亢奋的情绪,开始在竹林里搜寻起来,寻找自己心目中所要捕获的目标。我今天趁早上山的目的,其实简单明了,就是准备挖上十几根春笋,弄回县城的家中,邀上几个要好的朋友,请他们尝尝时鲜的山珍,喝上几杯小酒,好好地饕餮一番。然后,大家天南地北地胡吹海侃,让平时工作的压力随风飘散,实在是一个十分惬意的事情。为此,我趁着昨天周末回老家办事的机会,特意在老家留宿了一个晚上,就是为了实现这一小小的愿望。

在明彻透亮的晨光中,竹林里微风轻拂,雾气氤氲,空气清新,飘逸着泥土芬芳的气息。露珠儿顺着竹叶滴落到地上,发出“滴答、滴答”清脆的声响,林地四周弥漫着舒爽的清凉。我俯下身子,仔细地扒开竹丛中的枯草,认真搜寻了好一会儿,终于在枯败杂糅的竹叶之中,看到了一根毛耸耸的竹笋。你看,这根刚刚破土而出的竹笋,全身包裹着黄褐色的笋箨,笋尖上顶着几颗晶莹的露珠,嫩黄的笋衣上还沾着几粒新鲜的黄泥,挺着胖乎乎的身子,一副憨厚壮实的模样,活像一个清新玲珑的小胖墩。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一根品质极佳的“白玉笋”,堪称春令时节的上等食材。

我的情绪马上变得亢奋起来,连忙操起手中的锄头,用力刨开竹笋周围的泥土,几下功夫便挖到笋根和竹鞭的连结处,裸露出许多白生生娇嫩的笋根。接下来,只要用随身带来的镰刀将笋根斫断,便大功告成了。不过,这些笋根看起来十分柔弱纤细,牢牢地扎在深厚的土层当中,其功用却不可小觑。正是靠它们汲取土壤中的养分,才能积蓄竹笋拔节生长的原生动力,只要不过十几天的功夫,就可以长成一竿修长挺拔、亭亭玉立的嫩竹。然后抽枝长叶,凝神蕴秀,在徐徐而来的清风中摇曳生姿,展现其柔曼婀娜的身影。

我也许在竹林里待的时间长了,慢慢适应了丛林里面的光线,熟悉了周围陌生的环境,接下来工作便进行得十分顺畅。约摸不到一个时辰,就在竹林深处的各个角落里,连续发现了我要捕获的目标,并且迅速地加以围剿歼灭。等到初升的太阳离东山头上差不多两竹竿高的时候,我带着一脸的疲惫和满身的.汗渍,嘴角上浮起得意的微笑,吃力地提着满满一竹篮的春笋,趄趔着身子回到了山下的家里。吃过早饭,将这些竹笋的笋壳剥掉,将粗硬的笋头去除,留下雪白柔嫩的可食用部分,往袋子里一装,扔上汽车的后备箱,就可以回到县城,烩炒烹煮,呼朋唤友,享受难得的山珍美味了。

说起竹笋,大家都知道,它是竹子的幼芽,也被称作竹萌、竹芽、春笋等,是民间推崇已久的传统佳肴。因其清香酥脆、鲜嫩可口、味质清甜、营养丰富而闻名天下,深得民众的青睐,自古被人们称作“菜中珍品”。据说,《诗经》里即有“其籁伊何?惟笋及蒲”之类的吟哦,可见竹笋在民间食用的历史极为悠久。作为竹笋母体的竹子,也是一个偌大家族,数量不下几百种。在我们的家乡,因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势连绵,土层深厚,适宜各种竹子的繁衍生长,包括毛竹、早竹、绿竹、苦竹、箬竹、花竹、楠竹、凤尾竹、紫竹、淡竹、金竹、玉边竹、冷箭竹等等,品类齐全,难以计数,如同一个天然的竹子展览馆,随时都可以欣赏它天然独特的风韵。因而,竹笋的品种也自然十分丰富,一年四季皆有出产,特色各异,风味俱佳,人们争相品尝,无不倾心赞誉。当然,在诸多竹笋的品种当中,毛竹笋应当是最好的食材,无论是冬笋还是春笋,都是值得称道的菜肴佳品。

