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老师们的反应(高考老师不忍扣分的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老师们的反应(高考老师不忍扣分的满分作文)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4-03-27 13:08:39
高考作文老师们的反应(高考老师不忍扣分的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老师们的反应【一】

这是一很好的片子,但人各有好,我更喜欢柯恩兄弟或姜文拍的那种,带些梦幻色彩,带些悬念的影片。比如柯恩的那部《哥们你在哪里?》我就连看了两遍,非常喜欢。《亡诗社》是一个古老的、关于守旧与创新、现实与浪漫、新人与老人两股势力二元较量的影片。这是一个类型片,是按公式制作出来的,然而,“魔鬼尽在细节里”,近乎完美的摄影与演出,将这个老套的故事,演绎得美轮美奂。

这部影片很是激发人的思考。考试上名校做医生赚大钱娶美女,并非中国学生的专利。尼尔的父亲也和一个普通中国家长一样,望子成龙,扼他的表演兴趣,逼他好好学习,以后上哈佛医学院,结果这小子想不开,开枪自了。学校正好要找理由收拾搅翻了一潭水、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培养爱好的新来老师 Keating,于是将尼尔之归咎于他。新来老师被逼走,可是他失去饭碗,得到了不少学生的心。电影的结局是开放的。后事不知如何,然而在我们身边,我们一转身,就会看到个把像Keating 那样的人。其实他们的命运不一,有的人被排斥,有的人被同化,有的人活的好好的,甚至比其他人更成功一些。

理论上说,教育是要把我们培育成改造世界的人,也就是Keating这样的人物。和老同学联系,他们不是问我在哪里高就,而问我在哪里改变这个世界(So, you are out there changing the world?还有的同学说,等我长大了(毕业了的隐晦说法,我会像狂风暴雨一样,席卷某某领域(Once I grow up, I am going to take … by storm.

有时候这是玩笑或自嘲,可是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这种浪漫,没有这种冲劲,而只是想着如何去适应这个世界,那田鼠和蝼蚁一样的人生,是何等绝望?就如同这电影一开始说的,人到最后,其实会被黄土埋掉,成为虫子的食物,这白驹过隙的一生,怎么着都是一遭,现实的生活只是一种必需,然而从今天活到明天,只关注物质所需,没有一个精神的家园,我们就会和大部分人一样,排队站到灰色的大多数里面,“默默地过着绝望的生活”。如果你偶尔看到这句话,请你反省一下,你现在过的是这种生活吗?如果是,如果你有所不满,是否得像“船长”老师号召的那样,站到桌子上,换个角度去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世界或许和你平时看的不一样。

电影中的老师教授的时候,将现实主义的诗歌大部分跳过去不教,而侧重于浪漫派诗歌,如惠特曼那种气贯长虹的诗歌。对于除了荷尔蒙一无所有的高中生来说,其实这未尝有什么错误,因为你怎能想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那么现实,连一点梦想都没有了呢?有这么一个突破口,有个亡诗社这样的组织,宣泄一下,或许可以避开更多的问题。至于尼尔的自,其实是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培育方法没有什么关系。一个有梦想的人,其实也可以不脱离现实。我对那老师跳过现实主义部分的做法也有异议,因为人是可以既现实也有梦想的。这种人才是高人,他有巨人般的身材,头在云端,脚踏大地。

当然,现实中的教育,尤其在工业化革命之后,往往是要把我们塑造成符合现实所用的人,学生不过是送进来,流水线加工后再送出去的产品。这样的教育不是要让我们去改造世界,而是要教我们习惯了被世界改造。已故笑星卡林说过一句话,说把人教聪明,不符合美国统治者的利益。在中国更是这样,把人教蠢,教到只会ABCD打勾选择,是符合当权者利益的。大部分时候,一个新人跑过来,满怀激情地要改变现状,最后往往会被同化掉,或者排挤走,因为大部分体系,都倾向于维持现状。人思想上排斥革新,就像其身体会排斥新药一样。对于大部分资质平平的人来说,那没有办法,只有缩到那灰色的大多数里,还落个平安。如果你够强大的话,你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如果你不够,那么世界一般来说会把你给改造过来。当然这未必是坏事。资质欠缺的人在这个世界里安分守己,是他也是他人的福气,因为平庸加激情只会等于折腾。唯有才能和激情加到一起的时候,才有产生积极改变的可能。

