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生动的课作文500字(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500字作文)

一堂生动的课作文500字(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500字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25 03:21:39
一堂生动的课作文500字(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500字作文)

一堂生动的课作文500字【一】

上四年级的时候,爸爸给我从北京买了一支钢笔,笔身小巧玲珑,泛着银光的外壳,金光闪闪的笔尖,还有一个尖塔形的别致的笔帽,那么神气,那么漂亮。我一看就喜不自胜,爱不释手,它对一个孩子的吸引力是那么大,甚至晚上不摸一摸就睡不着觉。

可是那一天早上,当我打开铅笔盒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它不见了!它在哪?它在哪?我惊慌失措,失魂落魄,就像少了一个老朋友,甚至就像少了一只手。

定了定神,我便四处张望,啊!我几乎快叫出了声音,李芳拿的钢笔不正是我的吗——你看那尖塔形的笔帽,还有泛着银光的笔身!啊!我的老朋友,我可算找到了你!

“李芳,你拿我的钢笔为什么不告诉我?”我劈头就问,我差点把“拿”说成了“偷”。

李芳红着脸说:“我……我……这钢笔不是你的,是我姐姐给我买的。”

我认定她结结巴巴的样子就是作贼心虚的表现,我非常生气,心嘣嘣直跳,“你偷了我的东西还想狡辩!”那个“偷”字终于说出了口。

李芳却什么也没说,她使劲地咬着下嘴唇,不一会豆大的泪珠从她的眼里溢了出来,她好像还挺委屈。

有的同学说:“你别说了,他都哭了!·”

我却更加理直气壮,“偷了别人的东西还敢哭,真没出息!”我恨恨地说。

李芳猛地朝着老师的办公室跑去。

“去哪我都不怕。”我心里说,“此时我真恨不得那钢笔在老师的裁定下快快飞到我的铅笔盒里呢!”

“冷至宇,你看,你的钢笔就在你的书包下面呢!”赵光的话打断了愣神的我,我抬头一看,他手里拿着的不正是我心爱的钢笔嘛!

啊,我立在那里什么也说不出来,一种深深的愧疚和自责把找到钢笔后的喜悦代替了,我又尴尬至极,不知说什么好。

不知什么时候,班主任杨老师站到了我的身边,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做事前要认真地思考,不能轻易的下结论,否则既害己又害人,一会儿跟她道个歉。”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感到今天的这件事,是我所上的最重要的一课,它让我终生难忘。

一堂生动的课作文500字【二】

随着一阵悦耳的音乐声,上课了,数学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了教室。只见老师神秘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题目,然后就让我们解答。大家定睛一看,全都傻了眼,好难呀!从来没遇到过类似的题目。我冥想苦思了好半天,终于想出来了。老师到行间巡视了一下我们的算式,并叫了几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其中也包括我。我的心“怦怦”直跳,心想:难道我解错了吗?我又看了一眼自己的算式,心里迅速地重新算了一遍,并确定自己是对的,然后自信地走上了讲台,在黑板上解答出那道难题。

待所有的同学解答完,周老师向大家一一讲解,并公布了答案,想不到只有我的解题思路完全正确!最后老师老师告诉我们黑板上的题目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的新内容——混合运算。老师表扬了我,我好激动,好有成就感。

是啊,其实要想学好数学并不难,只要勤思考,善动脑,多练习,再难的题目也难不到你!

从此以后,我比以前更爱思考了。在学习中,我发现了数学王国中的许多奥妙所在,爱上了数学!

其实,生活中的好多事情都是这样,只要你努力了,下功夫了,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一堂生动的课作文500字【三】

我已经读了五年多的书了,上过的课像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但在我的印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节生动的语文课,那节课的主题是说歇后语。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回到了座位上。这时,老师踏着轻快的步伐,笑容满面地走进了教室。老师手中拿着一张张的小纸条,上面写了一条条的歇后语。老师告诉我们,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找朋友。老师会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歇后语的前半句或者是后半句,拿到前半句的同学站起来读一遍,后半句的同学看,如果是那句话的后半句,就站起来读一遍。

听到了这消息,全班沸腾了,欢乐的气息充满了整个教室。接着,游戏就开始了。我拿到的是一张前半句。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的说开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兔子尾巴”“长不了。”“芝麻开花。”“节节高。”……同学们一个个的都找到了好朋友。终于,轮到我了。我站了起来大声地朗读了一遍:“竹篮打水。”可是班级里一点动静也没有。我有些担心。于是,我又读了一遍:“竹篮打水。”这时,我们班的“皮大王”歪着脑袋,没精打采地说:“一场空。”顿时,班级里炸开了锅,纷纷都哈哈大笑起来。同学们都被“皮大王”生龙活虎的形象逗得笑歪了嘴。

