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的我们作文600(老师眼中的我作文600字左右)

课堂中的我们作文600(老师眼中的我作文600字左右)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5-20 05:17:36
课堂中的我们作文600(老师眼中的我作文600字左右)

课堂中的我们作文600【一】

今年的《同上一堂课》在湖北大学录制,当天邀请了三位“男神”老师——史铁林、徐川、邓鹤翔上台授课,诠释“我们的价值观”。

信仰是什么?信仰有什么用?如何确立信仰……作为广受学生喜爱的网红老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80后”徐川,将枯燥的党课讲得比“段子”更入心入耳。他以“为信仰而活”为主题,用一贯幽默的方式,讲解了从传统文化中的姓氏,到和平年代的爱国精神之中蕴含着的信仰和价值观。

“我的梦想是什么?兴趣是实现梦想的催化剂。”武汉大学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85后”邓鹤翔与大家分享了其在科研上的经历和感悟,用他的亲身感悟诠释了历久弥新的雷锋精神。

一个星期168个小时,邓鹤翔至少有100个小时会在实验室里。他表示,之所以能长久的坚持,正是因为对科研怀着一颗热爱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做到最好”。在当天的课堂上,邓鹤翔还鼓励现场的大学生要学好知识,将自己特长技能与当地的发展相结合,“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身边的一点点,就会创造更多的美好”。

“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长江特聘教授史铁林,在课堂上讲述了他与科研团队近40年的艰难发展历程。在设备落后的艰苦条件下,团结一致克服各种困难,他与科研团队最终较完整地建立了智能诊断技术的基本理论框架,开发完成了基于互联网的跨地域远程诊断平台。

“以观看节目为契机,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湖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透露,全省中小学生将围绕电视节目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经历,通过讨论、交流、演讲、撰写观后感、做好人好事等方式,组织开展主题班队日活动。

课堂中的我们作文600【二】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的事,有的值得回忆,有的`使我后悔,还有的使我明白很多道理。

昨天,我们要出去玩,妈妈拿了两个新书包,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红色的,蓝色的带机器猫图案,红色的带棒球图案。我一看这蓝色带机器猫图案的书包就说:“我不想要这个书包,真难看!”妈妈却说:“这个书包最好看了,我都想买两个呢!”我问:“这个蓝书包怎么好看了?”妈妈说:“这个书包多漂亮啊!多干净,男孩适合用蓝的,多好啊!”可我还是觉得上面的图案太幼稚了。

我背着蓝书包出发了,红书包准备上学时用。在路上,我越看蓝书包越喜欢,越漂亮。不久,我还发现这个书包竟有九个小口袋,一边看着,我想着,这个袋可以放什么,那个袋可以放什么。“妈妈,我就要这个书包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每一件事要深入了解后才能下结论。

 

课堂中的我们作文600【三】

模糊限制语属于模糊语言的范畴。1965年美国加利福利亚太学L.A、Zaden教授发表的《模糊集》(Fuzzy Sets促进了一系列有关模糊学科的`诞生,如模糊逻辑、模糊数学等。1972年著名语言学家Lakoff开始对模糊现象进行研究并最早提出了模糊限制语这个概念: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此后,模糊理论在许多领域都得到应用,模糊语言也随之产生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课堂中的我们作文600【四】

成长中,我发生过很多事,但令我印象最深的事,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骑自行车。

记得九岁那年,我们连的小朋友个个都有自行车,唯独我没有。我就耍赖,哇哇大哭,让妈妈给我买一个,妈妈没办法,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准备起程,上香兰买自行车。突然,爸爸想起:我大姑家还有一辆我大姐小时候的自行车。于是对我妈说:“她大姑家还有一辆自行车呢!把那个自行车拿来骑吧!”

于是,我爸又上场部,把我大姐那辆自行车拿来了。

拿回来了,应该骑了。

我不会骑,我爸把我抱上座位,推着我走。我拧着身子骑,我起初不会控制把手,把手往哪歪,我就逆着它歪。

到了一个大沟,把手往里歪,我往另一个方向歪。不料,我逆着它歪,却不好使,我差一点掉进沟里去了。幸好,有我爸爸在后面拉着车,我才庆幸没掉下去。真是大难不,必有后福呀!

这就是我成长中的一件事,我想:要做成一件事不是很容易呀!

课堂中的我们作文600【五】

在小的时候,发生在我身上有很多事,就和天上的星星、海洋里的水、沙漠里的沙子一样多,但是有一件事让我终身难忘。

在暑假里,爸爸给我买了一双做工精致的溜冰鞋,我和爸爸到了公园里学溜冰,我穿好了溜冰鞋,刚站起来我就摔了个四脚朝天,爸爸见了把我扶了起来,我拍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坐在了花坛上“养伤”。看着别的哥哥、姐姐溜的这么好,我又想站起来学溜冰,又怕再一次摔倒。爸爸走过来对我说:“万事开头难,只要掌握住了技巧,什么事都能做好!”我心里顿时出现了一个小天使和一个小恶魔,小天使让我继续学溜冰,小恶魔不让我继续学溜冰,然后小天使和小恶魔打起架来,小天使打架打赢了,最后我决定继续学溜冰,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我终于学会了溜冰,一开始我溜的很慢,后来我溜的越来越快,天渐渐的黑了,我只能恋恋不舍的脱下溜冰鞋。

