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考作文2017解析

辽宁高考作文2017解析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4-06-19 03:07:26
辽宁高考作文2017解析

辽宁高考作文2017解析【一】

如何展开核心语段?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事实论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正反对比法分析。

正反对比法。就是在写完事例论据后引进比较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例如《关注细节》:

列文虎克在关注细节中发现了细胞学说,齐白石在关注细节中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画法,鲁迅在关注细节中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时代。(事例//相反,我们周围的一些人,对什么事都马马虎虎,对细节处毫不在意,最后一事无成。//两相比较,答案不是很明显吗?关注细节,收获精彩的人生;忽视细节,空留无穷的遗憾。(事例后+反例+比较分析

【示例】俗话说:勤能补拙。(观点//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吧,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正面事例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反面事例,注意其转述的简洁及侧重点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终致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分别对两个事例作对比分析论证//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总结

▲语段结构:观点+正面事例+反面事例+事例后的对比分析+总结

【示例】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观点//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举一反例与一正例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抓信矛盾点,设问,因果探究

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图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果分析法//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总结,观点

【点评】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放在一起,接下来要对这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突出“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的观点。

▲语段模式:观点+事例(一反例与一正例+例后(设问+因果分析+总结观点

辽宁高考作文2017解析【二】

你问先看什么,呀,当然是中国四大奇观里的吉林雾凇了。在冬天里,雾凇雪白如云,一层层的.,毛茸茸的,漂亮极了,挂在树枝头。南来北往的游客,为了看雾凇,他们不远千里万里来到这里,就为了看她的模样。要不,吉林雾凇怎么会当之无愧光荣地成为中国四大奇观之一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到吉林市的松花江边儿吧。到这儿干什么,当然是领你们看看这条源远流长的松花江了。这江,多美,像绿色的长幅画卷,像一面白净净的镜子,像一双母亲的手,是她,养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吉林子孙。

这样奇妙的雾凇,这样美丽的松花江,加上“左青龙(龙潭山)、右白虎(小白山)、前朱雀(朱雀山)、后玄武(北山)”四面环绕,让你感觉到她有着无穷的诗意,仿佛在梦里,一步一步地前进,不眨眼,看着四处美景……

辽宁高考作文2017解析【三】

为了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地震逃生应急避险意识,提高师生的紧急避险、自救自护能力,掌握地震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树德协进中学于2017年5月16日上午10:20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本次演练是模拟四川某地发生7.0级地震,预警时间为30秒。学校前期对演练时间、逃生路线、集合地点等做了具体的安排,并提出了具体的安全要求。各班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了紧急避险的相关知识。

5月16日,10:20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杨书文启动地震预警,警报声响后,全体学生听从教师指挥,跟随教师快速、安全、科学地进行逃生、疏散,短短3分半钟时间,全校1000多名师生全部安全疏散,并按照演练的要求安全到达指定的地方集合。整个过程师生都能做到有秩序、行动快速、配合默契,没有出现混乱的场面。最后德育处对本次演练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次演练,师生再一次熟悉了震后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逃生路线,增强了师生防震减灾的意识,提高了师生在地震发生时的紧急避险、自救自护能力。

辽宁高考作文2017解析【四】

大李执着于科学研究,笃学敏思、矢志创新,沉醉科学的魅力之中;老王化钢铁焊接演绎为工业艺术,大国工匠实至名归。然而,论及风采,倒是小刘的生命轨迹更使人动心。

虫鸣鸟叫、花草人间,大自然留下的每一瞬美丽都是神的恩旨,小刘行走在青山绿水间,用相机记录下这动人点滴,他将每一帧的美丽定格为文字和影像,留下了游子美丽乡愁,也凝滞了各地风情百态。

网络上有一档叫《侣行》的纪录片节目很受欢迎,讲述的是一对冒险情侣游历世界的经历,完全的真人真景,所到之处既有宁静质朴的异域村落,也有惊心动魄的索马里海湾或是枪声不绝于耳的`中东小镇。他们去的是常人想去而去不了或是不敢去的地方,看他们的节目,就好像置身在世界各地,满足之余,也会心怀感佩——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们一样能满足于草木山川,走出去看看这世界的气象万千。

如果你不出去看看,你会以为这就是世界。之所以有了景观介绍节目,背包客还是要穷游世界,是因为要亲眼所见红霞盛开在天边才能领略第一手的绚烂;之所以有了图册画报,还是有人亲往沙漠探险,是因为纸上只能展现奇景,而沙粒的灼热和驼铃声声并不能通过画册传达至读者的感官。中国旅行第一人小鹏所着《背包十年》里有这样一句话,道尽旅行者的幸福和满足——“七月的意大利夜风清凉,钻进睡袋,也不觉得冷。仰望星空,那璀璨的天河,是最温暖的棉被。”走出去、在路上,释放万重枷锁下的灵魂,纵情青山绿水间,清涧自然会荡涤心灵的凡俗杂质,生命的风采尽现。

一心只读圣贤书并非不好,这是积淀的过程,而生命的蜕变和升华是要在迈出走向外界的那一步时方才开始。带着充实的心灵和大脑,拿起装满憧憬和希望的背囊,对庸常生活来一次越狱,寻一处好地方,走走看看,用文字、胶片或者心灵记录下在路上的点滴,这份恬静美好足以玩味一生。

风采,对于形容学界泰斗、艺术巨匠或是科技奇才都是恰如其分,然而最为超脱的一种风采,便是怀抱初心、无可凭仗,只有一副好身体,无处可去,便到处“流浪”,当时代依旧负重前行,而你我已凌波微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