这节课似乎非常的短暂,“叮铃铃”的.下课铃声就响了。同学们是多么的喜爱上这样的课啊,我认为这种课不仅能够增长我们的知识,更可以使我们快乐的成长。

一堂生动的课作文500字【四】

有一天,我和妈妈正上街购物,只听见“啊”!的一声,我寻声一看,不远处聚集了好多人。我是个爱管闲事的孩子,遇到这事当然耐不住性子了。我飞快地跑过去,初步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有位老奶奶边走边左顾右盼,对面过来的.小伙子边走边打电话,不料俩人迎面相撞,老奶奶手上的汤倒在了小伙子身上,滚烫的汤使得小伙子大声一叫。此时,我心里真着急,这事该如何收场。只听见老奶奶连身说:“对不对,没烫伤你吧?”“没事,老奶奶你没事吧?”小伙子真诚地说,“都怪我不好,走路还打电话分心。”俩人就这么互相谦让着,老奶奶还拿出手绢准备替小伙子擦拭衣服,小伙子连连摆手说:“没事,没事!”旁人都张大了嘴巴,所不出话来。“你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遇到事情学会谦让。”旁边的一位小姑娘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大家用掌声来表示赞赏。

这次事件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教育之一---学会谦让,谦让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加紧密,形成了一个“地球村”,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一堂生动的课作文500字【五】

同学们听说这节语文课将会让同学们上台表演《核舟记》,一个个兴奋不已,用期盼的眼神望着窗外。

盼望着,盼望着,铃声响了,老师走进了教室。

不必说同学们回答问题时的精彩完美,也不必说同学们做笔记时的`仔细认真,更不必说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单是这精彩的绝伦,生动有趣的表演就令你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大家都想去表演这篇课文中那精彩的片段。最终杨紫琪为佛印,汪心怡和白伊雯分别为东坡和鲁直,其余同学朗读课文。

只见杨紫琪在讲台上盘腿而坐,还真有弥勒佛气质,“东坡”和“鲁直”分别坐在两个凳子上,最有趣的属“东坡”了,把老师的手提袋戴在头上,当作帽子。呵呵,你别说,“东坡”戴上这顶“白高帽”,还真有点文人的风范。至于衣褶,便用校服系在腰上,搭在腿上。“东坡”和“鲁直”手拿老师的文件夹,把文件夹当手卷。这服装表演工具乃此班独创,独一无二,给精彩的表演增添了不少色彩。

伴着同学们朗读课文的声音,精彩的表演随之开始了。佛印。东坡。鲁直三人分别向大家打招呼。“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扶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只见汪心怡和白伊雯手拿文件夹,认认真真的讨论“书卷”上的内容,真是惟妙惟肖。

表演最生动的要属佛印了,在杨紫琪的扮演下,一个佛印似真似幻的展现在眼前。只见“佛印”两手把衣服一甩,做“袒胸露乳”状,抬头仰望,右手支在“船”上,竖着左膝,手中好像还转着佛珠。

望着他们那精彩有趣的表演,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哪里还能读课文?哪里还能顾得上绅士淑女范?一个个笑到肚子疼,不得不用手捂着肚子笑。

下课了,同学们在一起讨论着这有趣的表演,期盼着下一节课的到来。

这一堂语文课上,我们在欢笑中学会了知识,在知识中找到了乐趣,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

一堂生动的课作文500字【六】

今天早上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课,郑老师给我们指导了作文。

郑老师上的课真是生动无比。她给我们传授了很好的写作文方法,这些方法就像“红烧鱼”、“三杯鸡”、“大龙虾”等一些美味可口好吃的东西一样,让我回味无穷、记忆犹新!

她给我们举了一些例子,比如:上周,我给了你们一个作文命题:《美丽的……》,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写了《美丽的花博园》。假如让你当评委,你们想知道谁写得好,一定会先看看谁写得生动、语句优美有创新,才会评他好。要是每个同学都写同一句话,平平淡淡的记录下来,你一定不会评他“好”。所以,要想把作文写好,一定要有创新……她还教我们平时要多看书,多做。

通过这节作文课,我明白了要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就是要多积累知识,才会头脑灵活有创新。我很高兴,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害怕写作文了。现在,我真正喜欢上了作文。我很感谢郑老师给我们开了这么好的“小灶”。

一堂生动的课作文500字【七】

我喜欢生动有趣的科学课,喜欢快乐活泼的体育课,喜欢互动活跃的英语课,喜欢深奥的数学课,但最难忘的却是前几天的一节语文课。

记得那天,随着上课铃声的敲响,语文老师拿着教材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要讲的课文题目《酿》,我特别高兴,因为我们要开始学习四单元的新课文了!

这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刘东东在课堂上不举手,就给老师挑错误,被同学和奶奶认为是不尊重老师,并让他去认错,这使他很苦恼。但老师再次上课时,不仅面对全班同学承认自己真的念错了,而且还表扬了东东,并鼓励其他同学要向东东学习,及时给他指出错误。这让东东感觉他的老师是位好老师。

一篇看似复杂的课文,老师却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课文内含的道理一一分析出来讲给同学们。课堂上老师还用了画圈的方法来讲解课文内容,仿佛把我们带进了刘冬冬所在的课堂,让我们看到那时的情景。老师把这个画圈的方法解释为思维推导图法。老师用这个方法一步步的分析着课文,圈圈也越来越多。我们认真地听着,笔记本上也随着老师生动的讲解画满了圈圈。课堂气氛在老师的带动下非常活跃。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还把课文中的主人公联系到我们的同学,风趣幽默的话语把我们逗笑了,让有着和东东一样错误的同学也知道了自己错在哪里。