我们老家的人们,通常都把毛竹笋叫作“冬笋”“春笋”或者“大笋”。对于如此简约而直观的叫法,细细地斟酌一番,不论从生长的季节还是其外观形态,都有其特别的意蕴。至于其他品类的竹笋,诸如苦笋之类,大多也可以食用,而且风味独特,口感上佳,兼具一定的药用功能,近年来名望渐次提升,市场上供不应求。这些竹笋一般都依照竹子本身的名称,简单地被称作“麻竹笋”“绿竹笋”“苦竹笋”“花竹笋”等等,本身也说明了它们在家族中所占据的地位。

当然,毛竹是家乡竹类中的当家品种,它的用途十分广泛,只要随便走进一户农家,在你的目光所及之处,到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诸如竹床、竹席、竹椅、竹凳、竹茶几、竹爪篱、竹篮子、竹筷子、竹篓子等等,大多都是毛竹制成的用品,其固有的价值自不必说。仅仅是作为食材的毛竹笋,无论是作为主料或者作为配料,无论是鲜竹笋或者制作成笋干,都可以做成无数清甜爽口、鲜美无比的菜品。诸如冬笋烧肉、春笋鸭汤、油焖春笋、冬笋火锅、排骨炖春笋、炒三鲜等等,都是风味上佳的美食,属于菜品中的珍馐美味。尤其是冬笋,更是适合大众口味的食料,在煮菜或者煲汤的时候,只要加上几片鲜冬笋,便增加了菜肴的清甜和醇香,平添了许多的风味在其中。因而,诸多有毛竹笋加持的风味大餐,让天下食客趋之若鹜,大快朵颐,尽享口福之乐。

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比较关心食品安全,注意改善饮食习惯,讲究营养的合理搭配。因此,竹笋作为天然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等生物特性,还具有清热消痰、利隔爽胃、消渴益气等药用功效,对于治疗高压、高脂肪、高糖等疾病,改善身体机能都有明显的作用。所以,作为传统的健康食品,自然得到公众普遍的青睐和喜爱,被称为“长寿食品”。

不但如此,竹笋作为食物中的瑰宝,即使在过去饥馑的年代,也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记得我们小的时候,由于长年缺粮,遇到春荒时节,情况尤为窘迫,往往难以果腹,甚至饥不择食,只好上山去挖春笋,作为粮食的替代品,聊以填饱辘辘饥肠。当时唯一的缺憾,就是缺少油脂和肉类,所以只能清水煮大笋,最多加上一点腌咸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大汗淋漓,不亦乐乎。如此清汤寡水,吃下去难免刮肠刮肚,甚至还会呕酸水。尽管如此,大家为了解决肚子问题,还是照吃不误。

那时候,由于长年乱砍滥伐,毛竹资源受到相当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毛竹资源,当时的生产大队只好采取严厉的封山措施,派人到山边设卡拦截,严禁群众上山挖春笋。我们村的许多大人,特别是那些大嫂大婶们,为了逃避护林人员的盘查,只好别出心裁,挖空心思,借着到邻村碾米粉糠的名义,混过哨卡去上山挖春笋。因为担心被查获没收或者罚款,出门的时候特意在竹箩两边放上秕谷,故意将扁担晃得颤颤悠悠,仿佛很沉重的样子。上山回来的时候,再在满满的春笋上头换上米糠,如此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巧妙地蒙混过关,闹出了许多使人忍俊不禁的的笑话。现在想起来,当时真的很无奈,却也蛮有趣,总带着一股酸涩的味道。

如今,毛竹作为速生快长的可再生资源,在广大林区得到大面积种植,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竹笋的加工销售作为其重要的辅助产业,早已声名鹊起,遍地开花,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每当到了清明节前的一段时间,农贸市场上的毛竹笋成堆售卖,品质新鲜,价格便宜,让人们随意挑拣,成为最受欢迎的农产品之一,购销两旺,趋者如潮。

然而,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总喜欢回到老家,上山去到母亲种植的那片竹林,亲自挖上一些春笋,带回到县城里,小心地烹饪,细细地品尝,领略其中清甜爽脆的味道。我如此不厌其烦的做法,并不单纯是因为那片黄泥土壤中生长的毛竹笋,品质极佳,味道特别鲜美。当然,更不是为了省哪几块钱。而是有一份难以割舍的牵挂,一缕荡荡悠悠的乡愁,如同阳春三月飘逸的清风,时常荡漾在我的内心深处。

