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语文作文题目苏州(2022的中考满分作文)

2022中考语文作文题目苏州(2022的中考满分作文)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2-08-17 13:05:58
2022中考语文作文题目苏州(2022的中考满分作文)

2022中考语文作文题目苏州【一】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18.用自己的话对第②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③段中画线的部分综合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2分)

20.第④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全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划出。(1分)

① ② ③ ④ ⑤

23.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参考答案:

18.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 19.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或: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20.促进其它肌体、器官保持活力; 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21.不能删去。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删去后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 22.①②③║④⑤ 23.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2022中考语文作文题目苏州【二】

只有灵活、恰当地掌握创新构思的方法,才能写出有新意的考场佳作来。一般说来,的创新构思,可有下列切入角 度。

一、从话题的另一意义的角度切入

许多中考话题都具有多义性,若只盯住其本义或其常用义,则构思很难出新,写出的作文虽不跑题但也显得一般化,若撇开其本义或常见义,转而从其引申义或 其比喻义的角度切入,构思定能出新。如黑龙江省2001年的中考话题是"水",若从自然界之"水"这个意思层面上去理解,把"水"当成名词,则构思很难出 新;若把"水"理解成形容词,如"这个人很水",在这个层面上理解"水"的意思,则其拟题、行文都会很有新意。

二、从缩小话题内涵的角度切入

有许多中考话题的意思非常宽泛,若给话题加上一些限制语或修饰语,便缩小了话题的内涵,有利于考场作文出新出奇。如海南省中考话题是"第一次",便应 缩小其内涵,才有利于构思选材,考场作文才能出新出奇。这里要强调的是:添加的限制语或修饰语,必须避开众生皆谈、人云亦云的误区,要从自己的材料库中那 许多不为人知的人、事、景、物着手。这样,新颖、独特的作文内容就会流于笔底,并能紧紧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和心。

三、从话题的逆向思维角度切入

围绕话题,自我多方设问,多方求答,用以开启思维,立意选材,这是众多考生的一般作法。然而,绝大多数考生只知沿着话题正向发问,而很少有逆向发 问的。如江西省2001年中考话题"尊重",考生可以提出"何为尊重"、"谁尊重谁"、"为什么要尊重"、"谁可做尊重或被他人尊重的典范"等等问题,这 些都是从正面发问,没能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若舍弃"正向",从"逆向"角度思考发问,"为什么谁不尊重谁"、"不尊重他人好不好,为什么"、"不尊重的 事例或现象有哪些"、"怎样消除不尊重现象"等等,如此这般的提问思考,文章的构思、选材就避开了老调,步入了新境。

四、从话题的另一时空的角度切入

围绕考试话题,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事,从家庭时空、从社会时空、从学校时空范围去立意选材,这本无不可。但这都是从话题的"现实时空"去构 思的。若能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从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角度去构思,只要联想、想象或幻想的人、事、景、物合乎情理,不管写的是话题的"过 去时空"或"未来时空",只要能含蓄、曲折地反映话题的"现实时空",便能写出颇具新意的考场作文来。如四川省德阳市2001年的中考话题"初三生活", 若一般人可能都会写自己或同龄人的初三生活,若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写爷爷、奶奶的初三生活或几十年以后自己子孙的初三生活,只要合乎情理,则定能让阅 卷老师耳目一新,从而拍案叫绝。

2022中考语文作文题目苏州【三】

东风,寓意着迎来了春天——这个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的美好季节,这个新年那新的希望,新的开始。那么世界,究竟又发生了那些微妙的事情呢?

东风欣欣然吹到了这个宁静的冰雪世界。用她那无比温暖的双手,拥抱着冰冷的皑皑白雪,让白雪消融在她的怀里。

大地似乎就在这一瞬间,焕然一新。四处都洋溢起欢跃与激动。苍鹰如利箭般,飞驰过原野、草地,朝着蔚蓝的天空长吼一声,好似唤醒了从北方远道而来的大雁。大雁们轮番在空中用高贵优雅的身姿做了几个滑翔动作。冲着地上高傲的叫唤。东风一吹,安眠于巢中的百灵,舞弄着妖娆的身段,拼尽全身力气用自己平生最动人的歌喉,向着森林高声啼鸣。东风一吹,一身乌黑的乌鸦也探出脑袋对着百灵“呱呱”叫了几声,也没人反对。东风掠过之处,鸟儿们都开起音乐会,互相祝福着新年快乐。因为春天,来了。

