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作文题(2022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2022高考作文题(2022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3-11-05 16:29:25
2022高考作文题(2022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2022高考作文题【一】

一年春天,我和诗友陆游受王安石的邀请去庐山游玩。

庐山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我正沉迷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突然,我脚下一空,跌进了一个泥潭里,我赶紧爬起来,往河里一跳,哇!河水冰凉冰凉的,我浮在水面上,看着雄伟的庐山,不禁感叹:“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晒干衣服,已经到了傍晚了。我们来到一户人家门前,敲了敲门,问:“请问可以在这借宿一晚吗?”这家主人只是冷冷地说一声:“进来。”但等他看清楚是我们时,连忙说:“快请坐,快请坐!来吃饭吧!”早已饿得饥肠辘辘的我们狼吞虎咽,不一会儿便吃得精光,连最后一点儿油也吃了。

晚饭过后,我们外出散步,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到了一条瀑布旁,我们坐在草地上,晚霞把草地变成了金色的,瀑布也为成了金色的,远远望去,好像一条金色的毛巾挂在那里,看着这美丽的景象,又一句诗脱口而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陆游好奇地问:“此句何意?”我笑道:“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而视野太狭窄造成的。”王安石大笑:“老兄,你已经玩了一天还不够呀!哈哈哈!”其他人也捧腹大笑,山中久久回荡着我们的笑声。

一次旅游在欢快的笑声中结束了。

2022高考作文题【二】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苏轼带着他的弟弟妹妹一起去庐山游玩。

苏轼来到庐山,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哇!庐山真像一个天然氧吧。”苏轼感叹道。横看那重重叠叠的山好像连绵起伏的山岭。而侧看又像陡峭的险峰;从远处看是遮天蔽日,从近处看是危崖陡峭,从高处看是深沟幽静,从山下仰望则是层峦叠翠。苏轼无论怎样都分不清庐山的真面目。他继续往前走,欣赏着那郁郁葱葱的树林,五颜六色的鲜花,清澈透底的小溪。沿着小溪的途径一直往前走,不知何时眼前出现了一条巨大的瀑布,原来这就是李白曾仰望过的庐山瀑布呀!

苏轼始终都不知道庐山到底长什么样子,只因为他就在这庐山当中呀!

苏轼当时诗兴大发,于是他扬起毛笔,沾上墨水,在庐山上的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看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2高考作文题【三】

(4分)C、E(A.反衬的应是“鹰是“飞翔的精灵”“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B.苍老的鹰并没有失去灵魂。c.“对……摧残个性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在文中没有根据)(每对一项2分,每多答一项扣2分,扣完为止)

30.散文开篇,作者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用意?(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高考作文题【四】

(5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个场景中,特定的景物使作者产生由鹰及人及民族的联想,使作者产生内心的震撼,这震撼不仅仅是对于鹰,更是对于中国人、中华民族鹰一般的爆发的力量和奋飞冲天的豪迈气概的深刻感受。(关键词。场景、象征、中华民族、联想、震撼或爆发,每个关键词1分,语句不通顺,扣1―2分)

31.文中小孩欺辱苍老的鹰时,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这表明了年轻的鹰的哪些特点?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意思?(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高考作文题【五】

??都城南庄改写

那年那天,你的容颜始终铭刻在我心里,你与那时的春天,一同激起我心中的涟漪……

清明,都城南庄在春天里静静躺着。阳光化作一层薄纱,披在开得正艳的百花上;有几只彩蝶结伴在花丛中穿来逛去。寻春的诗人正站在一扇浅绿的门扉前轻叩。

门扉轻启,门后是一张少女的脸:巧笑倩兮,微掩朱唇,脸上泛起一丝羞怯。他羞红的脸宛若盛开的桃花;她唇翕的动了一下,欲言又止;她那藏着深情的眼睛,胜过千言万语;她轻抬素手,柔柔地摘下一瓣飘落在衣领上的.桃花;她离去,款款转身,佳人最后留下的背影,胜过百花万千娇媚。

诗人凝视着她离去的方向,久久不肯离开,仿佛在这世间的美好都被她带走,封印在令诗人悸动的回眸中。

又是一年清明,又是故地都城南庄,又是百花齐放。而那扇柴扉却是久叩不开。去年开门的姑娘,盛放在我心间的桃花,那个心念念的人儿啊,她去了哪里?她会寻到她所求的幸福吗?

诗人无比惆怅地立在门前,看着墙外的桃花,依旧如少女羞红的脸,于春风中绽放。一只黄莺立在枝头轻唤几声,它可知道少女的信息?

原来,有些花不采,便是一辈子的错过!诗人拿出笔,蘸满深情与失落,在门扉上题下满心思念。

2022高考作文题【六】

(4分)苍白、强烈、冷冷,形容作者悲怆之深:一方面,愚昧(无知)竟然会使人变得如此残忍;另一方面,苍老的鹰,这高傲、凶猛的生灵,却被铁链锁住无法高飞,且当尊严受到冒犯时却无法还击。这里,有对愚昧者的怨愤,也有对奋飞者厄运的同情。(关键词:愚昧。残忍、怨愤;奋飞者、同情、意思对即可,其中“怨愤”“同情”是关键,各1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