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雄的满分作文小学(小学生怎么写关于英雄的作文)

关于英雄的满分作文小学(小学生怎么写关于英雄的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6-10 14:56:09
关于英雄的满分作文小学(小学生怎么写关于英雄的作文)

关于英雄的满分作文小学【一】

今晚我在河南卫视的《都市报道》节目中看到了一则报道,这则报道使我深受感动。

报道是这样的:他是一个叫韩远志的小学老师,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却在一个平凡的一天----10月10日上午,做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他这天刚刚起床就听到了外面传来一阵刺耳的声音:抓小偷,抓小偷呀!这时的他顾不上多想,飞快跑出门外,连托鞋也没有换,就这样急急忙忙地去追那偷车贼。勇敢的韩老师,很快就追上了偷车人,三个贼正在推着偷来的四轮拖机往前跑,见到韩老师跑来来,上前就是一脚,可韩老师站起来勇敢地扑向去不让他们跑,可他们三个人见挣脱不开,一个人拿起刀子狠狠地向韩老师的腹部猛刺,随着后面跑来的村民的叫喊声中,小偷纷纷向远方逃窜。眼下韩老师躺在波中,事后被家人送到县医院,可罪犯还没抓到,我们的英雄还在医院,还要面临巨额的医药费,一家人愁得哭起来。看到这场景,我的心不时吃惊着:为了一件和自己不相关的事件,居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去和罪犯搏斗,我一直想那是电影和小说,没想这就发生在眼前。面对巨大的医药费记者说:能让我们的英雄流又流泪吗?

这时我想到了韩老师的妻子和三个凶恶的歹徒的感受,还有韩老师的们的感受。韩老师的妻子肯定后悔,自己没起来阻拦着他,他可是她们家的顶梁柱呀!那三个歹徒,特别是那个捅韩老师的人,一定此时此刻看这新闻报道后,一定会后悔不该捅韩老师,因为他是无私奉献的好人。韩老师呢,我想,他一定不会后悔,因为他做了一件大好事,用自己的行动来见证,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英雄。可是当前这样的英雄太少了,面对突袭的场面,我们的社会太需要英雄的出现了!

通过这篇报导,我感受到了韩老师的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我长大以后也要做一个像韩老师这样的勇于帮助别人的人。

关于英雄的满分作文小学【二】

电影《铁道英雄》是一部让人意外的作品,虽然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但该片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独辟蹊径,拍出了难得的新意。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疯狂肆虐的日本侵略者,无数中华有志之士勇敢站出来保卫祖国,隶属于八路军第一一师的鲁南铁道队亦是其中一股强大的抗日力量,他们以铁道和火车为主要阵地,机智灵活地打击日寇,屡建奇功,铁道队的英雄事迹,早已在民间口口相传,并在大小银幕之上经过多次演绎,而变得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电影《铁道英雄》便是在他们故事基础上全新创作而成。

所谓“全新创作”,就是不但要拍出新意,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而且还不能乱拍,要尊重史料。简言之,在传统的版本上,寻找新的突破。电影《铁道英雄》,在这一点上完成得相当出色。

首先来说,就是呈现方式,比起传统抗战题材的战争片,本片内容交错连环。既有着骑劫列车的紧张刺激、短兵相接的火爆动作戏,也有着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暗线对决,从铁道队在敌人眼皮底下的险象环生,到反派阴险狡诈的成功刻画,正反双方线索交织缠绕在一起,动作、悬疑每条线索开枝散叶,各有特色,都呈现出别样的色彩,也为电影塑造了强大的戏剧张力。

历史上铁道队的事迹属于敌后,斗智谍战和隐藏身份是队员们的日常,所以,电影《铁道英雄》给观众呈现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动作大戏的火爆刺激与斗智大戏的斗智斗勇,电影在动作格局下,使用了很多动与静的对比,凸显了气氛的紧张和危机。

比如开场迎面而来的火车上大战,从快速移动的镜头语言和张弛有度的剪辑手法,将铁道队敏捷身手和果敢一面刻画出来,代入感极强而随后的故事,就转入敌后与地下活动,而相比于枪战和列车大战的大场面,这种谍战片隐藏在表面之下的肃对撞,这是“静”。白雪皑皑的平原地区,严酷肃的氛围,而两种风格的切换,好似在广袤的雪原中燃起一团火焰,需要极高的导演调度能力,而片中角色的行动也会在观众心中制造紧张的气氛,也这是一种很高级的戏剧张力。导演之所以敢这样拍,就是因为本片有着张涵予、范伟这样超级实力派演员存在。

毕竟在渲染敌我双方角力的一张一弛中,展示冲突是影像所长,但刻画氛围、描写心理却是软肋,所以这类故事很考验演员,如何展现人物的所思所想,演员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

比如范伟,作为列车站调度员,他每日笑盈盈地与敌人周旋,尤其是在敌人眼皮底下外出传递情报那场戏,面对敌人的.盘问,他饰演的老王表情平静没有任何的变化,是一副镇定的样子,完全可以逃过敌人的目光,但眼神严肃神情迅速划过,则让处于上帝视角的观众,能够察觉角色内心忍不住的焦急一面。而随后他明知道被人盯上,干脆将计就计,用一颗手榴弹不但声东击西,还消灭了汉奸,可谓一举两得,这场戏的波澜不惊,但平淡中紧张的肃氛围,完全是在范伟影帝级的表演下带动起来的。