不要因为这部电影,认为不越雷池半步才是正道。如果这样的话,建议你去看看电影《浓情巧克力》。如上所述,但凡有能力去改变的人,最好还是去试它一试。千万别以为循规蹈矩一点,“现实一点”,你就会承受地土,得到这个世界。改变是一种冒险,可是将你绑在火刑柱上烧的时代过去了,如同Outlier一书所示的那样,而今真正改变世界的人,真正的成功者,并非那处在常态分布内的灰色大多数,而是那一个个不愿意默默地、绝望地生活着,而纵身一跳,站到桌子上头,去另眼看世界的人。

高考作文老师们的反应【二】

我到森林里,是因为我要过真正的生活,我要活的充实,吸取生命中的精髓;摒弃一切与生活无关的事物,当我时,才不至于发现我白活了一场。

《亡诗社》讲的是关于守旧与创新、现实与浪漫、新人与老人碰撞较量的故事,这部影片很能激发人的思考。当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想要追求的是什么,我需要的是什么?地位、金钱、还是美人?我们很多人都只是因为活着而活着。就像电影里面的学生们,被自己的父母怀揣着希望送入威尔顿,一开始他们也是不乐意的吧,就像哭着说我不要来这儿的小男孩一样。但是结果呢?经过时间的流逝,古板教育的教导,他们磨平了自己的棱角,渐渐地和这个严肃古板的学校融为一体。

理论上来说,教育应该是教导我们成为基廷那样的人,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个体,而不是工厂里批量生产的商品。儿时,老师问你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说你想要做一个屠夫,因为你想要每天都吃到新鲜的猪肉。少年,老师问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说你想要成为一个医生,可以拯救濒危的生命。现在,我问你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说你只想赚到足够的钱让自己活下去。

为什么你的想法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因为我们在成长,我们不再是那个心中充满浪漫和希望的“小孩”,生存成了我们生活的第一件大事,其他的所有都应该后退让位。本来是翱翔天际的雄鹰,却偏偏放弃了自己的翅膀选择做田间的蝼蚁,多么可悲?我们应该像歌里唱的“管你什么想法,我是我自己的表达,管你什么看法,我的世界我来浮夸”。出门左转,换个方向,你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基廷在交给孩子们诗歌的时候总是摈除现实主义而侧重浪漫主义的,就像惠特曼和雪莱。本来就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为什么要让他们过早变得现实而失去这个年纪所拥有的浪漫与天真呢?而古诗文社就是这么一个宣泄的缺口,让他们能在浪漫的诗词中找寻到自己已经去的梦想,宣泄出现实的压抑。但是尼尔,这一个被自己父亲寄予厚望被迫放弃自己喜爱的表演的孩子,却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式,最终以自收尾。我不能说这件事和基廷完全无关,但最终想不开的还是尼尔,毕竟现实和梦想并不是完全分开的两个空间啊,当你能够在现实中坚持自己的梦想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伟大。

我不能否认对威尔顿来说基廷的到来导致某些人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因为他们习惯了平静,习惯了不改变。但是我还是认为,当你有能力改变的时候,不要吝啬的伸出去自己的手。毕竟,现在成功的人大多都不那么循规蹈矩,跳出你给自己划出的圈子,其实世界很大很美好。

高考作文老师们的反应【三】

都还好吧?我已经步入工作岗位了,一切都还顺利,吃穿住都不愁。虽然已经退出药学院,但是感觉应该给各位作一下汇报,毕竟自己是在药学院成长起来的。

突然想起了很多事,应该记得:

于澎老师的字:应该和王老师的差不多吧。

许老师的字:写出满不在乎的风格;

於老师的字:气势豪放;

陶老师的字:无可救药的工整;

王老师的字:应该和于老师的差不多吧。

曾经模仿过许老师的字迹,写出的字来,自己都觉得别扭,用那种笔迹填表,让刘凤臣骂过:以后不管填什么表态度认真点。我呢?只能说是趴在床上写的,要不怎么解释?说:我是端坐在书桌前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在学许老师的字迹?谁信呢!傻瓜才信!

