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青春的旋律作文600字(我的青春旋律作文600字15篇)

谱写青春的旋律作文600字(我的青春旋律作文600字15篇)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3-11-30 15:15:38
谱写青春的旋律作文600字(我的青春旋律作文600字15篇)

谱写青春的旋律作文600字【一】

花了周末一天的时间,把王崧舟的《诗意语文课谱》读完,本书是作者从2001年到2010年十年之内的课堂实录合集,也是作者不断提出并实践“诗意语文”理念的过程记录。对于任何一个语文教师来说,看这些课堂实录无疑是最快、最直观、最有效地学习语文教学的方式、策略、理念,也是观察“诗意语文”的提法是否合理、理念是否虚无的最佳途径。但是,我更感兴趣的是作者在书本前写的一篇前言,我以为这篇前言应该是“诗意语文”的理论依据、教本要义或思想旗帜,基本把该门派的主张和宗旨开张名义地表达了出来。且不说作者的提法有无商榷的地方,单就语文的几个维度的思考就值得任何一个语文人好好的考量与反思。

首先,作者回顾了“诗意语文”提出的三个阶段:“朦胧的激情”“去激情化”“激情的协奏”,作者紧紧地扣住一个“情”字来建构“诗意语文”的核心与灵魂。接着作者解释说,“此情非彼情,它有着审美的品格、语文的特质、理性的积淀、生命的关切。此情亦彼情,它一定在情境中被激发,一定关乎个体的内在体验,一定是整体的生命律动,一定折射出相应的态度和价值皈依。”如果说这一段话显得高深、玄妙的话,接下来作者的解释会清晰一些,针对这一“情”字内涵,作者从语文课程的价值层面进行了分解。

即,从语文课程本体价值层面上讲,“诗意语文”倾向于母语的诗性品质,更接近人的瞬间体验而非理性思维,所以以“情”为灵魂的语文就能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也就是说,作者深深地抓住了“诗言志”“诗缘情”的文学传统,从“母语的诗性品质”上找到了语文的依靠和归属。从此种意义上说,在文学教育上这一块,作者的用力是有历史依据和理论高度的。

从语文课程的内容价值层面上讲,“诗意语文”倾向于对文本的审美解读。联系本体价值层面的分析不难理解,审美的解读也是从文学教育这一角度发展而来的,审美的解读不同于科学的解读、理性的解读、功利的解读,而是以观照和体认文本的情感境界为旨趣,最终走向自我的理解。在关注“情”,体验“情”,发展“情”的过程中,作者提出“审美解读,不仅关注文本的审美内容,同样也关注它的审美形式”。其实,陆机《文赋》里所的“诗缘情而绮靡”,既指因情感激动而作,又指强调诗歌整体上的美好,这正是作者的“珠玉在前”。

从语文课程的过程价值层面上讲,“诗意语文”倾向于教学的陶冶功效。不难想象,对于“情”的教学,其过程的把握与体认,只能是梁启超在《小说与群治的.关系》里所提出的“熏,浸,刺,透”式的陶冶,这样才能达到作者所说的“理解言语生命、回归言语生活、融入言语情感、激活言语体验、丰富言语想象、培植言语人格”的理想境界。这还是从语文的文学教育角度得出来的过程评价,虽然牵涉到生命、生活、言语、想象、体验与人格,不过整体上还是以“情”作为语文课程过程的核心与对象。

从语文课程的主体价值层面上讲,“诗意语文”倾向于学生的游戏天性。作者提出这样观点,是基于儿童的天性——“自由状态”“忘我状态”“想象状态”“解脱状态”,并认为这些“状态”,即所说的“诗意的状态”。

四个层面,扣住一个“情”本体,从一而终,体现了“诗意语文”的理论主张与理论建构。不管对作者把语文课程归结为文学课程是否有争议,仅这一理论勇气与理论能力的展示,也就值得鼓掌,或许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片面的真理”吧,如果全面了,估计意义也不大了。

