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芭蕉树作文500(我家的橘子树作文500字大全)

故乡的芭蕉树作文500(我家的橘子树作文500字大全)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4-06-06 06:34:39
故乡的芭蕉树作文500(我家的橘子树作文500字大全)

故乡的芭蕉树作文500【一】

芭蕉树很高,叶很大;长随圆形,大约1.5米长,宽约30厘米。叶面是翠绿色的,主脉粗大,两侧平行脉。像一把一把大扇子,我不由地想起了[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若能摘下一片叶子扛回家,给妈妈扇上几扇,那多凉快呀,妈妈肯定夸我是个好孩子。

我突然发现一棵芭焦树顶端的叶丛中,有一根长长的棍子,棍子的顶端有一个巨大的花苞,像荷花的花骨朵儿,只是它的.颜色是浅绿色的。

听爸爸说:芭蕉能吃与香蕉的营养,模样差不多,不过芭蕉不是月牙形的,个子也小了许多。但从中医角度讲有润肠通便功效,但香蕉性凉,芭蕉中性,畏寒者不宜多吃,一般老人宜吃芭蕉。爸爸,芭蕉的花苞真大,开放的时间肯定很美吧?爸爸笑了,让我再仔细看看。我换了个角度看这个大花苞,果然,又有了新发现:花苞的一片花瓣展开了,露出两排长长的花,每排都有十几朵,花瓣是白色的,有一大一小两片,像丝绸般晶莹柔软:雌蕊是白色的,只是五根雄蕊的头上是黄色的,卷曲的,再仔细一看,有一片花瓣是透明的,里面还有小蚂蚁在采花粉,我想那花蜜肯定是甜甜的。

看着高大的芭蕉树,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南宋杨万里的《咏芭蕉》:骨相玲珑透八窗,花头倒插紫荷香。绕身无数青罗扇,风不来是也自凉。

在爸爸妈妈的催促下,恋恋不舍地离开芭蕉林回家了。

故乡的芭蕉树作文500【二】

昨晚,梦的翅膀,沐浴着清幽的月华,扇动起剡溪的波光,又轻盈地飞回了故乡,栖息在村口那棵古老的香樟树上。

月光下的香樟,蓊郁、葳蕤、挺拔、伟岸,它成千上万片随风起伏的绿叶,仿佛成千上万朵银色的花,又像成千上万双闪烁的眼。树冠像一片墨色的云,北面笼罩了半条黑色的溪,和溪上半座嶙峋的桥;南面覆盖了半畈的田,和田上金黄的稻。树下面,溪对面,是一条连接外界的马路;树后面,田中间,是一条通向村庄的土路。树在固执地守望,风雨无阻迎来送往;路是弯曲的脐带,曲折蜿蜒挂肚牵肠……

香樟就这样伫立着,矇眬着,仿佛故去多年的爷爷,皮肤斑驳得像鱼鳞似的树皮,青筋暴突得像蟒蛇般的树根。香樟就这样窸窣着,欢笑着,仿佛离世已久的外婆,风一轻吹就有唠不完的话语,雨一滋润就有淌不完的爱意。香樟就这样思考着,忧伤着,仿佛一颗孤独的灵魂,月一朗照留下满地阴郁,鸟一鸣叫引发万千思绪……

突然,乌云的黑袍遮蔽了皎洁的明月,狂风的巨爪撕扯着草木的秀发,霹雳的银鞭抽打着苍茫的原野,暴雨的急箭射落万匹银练,黄色的山洪如漫山的怪兽,奔突着,跌宕着,咆哮着,从千山万壑冲进汹涌澎湃的溪流,吞没了溪滩木桥,肆虐着村庄田野……山洪过后,稻田冲成石堆,樟树连拔起,故乡一片狼籍……如果不是妻子的一阵推喊,我会陷入梦魇难以醒转。

