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中小学作文大赛特等奖)

安徽省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中小学作文大赛特等奖)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3-11-06 17:47:14
安徽省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中小学作文大赛特等奖)

安徽省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一】

今年过年是甜甜的。我们一家人吃团年饭,放鞭炮,很开心。

最让人兴奋的是我们要去海南三亚旅游。三亚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海水湛蓝,海浪卷起白色的浪花,冲击着沙滩,留下来的贝壳、海螺各种各样。海南盛产椰子,那儿的椰树特别多,到处都是,树上结满椰子,可能稍不留意就会掉下来。

第一天,我们上午去小东海,小东海的水蓝蓝的滩上有许多小贝壳、小海螺。吃过午饭,我们坐船去吴支洲岛。去的时候浪很大,船在海上摇晃一上一下,有些时候像腾空飞起,有些时候像突然从空中掉下来。

在吴支洲岛上我和姑姑去潜水,这是我盼望好久日子。首先换上游泳衣,穿上潜水服,然后坐一辆小船到海中心的大船上,教练在那里等我们。背上氧气瓶,戴上潜水镜就可以下水。刚下去时很冷慢慢就适应。我看见海里的小鱼和海底的珊瑚,我还摸珊瑚,是硬的。

第二天,我们上午去南山寺,南山寺有一个巨大的三面观音,在海中心,据说有一百零八米高呢。虽然这座南山没有重庆的南山高,但是树木茂盛,一片绿色,显露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午,我们在南山吃南山素斋。下午我们坐快艇游玩“天涯海角”,沙滩上有两个大石头,圆的是天涯,尖的是海角。在石堆中有一个很高的石头,就是“南天一柱”。我们还游览神龟石、日月石、平安石等。接着,我们去亚龙湾,亚龙湾的水是碧绿碧绿的,沙是软软的、细细的,踩上去非常舒服。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早上在沙滩漫步,上午在海边玩,下午就去逛集市。

愉快的旅游结束,这个年的确过得甜甜的。

安徽省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二】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我的家乡在陕西。陕西人如今扔把春节叫做“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传说——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去新春将来的夜晚,便出来食人,使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野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的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贴对联、放爆竹的风俗习惯。

年味最浓的就是放鞭炮。新年的钟声一响,整个夜晚都成烟花爆竹的世界。大家说,过年不放鞭炮,等于没有过年。我跟表哥堂哥一有空就放鞭炮——当然,我是经常有空的。我们白天放很粗的“大炮”,像划火柴一样的擦炮,摔在地上就爆炸的摔炮,还有点着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的冲天炮;晚上,我们就放烟花,放礼花弹。“满天星”、“冲天炮”……各个村庄的上空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烟花,耳朵里传来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渲染着新年的氛围。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载着归家的人们,还有那大包小包的年货,也载着人们的期盼回家!通向细长隧道的巷道,一对对春联喜气十足,趣味横生,一个个“福”字刚劲有力,金光灿灿,一辆辆车上走出满面春风的儿女;一扇扇门前站着神采奕奕的父母。楼满,一间间屋里飘出欢声笑语;路窄,占道的是丝丝缕缕扯不断的亲情。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年味最浓是子夜。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各种小菜摆满饭桌,,一家人开怀畅饮,共叙亲情,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既有口福,填饱肚子,还温暖心坎。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心思涌动,欢歌飞扬,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安徽省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三】

那天,我领到了报名证后,兴奋不已。是啊,海淀区,是全海淀区!这是一个多么高的档次啊!我有这个机会,说明我在这一方面还挺好的。因此,我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争取得到奖状。

当天,我背熟稿子后,忽然感觉自己心里一阵紧张。“别紧张,别紧张。放松些,轻松点。”考场上,我一遍一遍的背着这句话,来安慰自己。该轮到我上了!虽然我很紧张,但我仍然静下心来,安慰自己。

我站上讲台,紧张地说: “评委好!”“放松,放松。”我根本听不懂他说的话,就像在听日本人说日语一样。过了很长时间,我才听出他的`“日语”,原来,他在反复说“放松”一词。因为他是在对我说“日语”,所以他说了几遍,我才缓过神来,轻轻地,小心翼翼地说:“知道了。”说完,我清了清嗓子,把评委当成班主任,心里念叨着那句安慰我的“台词”,嘴上背着稿子。

终于,我一口气背完了。下了讲台后,我小心翼翼地叹了口气说:“哎呀妈呀,吓我了!”爸爸微笑着对我说:“走吧,咱们回家去啊!”过了几天,爸爸给了我一个证书,说:“你在朗诵比赛获的奖!”

