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记事类作文指导(小学记事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小学记事类作文指导(小学记事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6-23 12:34:16
小学记事类作文指导(小学记事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小学记事类作文指导【一】

清人唐彪曾说:“详略者,要审题之轻重为之。题意轻者为略,重者宜详。”在叙述某件事情的过程中,为了使文章结构繁简得当,我们可以采用“点上详,面上略”的剪裁方式。所谓的“点”,是指重要事件或重点人物,直接体现文章主旨;“面”往往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作用。所以,要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请看下面片段:

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站在走道中。拥挤的人流涌来涌去,但老翁用自己的双手圈住了妻子,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抵挡着身后人流的重压。那是一双青筋绽出的手,臂上不复青年时有丰满的肌肉,身躯也不如青年时的伟岸。但是,他还是小心地呵护着自己的妻子,那并不健壮的臂弯里,充满了宁静和温馨,流露出浓浓的爱意。周围人的眼里都充满了敬意。

本段详细描写了公共汽车上温馨的一幕,对老翁的外貌、神态、动作等作了非常细致的描摹,表现出了感动人的真爱之情。同时,也对车上其他人的情况略带一笔,用“敬意”一词表现了这个场面的道德力量。

小学记事类作文指导【二】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似无浪平湖,必索然无味;倘若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具体写作时,可以使用抑扬法、巧合法、误会法、悬念法、突转法,等等。比如这段文字:

我搬出早已准备好的竹鸡笼,开始收拾我的“战利品”,共有28 只。我窃喜不已,这么多麻雀,该怎么办呢?“专烤鸟腿,蘸盐巴吃准香,或者去皮毛剁碎,加香葱爆炒味道岂不更好?”想到这,我禁不住垂涎三尺。心动不如行动,我抱着鸡笼就往厨房跑。“你干什么?快放了它们!”身后传来爸爸厉声的呵斥声,吓得我赶忙放下了手中的鸡笼。

本段用的是突转法,本来已经想好怎么吃鸟了,却因爸爸的到来显现转机,而且将麻雀全部放归山林。这样写,使文章的主题变得积极向上,给人以正确的思想启迪,值得称道。

小学记事类作文指导【三】

对未来的想象不是写现实的事物,这就要求我们在构思上动些脑筋,写法上新颖,有吸引力。比如可以直接写未来的情景。有个同学在作文的开头写“今天是2024年元旦,我们分别的老同学欢聚一堂……;”也可以采取设问的开头方法,如“祖国未来是什么样子呢?”还有的同学以做了一个梦为开头,以醒来后希望梦境变成现实为结尾……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应该努力使自己的文章对别人产生吸引力,一看到开头,就愿意继续读下去。

小学记事类作文指导【四】

这篇优秀习作,采用顺叙的方法叙述了拔河决赛的前后经过,脉络清晰,有条不紊,末尾亮出主旨,“团结就是力量”,给人以启发。其次,文章详略得当,作者没有泛泛写拔河的所有赛事,而是集中笔墨写最后的拔河的决赛情况。具体来说,作者选择双方队员的第一场比赛进行精雕细刻,其中成功地进行“点面结合”之法,先详后略地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内心进行描写,让读者在作者的描述中,也跟随着作者的笔触一起心动。对于第二、三局,作者一笔带过,进而篇末点明主旨,言简意赅。

小学记事类作文指导【五】

拔河比赛

今年9 月28 日上午,我们学校在操场上进行了以“迎国庆·展风采”为主题的拔河总决赛。这一天,阳光明媚。操场上,人声鼎沸。

轮到我们六(2)班与六(3)班决赛了。“嘟——”哨声响了,双方队员都涨红了脸,紧紧地抓住绳子,身子一齐向后倒,嘴里一直喊着“加油”的号子。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眼看着绳索上的红布条在一点一点地向六(3)班那边移动,我班的选手们随着拉拉队有节奏的“六(2)班,加油!六(2)班,加油!”的拼命齐呼,好像突然有了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原本被六(3)班拉得纽曲的队伍又成了一条直线了。看,我们班排头的队员李威把眼瞪得圆圆的,脸都变成了紫红色,他身子向后倾斜,脚在地上用力把绳子往后拉。再看排在最后的队员小胖子何晓东,咧着嘴,咬着牙,汗珠从额头上“跳”下来。六(3)班的选手们被我方拉得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前移,红布条又慢慢地被拉了回来。

不好!红布条又开始向六(3)班缓缓前进了。一旁观战的李老师急了,他一边喊着“加油”,一边向急促地挥舞着手臂,我们班的拉拉队员也一起齐声助威。这使得我们班参赛的选手勇气倍增,精神抖擞。渐渐地,红布条向我们班移动……“六(2)班,赢了!”