劳动挖树根作文【三】

现在回想起童年的一些趣事,都没有那次挖野菜的亲身经历有趣。

那时,我住在新丰村。一天,我正在自家院子里看书,看得正起劲时,妈妈突然叫我和她一起去离家不远的一片竹林挖野菜。哎!真扫兴!母命难为,我只好放下书跟妈妈一起去挖野菜。

到了竹林,妈妈就让我帮忙一起找野菜,可我连野菜是是什么样子的都不知道啊!就只好去问妈妈,妈妈从篮子里拿出一棵野菜,让我看清它的样子。

我粗粗看了一眼,便低头找了起来。我找了好久,一点儿收获也没有,而妈妈却已经挖了一篮野菜。我着急了,就去认真地观察妈妈篮子里的野菜:长圆形的叶子,叶子边缘有点像锯齿;直直的茎,底部开始发红,一副舒展的样子。从一堆绿绿的草丛里,我终于发现了一棵!我赶紧拿起“迷你铲”,激动地把野菜根部铲断,兴冲冲地拿到妈妈面前。妈妈看了眼,却说:“这棵太小了,你要挑大一点的挖。”听了这话,我顿时像一只憋掉的气球,只好继续寻找。

妈妈告诉我:“挖野菜要有耐心,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老天不负有心人,我用我的“火眼金睛”也找到了好几棵像模像样的野菜。看来,挖野菜除了需要耐心,更需要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呢!

原来挖野菜这么有意思啊!

劳动挖树根作文【四】

出发前,爸爸交待我们穿上长袖的衣服和长裤,免得到竹林去给蚊子“献”。叔叔和爸爸一人扛着一把锄头,拎上篮子,我们兴高采烈地上路了。

一进入竹林,犹如走入竹的海洋,举目四望,到处都是绿的!来到自家的竹林,爸爸便用锄头在地上来回搜索,咦,爸爸在那里干嘛呀?我也跟了过去,想看个究意,原来爸爸在找竹笋。“爸爸,地上都见不到竹笋,咱们怎么挖呀?”我满脸狐疑,“挖竹笋可是大有学问的,我们这会来都太晚了!最好的时间是在清晨雾气还没散的时候,这时候如果地底下有竹笋的`话,这一片小片泥土被竹笋挤得就会有点膨松,而且上头缀满露水,向下挖,八九不离十,肯定有。”“那现在我们该怎么找呀?”我好奇地追问,“这种情况下就用锄头在地上来回轻轻地找,会碰到一些快露土的竹笋。”话音刚落,爸爸手中的锄头停住了,急忙弯下身,用手扒开泥土,果然,嫩黄的笋尖露出地面,刨开竹笋周围的泥土,一只如马蹄形的竹笋呈现在我眼前,堪称“笋王”,爸爸拎起锄头,对准竹笋,“噗”,竹笋应声落下,“捡起来吧!这只笋的对面肯定还有另一只笋。”爸爸扭头对我说,挖开绿竹另一边的泥土,果然有,真是太神奇了,原来竹笋也有“双胞胎”的啊!看我一脸的诧异,爸爸笑着说:“有的时候一棵绿竹左右两边能连着挖五六只竹笋呢!来,你也去帮忙找一找,看看有没有一些露出地面的,露出地面的竹笋的笋尖会变绿,味道也会变苦,如果露出地面太长,索性把周围的泥土扒开,让它长成竹子,等待来年长竹笋吧!”在爸爸的指导下,我们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当然也满载而归。

在回去的路上,爸爸告诉我,平常我们去市场上买的竹笋大部份都是前一天挖来浸泡在水中,第二天再削去被水浸黄的部份,抹上黄土,就像从黄土里刚挖出来的一样,购买时,一不买笋尖变暗绿的竹笋(变绿部分不宜太长),二不买看上去特别干净的竹笋,想吃最地道的,还是溪柄黄兰的最好。

原来挖竹笋有学问,买竹笋也大有学问,生活中真是处处有学问啊!