我一看,差点没晕过去!我可真高兴,因为我得了一等奖!

安徽省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四】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过新年。前几天,我是不眠不休的写作业,现在终于可以稍作休息,停下来享受一下猴年的春节。

此时此刻的我,深深的被过年的气氛包围着。

除夕夜那晚,我跟随者爸爸妈妈来到奶奶家。一进门,我就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味儿。哥哥、姐姐、小姑妈他们都在餐桌上聊天,侃侃而谈。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大圆桌前开开心心的吃着团圆饭。

享受完年夜大餐,大家聊一会儿天。聊着聊着,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始,它给我们带来一顿美艳的视觉“团圆饭”。晚会上有绚烂的灯光,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幽默的小品一盘盘精彩的“菜”让我们回味无穷。

单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我觉得还是有些无聊,我就找出一副扑克牌边打牌边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陪着奶奶玩一会儿接猴,奶奶也玩的很开心。

到深夜,哥哥就陪着我们去放烟花。我们先放一个蛋卷是的烟花。它的烟花非常得矮,但是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接着,我们点一个荷花型的,那个烟花点燃之后,就一下子嗖的转起来,喷出粉色的火焰,那个样子,真的像是荷花展开一样啊!这个烟花却是名副其实啊。接着,我们又放一个奇幻旅程,那个烟花可漂亮,有红的,黄的,紫的,各色各样,五光十色,绚烂缤纷。最后,我们放一个手持式的烟花,那个上说是有60 发,我就一个一个的数。哥哥说这个烟花是他们小时候最喜欢的烟花,一个烟花可以放好长时间呢。第一个烟花,我数到53 个,但是姐姐只数到47 个,诶,怎么回事呢?可能我们数错吧!

就在这个时候,十二点的钟声也敲响。周围的鞭炮声也随之响起,噼里啪啦的,一个个花也在空中汇聚出漂亮的舞蹈,恭贺猴年的到。这个除夕夜还真是年味十足。

相信我在猴年里,我会更加努力,我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会有更大的收获。

安徽省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五】

春去春又来,又到过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起来,当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身为东莞人,自然会懂得一些东莞的过年风俗。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在这一天,灶王爷就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此就有“送灶”的仪式。在这一天,我们家就会烧香拜佛,在桌子上摆上许多小吃,像糖冬瓜之类的。

腊月二十四就要贴,在这一天,我们家都会将准备好的对联贴上,其实不止是对联,还有在房子的各个地方贴上写有“老少平安”、“招财进宝”等等的或红或橙的字条。

腊月二十八则是大扫除,在这两天里,一家大小都行动起来,将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年。孩子们在这一天都特别开心,因为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团圆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饭,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响起。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为生活外出奋斗的人们,享受幸福的夜……

大年初一,我们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按照书上说的,一出门向什么方向出发,出门行大运,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顿大概是不吃的,这一天,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他们可以收到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红包,这一天的红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为我们都会到处去拜年。

大年初二,就是开年,这一天也少不的放鞭炮,虽然现在禁止放烟花爆竹,但人们违背不习俗。也把大门大开,在门前放一桌的食物,旁边还放凳子,据说是给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正月初八左右,家里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咸圆”,这应该是他们处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

元宵节,这是过年的最后一天,家里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还有芝麻味的,到晚上,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过年期间收到的红包都拆开,看看都收到多少,这或许是孩子们最期待的。

这是我们家乡的过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好像越来越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我们都希望,过着最有气氛的年,心里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安徽省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六】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阴历9月初9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每到这个节日我都会想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9月9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记得重阳节那天秋高气爽,大家一家人去了__乐园,由于我很喜欢爬山,父亲刚买好了门票,我就拉着母亲飞快跑到山前,山上很多人已经手拉手成群结队地直达山峰了,我也兴致勃勃地往山上爬,但还没爬到半山腰,我就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正好前面有座亭子,我和父母就进来休息,这个时候母亲给我讲了重阳节的起源。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须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每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的苦头。村里有一个叫恒景的青年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找了很久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千辛万苦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引导下,终于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不只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从此将来恒景不怕风吹日晒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9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使用方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9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个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筹备。中午时分,伴随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忽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脸色突变,这个时候恒景手持降妖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于剑下,从此9月初九登高避瘟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听了这个故事我很地感动,犹如是有一股能力注入我的体内。我大踏步地向山上爬去,不久终点便就在我的眼前。

在下山的路上,母亲告诉我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我便想起奶奶一直都有肩膀酸痛的问题,正好路边有卖棒槌的摊档,于是我花了五元给奶奶买了一个,计划送给奶奶。

那一年的重阳节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重阳节。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