其次,作者在实践策略层面提出“诗意语文”的教学方式。提出从“文本细读”“整合”“陌生化”“诗性言说”“举象”“造境”“入情”“会意”“因声求气”“寻根”等十个策略技巧进行归纳枚举。这一部分的内容,从理论上意义不大,都是从文学理论里借鉴来的术语,而且还有不少是西方文论里的术语。不难看出,其实,作者在这一节内容上也并没有完全扣住前面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地所紧握的“情”字,来提出设计的策略与方法,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的理论遗憾与不足。

最后,作者从“诗意语文”与“诗意人生”高度来展示出语文的某种彼岸意义。“止于至善”“自由对话”“精神相契”“体验幸福”“成就自我”等高度词汇最终把语文走向了“人生”意义,这好像是各派语文理论最后的“宿命”,都不得不走向的“唯一目的”。然后就是一翻美好的展望与幻想,所以作者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提出了“我有一个梦——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这一带有呐喊与呓语特点的理论抒情。我不知道这样的提法是否“诗意”,但觉着离一门学科的表述还有一段距离。

诗意,对语文来说,是需要的,但觉着还不够。

谱写青春的旋律作文600字【二】

有这样一朵花,让你黯然情伤的一朵花。寄予太多想念,想起某个温柔的片段或是失落的碎片。听见这朵花深深浅浅的呼吸,抑或是等待了千年的呐喊,触目衍依恋,心语未白,却已尘埃落定。

有这样一首诗,让你莞尔唏嘘的一首诗。一笔执着,点亮了思念,灼伤了青春。小字盈笺,文迹缱绻,浓墨酽酽。太多眷恋,欲说还休,几点清盏,旋律都耳熟能详,却管别人荡气回肠。

我和你,一首歌的情愫

这首歌唤起我太多太多的回忆,充斥着一种阳光的静谧和温暖。干净的声线,细腻的情感,清新的旋律,拖沓的陈词,平淡的记忆,曲调开篇的浪漫一掠而过,氤氲朦胧,若即若离。主歌在低音区域流转,缓缓开始了叙事。

我坐在你单车后背,微风轻快地拂过脸颊,你美丽的碎花裙子在风中舞动,只是带着耳机听不见我说话,只是偶尔转过头看着我孩子气的表情,旁边是呼啸而过踩着滑板的少年。那时候阳光总是很调皮,跃动着捉不到。

“为什么东西总是很乱呢?”看着一片狼藉、风雨满城的房间我就来气。杏子看着我手忙脚乱的样子惹不住捂住嘴笑起来。“我说,你这个老冤家,能不能来帮帮忙,别顾着偷笑啊!”我故作生气的样子。没想到她也一本正经起来:“你知道世界偷什么不犯法么?”我抿起嘴,想了一会,问:“什么?我没想出来。”杏子装模作样跟侦探似的:“据我分析,你刚刚说过啊——是“偷笑”啊。”我把抱枕砸过去:“老冤家!还笑!”

没想到这一砸过去,大水冲了龙王庙了。抱枕以完美的姿势飞过去,就是着陆点不怎么样——碰倒了老妈长颈的钢化杯,杯里的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倒了出来,不偏不倚正好倒在杏子衣服上。衣服上的hellokitty都变得湿嗒嗒的,眼睛眨巴眨巴就要哭了,那可是杏子最喜欢的衣服。完了完了,我又成了一个万恶不赦的罪人了,这下牢底都要坐穿了!我赶紧上前去,连说“对不起,对不起。”杏子嘴一沉,眼角一扬,我还以为杏子要使出她的手锏——掉眼泪。可是我又没想到,这个老冤家,给我来了个峰回路转:“呀,遇水则发,看起来我们就要发了,你就等着收钱吧!”杏子装腔作势。我长舒了一口气:“吓我了!你个老冤家!赶紧擦干净用吹风机吹吹,吹完来帮我收拾!快点!”杏子嘟起嘴摆起了臭架子:“哼,我现在可是伤员,过来扶我!起驾!”

