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描写紫玉兰的作文(描写广玉兰的一篇300字的作文)

三年级描写紫玉兰的作文(描写广玉兰的一篇300字的作文)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3-10-24 09:39:17
三年级描写紫玉兰的作文(描写广玉兰的一篇300字的作文)

三年级描写紫玉兰的作文【一】

有人说,那一片片飘动的落叶就好像流动的日历,一天,两天,十天,二十天……它们诉说着友情,见证着风雨,告别着时光。

玉兰树以自己幽香的花朵引来了老师同学们的啧啧称赞,而叶儿的凋零却显得如此凄凉。它们用尽了全力使自己向远处飞去,飞到哪个角落或是哪个不知名的地方静静地生活,就如同时光静静地从哪个闹市流淌到另一个等待它滋润的.地方。然而,它们没有鸟儿那样强健的翅膀,没有蒲公英那样轻盈的体魄,有的只是一个奢侈的梦。于是在凛冽寒风的呼啸下,它们飘落了一片,两片,十片,二十片……一天天堆满那个角落。

没有人关注它们,只是在同学们扫地时埋怨着这满天飞舞的落叶,顺便用脚把枯萎的它们踢开,踢到别班的清结区。渴望的眼神望着蓝天,无助的愣了许久。

失望声中,它们看到了一双稚嫩而幼小的手儿,她轻轻地聚拢枯叶,小心翼翼地将它们装进一个袋子里,一片,两片,十片,二十片,它们一个个地都被保留了完整的身体。她将它们一片一片夹进日记本里,轻轻的扣上锁,微笑着离开了。

玉兰叶轻轻亲吻那写在字里行间的分分秒秒、点点滴滴,也开心地笑了。它们愿用自己已经枯萎的身体来珍藏这个季节穿透而过的时光,一年,二年,熟悉的气息一如从前。

夕阳的余晖依旧照在那两棵高大的玉兰树上,那双稚嫩而幼小的手儿依旧在寻找遗失的时光。虽然树叶会自己在变化中腐烂,在时光中消逝,但一切事物,当你去留意时,你会发现从前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纪念,都需要永久地记载下来。

如同你告别已旧的童年,那些无忧无虑只自由快乐的日子;如同你即将告别的初中生活,那段忙碌而充实的日子——都需要锁在日历里,错叠在落叶里。

三年级描写紫玉兰的作文【二】

今天,看了朋友给介绍的电影《紫陀螺》。

该影片介绍的是一个童年孩子为了一个陀螺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女老师对孩子的影响。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玩过陀螺吧!没玩过也见过,该影片就是以陀螺为背景,展开一系列的情节。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小学生活。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语文老师给孩子们布置的作业"第一课到十二课的生字写十遍,还有要求背的课文抄一遍"片中学生的台词很经典"额们的作业写到过年也写不完"确实,作业真的太多了,我深有感触,我们那时的老师虽然没像片中老师那样厉害,但也可以相"媲美"了,当时为了完成作业数量就不顾及作业质量了,导致我的字越来越难看,直到现在我的字还是那样的'难看。我深受其害啊!

片中有很多我们童年的缩影,比如,孩子们在一起朗诵课文,拖着长音,念着,好回味小学生活。我想念小学校园的那棵梧桐树,曾经留下过我们三个人的足迹。当时我们号称三剑客,在课余时间,漫步在梧桐树下,还有在梧桐树下乘凉。天气热时,老师还让我们拿着课本,搬着凳子在梧桐树下学习。现在想想,别有一番滋味。

主人公就叫他小席吧!因为女老师对小席的关心和耐心的教导,他对老师产生了感情,为了去老师那背课文,小孩子把玩的时间都用到了背课文上,从而带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从倒数进步到了连学习委员都会抄袭他作业的地步了,这个女老师对孩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让我想到了自己,以后自己也会是一名老师,(虽说是幼儿老师)我应该也要像片中米兰老师一样做个有耐性,有责任心的老师。孩子的学前教育是孩子一生的基础,可以说学前教育对孩子整个教育阶段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学前教育为孩子打不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以后的教育也会无济于事。做好一个学前工作者,很重要。一定要有耐性,还要平易近人,老师对孩子的一个微笑,拍一下肩膀,甚至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感觉看一部影片不能光看"热闹",要看到其实质反应的问题,引发的思考,从而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以后自己要多看一些类似于这样有意义的影片。

三年级描写紫玉兰的作文【三】

第一次见它,是在一个下着暴雨的下午。

刚从故宫出来,便下起暴雨,我心中忍不住嘀咕了几声,匆匆地向前跑,却因那倚着红墙的紫叶李停住了脚步。

它的叶子呈暗红色,显出一种成熟和优雅,而那花朵,却又那么娇小可人,惹人怜爱,在暴雨的击打之下,花瓣,一片又一片落到地上,尽显憔悴,我撑着伞,不禁为这花朵的命运叹息,我想为娇弱的花朵挡雨,却又因肩上学习的重担选择离开,没走几步路,本来,乌云密布的天空透出了一丝光亮,雨渐渐小了起来,我急忙回头去看那紫叶李,只见阳光透过那小小的花瓣,整棵树如同蓦地苏醒过来的精灵,探出脑袋小心翼翼的去寻找着那照过来的光亮,花朵看起来像发光了一样,在许多紫叶的衬托之下,又显一丝妩媚,我又凑进去看,只见那花,又恢复了生机,精神起来了。它抖落身上的水珠,拼命吸取着一丝一缕的阳光,好让自己成长。周围深深浅浅的紫叶也都立了起来,显出些明快的紫红色,如钻石般的水珠从面上滑落,“啪嗒”的落在地上,整棵紫叶李便像从钻石中长出的树一般,别有一番风采。