随着下课铃声,这节课结束了,可同学们还在津津有味的讨论着。这堂生动的语文课不仅让我们学会了新的字词,更让我们明白了做人要真诚,知错就改,要尊重别人的道理。这节课将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一堂生动的课作文500字【八】

那年我19岁,长得很孩子气,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小。到中学报到后去见校长,校长把我看了老半天没有说话。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的是犹豫、怀疑和一丝淡淡的失望。

“初二还空了两个班的语文课,你……”迟疑了一会,校长终于开了口。我清楚校长欲言又止的原因,这使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我可以试讲一节课,您再决定。”我给校长出主意,也含有一种迎接挑战的味道。

“哦,这样最好。”校长仿佛受到了启发。“你讲什么课?”

“就上一堂作文课吧。”我平静地说。从校长的眼神中我读出了惊讶,因为作文课是比较难讲的,但这正是我的特长。

两天后的中午时分,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只带了粉笔盒,走上了初中二年级的讲台。面对40多名学生和由校长领衔的全校语文老师陌生目光的注视,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在做完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开始进入了角色。

“说到写作文,我知道好多同学都头痛。的确,作文是对同学们语文知识的综合测试,要写好作文,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较强的组织结构能力和一定的生活积累,当然还要有一些的天分和勤奋,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除此之外,作文还要把握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什么呢?让我们从一个故事中来领会吧。”

在精心设计的'悬念中,我感到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已被渐渐吸引了。

“故事发生在英国的首都伦敦。正是冬天最寒冷的时刻,空旷的广场中央,有一个孤苦伶仃的盲人,他的面前放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自幼失明’,请求路人施舍。一天,一个诗人路过,盲人请求施舍,诗人说:‘我和你一样,也很穷。不过,我送你点别的吧。’于是诗人就在那块木牌上写了一句话。在随后的日子里,盲人惊奇地发现,人们似乎格外同情他,纷纷解囊相助,他得到的施舍比平时多几倍。当诗人又一次路过的时候,盲人就问他在木牌上到底写了什么?诗人微笑着说:‘我写的是——’”

我略顿了一下,微笑着环视了一下已经被故事深深吸引的听课老师和学生,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两行字——

春天就要来了

可我不能看见她

在大家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之后,我缓缓讲了下去,中学生作文《作文一堂难忘的课》。

“这是一位作家谈写作体会时讲的一个故事,也就是前面我讲的写作文要把握的关键一点的答案。谁能把它说出来?”我开始循循善诱,用目光鼓励着学生。学生们都进入了思考,后排听课的老师也饶有兴趣地等待着我的下文,从他们和校长的目光中我看到了赞赏。

见大家都没有发言的勇气,我提示道:“盲人在木牌上写字的目的是什么?”

“求得人们的施舍。”几个学生小声回答。

“对。那‘自幼失明’和诗人写的话哪一个更简洁、准确、明白?”

“自幼失明。”

“但为什么人们在看到诗人所写的话后,更加同情盲人呢?”

在我的提示下,终于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示意他站起来回答。

“因为诗人的话富有情感。”

“回答很好。”我用赞赏的微笑示意他坐下(这个学生后来给我写过一封信,说他一直记着我对他的这次表扬)。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两个字“情感”。接着引导学生们一起剖析。

“伦敦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人们在内心都在渴望春天的到来。诗人的第一句话‘春天就要来了’,仿佛是燕子的一声呢喃,给人们报送春天到来的喜讯,使人联想起绿茵茵的草坪,满树的鲜花,温暖的阳光,想到去林中狩猎,去远方踏青。而第二句话‘可我不能看到她’把人们从对春天美好事物的联想拉回到现实中。是啊,在美好春天就要到来的时候,有一个可怜的盲人却不能看到它。怎么能不激起人们的怜悯和同情呢?”

在大家会心的微笑中,我感受到教室里仿佛也充满了春天般的温暖。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情感才是写作文的第一要素。文字就像音符,音符记录的是旋律,文字承载的是思想和感情,它们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注入了情感的文字,才会成为流动的旋律,才会使文章鲜活起来。虽然写文章还要掌握很多技巧,但这些都可以慢慢体会和掌握。课前,我看了大家上学期写的作文,发现缺乏情感是一大通病……”

在没有点名地评述了几篇学生作文后,我挥洒自如、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如何通过细致地观察事物,引发联想和思考,从而使文章富于情感的途径。在学生们如痴如醉的神情背后,我看到校长和听课老师们频频点头颔许。

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校长微笑着走上前来和我握手。我知道,自己已经用实力赢得了他的信任。果然,在下午的全体教师会上,校长宣布由我带初二那两个班的语文课。

转瞬间十六年过去了,离开教师岗位也已经十四年了。但至今回想起那堂难忘的作文课,还是禁不住心潮澎湃,热沸腾。我常常想:如果来生有缘,我会选择当一名语文教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