我再次对“乱七八糟”这个词感到陌生和无奈,“天哪!怎么这么乱!”杏子若有所思,把桌上本来乱七八糟的东西重新摆弄了一下,问:“看上去乱吗?”我感到她的举动有些莫名其妙,杏子是不是又有些什么名人了……“还很乱啊。”她借着又把东西整顿了一遍,“还乱吗?”跟之前如出一辙,杏子这葫芦里卖着啥药呢?于是我又回答:“一样很乱。”“你知道为什么东西总是那么乱吗?”杏子的语气突然变得很哲理化。我回答说,“不知道。”“那是因为我们对乱的定义有千万种,而对整齐的概念只有一种。”我以一种崇拜而又可怜的眼神看着她:“你说的很哲理啊!不过,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在我老妈回来之前,把这里整理好!”杏子无奈地看了我一眼:“像你这种庸俗之人是不会懂的,天机不可泄露啊!”“老冤家!我看你是不想干活吧!给我回来!”……

雨声嘀嗒的长夜太容易勾起思念。只是,这种闲情已经被遗失了好些年。时光流淌,过尽千帆,我们的心灵已经疲惫麻木,连思念一个人,都变成了一件这么奢侈的事。歌曲清澈的音色一如既往,不然纤尘,温柔如夜风,涤荡心扉。它被日渐沉重的.回忆挤压,变得无处藏身,只能像烟火一样倏忽而过,悄然陨落。

我和你,一朵花的梦想

这朵花还是那么美,美得让人无法呼吸。它绽放在无数的寒冷与寂寞,聆听无数凭空生出的绿肥红瘦的感伤,徘徊在梨花映水的唯美意境。是哪家顽皮的小孩,白生的脚丫拨起一圈涟漪?是哪位多愁善感的姑娘,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流下一行清泪,在点点的烛光下,折射出一片琉璃一样酣然的纯净,然后摘下一朵子午兰?

当你背着书包出现在教室门口时,铃声刚好响了第十六秒,你踏着铃声走进教室,而你的眼眶红红的,肿的像个核桃,看着都叫人心疼。但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懂安慰人。下早读之后,我好不容易找到一朵杂草中的小野花,却把你逗不起来。

“杏子,怎么了?跟我说说好吗?”杏子脾气犟得很,什么都不肯说。“你不肯说,那我走了?我真的走了?”我作出一副不再理她的样子,就知道她吃这一套。留下我之后,杏子一本正经地我:“你觉得你像什么花呢?”我看着手里的野花,说:“哝,野花。”杏子终于忍不住笑了,“这么丑的花你也拿来逗我。”我转着这朵花,野花旋转着,像在舞蹈演员转着小花伞,我说:“不是啊,虽然很小,但味道很清新,香味不浓,颜色也挺漂亮。”杏子看看了这朵野花,带着些无辜和不相信的眼神,嗅了嗅:“是吗?那,如果我也是朵野花的话,会不会也有咸鱼翻身的那一天呢?”她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里装满着渴望,使我不得不认真而严肃地来回答这个问题。

谱写青春的旋律作文600字【三】

??游记人物谱之我的老爸-作文

我的老爸个儿不高,挺着个“啤酒肚”,皮肤不黑不白。最近,我看了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我倒觉得这里面四个人物和我的爸爸有点像。

一、齐天大圣孙悟空

为什么说我爸像齐天大圣呢?我对数学的奥数、难题简直一窍不通,我的老妈又不大会,我只好问我爸,爸爸只要拿着题目端详一会,马上便会知道答案,然后再告诉我怎么做,我便会知道如何解答,无论我问他什么题目他都会。所以在我心里他就像齐天大圣一样神通广大。每次我要买蜡笔、彩色铅笔之类的东西,我托爸爸买,爸爸总是嘴上说不买,第二天就会带回来给我或是带我去挑。

二、唐三藏

我的老爸也挺唠叨的,我做错什么事,爸爸偶尔也会滔滔不绝的给我讲人生大道理,一讲就是半个小时,我听了二十分钟就听不进一个字了,可爸爸还是滔滔不绝的讲,简直就和唐三藏一样,就像被唐三藏念了紧箍咒似的。有时,数学的奥数、难题我不会去问爸爸,爸爸讲一些我们没学过的解法我又不懂,抓着头皮愣是听不懂,爸爸还是讲一遍又一遍浪费了很多时间,更要命的是,他每次都把我讲得头晕脑涨的,弄得我越来越糊涂。