前段时间移民干部来电,告知家乡整体拆迁即将开始,是否想看看老家被折时的情状,我宛转地谢绝了对方的邀请。挂断电话,我好像患了低糖,头晕目眩,全身冒汗,眼中的泪水变成不竭的涌泉。怎忍心看着生我养我的老屋轰然倒塌!怎忍心看着育我长我的故乡变成废墟!这好像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被掏空后的残酷,这仿佛是眼睁睁看着自己亲人离世前的悲哀。虽然我宛拒了拆迁那天回家看看,但还是想多回故乡看上几眼,因为那里有我最亲切的记忆,最纯洁的情感,最美好的梦想。我一次次带着妻儿亲朋,回到曾经的家乡。向家乡致最后一个礼,向故土道最后一声别。

翻过西山岭,远远看见钦村。昔日山脚溪边的美丽山村,曾经是大姑姑的家乡,不见了断壁残垣,已经变身一个沙场,一辆辆工程车满载着黄沙,在沙场与大坝之间穿梭。大坝已经巍然屹立,锁住了一川烟雨,但锁不住我一腔乡愁,这时大山沉默,白云流连,碧波止步,草木肃穆。每次上大姑家走亲,四位表姐妹就会带我上山,她们割草,我捉蚱蜢;她们砍柴,我采野果。钦村条条碇石路,奔跑过我轻快的脚步;道道小溪流,流淌过我童年的欢笑。

车过钦村,就是曹州。钦村只是远观,曹州就在路边,满目瓦砾断砖。儿时的曹州,虽然村小,但交通方便:这里有供销社,我头一回看见甜蜜的糖果花绿的布料,一分买颗糖果五分能买大饼;这里有粮站,我们常常冒着毒日,挑着金黄的稻谷前来卖粮,然后担着各种化肥回家;这里还有汽车站,我第一次从这里乘车进城,也是第一次从这里走向外面的世界。

过了曹州桥,我们往左拐进胡卜。胡卜与查林隔着一座盘龙岗,两村是大村更是古村。胡卜始建于五代(907年-960年),始祖当为五代时的胡璟。后来,随着胡卜两姓的繁衍,村名就逐渐演变成了胡卜。胡卜曾经是新林乡政府所在地,也是爸爸工作过的地方。现在,不见了村口成排的参天古樟,不见了村中矗立的“飞黄”牌坊,只见一片废墟中匍匐着几处青黑的井台,幽幽井水倒映着白云蓝天;只见村后山上数枝虬龙似的苍松,引颈伸臂痴痴地将家园守望……

查林,想见又怕见到的家乡,终于出现在眼前。我在下桥头停住了脚步,空空荡荡的溪水上面,不见了那座凌波的木桥;葱葱郁郁的桥头对岸,消失了那棵如盖的古樟。我每次回家,那碧波仿佛母亲的胸怀,有时干涸仍爱意融融;那木桥好像父亲苍老的手臂,瘦骨嶙峋却正直善良;那樟树像奶奶沧桑的脸庞,虽沟壑纵横但亲切温暖。王维见到故友,最想问的是老家那棵寒梅是否已经开花;鲁迅对于百草园的记忆,是高大的皂荚树,还有腊梅桂花。树是人们对家乡共同记忆的符号,它们的年轮刻着童年往事、岁月变迁。因此所谓的乡愁,除了屋顶的袅袅炊烟、小河的潺潺流水,最深最浓的还有家乡那株永远不老的大树。但现在香樟消失,只剩一片烟波,满溪惘然。

家乡,心中早就幻现过拆毁后的惨状,眼前的景象比想象还要凄惘。唐贞观十五年(641),祖先梁山宝从嵊州前良溯溪而上,在这里建村开始,历史的风雨倏忽飘过1400多年。如今,绵延的文脉在乙未羊年突然中断,查林历史在20xx年画上句点。眼前的故乡,仿佛刚经历过战争的浩劫,遭遇过风暴的袭击,兀立着的十多幢房子,更像惊魂未定的老人,又似衣衫褴褛的小孩。我机械地踏着嘎吱作响的瓦片,醉酒似地寻觅着曾经的家园,耳朵像潜入深水后的失聪,脑子像灌满浆糊后的浑旽。村中的老屋夷为一片平地,只能依稀辨别大概的方位,那是爷爷留给我们的祖宅。山脚老屋单家独院,那是父母一生的杰作,只剩四间屋基一个庭园,和一堆乱石。我呆呆地站着,老屋曾经的轩敞伟岸,庭院曾经的生机盎然;父母曾经的音容笑貌,兄弟曾经的追逐打闹;厨房上曾经的袅袅炊烟,屋檐下曾经的翩翩双燕。都化成一片断墙残垣,归于四周样沉寂。