于老师,谢谢您对我的支持,您能信任我让我做您助手,我很感激,还有谢谢您推荐我在2006年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让我发言,我知道我在众人面前是丑小鸭,可还是有人信任我,我在这里表示感谢。有些事情我使用任何语言都解释不明白的,所以我什么都不想解释,我知道您明白我,呵呵,感谢上苍还有个能懂我的人。

於老师,现在您肯定在忙毕业生论文的事情吧,送走了第一批学生,心里肯定很不舍得,学生们肯定也都舍不得您。他们会记得您这位尽职尽责的辅导员的。听说您安了新居,装修了新房。祝愿家庭幸福美满!还记得我任学生会秘书长的那一学期,学习成绩到了20多名,你找我们主席团仨人谈话时谈下一步工作的打算,三人中我成绩最差了,我怎能不哭,其实我是蛮要强的一个女生,压力大了,就越想做得好点,再完美点。您说我想的`太多,的确,我的思想蛮复杂的,接受您的批评,我正在努力地改正,呵呵……www.360fww.com

陶老师,很高兴认识您这样一位又黑又可爱的老师,没有人能长得出您这样出其不意的风格,黑且可爱,人间极品啊!第一次觉得您可爱是有学生打电话找您,我给留条称谓“黑桃老师”,呵!您的表现有点令我出乎意料,也罢,毕竟您就比我大4岁罢了!

王老师,其实2006年的圣诞节本想送你本英文图册,那本书我很喜欢,圣诞节前夜写好了赠语,本想送你,可是,我终究没有下定决心,再踏进223,那书仍然和别的书整齐地摆在我的书架上,不知道为什么要送你本书,也许是因为你是223唯一的女角吧!理解你的工作压力,你是女人,我也是,大家在外面混,都不容易。

许老师,好像没有太多话要对您说了,有些回忆写也写不完,能回忆起来的对您的好像只有歉疚:

第一次,大一军训新生演讲赛,仅得了个优秀奖,心中不由地生出对您对药学院的愧疚,没有为药学院为您争得荣誉;

第二次,班级要出去玩,瞒着您,书记知道后,您被挨骂,我知道我作为班级的党员应该及时和辅导员沟通的,没有作好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愧疚。

第三次,团委选团干部,您把我推荐上,可是我面视没有通过,对不起,让您失望了。

第四次,您曾警告过我不要再把事情用信息的形式和领导沟通,但是我还是没有听您的话,最后一次,呵呵,我又令您失望了,我知道您不会再信任我了,希望您理解我,我不得已而为之,我是导火索,您是最终受害者,对不起……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子的。

第五次,……

还有好多好多……

您告诉我好好学习,好好珍惜这届团委,我应该做到了,我有赵莹和郗宁作朋友,学习已经考到了第一,可是,这都不是在药学院的生活了!

我在想是不是我若不出药学院还能有机会把这些都弥补回来,是不是还可以做一段时间您的助手?能让我再有机会努力地将学习和工作共同搞好,做一次您的优秀的学生干部?呵呵,总之,很怀念和大家一起的日子,我知道那段日子已经属于过去,其实,给自己留点回忆也未尝不可吧。感谢大家给予我的帮助、鼓励、支持,如果不是最后那个故事,我知道我应该可以……呵呵,事实终究是事实,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谨祝福大家工作顺利、万事顺利!

