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疆二模语文作文分析(2024新疆二模语文作文 初中)

2024新疆二模语文作文分析(2024新疆二模语文作文 初中)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4-06-23 08:01:00
2024新疆二模语文作文分析(2024新疆二模语文作文 初中)

2024新疆二模语文作文分析【一】

其次,想象能使文章具体形象。例如,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描绘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通过想象,春雨又细又密的形态,具体可感。

最后,想象能使文章中心明确。例如,《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中的结尾:“白桦树‘哗哗’地,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作者将风吹白桦所发出的“哗哗”声想象成白桦号叫,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扬科悲惨命运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控诉,而且更具有感染力。

那么,怎样进行想象呢?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比拟法和比喻法两种。

1、比拟法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运用拟人手法,把物拟作人,赋予它人的思想感情,使无生命的`物具有人的灵性与活力。例如上文所举《我家住在大海边》中的例子,便是拟人想象,想象海浪的各种情态,将它描绘得淘气可爱,生动有趣,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富有情趣。采用拟物手法,把人拟作物,让人物形象在物的映衬下更加鲜明。比如,《社会主义好》这首歌中有句“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的歌词,就是运用了拟物想象,鲜明地表现了帝国主义(丧家狗)逃跑的狼狈相,抒发了人民胜利的喜悦以及对帝国主义的蔑视。形象多么鲜明,爱憎多么强烈!

2、比喻法

比喻法就是通过比喻手法,将事物特征具体形象化,想象就在比喻中进行。比如上文所举《春》中的例子,就是通过一连串的比喻想象,将原本被人熟视无睹了的春雨的形态,具体形象地展示出来,让作者与读者一道沉浸在这烟雨蒙蒙的境界之中。

经常性地采用比拟、比喻,便可以使自己的想象生动活泼起来。比如,一个常见的事物——天空,不少同学都会不屑一顾:“这有什么好写的?”可是在比拟、比喻的参与下,便会有许多诗一般的语言产生:“天空是多么温柔”;“天空用水洗净了自己的脸”;“天空多么忧郁,铅灰色的云正从北方涌过来呢”;“天空若有所思,它在回忆云雀的歌唱”;“天空是蓝色的,好像疲乏不堪的池水……因为夏天的时候,水在嬉闹,波浪滚滚,一到秋天它就累了,显得蓝蓝的,疲乏不堪的样子”;“天空多么明净,像一面大镜子,照出你,照出我”……

2024新疆二模语文作文分析【二】

【题型分类】

1、说明对象:答题技法:看题目或首尾段。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病毒》一文的说明对象:病毒的危害),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说明文题目就是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注意段意、中心句。每一段的开头或者结尾尤其是第一段的开头和结尾可多留意。

(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3、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

4、从几句话中提取概括信息;

5、从一个段落中提取概括信息;

6、从几个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信息

【方法技巧】

1、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xx是xx”的句式。注意和作诠释作区分。

2、(1)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2)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3)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2024新疆二模语文作文分析【三】

【题型分类】

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

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

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

【题型示例】

例1:北京市语文中考课标B卷“人禽流感”第16题第②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禽流感存在着人人相传的迹象,并造成人员亡。

【方法技巧】

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词、关键句;

2、结合段落中说明特征或几方面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

 

2024新疆二模语文作文分析【四】

(摘自上海市初中语文补充教材说疑)

1.文中第一个”断言”的词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善于学,也要敢于疑”是不能改成”要敢于疑,也要善于学”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都是敢于向权威的错误论断挑战的结果吗?”这一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若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议论性文字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1.这道题考查对词汇的.积累和结合语境解释词语含义的能力,”断言”是动词,意为”给某件事物下结论”。

2.这道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在”学”的过程中才会产生”疑”,”学”是”疑”的基础和前提,改后,就成了”疑”为”学”的前提了,不符合实际。

3.这道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和句式的掌握,这个句子是个反问句,即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它是个否定形式的反问句,若将其变成陈述句,应是肯定形式的陈述句,这样才不会改变原意,答案为:都是敢于向权威的错误论断挑战的结果。

4.我们可以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或论据的作用来认定中心论点,作者在文中举了若干事例,有一个事例详写,即伽利略通过实验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电磁场,原子能的发现等例子写得简略,举这些例子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本文第一句话:对前人留下的”已知”成果,要善于学,也要敢于疑,这句话即是本文的论点。

2024新疆二模语文作文分析【五】

美国女性心理学家卡伦·霍尼的《自我分析》一书将自我分析这一主题,犹如功夫深厚笃定的禅定大师一般,将自我分析的缘由、优点、范例和理论都一一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对于弗洛伊德一门,卡伦·霍尼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在书中可以看出,她已经形成一套自己严格而完整的思想体系,在书中所讲的那些分析和案例,其中不乏成段成段的“金句”,这也使得我很被吸引,甚至产生了想要背诵下来这些句子的冲动。(相比而言有的书二十万字才有两句“金句”)

最近在看一本关于历史的书籍,那本书中说道,“如果想知道战争的规模有多大,那么你看是谁领导着着场战争即可。”这场战争的规模本身会惊动什么样子的将军,还是什么样的将军会造就了战场规模不得而知,不过这句话确实可以用在生活中作为参考。卡伦·霍尼的《自我分析》这本书的重要性可能也可以从《自我分析》一系列的丛书序的作者——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张侃可以看出,《自我分析》针对神经症人格所作的分析,肯定是鲜有人所超越的,“神经症人格的结构多少有些刻板,但也脆弱而不稳定,因为它有很多弱点——它的虚假、自欺欺人和幻觉性。……”“……尽管他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他可以大声宣称,一切东西都是对的,尽管他在头痛,或者他在胡吃海喝,但是他觉得骨子里有些东西不对劲。”作者卡伦·霍尼所建议的是,自我分析比心理医生所提供的分析,有着得天独厚的好处,好处之一也便是可以把这种“骨子里”的“有些东西不对劲”给提炼出来,而且花费更少的知识成本,更容易学会,相反,如果心理咨询师从外面的角度来看待你的心理问题,则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巧,而且他只能和你待在一起两个小时的咨询时间,这相比自己每天都和自己待在一起而言,差了很多——自己更了解自己。

按照《自我分析》的卡伦·霍尼说的,“我经常告诉我的病人,如果将解决心理问题比喻成翻大山,那么理想的情况是心理咨询师只充当向导,指出最佳路线。”通篇文章也都是在侃侃而谈的是如何做好这样的引导。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