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快乐自由作文(给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的作文)

给孩子快乐自由作文(给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的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2-08-10 09:46:22
给孩子快乐自由作文(给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的作文)

给孩子快乐自由作文【一】

蟋蟀柴斯特从没想过离开康涅狄格州乡下的草场,可是,他却因为贪吃而被带到了纽约最繁华的地方——时代广场的地铁站。闯进了靠卖报为生的白利尼一家,在这里,它认识了聪明的老鼠塔克和忠诚的亨利猫。柴斯特用它绝妙的音乐天赋,回报了朋友们之间的真挚友情,帮助玛利欧一家摆脱了困境,自己也成为了震惊整个纽约的演奏家!然而,就在柴斯特的音乐事业达到巅峰时,他却满心失落,思念起故乡的安静生活来。在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下,他终于会到了自己深爱的故乡......

谁不想在这力争上游的社会里拥有荣誉?那只赛得过任何音乐家的蟋蟀不想拥有。从它一出生时,上帝就注定他有两条路:一条是平坦的繁华大道,一条是崎岖的平凡小路。它为什么不选择留在纽约?那就是人人皆知但人们却不能正确认识它的答案——自由。

正如亨利说的:“既然柴斯特的一生是它自己的,它就应该做它想做的事。如果成名只是让它觉得不快乐,那么成名又有什么意义呢?”是啊,当你成为明星时,你会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但是,几天后,你会发现,曾经的梦却压的你喘不过气来。当初意料之中的快乐便化为乌有。与这比起来,你更加怀念彼此之前的安宁与自由。

人人都有明星之梦,在你努力的同时,更应该好好的想一想,你会失去什么,又会得到什么。

想到这里,我不仅看看自己,我不就是这样的孩子吗?从小成绩优异,长大了,被老师安排为班长。在小学四个春秋里,我渐渐的发现,班长没有那么好当。只要又一次的失误,就会听到到处的讽刺。

与其在明星路上迷失,不如像那只小蟋蟀一样,放手一把,回到从前,找到以前的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

重温柴斯特的故事,想着这只为了自由的蟋蟀敬礼!

给孩子快乐自由作文【二】

我是妇联实幼中二班XX小朋友的妈妈,看了“让孩子自由成长”访谈后深有感触。

为人父母后,关注和陪伴孩子的成长作为一个重要事项列入大多数家庭的日程。对于孩子的成长,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理念和处理方式。我们家之前基本保持着“健康快乐第一”的想法,因我家孩子活泼好动,所以给他报了感兴趣的运动课。进入妇联实幼苗苗班后,增加了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其他有关知识性的学习班没有想过早让孩子接触。

可是,今年升入中班后,受身边环境的影响,也有可能随着孩子一天天成长,家长自身对孩子的期望变高了,尤其是我就变得不淡定了。开始不断质疑我们家这样的“宽松教育模式”,是不是太不负责,会不会影响到孩子小学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

在我内心各种纠结的时候,有幸参加了无锡教育电视台举办的“让孩子自由成长”教育专家们的访谈节目,四位校长凭借多年的教学,分享了对幼儿时期孩子的教育心得以及各自的见解,我个人感触颇深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孩子的自由成长,不是放任,要考虑其多样性以及可能性。自由不是完全放任不管,孩子小,需要我们大人的正确指引,但也不是千篇一律去效仿他人学什么或者做什么,根据孩子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待事物的兴趣很重要。

第二,教育因遵循孩子各阶段的特性“有所为有所不为”,切不可拔苗助长。植物有春种秋收的生长规律,小朋友同样如此。如果还没学会走就让要求他跑,不现实;其次,错过了相应的时期,再去做会很难或者需要花几倍的努力,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

第三,给孩子创造充满爱、有乐趣的家庭氛围。比起物质上的充裕以及送孩子去各种培训机构,不如父母对于孩子用心的陪伴。经常与孩子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比如:一起做家务,一起做旅行前准备等,其过程中能让孩子感受亲情,自己体验慢慢长大的感觉。

另外通过此次访谈节目,让我对于以“快乐游戏方式教育”的幼儿园与以“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小学的衔接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幼儿时期的教育,比起学习多少知识,我们父母的关注点应该是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个性的培养,就如同大楼地基打牢固了,才能往上盖更高的楼层。盲目地、超前地灌输不属于这个年龄的知识,那将是本末倒置。

我也认识到,如何培养出有好个性、好习惯的孩子,再多的说教,总比不上父母的言行对于孩子的影响。父母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追上孩子成长的步伐,要给孩子树立榜样,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再忙再累,我们都要好好控制情绪,就像我们幼儿园家长会上老师提倡的“生气时不教育,教育时不生气”。现在起我努力要做到给孩子创造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成为一位孩子真正需要的父母。

给孩子快乐自由作文【三】

当考砸的时候,有些家长会生气的说的:“你这没有用的东西,人家考了多少分,你才考这点,多么丢人现眼,要不回家放羊去!”

有人认为,家长这样的话是对孩子的激励,想让孩子拿出的勇气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反的,也有人认为,家长的这些话实质上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还真不小。如果长期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也许在孩子心中造成一种心理暗示:“我不是XX对手”、“我永远超不过XX”、“我是没用的”。

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吗?这样做有效果吗?

这种做法当然不对了。家长的愿望是好的,因为对自己的孩子爱的深,要求就更严格,期望就更大。但是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更不能揠苗助长,特别是后者。

有一位同学自嘲的说过:“我有一个宿敌,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人家所有功课都是全校第一,星期天从不出门,棋琴书画,样样精通……“

至于这样做的效果,可能还有点复杂。通俗的说,因人而异吧!如果这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好,面对家长的斥责,反而会激发他的'斗志,因而更加勤奋努力,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这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对不起,事情极有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他极有可能产生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甚至对父母产生一种严重的逆反心理。

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作为孩子,应该对父母多一份理解和体谅,加深与父母的感情。而家长对孩子应该多一份关怀和鼓励,少一份斥责和讽刺,给孩子一片蔚蓝自由的天空,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