三、猪八戒

我的.老爸,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胖,一百六十多斤,挺着一个啤酒肚,说他像猪八戒真是再适合不过了!我的爸爸每餐都要吃上两碗饭,经常妈妈菜还没烧好,爸爸就端着碗大口大口的吃饭了,不过爸爸也不是完全像猪八戒,爸爸不像猪八戒一样贪吃,爸爸总是把我喜欢吃的菜留给我,我很喜欢吃荤菜,爸爸也喜欢吃荤菜,但是他吃得很少有时还不吃宁愿吃其他菜,都留给我吃。爸爸除了“爱吃”这个主要的爱好,还有另一个特爱好就是“睡觉”,通常爸爸下班回来都会躺在床上睡上一会,特别是吃完饭后,爸爸便一下躺在床上眯上一小会,无论附近多吵爸爸也睡得着(悄悄告诉你,爸爸有一次吃完饭后一下躺在我床上,床上的木板都塌了),用妈妈的话来说爸爸只要躺在床上一挨枕头就睡着了。爸爸连走路都慢悠悠的,我和妈妈建议爸爸跑两天减减肥,爸爸一口拒绝。唉!我劝你,爸爸,你减减肥吧!

四、沙和尚

我的爸爸就像沙和尚一样老实巴交,爸爸不会讨好上司、也不会贪小便宜、每当爸爸妈妈吵架时,爸爸每次都会放下什么男人的尊严,想尽办法哄妈妈开心,让妈妈回心转意,尽管有些时候是妈妈不对,爸爸也会让妈妈骂,让妈妈消消气。吵完架,妈妈不生气了,妈妈叫爸爸去做什么爸爸都会去做(不过呢……通常这种情形只能维持几天,最短只有一天)。你说我这爸爸好还是不好呢?

不管爸爸像猪八戒也好,像沙和尚也好,他都是我的爸爸,他就是这样一个好爸爸!

谱写青春的旋律作文600字【四】

你好!

当光阴迈着一成不变的脚步不紧不慢的走着,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走过一个个月阴日晴,回望一路风景,你内心会有何感想?

未来的你,是披满雪花坐在昨天的记忆中,回味心上每一道沟壑所深藏的故事,还是充满活力的奔跑在天空下,感受这世界的美好?不管怎样,亲爱的'你都不能忘记儿时的梦想,儿时想飞向蓝天,翱翔太空的梦想。

未来的你,也许没有青春年少的容颜,没有异想天开的纯真,也没有太多时间沉浸在梦的世界。但,亲爱的你要记住儿时的诺言,儿时许下要努力拼搏,回报父母回报祖国的诺言。

未来的你,能否像以前的你一样,每天微笑?没有伪装的坚强,没有眉间化不开的忧伤,一路横冲直撞,即便遍体鳞伤也能笑颜依旧。不管怎样,亲爱的你都不能忘记儿时的伙伴,儿时陪你疯、陪你哭陪你笑的伙伴。

未来的你,是在天空与高楼的交界处追寻那空旷的自由,还是默立在阳光下,让温暖包裹这一刻宁静的你?不管怎样,亲爱的你都不能忘记最初的自己,最初心无杂念,爱玩爱笑的你。

青春的序幕已经拉起,青春的脚步从未停歇,记忆源头的我,正踏着梦想的舞步,浅唱青春的旋律,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见面,会是精彩万分!

最初的你

20xx年9月30日

谱写青春的旋律作文600字【五】

花了周末一天的时间,把王崧舟的《诗意语文课谱》读完,本书是作者从2001年到2010年十年之内的课堂实录合集,也是作者不断提出并实践“诗意语文”理念的过程记录。对于任何一个语文教师来说,看这些课堂实录无疑是最快、最直观、最有效地学习语文教学的方式、策略、理念,也是观察“诗意语文”的提法是否合理、理念是否虚无的最佳途径。但是,我更感兴趣的是作者在书本前写的一篇前言,我以为这篇前言应该是“诗意语文”的理论依据、教本要义或思想旗帜,基本把该门派的主张和宗旨开张名义地表达了出来。且不说作者的提法有无商榷的地方,单就语文的几个维度的思考就值得任何一个语文人好好的考量与反思。