东风又来到树木的身边,轻轻一旋转,跟着的就是漫天飞舞的残叶,残叶被卷得不知所向,但是残叶下面正在萌芽生长的嫩草显露出来,那样的翠色欲流,那样的积极蓬勃。远望,东风将残叶全部卷走,一下子,青草变得一望无际了。而那一棵棵拔地而起的参天大树,也格外茂盛,东风一吹,它身上的叶子跟着轻轻颤动,真不愧为玉树临风。如果来了一阵稍大的风儿,那么一片片绿油油的小草和苍翠欲滴的大树上所有树叶便茫茫然随着一起朝西边屈膝,因为吹来的是东风。其实这一片大地换上绿色的新衣,也全都是东风帮的忙。

东风又跃入人们的摸不透的心中,顿时人们对新年的顾忌都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是希望于前进的动力。仿佛人的心是潘多拉的魔法盒。东风也就是春天,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带来了好好过这新的一年的信心与勇气。

2022中考语文作文题目苏州【四】

我们的童年是金色的,是快乐的,当然,也是在长辈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的。我们的成长需要掌声,需要失败,需要喝彩的,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最需要鼓励的。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篇小学生特别报道新闻:

在一所小学里,有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他叫张肖。一次,学校举行运动会,班主任来到班里选运动员,张肖参加了400米长跑,可就在练习当中,他发现自己的.长跑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每一次练习,他都会跑错跑道或是比别人起步晚,同学们就嘲笑他,说他比蜗牛的十八代老祖宗还要慢……张肖为此而失去了信心。于是他向班主任提出不参加这次比赛。老师问他为什么要退出比赛,张肖说自己不如别人,就连体育不及格的同学都比他跑得快,而且同学们也经常嘲笑他跑得不如一个小女生……

老师听后,愤怒地告诉张肖:张肖!你怎么可以就为这一点挫折就放弃比赛,同学们怎么说,就让他们说去吧,有什么大不了的,就算你跑的不如一个小女生,但是只要你肯去努力,肯去练习,你肯定会跑得很快的,这时,那些嘲笑你的同学就会去尊敬你,敬佩你,老师我看好你的,我会帮你加油打气的,张肖,不要放弃,找回自己的信心,证明给那些嘲笑你的同学看,加油!

听完这些老师鼓励他的话,张肖满眼泪水,拉着老师的手,急忙感谢老师,老师却笑了笑。

从那天开始,张晓就努力练习,如果有同学在旁边嘲笑他,他的心里总是想:你们说去吧,我会用我自己的付出证明给你们看,让你们大吃一惊。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张肖一天比一天跑得快,终于,张肖的付出没有白费,在全校的长跑中他拿得了冠军,那些嘲笑他的同学对他刮目相看。这时,有位同学问他,是什么让他得到冠军,张晓却笑着说,这是老师给我自信心的源泉。

看完这篇报道,我的心中涌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只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就能让张肖取得这么大的成功?我想了又想,终于找到了答案,张肖并不想让老师失望,再加上他要让嘲笑他的同学大吃一惊……•

我知道了,这就是鼓励的力量,就像诸葛亮的东风。

2022中考语文作文题目苏州【五】

感动,无须言语的华美词句来修饰,无须眼泪的晶莹来映衬,需要的是颗真诚的心来感应。了感动,便领悟了深刻的哲理,品味了生活的真谛。即使并非眼泪哗哗直下的那种感动,心也一样受到了莫大的震动,理解了更多。

人,总是在群体中生活着。世界是充满竞争与挣扎的世界,也是弥漫了人间爱意的世界。善良是大自然赋予的财富,世上每个人都活在别人的善意中。若常常静静思考与回味,心中便多了一股汩汩涌动的温泉——感动,多了一份暖暖的爱意,自然而然,便拥有了一笔更大的财富。

岁月总挥不去忧郁与沉闷。这时,何不携带沉默置身于大自然?或许平凡景象中,初绽的花儿是你的向导,高空翱翔的鸟儿是你的方向盘。当心胸舒畅时,一丝略带惊奇的感动中,就有一个深刻的哲理,一种纯真的生活意义。

寻求感动——思考母亲的唠叨,倾听朋友的心音,细细体味这份真诚的关怀和信任,忘情沉浸于那种被爱、被人理解的幸福之中。从中,能找到人间的情感和生活的真理。

有了感动,也体会感动,便有了宽以待人,有了友谊和关怀,有了欢笑和开心,也就拥有了一段精彩的人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