学溜冰这件事很简单,但是,它能给予我很多快乐。

 

课堂中的我们作文600【六】

对此,也许有些老师会产生一个困惑:我们事先预定的教学目标完不成怎么办?一节课只有40分钟,我应该在这个临时的火花基础上开展课堂呢,还是回到我的预设方案上去?其实,老师应该在不过分偏离课堂主题的前提下,放弃原来的方案,而就课堂上一些有智慧的问题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如果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老师那里得到了认可,他就愿意和老师进行倾心的对话。

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这节课可能就有一些不可控制的东西了,这就叫做不确定性。但是,精彩的对话往往就在这样的课堂中产生。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老师的课我听过很多次,我觉得她的课有一个特点,同样一节课,在这个地方上和另外一个地方上有很大的不同。为什么呢?因为学生的回答不同,老师应对的方案就不同。这样的课堂才是原生态的,这样的课堂才有助于学生的精神发育。

教师可以设身处地的换个位置想想:假设我是学生,我在下面听老师讲课,我回答老师的问题,我是希望讲自己的心里话,还是希望讲老师心里希望我说的话?显然,我们都喜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然后和老师、同学的观点碰撞,并在碰撞中获得自己智慧的成长和情感的涵养,儿童也是如此。所以,现在我们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已经不是一个好的剧本加上一个优秀的演员去顺利完成40分钟的任务了。

与传统的课堂相比,我们把这样充满智慧生成的课堂称之为开放的课堂。传统的课堂精确得像仪表,封闭得像潜水艇,而充满智慧生成的课堂上,没有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老师的思维当中。这两种课堂比较起来,学生肯定喜欢开放性的课堂。这里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课堂一旦开放,学生稀奇古怪的想法就会在这个时候冒出来,我们应该怎么驾驭呢?所以说,开放的课堂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需要老师具备更为深厚的功底。

这个功底是什么呢?是我们老师自身的人生阅历、对生活的看法、对人生的理解、对社会的洞察,而不仅仅是知识积累这一项。举个例子,美国老师上《灰姑娘》一课时,讲到了对后妈的评价。学生就说后妈不好,那么老师是怎么引导的呢?老师说,这个继母也有爱,也爱自己孩子,但是她不能爱别人的孩子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就体现了老师对人性缺陷的包容以及由此产生的豁达。你说这是老师的知识吗?好像哪本书里都没有教这样的.东西,这是老师个人的人生境界。

如果一个老师缺乏精神追求,不热爱生活,不热爱生命,不追求真善美,完全在低俗的思想指引下随波逐流,那么他在课堂中能够给人高雅的引导吗?我觉得不会。所以说,课堂放开以后,老师的功底不仅仅体现在知识上,还体现在对生活的理解和自身的修养上。只有老师自己是高雅的、有修养的人,我们才可以培养出高雅、有修养的人。

知识积累和对社会的思考,是我们老师应对课堂不可缺少的东西。知识积累需要什么?需要读书。然而,读什么书?我的是不为教书而读书才能教好书。为教书而读书这种功利性的目的可以使我们在技术上得到一些完善,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思想境界。

从根本上来说,语文研究的是人,研究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所以,凡是和人的精神相关的书,都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涉猎的书,而不仅仅是纯文学的书或者学科杂志,还要有哲学、美学、历史、教育学等。只有我们的精神营养平衡,我们的课堂才是丰满的,比如说历史,这也是研究人的,缺乏这些,就会让你的课堂捉襟见肘。比如我听过窦桂梅老师的《晏子使楚》,她把主题提炼为尊重,什么样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赢得尊重。这个主题的提炼来自于对历史的深度思考,来自于晏子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如果我们老师缺乏对历史的了解,可能备出来的课就不一样了。我们的课可能比较感性、热闹,但是缺乏灵动、思考,给人的感觉就不会一样。

课堂中的我们作文600【七】

一天,妈妈让我一个人坐公交车去爸爸的厂里陪妹妹玩。

今天我一大早就穿好衣服,吃好早饭,等在了公交车站。这时我看见601公交车向这儿奔驰而来,就像呼啸的动车般迅速。我刚刚进门,就看准一个位置。于是,我就坐了上去。心想:我的运气实在太好了,刚刚上车就看到了一个座位。又到了一个车站,一大堆人走了进来,就像蜂拥而至般拥挤。其中有一位老奶奶扶着拐杖向前走来,她走到我的面前停下来,拉住上面的扶把。路上,由于路面凹凸不平,车子不停地摇晃,站都快站不稳了。于是,我站起来对老奶奶说:“老奶奶你坐吧!”“谢谢你,小朋友。”老奶奶说着便坐了下来。这时,我听见报道车站了,我便跟老奶奶说了声“再见,我下车了。”

啊!帮助别人,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啊!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