裁判员高声喊道。我班的同学们欢呼雀跃起来,“哈哈哈”的笑声弥漫在操场上空。

交换场地后,第二局就开始了。这局比赛中,我们班同学迸发出一种所向无敌,令人震惊的力量,以绝对优势战胜六(3)班!第三局过后,我们班最终以2 ∶ 0 战胜六(3)班,取得全年级组拔河赛第一!

通过这次拔河比赛,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小学记事类作文指导【六】

最后的康乃馨

一大早,他就出了门,今天可是母亲节,昨天他在花店订了许多康乃馨,今天要去花店取康乃馨来卖。他本不是做买卖的人,但是他喜欢钱看重钱,于是就想趁母亲节这天卖康乃馨赚上一笔钱。

背上康乃馨,来到广场口,那儿已经有两个卖康乃馨的人了。(他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眼巴巴地望着来来往往的人,对每一个从他身边经过的人,他都会说一声:“买康乃馨吗?”匆匆忙忙的人,看也没看他一眼,就向前走去了。

他无奈,焦急地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母亲节只有一天,要是康乃馨在这天,特别是在上午卖不出去的话,那就分文不值了。

对面那两个人卖的康乃馨同他的没什么两样,偏偏他们的生意就好,卖了一束又一束。时不时的,他们还冲他笑一笑。他苦着脸,也向他们笑一笑。

他想,你们别高兴得太早,时间还早着呢!谁的花最先卖完,还说不准呢!

时间一点点地逼近十二点,他的生意还是没有好转。都十一点钟了,才只卖出去三束康乃馨。看看对面那两人的康乃馨已经所剩无几,他只有埋着头。赚钱的信心,没有了,只盼望能早点把康乃馨卖出去。就在这时,他的生意突然有了好转,买康乃馨的人来了一个又一个。康乃馨越来越少,他的脸也就越来越红润了。

终于,只剩下最后一束康乃馨了,他朝对面那两人望望,得意地冲他们笑笑。那两人,脸上没有笑容,木偶似的望着他。

一个男人走过来,看了看他的康乃馨,说:“你只有最后一束了?”他点点头说:“你要,便宜点卖给你!”男人说:“最后一束了还卖?你没母亲?”他说:“有啊!”男人说:“那你不把它送给你母亲?”他说:“不用,不用!”男人看了他一眼,说:“我不买了!”

他说:“半价要不要?”男人没有回答。

那束康乃馨,自从那个男人问了以后,就再也没有人问他了。路过的人,看一眼就走开了。人们都想最后一束了,是别人挑剩的,嫌不好,当然不会买了。

等了很久,也卖不出去,他决定不卖了。

回到家里,他把康乃馨送给了母亲。母亲很高兴,说:“想不到我也收到康乃馨了!”他没有告诉母亲那是剩下的卖不出去的康乃馨。

这晚,父亲把他拉到一边说:“你还知道爱你妈,给她一束康乃馨。要是你不送她康乃馨,你就太对不起你妈了!”他望着父亲没有说话。

父亲又说:“今天你在广场卖康乃馨,你妈在一边看,见你的生意不好,于是就花钱请人买你的康乃馨……”

父亲的话还没说完,他的眼泪就流了出来。

他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康乃馨卖得快了,因为有母亲在一边帮他。

他庆幸最后的康乃馨没有卖出去,才有了给母亲的礼物,才让母亲得到了快乐。

小学记事类作文指导【七】

叙事性记叙文要有高超而巧妙的.叙事技巧,才能避免流于平淡。譬如可以运用顺叙,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可以将事件介绍得脉络清晰,次序井然,文气贯通;可以运用倒叙,将事件的结局或是发展中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情节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正常顺序进行叙述,能够强化情节,制造悬念,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还可以运用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使结构富有变化,增强情节的生动性,补足事件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为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更多的支撑。比如学生佳作《精致的音乐盒》的开头:偶尔翻开家中抽屉,翻出一个精致的音乐盒,我不由得想起那有意义的一天。每当听到音乐盒那美妙的旋律,我就仿佛看到好朋友又站在我面前……

文章开篇采用倒叙手法,能够起到吸引人的效果。文章接着交代音乐盒的来龙去脉,叙述了往日“我”与好朋友之间互赠礼物的经过,真切地表现了“我”和好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小学记事类作文指导【八】

教材中的课文是编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学习能力,

经过认真筛选而成,它本身就是学生习作的范例。在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只要我们仔细挖掘,有些故事情节、内容会给读者留下悬念,值得想象。如《穷人》一课,故事就在“桑娜拉开了帐子”处结束了,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他们后来的生活怎么样呢?于是我让学生以《桑娜夫妇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之后》为题,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和人物性格特点,将课文续写下去。这样的想象作文,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着自己的思维构想,故事的发展就会在他们的想象中延伸。又如:教完《世纪宝鼎》一文后,我让学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一个吉祥物,按照《世纪宝鼎》一课的表达方法,根据自己的构思,将“吉祥物”的艺术造型、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有序地写出来,并以《吉祥物》为题。这些训练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