妻子拿出一个塑料袋,来到故宅的灶基旁,默默地蹲下身,用双手刨出还散发着热气的泥土,捧了几把放入塑料袋里,然后托着塑料袋走到小车旁,小心地放进后备箱,一脸的庄严肃穆,满腔的虔诚礼敬,仿佛在完成着一桩宗教仪式。我的热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我们不忍多看,也不敢久留,尽管还有几条幽灵似的野狗出没,尽管也有几个幻影似的村民晃悠,但他们的脚步是飘浮的,神色是漂移的,声音是飘渺的,仿佛断了根的浮萍,脱了线的风筝。没有谁的提醒,没有谁的指引,我们不由自主地来到下桥头,来到那棵曾经的香樟树旁,试图寻找最后一截残留的树根,企望拾取最后一片遗下的绿荫。

小溪畔,田园旁,那棵总是迎我回家的樟树,真的不见了。只留下一个偌大的深坑,仿佛被剜去了眼珠的黑咕隆咚的眼眶;只剩下一汪盈盈的积水,好像黑眼眶中蓄积着无尽的泪水。我的古樟,你去哪儿了?自然是迁徒了,像乡亲们一样!你在迁徙的那天有没有痛苦地号啕,有没有伤心地流泪,有没有深情的回望?“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没有生命的金铜仙人辞汉时都潸然泪下,伤心哭泣,何况是生兹长兹,生命灵动的樟树。我想,樟树对故土的留恋,一如乡亲对故乡的留恋;樟树故土难离时的悲哀,一如乡亲背井离乡时的伤悲;樟树悄悄流淌的眼泪,一如乡亲纷飞如雨的热泪。“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送别铜人时有凋残的兰花,有情的苍天,送樟树时又有谁呢,肯定没有我这个不孝子孙!现在不知樟树流落何方?更不知乡亲飘零何处?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庾信看到如眉的柳叶片片摇落而感到凄婉悲怆,我看到家乡树木的消失更是痛彻肝肠。我们曾在樟树上追松鼠、掏鸟窝、赏月亮,我们曾在樟树下乘风凉、避急雨、捉迷藏。樟树尽力伸展的桠枝,好像要去拥抱高处的云朵;如盖树冠外面的蓝天,诱惑着我充满幻想的童年。风雨吹来满树歌声,日月照出满地繁荫。绝望时只要向樟树一望,心底就会生出无限希望;痛苦时只要在树下一坐,身心就会物我两忘。每次回家,望见熟识的树,我会驻足遥望,内心顿生一阵莫名的激动,仿佛看见了久违的亲人;每次离家,一走到浓荫的树下,感情顿起一种莫名的惆怅,好像离别亲人样的悲伤。因为我的心曾与它的树根在泥土里节须相连,我的灵魂曾与它的枝桠在旷野中搭成一片天堂。樟树啊樟树,你一直和我的生命一块儿成长。

我想,不管樟树流落到任何地方,樟树的根部肯定包裹着家乡的热土,樟树的躯干仍然流淌着家乡的液,樟树的叶子依旧浸染着家乡的月光。无论走多久多远,樟树肯定会梦见和听见,家乡群山那软绵绵的拥抱,家乡溪水银子般的歌唱。

