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700字(传统文化700字作文)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700字(传统文化700字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2-05-30 09:07:28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700字(传统文化700字作文)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700字【一】

《文化苦旅》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是,在那一处处古迹的的背后却使我看到了作者的文化底蕴,妙笔生花,给我心灵的“震撼”是巨大的。

有人评价过余秋雨: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美丽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戏剧理论史稿》,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戏剧思想发展的史论著作。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流之于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丰赡高深。

是的,他的《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

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新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

《文化苦旅》,展现给我的是那一处处古迹,一句句的教诲,铭记在心……

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布满足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词汇,震撼心灵的文字伴随着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

静听风声鸟声

大地默默无语

我似乎看到

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

从作者的文笔下

哗哗的奔泻

尽情的释放

...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

我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一种回到家中那般安闲,那般享受。

带着虔诚去尊敬余秋雨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来仰望这位大文豪,“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重。”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及人群,每每、处处无不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们真的应该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己那涌动着满心、满眼、满脑的渴念。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700字【二】

小水滴刚打开QQ邮箱,看见了一封新邮件。原来,他的朋友江、河、湖、海要带他周游各国,看遍世界美景,吃遍各国美食。

第一站,江带他来到了英国。他们在泰晤士河里散步,看见了伦敦塔桥,江说:“伦敦塔桥,是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泰晤士河上共建桥15座,也是伦敦的象征,有“伦敦正门”之称。该桥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塔桥两端由4座石塔连接。登塔远眺,可尽情欣赏泰晤士河上下游十里风光。假若遇上薄雾锁桥,景观更为一绝,雾锁塔桥是伦敦胜景之一。”小水滴听后,认为这是个奇迹。接着,他们又来到了—

第一站之中转站—大本钟。“再往北走,就到了!”江说,“大本钟是伦敦最具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1834年整个西敏被大火所毁,目前的这座97米高的钟楼是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建造的。大钟造于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监督官本杰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BEN“(大本钟。1857年该钟出现裂痕,于1859年重新铸造。新钟重13。5吨,表盘直径7米,钟摆重达305公斤。”小水滴听得目瞪口呆,他没想到原来国外也有这么多奇迹!第二站,海带他来到意大利,吃完披萨后,他们来到了比萨斜塔,海对他说:“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钟楼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小水滴听后,拍手称好。小水滴回去以后,便和兄弟姐妹说他去了各国旅行,吃了好多好吃的,他便把那些旅游时的文学常识讲给他们听,他们也很羡慕小水滴有这么好的待遇。

小水滴这次的旅行结束了,下次再见面!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700字【三】

各位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公元960年出生于福建莆田,起名林默,识天文,懂医理,急公好义,助人为乐,为乡人所信赖,过世不久,当地乡民为其建庙祭祀,妈祖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古代航海者的希望寄托,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现如今,妈祖祀庙遍布中国沿海地方或内陆河道以及世界各地华侨聚集的埠头,而其影响力也遍及多个国家和地区。

佛教与儒家对妈祖文化予以高度重视。佛教讲妈祖演绎进神话世界,称其是东海龙王的女儿,并渐渐幻化为与观音菩萨平起平坐的主神。儒家对妈祖神话进行改造,增添惩恶扬善的故事,将其塑造成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

历代统治者也对妈祖文化推崇。忽必烈诏封妈祖为“护国明著天妃”。元朝皇帝派遣使者进行进香之旅,拜谒十五座妈祖庙,呈献祭文,升为国家级航海保护神。从康熙到同治,六位皇帝十余次加封,在同时代女神中地位尊贵,无以复加。

妈祖文化历史悠久。由于移民潮,信仰妈祖文化的范围不断扩大。譬如由广东、福建迁入到四川的客家,其文化也在巴蜀扎根,甚至随着先民南渡遍布南洋各地。

妈祖文化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如今海外游子还没有归家。让我们借妈祖之名,以亲情的名义祈祷四海归一、天下一家吧。

谢谢大家!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700字【四】

从上小学三年级认了几个字开始,父母就开始让我读少儿版的《诗经》、《大学》等等,当时真是一头雾水,读一页还要老老实实翻半天词典。直到现在已学了不少,虽然只是大略上的,却觉得自己已“满腹经纶”了,倒真有了顿悟的感觉。

这顿悟一,便是传统文化–她的躯干、她的精神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她就来源于社会,存在于自然,孔孟的功劳就是智慧的发掘,让我们这些后辈可以用手捧着读。而且绵延几千年的几件事,诸如春节、端午、重阳、中秋以及它们代表的国民级文化也诞生于春秋战国,我们的国家民族也诞生在战国末期。

这顿悟二,正是照应了那句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她的载体–典籍,我的态度与大多数人有细微的差别。文化经典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一代一代地赋予那个时代的精神和思想,才得以看见现在书上浩如烟海的注释。我们可以想象到孔孟以及以后千千万万的思想家们的思想,在经历了千年浩荡之后,我们是否还能正确认识到这文章中的原意?其实,我们都不是圣人,也只能断章取义从中取来我们能利用的零件,装进脑子里,待日久天长,它们在那里自然发酵,酿成各自的美酒。

现在,我们的文化经典已经被赋予了太多太多的意义:我们把她当成通往更高经济水平的精神跳板;我们把她当成唯一文化加以再次推崇,如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现代翻版。甚至在世界大融合的今天,传统文化仍然被用以抵抗诸如美国腐化和拜金主义的入侵。只是这源远流长的文化已经不堪重负了,这是伟大的孔子孟子所没有想到的吧。我想,这局势倒真象生物课上学的蛋白质翻译–从DNA上截一小段,再送到核外去加工一下,人见人爱的蛋白质就诞生了。读了这么多的文化经典,放下书本,也该有自己的想法了,信念是自己总结的,拾先人之牙慧也绝非信念。

圣贤说过:敏于行讷于言。不错,读到这句话就应该抬起头,拨开书林去眺望天地了。在那里一定要保持认知的敏感和自知之明的沉默。这就是我读中国文化经典所感、所言。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700字【五】

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化扩散分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两大类。迁移扩散是一种原始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能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文化扩散方式,它是指具有某种思想、技术的个人或集体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结果把这种思想或技术带到新的地区的扩散方式。迁移扩散是随着人的流动而传播的,扩展扩散比迁移扩散的威力与影响要巨大得多。它是指某一思想或某种文化特征在空间上通过各地的居民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如同滚雪球那样,随着接受这种思想的人越来越多,其空间分布也就越来越大。扩展扩散可细分为三种具体方式:一是通过人群像传染病那样传播的传染扩散,二是通过组织形式来建立金字塔结构般的等级扩散,三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进行的刺激扩散。

从系统观点看,人类社会是和自然界处于同等次的一个大系统,文化系统则是它的一个子系统,而文化传播又是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校园武术文化传播则是中国校园文化、中国民族文化及中国现代武术文化传承并不断推广的一个子系统。校园武术文化传播系统是由诸多要素构成并表现为一定的学校武术文化传播现象的活动过程的复杂传播系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