劳动挖树根作文【五】

春天来了,田野里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野菜的香味弥漫在田野里。

星期六,我和妈妈拿着小铲子、剪刀和篮子来到田野里挖野菜。我对妈妈说:“我们来一场比赛挖野菜吧,看谁挖得多。”妈妈欣然同意:“好啊!”

我放眼望去,发现前面的田埂上一片青绿,立刻宣布:“这一片是我的,你不准挖!”还没等妈妈回答,我就冲向了田埂。妈妈在后面叫我,我才不理她呢,没准儿,她这是故意扰乱视听呢!

我弯下腰,拿起小铲子开始挖起了野菜。野菜真多啊!它们长得还不一样呢!你瞧,有的叶子圆圆的,有的叶子长长的,有的叶面光滑,有的毛茸茸的……不一会儿,我就挖了许多,把篮子都装满了。

我乐滋滋地跑到妈妈面前一看:哈哈,妈妈只挖了一点点!“让你看看我的战利品!”我得意洋洋地把篮子递给妈妈。妈妈接过我的小篮子,伸手在里面翻了翻,哈哈大笑起来:“淘淘,你这挖的哪是野菜呀?大多都是野草,怎么能吃呢?”我的脸顿时火辣辣的,不服气地抢过篮子:“怎么可能?它们不是野菜?”妈妈看着我,脸上的表情分明是:不是哦!我继续耍赖:“都怪你!你没有教我怎样分辨野菜!”“我刚才不是告诉你了吗?谁让你不听来着?”妈妈一边说,一边从篮子里拿出野菜,耐心地教我认识野菜。

我听懂后,又开始去挖野菜了。野菜可真不好挖啊!我挖到了第一棵、第二棵、第三棵……不一会儿,我又挖了很多野菜。这时候我发现我已变成了一只小花猫。

挖野菜虽然有点累,但是我觉得非常有趣!

劳动挖树根作文【六】

我的花台里有一盆被浓叶遮盖住的树根,虽然它长得是那样生气勃勃,却早已无人问津,和旁边的剑竹一样同是无涯沦落人。它是妈妈从西山的一个小花市买来的。现在已不能从那密密的枝权中找出它本来的面目了那交织着新叶如同一张牢靠的网,又似乎是一层膜陇的绿纱,把她严实地包裹起来。

瞧!有的小叶子贴在了树杆的怀里,像在吃奶的孩子,迟迟不肯长大。有的向上挑起不少,像正处在我们这段最富好奇心的年华中似的,使劲探着脖子向四周张望着。我不大去花台,不过去了就总会顺着看上它一眼,虽然它长得那样的旺盛,可我总觉得有些悲伤,好像它是一个可怜的双儿,已很久没理发了,也总会突然记起“蓬头稚子学垂轮……”这首学习时总记不住的古诗。也许我和树根本来就有着本解之缘……回想起来树根的历史是辉煌的。年轻时的它只是一个赤裸裸的光杆司令,那样的古朴典雅。曾被我们家誉为“艺术之星”,还特地移值到淡雅的景德镇瓷盆里当做装饰摆在我的书柜里。有一次,我偶然发现树根上抽出了几个嫩嫩的新生命,全家着实激动了一,各自夸耀自己的功劳大。我还特地和它亲呢地留了一张影,作为纪念。后来因为时光的穿梭,家里人都成了大忙人,由于时间关系,对树根只能给于浇水和定期施肥了。没想到才两上星期,它就放肆了不少,一枚枚新绿的嫩芽都相继暴开了,抽出了长短不一的满桩的枝,像一团乱草。终于有一天妈妈说:“这盆树根不行了,这小鹏子很精致,先腾出来再说吧。”我和爸爸都没说话,算是默认了……树根搬家了,全家人对它的感情已渐渐淡漠了。把它放在阳台上,任其自生自灭。爸爸妈妈觉得它已经没有艺术价值了。我却固执的认为树根是从古朴中获得了新生,变成了和谐的自然美。不过我更希望爸妈像对待树根一样对我。在我小的时候,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培养我的兴趣习惯,管束我。

当我长大了,可以分清是非时,就可以让我自由发展,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小树根,加油呀,我会和你一起默默地成长,追逐着属于自己的理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