当我返回村里,村头一株古柏,正等待着彼此的相见:奇崛而温顺,沧桑而青翠。在我童年的印象中,这株古柏早已奄奄一息,只留一尊苍龙在天的造型,或者天马行空的雕像,早就没有了巍峨的躯干,早就没有了苍翠的容颜,只剩几段铜枝铁柯,只剩半壁淘空躯体。火烧过,水淹过,雷劈过,屋囚过,我印象中的这棵古柏应该颓然老去,化身泥土,现在突然出现在我的视野之中,我一脸错愕,满怀疑惑,等到确认眼前的古柏就是幼时的古柏,我由错愕到惊讶到惊叹,我惊叹的不是古柏的老树新枝,而是本已半空的躯体长满了新的肌肉,暗红色的新肉与古铜色的.老干,构成古柏浑圆而钢劲的身躯,如铁塔似的屹立于废墟之上。

晨风轻抚,古柏蓬勃的绿色吟唱着一首熟悉却久违的歌。我不知道哪些是风的声音,哪些是树的声音,甚至哪些是来自我记忆中的声音。古柏就立在我曾经校园旁,古柏就立在童年少年的溪岸边。虽然儿时那些美好的记忆,已经在岁月的无情沉淀中,失去了最先灿烂的光泽。但积累下来的人生记忆,犹如这株古树深入地层的根须,一直伸向历史的源头时光的深处!我感到此刻的我,已经成为树的一个部分,与它融为一体。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那棵大树活在泛黄的书卷里,活在庄子的逍遥里,而这棵古柏就活在我眼前。古柏呀古柏,你像父老乡亲,把所有的美好与希望,展示在世人面前,却把一切的痛苦和磨难,深埋进厚实的泥土。即使乡亲已经离散,故园变成废墟,你仍静静地等待,默默地守候。“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默然相伴,寂静欢喜。”此时,我好像有些明白了,这也许就是这棵古柏的慈悲,这也许就是这棵古柏的情怀。

“叽喳,叽叽喳喳。”啊,树上传来鸟儿的鸣叫。树是鸟儿的天堂,休憩也罢,嬉戏也罢,鸟儿都爱栖息在枝头树梢。不管雨打风摇,鸟儿喜欢在树上荡起秋千跳起舞蹈;纵有高楼华舍,鸟儿喜欢在树上叼枝衔泥构筑爱巢。鸟儿鸟儿,你为什么鸣叫?是否有太多的痛苦和失落,还是有太久的记忆和寂寞?乡亲大都已经搬走,你为什么还在这里守候?突然,是谁在呼唤我的名字?啊,原来是同一生产队的吕丙江,刚从田野劳作归来。他说他不是“钉子户”,就是舍不得离开,今后即使水淹了上来,也打算在水边山脚搭一茅屋,永远地把家乡守候。他指指古柏上一处被锯过的痕迹,说那段像龙像马的枝桠,被查林一个不肖子孙锯断偷卖,居然卖出二十五万元的天价。因为这段古柏不仅造型奇特,更在其异香扑鼻。它是一棵异常珍贵的香柏。所以他要为曾经的故乡,守住这棵古树!直到它平安的迁出。

我登上了村后的来龙山,山河依旧,故园已没。大山宽广的怀抱,小溪柔软的臂弯,拥抱着的,已经不再是一个炊烟袅袅的村庄,而是一处断壁残垣的废墟。但主干似的老街还在,枝杈似的巷弄还在,叶片似的屋基还在。啊,故乡不就是一株躺倒的大树?树与村,似乎有种难以割舍的机缘。“树”字“木”与“村”相依才“对”,方为“树”。树在村中,树有根;村中有树,村有魂……

离开故乡前,我再次将古柏回望。挺立在废墟中的古柏,与白云絮语,与天风唱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树立出一种生命的风范。故乡啊故乡,无论我走得多远,在我的心灵深处,都走不出你的那棵树,那片绿,那腔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啊,故乡的树!