首先,作者回顾了“诗意语文”提出的三个阶段:“朦胧的激情”“去激情化”“激情的协奏”,作者紧紧地扣住一个“情”字来建构“诗意语文”的核心与灵魂。接着作者解释说,“此情非彼情,它有着审美的品格、语文的特质、理性的'积淀、生命的关切。此情亦彼情,它一定在情境中被激发,一定关乎个体的内在体验,一定是整体的生命律动,一定折射出相应的态度和价值皈依。”如果说这一段话显得高深、玄妙的话,接下来作者的解释会清晰一些,针对这一“情”字内涵,作者从语文课程的价值层面进行了分解。

即,从语文课程本体价值层面上讲,“诗意语文”倾向于母语的诗性品质,更接近人的瞬间体验而非理性思维,所以以“情”为灵魂的语文就能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也就是说,作者深深地抓住了“诗言志”“诗缘情”的文学传统,从“母语的诗性品质”上找到了语文的依靠和归属。从此种意义上说,在文学教育上这一块,作者的用力是有历史依据和理论高度的。

从语文课程的内容价值层面上讲,“诗意语文”倾向于对文本的审美解读。联系本体价值层面的分析不难理解,审美的解读也是从文学教育这一角度发展而来的,审美的解读不同于科学的解读、理性的解读、功利的解读,而是以观照和体认文本的情感境界为旨趣,最终走向自我的理解。在关注“情”,体验“情”,发展“情”的过程中,作者提出“审美解读,不仅关注文本的审美内容,同样也关注它的审美形式”。其实,陆机《文赋》里所的“诗缘情而绮靡”,既指诗歌因情感激动而作,又指强调诗歌整体上的美好,这正是作者的“珠玉在前”。

从语文课程的过程价值层面上讲,“诗意语文”倾向于教学的陶冶功效。不难想象,对于“情”的教学,其过程的把握与体认,只能是梁启超在《小说与群治的关系》里所提出的“熏,浸,刺,透”式的陶冶,这样才能达到作者所说的“理解言语生命、回归言语生活、融入言语情感、激活言语体验、丰富言语想象、培植言语人格”的理想境界。这还是从语文的文学教育角度得出来的过程评价,虽然牵涉到生命、生活、言语、想象、体验与人格,不过整体上还是以“情”作为语文课程过程的核心与对象。

从语文课程的主体价值层面上讲,“诗意语文”倾向于学生的游戏天性。作者提出这样观点,是基于儿童的天性——“自由状态”“忘我状态”“想象状态”“解脱状态”,并认为这些“状态”,即所说的“诗意的状态”。

四个层面,扣住一个“情”本体,从一而终,体现了“诗意语文”的理论主张与理论建构。不管对作者把语文课程归结为文学课程是否有争议,仅这一理论勇气与理论能力的展示,也就值得鼓掌,或许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片面的真理”吧,如果全面了,估计意义也不大了。

其次,作者在实践策略层面提出“诗意语文”的教学方式。提出从“文本细读”“整合”“陌生化”“诗性言说”“举象”“造境”“入情”“会意”“因声求气”“寻根”等十个策略技巧进行归纳枚举。这一部分的内容,从理论上意义不大,都是从文学理论里借鉴来的术语,而且还有不少是西方文论里的术语。不难看出,其实,作者在这一节内容上也并没有完全扣住前面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地所紧握的“情”字,来提出设计的策略与方法,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的理论遗憾与不足。

最后,作者从“诗意语文”与“诗意人生”高度来展示出语文的某种彼岸意义。“止于至善”“自由对话”“精神相契”“体验幸福”“成就自我”等高度词汇最终把语文走向了“人生”意义,这好像是各派语文理论最后的“宿命”,都不得不走向的“唯一目的”。然后就是一翻美好的展望与幻想,所以作者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提出了“我有一个梦——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这一带有呐喊与呓语特点的理论抒情。我不知道这样的提法是否“诗意”,但觉着离一门学科的表述还有一段距离。

诗意,对语文来说,是需要的,但觉着还不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