做学生干部的时候,有时候心里就骂自己的领导,自己的老师,啊!怎么给我安排那么多的活,我是一个小女生啊!又不是什么伟人,也不理解我!一遍遍骂着,可是还是坚持并努力地干着,因为我知道,我不干,辜负了老师们对我的信任,对我的期望。我很少对人说起自己的压力,因为很少有人能懂我为什么坚持地做着,为什么为写东西一宿宿地不睡觉;为什么忍着委屈面前还面带微笑,转头眼泪噼里啪啦从223一直掉到蜀香;为什么我做着广播站部长还兼职着秘书长/团委副书记?我说一个是我爱的,一个是自身的责任,都丢不了。直到有一天埋怨着做到了团委副书记一职。在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老师推举我上台发言,当天晚上,许老师发来信息:今天我坐在下面,感到很自豪。当时收到这个信息眼角起了雾,钻进被窝里不想再出来,我知道,所有这些得益于老师平常的悉心教导和鼓励。大学中,没有您们,我也不知道怎样度过。毕业之后我这一走,大学生活真正地与我分别了,这里有我的付出、我的快乐、我的眼泪……

都说作学生干部能锻炼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对此说法保持肯定,我更觉得,做学生干部更重要的是其中的过程,感受其中的苦与乐,“痛并快乐着”这无非是对做学生干部一群人深刻体会的高度概括。人,或许应该有点什么信仰,但是学校里在党员问话时标准答案是党员不应该有信仰,应该信仰共产主义,这口气在博客里说太大了。在这里,我还是觉得,学生干部应该信些什么东西,相信付出会有回报?相信心若在梦就在?好像都不贴切。那就在乎点人心吧,因为,不想把人的心弄丢,那就努力地做罢,因为,人心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我曾经为这个没有在大学中画出一个完满的句号!

那些不懂得感激,也不知道珍惜的人,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一个工作岗位的意义。他们也就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自动自发,充满热情地去完成一项任务,不明白他们那么急切地去表现自己的创造力是为了什么!

在这个路上,我知道还有很多同行人在努力着向同样的高地攀登,周围少不了老师的信任、朋友的鼓励、亲人的关爱……那就努力地做吧!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

高考作文老师们的反应【四】

整个高三,我们就会被大量的习题所充斥。我们沉浸在题海中,但是我们不能迷失在题海里。整个高三都是在做一个积累的过程,所谓积累,就是先积后累。我们大量的做题其实是在做一个积的过程,这个大约占了我们的80%的时间。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忽视累的过程。所谓累,其实就是反思,反思什么呢?反思我们做过的习题,你有没有反复思考下自己做过的经典题型?反思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反思出题人的立意是什么,你有没有把同类习题做过归类?这个累的过程大致要占到我们20%的时间。但是,请大家注意,这个累所带来的学习提升的效果,占到了80%。所以,是什么真正促使我们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没错,就是反思。

高考作文老师们的反应【五】

这是一部拍摄于八十年代,反应五十年代美国教育的电影。当我看完,几天后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影片中的威尔顿预科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每年向大学输送了众多优秀毕业生,成为了众多家长培养孩子的理想之地,这也成就了它的自豪与傲娇。从影片开头的场景中足有体现。而在学生们眼里,这里是地狱学院,校方坚称的“传统、荣誉、纪律、卓越”的理念不过是“模仿、恐怖、颓废、污秽”的代名词而已。这一切看起来多么熟悉!

基廷老师是这所学校曾经的荣誉毕业生,如今成为了这里的老师,试图用自己创新的方式去改变传统的教育现状。正是这样,他深知这传统教育光鲜亮丽下的落后与枯朽,必须用创新的、诗意的理念去启发学生们学会独立的思考,感受生活。

这是个多好的隐喻啊,让你曾经最得意的门生去颠覆你所推崇的一切!令人惊悚而又充满讽刺。而这必定是一切旧有的、落后的制度的下场!

尼尔是基廷老师的学生,勇敢而充满活力。在老师的启发下,他重新组织社团,与同学们一同感受诗意、浪漫、生活。他热爱演戏,却摆脱不了家庭早已预设好的人生道路,始终得不到父亲的认可,最终在一次与父亲的争吵后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校方蓄意借尼尔自事件,逼迫学生签字保障,把责任归于基廷老师,以此将其辞退。而影片最后用学生站在课桌,口念“o captain,my captain”的镜头,以示老师的精神将会在他们心中流传!