故乡的芭蕉树作文500【三】

这是我五六岁时的事情了。我现在想起了我的母亲,突然记起了这段故事。

我的母亲六十六年前是生在贵州省黄平州的。我的外祖父杜琢章公是当时黄平州的州官。到任不久,便遇到苗民起事,致使城池失守,外祖父手刃了四岁的四姨,在公堂上自尽了。

外祖母和七岁的三姨跳进州署的池子里殉了节,所用的男工女婢也大都殉难了。我们的母亲那时才满一岁,刘奶妈把我们的母亲背着已经跳进了池子,但又逃了出来。在途中遇着过两次匪难,第一次被劫去了金银首饰,第二次被劫去了身上的衣服。忠义的刘奶妈在农人家里讨了些稻草来遮身,仍然背着母亲逃难。逃到后来遇着赴援的官军才得了解救。最初流到贵州省城,其次又流到云南省城,倚人庐下,受了种种的虐待,但是忠义的刘奶妈始终是保护着我们的母亲。直到母亲满了四岁,大舅赴黄平收尸,便道往云南,才把母亲和刘奶妈带回了四川。

母亲在幼年时分是遭受过这样不幸的人。

母亲在十五岁的时候到了我们家里来,我们现存的兄弟姊妹共有八人,听说还了一兄三姐。那时候我们的家道寒微,一切炊洗洒扫要和妯娌分担,母亲又多子息,更受了不少的累赘。白日里家务奔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

母亲因为这样过于劳苦的原故,身子是异常衰弱的,每年交秋的时候总要晕倒一回,在旧时称为“晕病”,但在现在想来,这怕是在产褥中,因为摄养不良的关系所生出的子宫病吧。

晕病发了的时候,母亲倒睡在床上,终日只是呻吟呕吐,饭不消说是不能吃的,有时候连茶也几乎不能进口。像这样要经过两个礼拜的光景,又才渐渐回复起来,完全是害了一场大病一样。

芭蕉花的故事是和这晕病关连着的。

在我们四川的乡下,相传这芭蕉花是治晕病的良药。母亲发了病时,我们便要四处托人去购买芭蕉花。但这芭蕉花是不容易购买的。因为芭蕉在我们四川很不容易开花,开了花时乡里人都视为祥瑞,不肯轻易摘卖。好容易买得了一朵芭蕉花了,在我们小的时候,要管两只肥鸡的价钱呢。

芭蕉花买来了,但是花瓣是没有用的,可用的只是瓣里的蕉子。蕉子在已经形成了果实的时候也是没有用的,中用的只是蕉子几乎还是雌蕊的阶段。一朵花上实在是采不出许多的\'这样的蕉子来。

这样的蕉子是一点也不好吃的,我们吃过香蕉的人,如以为吃那蕉子怕会和吃香蕉一样,那是大错而特错了。有一回母亲吃蕉子的时候,在床边上挟过一箸给我,简直是涩得不能入口。

芭蕉花的故事便是和我母亲的晕病关连着的。

我们四川人大约是外省人居多,在张献忠剿了四川以后——四川人有句话说:“张献忠剿四川,得鸡犬不留”——在清初时期好像有过一个很大的移民运动。外省籍的四川人各有各的会馆,便是极小的乡镇也都是有的。

我们的祖宗原是福建的人,在汀州府的宁化县,听说还有我们的同族住在那里。我们的祖宗正是在清初时分入了四川的,卜居在峨眉山下一个小小的村里。我们福建人的会馆是天后宫,供的是一位女神叫做“天后圣母”。这天后宫在我们村里也有一座。

那是我五六岁时候的事了。我们的母亲又发了晕病。我同我的二哥,他比我要大四岁,同到天后宫去。那天后宫离我们家里不过半里路光景,里面有一座散馆,是福建人子弟读书的地方。我们去的时候散馆已经放了假,大概是中秋前后了。我们隔着窗看见散馆园内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就像尖瓣的莲花一样。我们是欢喜极了。那时候我们家里正在找芭蕉花,但在四处都找不出。我们商量着便翻过窗去摘取那朵芭蕉花。窗子也不过三四尺高的光景,但我那时还不能翻过,是我二哥擎我过去的。我们两人好容易把花苞摘了下来,二哥怕人看见,让我把花藏在衣袂下同路回去。回到家里了,二哥叫我把花苞拿去献给母亲。我捧着花跑到母亲的床前,母亲问我是从甚么地方拿来的,我便直说是在天后宫掏来的。我母亲听了便大大地生气,她立地叫我们跪在床前,只是连连叹气地说:“啊,娘生下了你们这样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的好了!”我们都哭了,但我也不知为甚么事情要哭。不一会父亲晓得了,他又把我们拉去跪在大堂上的祖宗面前打了我们一阵。我挨掌心是这一回才开始的,我至今也还记得。

我们一面挨打,一面伤心。但我不知道为甚么该讨我父亲、母亲的气。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别处园子里掏了一朵回来,为甚么就犯了这样大的过错呢?