我忍不住拿出手机,想将这一刻永远定格,“咔嚓”一声,一张精美绝伦的照片便出现在手机中,那紫叶李活像一只纯洁无瑕的天鹅,我凑近,想去闻那花,却无任何香气,心中不禁失落,牡丹,玫瑰,都以妩媚动人的美貌闻名于世,桂花,茉莉,以醉人的芬芳冠绝于世,都各自有一段,引人沉醉,而李花,却如此普通,没有丝毫傲人之处。就如同浸没在人群之中的我一般,沉寂在数条街道中,穿梭于无数个教室。

忽然,一阵清凉的风吹过,整棵紫叶李就像下雪一般,飘飘洒洒,花瓣随风而去,就连地上那满地的花瓣,也像被激起涟漪的水面,看着这满树李花,我豁然开朗。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每个人都可以荡漾出那份属于自己的美丽。

如若不在如此平庸的生活中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精彩,岂不是愧对人生?

三年级描写紫玉兰的作文【四】

在学校的食堂旁,有一排红叶李。

红叶李,又叫紫叶李。那四季常在的叶片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紫红紫红的光。

春天刚来,红叶李开花了。从远处看去,李花既似晶莹的雪花缀满枝头,又像一只只白色的蝴蝶在枝头上飞舞。走近细看,红叶李花跟梅花差不多大,跟梨花的颜色差不多,它还跟桃花的花蕊一样。没有见过它的人,保证不知道它是什么怪花!

到了四月,李子树结出了果实。李子紫盈盈的,只有小珠子那么大。它们有的两个一排,有的三个一束,有的四五个抱成团;更多是是犹如葡萄一样成串地长着。走近细看,这些小李子像保龄球似的,圆圆的,十分可爱。有些淘气的小男生趁老师不注意,从地上抓起一把李子就往裤兜里塞。淘气的小姑娘呢,掰下一颗就往嘴里放,只可惜红叶李还没有成熟,刚吃到嘴里就被吐了出来。

到了五六月,果实成熟了。又大又圆的李子一丛丛,一簇簇,把枝条越压越弯。一个个红叶李不再像以前那样又瘦又小,反而变得像一个缩小版的乒乓球,变得饱满起来。虽然我没有吃到成熟的红叶李,但我想成熟的红叶李一定比以前的`红叶李更酸甜。

我喜欢校园里的红叶李。

三年级描写紫玉兰的作文【五】

春天来了!西湖边的白玉兰和紫玉兰盛开了!

我们去看看白玉兰吧。

白玉兰是穿着白裙子的小姑娘。白裙子的颜色是雪白雪白的。白玉兰很白很香哩!白得你连一个芝麻大的杂点都找不到呢!香得在十里之外都能闻到呢!

在绵绵细雨中,白玉兰的花瓣如同一朵朵雪花似的飘落下来,给美丽的西湖下了一场“白色花瓣雨”。

看完了白玉兰,你一定想看看紫玉兰吧!

紫玉兰是穿着紫红色连衣裙的少女。紫红色连衣裙让人想到了紫色和红色,更让我想起了梅红色。少女的连衣裙很娇嫩,仿佛一按就能按出水来呢!

在柔和的微风中,紫玉兰的花瓣犹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飘落,为西湖下了一场“紫红色花瓣雨”。

如果“白色花瓣雨”和“紫红色花瓣雨”一起下的话,那可太美了。

白玉兰和紫玉兰是花之公主,她们在春色中亭亭玉立。

三年级描写紫玉兰的作文【六】

我喜欢洁白如雪的梨花,我喜欢香飘十里的桂花……但我最喜欢我们学校的红叶李了!

春姑娘迈着温柔的步伐来到了我们学校,红叶李立刻抽出了新的枝条,开出了小小的花苞,那一个个的花苞犹如一个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好像不愿意展露自己的美丽。站在远处看,红叶李的`花犹如满天的星星,数也数不清;近看,红叶李的花好像一个个花仙子,静静地站在枝头上。花瓣上还有一些晶莹剔透的露珠,那一个个的小露珠犹如白色盘子里的一颗颗珍珠。那沁人心脾的花香招引来了蜜蜂和蝴蝶,蜜蜂在勤劳地采蜜,蝴蝶在一旁翩翩起舞。

微风拂过,那雪白的小花瓣飘飘荡荡,好像一个个跳芭蕾舞的小姑娘,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舞姿,又好像满树洁白的花在热情的欢迎着我的到来。看着这繁星点点的花,我忽然觉得自己也似乎变成了一朵白色的小花,站在高高的枝头,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和微风的抚摸。一场春雨过后,红叶李的花纷纷飘落下来,地上马上像铺上了一层白绸缎,让我都不忍心去踩它们。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夏天到了,红叶李枝繁叶茂,密密层层的枝叶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强烈的阳光。站在远处看,红叶李就好像一把紫红色的大伞。每当体育课时我们玩累的时候,都会在红叶李下乘凉、看书、玩游戏……那无穷无尽的笑声在校园上空回荡。

秋天到了,红叶李的叶子与众不同,因为有的树的叶子是黄色的,有的是绿色的,而红叶李的叶子却是紫红色的。站在远处看,红叶李可红了,就好像一团火焰,不知道的人会以为树上着火了。

冬天到了,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红叶李的枝条上顿时落满了雪,枝条亮晶晶、毛茸茸的,好像无数条银链。我们在树下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了,那欢声笑语直冲云霄。

红叶李一年四季都那样迷人,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着我们的校园!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