所以说,展现动作戏的火爆,可以用特效、烟火等技术手段完成,展现敌我冲突的场面,可以用摄影、剪辑等烘托气氛。但对于角色内心戏的刻画,在紧张氛围中角色状态的呈现,只能由演员的表演来完成。

又比如张涵予饰演的老洪,还是他与范伟通过递烟交接暗号,随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掉了尾随而来的汉奸,彰显硬汉的特色,两场戏接连而来,一静一动,平静中暗藏生攸关的较量,动与静之间的对比,更加体现了一种对峙气氛。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中的大反派藤原,则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所在。他集智谋与狠辣于一身,成为老洪、老王不得不共同面对的“狼一样的对手”电影通过塑造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不但增强了电影的对决氛围,也更能显示出战士们的英勇。在这样的情节处理下,敌我人士互相试探,台词之中的针锋相对,暗含机,这就是明线。而暗线就相当于悬疑小说中“炸弹引信”,依靠突如其来的动作戏成为爆点,并通过故事推进和情节设定来将观众引入新的环境之中,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电影依靠明线的“静”情节推进,暗线“动”的特点来烘托气氛、增强观感,从而极大增强故事张力。但也只有以静制动的拍摄技法,演员对角色的精彩诠释,对内心戏份的完美展示,能帮助导演把这个看上去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篇章整合起来,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当时角色所处的环境和氛围,更容易能够get到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到此我才发现,《铁道英雄》,这个我们原本耳熟能详的故事,在这样的全新的拍摄手法呈现下,变得非常具有新意。尤其是从导演到演员,把角色的心理揣度到了极致。他们面对敌人的暴行,会压抑住本能的情感,也会在敌人的控制区内伪装到滴水不漏,更会在关键时刻,舍生忘,从老洪、老王,到亓顺、亓鲁兄弟,乃至周也饰演的护士庄妍,让我突然发现,他们也是鲜活普通人,在敌后那些孤军奋战的时刻,谁也体会不到他们内心的煎熬,结尾大家在工厂相聚的魔幻时刻,那才是胜利之后,来自真心的笑容。

关于英雄的满分作文小学【三】

二小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的村就是敌人经常扫荡的地方。有一次,敌人放火把全村都烧了,老百姓的,逃的逃,遇难者里就有他的父母。接着,敌人用枪击中了他哥哥的胸膛,就这样,他成了孤儿。骑兵连的吴连长很喜欢他,经常教他骑马、射击。

1941年9月13日,敌人去小村庄扫荡,途中迷路了,二小就故意在他们容易看见的地方放牛。敌人看见他后,用力地拉着二小让他带路,二小对他们说:“俺是儿童团的!俺们儿童团有规矩,不许给鬼子带路!”“哟嗬,小兔崽子,我叫你带路你就带,快走!”汉奸恶狠狠地说。王二小装出害怕的样子:“好吧,俺就破一次规矩,给你们带路吧。”“这才像话,走!”王二小知道翻越前面那座山就是八路军隐藏的\'地方,如果把鬼子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就能把他们干掉。途中,如果他走慢了,鬼子就会踢他一脚。这时,吴连长发现是二小给鬼子带的路,对旁边的士兵说:“是二小给他们带的路,有胆量,打赢了就让他加入咱们骑兵连!”这时二小突然大喊一声:“吴连长,俺把鬼子给你带来了!”这句话把敌人吓得不轻,可是看了看,没有八路,汉奸气急败坏,拎着二小的头发让他继续带路,快到八路军隐藏的地方了,二小突然跑了起来,可敌人司令用枪射中他的后背,接着三个敌人用刺枪刺他的身体,然后把他重重地扔到一块大石头上,二小的鲜染红了石头,染红了天空,我们那十三岁的二小,可怜他得这样惨。二小后,他的墓碑建在两位革命烈士的旁边。

聪明伶俐、机智勇敢的王二小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关于英雄的满分作文小学【四】

不知道在别人心中的英雄是怎样的,也许是很高大很威猛,很了不起的人物吧!例如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发明大王爱迪生、登上太空的杨利伟、宁不屈的刘胡兰、身残志坚,才华横溢的贝多芬……

没错他们的确令人崇拜,也是各个行业的英雄,但是,在我心目中的英雄却是很平凡的。他是早上早早起来卖早点的叔叔,他是在自己快迟到下看见有老奶奶过马路的小白领,他是半夜不睡觉去缉拿囚犯的警察,他是早上5、6点起为大家打扫环境的清洁工,他是不怕烈日当空种地的农民,他是建造高楼大厦的建筑工人……这些人都是我心中的英雄,应为他们都各司其职的做好自己的事,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所谓英雄不就是在国家、人民有困难是挺身而出的人,没有困难时,那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让这个社会更和谐,总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那些不就是英雄吗?

比如说老师,他就是一个英雄。他在我们迷茫时指点迷津,他在我们的人生的路途上出现叉路口时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他在我们犯错的时候用严肃的语气教导我们,他在我们有困难时帮助我们。他的名字不一定被广为流传,甚至没有几个人知道,可是他的力量就是那样大,为祖国培育出了新主人!

我心目中的英雄就是这么平凡,但却这么伟大。英雄在我心目中是平凡的普通人,只要心地好,默默奉献,那就是英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