芭蕉花没有用,抱去奉还了天后圣母,大约是在圣母的神座前干掉了吧?

这样的一段故事,我现在一想到母亲,无端地便涌上了心来。我现在离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风雨飘摇的深夜,天涯羁客不胜落寞的情怀,思念着母亲,我一阵阵鼻酸眼胀。

啊,母亲,我慈爱的母亲哟!你儿子已经到了中年,在海外已自娶妻生子了。幼年时摘取芭蕉花的故事,为甚么使我父亲、母亲那样的伤心,我现在是早已知道了。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

故乡的芭蕉树作文500【四】

童年就像一条金河,时而清澈,时而浑浊;时而平静,时而波荡;时而金光闪闪,时而无比暗淡……每个人童年散发出的光芒各有不同,或是一幅画,或是一首歌,也有可能是一张洁白的\'纸,而我的童年,则是一棵外婆家的芭蕉树……

那时候,我住在外婆家,在我的印象里,那是的外婆家前面是一堵矮矮的围墙。墙有一个洞。洞外是一片四季常青的菜园,那时,我常常到那儿去捉蛐蛐,那会儿我弟弟还未出世。离外婆家近处,是有一个葱地,那葱地离外婆家很近,近的,只有三米!那地高地面50厘米,这让我想起了我与哥哥爬上葱地儿往更近的邻家仓库的玻璃投石头这件傻事,我也搞不清那时为什么做,真是傻透了,现在我还记的我打中了三块玻璃,比大我四个月的哥哥多打碎了一个呢!

在这地边上,就有一棵高大的芭蕉树,那时,我常到树下与哥哥胡闹,有一次,在树根边,我竟把“谁家小孩的大号当泥巴向哥哥扔去,可真是……那会儿,我还常叫外公折一片大大的叶子给我玩儿……

也就是在四岁,我离开了外婆家,去了自己家。那时,我还真有点儿舍不得哭着不走呢!在我走后不久,弟弟出生了,也在外婆家成长。

现在,到了外婆家,菜园成了广场,虽然好看可比不上当年的菜园,葱地成了花坛,虽然美丽,可不能与葱地儿相提并论,还有那取代芭蕉树的三十七层大楼,无论多高,在我心中,永远高不过当时的芭蕉树……

唯一弟弟,直到现在8岁,依然住在外婆家,每一次我去那儿,见了他那讨人欢心的面孔,总会想起当时的我,他是多么像曾经的我啊!

不过,那些清晰的记忆在现实中已化为尘土,童年一去不复返,是真的不错的啊!

故乡的芭蕉树作文500【五】

《三借芭蕉扇》写了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了火焰山,可火焰山里都是火,环境及其恶劣,要翻过这座火焰山据必须要用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扇灭,于是,孙悟空就去向铁扇公主要扇子,却拿了一把假的第二次又去了,这次他变成了牛魔王,成功地拿到了真的芭蕉扇,但被牛魔王变的猪八戒骗走了,最后,孙悟空以他高超的武艺拿到了芭蕉扇,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四人继续向西边走去。

孙悟空的勇敢是可见的,勇敢是人人都应该有的,我们都要勇敢的去面对任何一件事情,勇敢地去挑战自我或某人。花木兰是古代的一位女英雄,在那个时代北方常常发生战争,有一次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花木兰看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很着急,因为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没有男的去当兵,这时,花木兰想到自己理应为国家分忧,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要替父从军,她披上了战袍,跨上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前线,她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并且征战多年,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花木兰本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但她还是勇敢地上战场敌。