人类社会在不同地域、种族间的发展历程总是相似的,而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有人都会把问题指向当下群体所处的环境。我更相信问题认识能力及应对措施的偏差,指引了这种差异的走向。如果建立在这一点的认同上,我们就可以继续往下探讨了。

作为一名曾经的学生,我能够深深到自我意识觉醒时不被认可的痛苦,也曾为遇到像基廷这样的老师而感到欣喜。我可以担保,每一位中国学生看到这部电影都会有深深的触动,对尼尔的处境感到似曾相识,对基廷这样的老师有着深切的向往,对父母有着无限的自我倾诉。

不同国别,不同年代,无数年轻人却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领路人?

人生之路,漫阻且长。走哪条路,结哪路伴;做哪一行,拜哪行师。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活迷雾里,有人指引前路。有人生来智慧,苏格拉底至也没有认清自己。对于年轻人而言,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我们遇到过很多的老师。有些严肃呆板,有些轻松活波,有些教你学业进取,有些让你人生豁朗。

我遇到过很多的老师,他们更多地教我学会功能性的技能,如何快速地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怎样通过模拟题来通过一门,诸如此类。我很感谢这一路的老师,让我从一个几乎空白的木偶人慢慢熟悉了常规意义上人的思维和行为,这样对他们来说已然很了不起。

但是,这样的功能性开发似乎并没有让我满足多少,一个人的生活除了这个应该还有别的。比如,如何去赞美一位美丽的姑娘,怎样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更富有情趣。而这些,不是靠一些逻辑顺序的叠加就能做到的,需要我们满怀生活的热情,去摸索、感知。

一位好的领路人会给我们最本质而有最简单的体悟,学会理解生活的本意,坚守普世的价值,严苛的行为准则。让你一路不疲乏,还心花怒放,就像尼尔心领神会基廷老师后那欣喜的.表情。

生活很现实,而浪漫的情愫会让生命之路山花烂漫!引领你我一路前行!

当自我理想与家庭的期待发生背离时,该如何抉择?

我始终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自身的使命。作为与生俱来的独立个体,我们都有鲜活的生命力和自我支配权,而这样支配权伴随着人类的自然法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我并不否认人的社会性,恰恰正是在群体活动的交往中,彰显出了人的智慧与生命魅力。

而往往,我们所展现出来的独立仅仅在肉体上,而精神在先天性情感和世俗化诱惑中,趋于被支配地位,而这样的支配逐步从精神层面渗透到个体行动,最终让我们失去自我,成为茫然而不知所措的玩偶,任人摆布。

一旦被感性所困扰,人的理性将会不复存在。我们很多时候被这样的情感所牵绊,父辈的期待,他人的眼光,以致于不能专注于自己真正的人生使命,而成为别人达成目的的工具。

家庭的爱和期待,应该是给孩子提供心灵的归宿,给予其奔波劳累后的慰借,而不是牢笼和枷锁,将孩子困顿于寸土之地。现在很多的父母,为了达成自己心目中的成就,全然不顾子女的实际情况,所思所想,并将之命名为“爱”,这样的爱太悲情,也太自私。带来的也只会是伤害和悲剧的重演,正如尼尔的。

要明白父母之所以过多地干预,一方面是出于家庭伦理的爱,还有一点很多人并不察觉——不信任,他们始终觉得孩子还小、阅历尚浅、涉世未深,不能够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需要去帮助、引导,常常这种帮助和引导就变成了全面的支配。与此同时,作为子女,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反思。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思考我们的人生,能否坚信自己的理想不是一时的冲动。而这些需要我们的信念和执着去尝试、探索和论证。

肯定会有人说,如果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顾家庭的爱和期待,是否是一种忤逆和叛变?

看过一本冉云飞先生的书《给你爱的人以自由》,如果你得到的爱不能让你感受到自由,那就算不上真正的爱。最好的爱是把手放开,最深的回报是坦诚相待!

正如基廷老师对尼尔所说,如果你不去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表面的和气而背弃自己的人生,那就是假装的孝顺。与之相比,哪一个更是一种背叛呢?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它的名字叫春风化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