我本来是非常胆小,只要天一黑,我就很害怕,还记得那时候我害怕时的情景,夏夜的风轻轻地刮着,窗帘被刮了起来,睡在床上的我害怕得赶紧起来叫爸爸妈妈,说又妖怪,现在的我已经变勇敢了,不再像以前一样胆小如鼠,那些奇怪的幻觉也就没有了。

勇敢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只有勇敢才能让我们勇敢地向前走。不管多困难,多艰苦,也会挺过去的。勇敢使人坚强,使人强大,使人幸福……任何人都不能不勇敢,因为勇气是战胜所有困难的唯一方法。

三借芭蕉扇是《西游记》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里面讲的是:孙悟空一行人来到了火焰山,这里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要过这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不过这里有个铁扇公主,她那有把芭蕉扇,一扇熄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

于是孙悟空来到了洞口,跟铁扇公主打了起来。铁扇公主打不过孙悟空就拿出芭蕉扇把孙悟空扇飞了。这时,孙悟空碰见了一位仙人,仙人给了他颗定风丹。孙悟空又来借芭蕉扇,铁扇公主见扇不走孙悟空,躲回了洞里。孙悟空变成了一只小飞虫躲进了茶里,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并在里面又踢又打,铁扇公主痛得只好交出了扇子。孙悟空回到山下,扇了几下,火不仅没有熄灭,反而更大了。孙悟空这才知道是把假扇子。

这时孙悟空想到了牛魔王,于是便去找他。他看到了牛魔王的坐骑:辟水金睛兽。就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回到了洞里。孙悟空跟铁扇公主说:“唐僧要来这里,保护好芭蕉扇!”铁扇公主从嘴里拿出芭蕉扇念起咒语,扇子就变大了,又念起咒语芭蕉扇又变小了。孙悟空拿起扇子现出原形逃跑了。路上,孙悟空怕又是假扇子,就学着念起咒语,芭蕉扇果然变大了,但他忘了变小的咒语,只有扛着这扇子走。牛魔王看见坐骑不见了,便变成猪八戒的样子赶上孙悟空,并问要不要帮忙,孙悟空把扇子扔给他,牛魔王现出原形逃跑了。

最后孙悟空请来天兵天将捉住了牛魔王,铁扇公主只好交出扇子,扇灭了大火,唐僧师徒四人继续西行了。

故乡的芭蕉树作文500【六】

芭蕉树很高,叶很大;长随圆形,大约1.5米长,宽约30厘米。叶面是翠绿色的,主脉粗大,两侧平行脉。像一把一把大扇子,我不由地想起了[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若能摘下一片叶子扛回家,给妈妈扇上几扇,那多凉快呀,妈妈肯定夸我是个好孩子。

我突然发现一棵芭焦树顶端的叶丛中,有一根长长的棍子,棍子的顶端有一个巨大的花苞,像荷花的\'花骨朵儿,只是它的颜色是浅绿色的。

听爸爸说:芭蕉能吃与香蕉的营养,模样差不多,不过芭蕉不是月牙形的,个子也小了许多。但从中医角度讲有润肠通便功效,但香蕉性凉,芭蕉中性,畏寒者不宜多吃,一般老人宜 吃芭蕉。爸爸,芭蕉的花苞真大,开放的时间肯定很美吧?爸爸笑了,让我再仔细看看。我换了个角度看这个大花苞,果然,又有了新发现:花苞的一片花瓣展开了,露出两排长长的花,每排都有十几朵,花瓣是白色的,有一大一小两片,像丝绸般晶莹柔软:雌蕊是白色的,只是五根雄蕊的头上是黄色的,卷曲的,再仔细一看,有一片花瓣 是透明的 ,里面还有小蚂蚁在采花粉,我想那花蜜肯定是甜甜的。

看着高大的芭蕉树,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南宋杨万里的《咏芭蕉》:骨相玲珑透八窗,花头倒插紫荷香。绕身无数青罗扇,风不来是也自凉。

在爸爸妈妈的催促下,恋恋不舍地离开芭蕉林回家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