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作文1000字(北京天坛的作文100个字)

天坛作文1000字(北京天坛的作文100个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2-15 02:27:39
天坛作文1000字(北京天坛的作文100个字)

天坛作文1000字【一】

今年是我暑假很特别,妈妈也放了一个星期的假,我跟妈妈还有外婆就一期去了趟北京游。

我们乘坐高铁去的北京,一下车就开始游玩景点了。离北京南站最近的是天坛公园,里面有三个景点:祈年殿,回音壁,圜丘,都十分壮观。

我们先到的是祈年殿,那里有一个像塔一样的房子,别人说这是根据皇帝的帽子造出来的,里面是皇帝祭拜祖先的地方。空地很大,在中间摆了一个桌子,桌子上摆了一个牌子,上面有很多果子,还有香插在那里,地面有两个圆圆的小垫子。可以让人跪在上面,祈年殿就看完了。

在回音壁的门口,正好有个导游在讲解,他说这个回音壁是皇帝叫人把一面墙磨的很光滑,缝隙是一根针也插不进去,因此有了回音,墙的正中间有一座高大宏伟的房子,四周都有一个龙头,是雨天用来排水的,整座房子都是像玉的大理石打造的像条龙十分漂亮,听导游说里面是皇帝拜神的地方,中间有一个像柜子的东西,但是看起来又不是,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这个房子比祈年殿的房子要漂亮些,东西也多一些,也有许多花草树木。

圜丘就在回音壁的对面,圜丘的台阶一共是九九八十一块大理石拼接成的,道路圜丘的顶上,只看见一个圆圆的石头,我不知道是干嘛的,外面只望见一大片草坪,很无聊我就打算下去了,走到后面才知道站在这块石头上说话的声音会特别洪亮。

快到出口的地方时一个过程,那里有很多的老人,有些在踢毽子,有些在舞剑跳绳什么的,个个身手不凡,把我都看呆了。

终于到出口了,天坛公园也就逛完了。

天坛作文1000字【二】

天坛公园是明朝、清朝两代帝王祭皇天上帝和行祈谷礼的地方。这里最吸引我的是祈年殿,因为这是中国的象征,在对外国人介绍中国的电视片中经常会用祈年殿的镜头。祈年殿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据说这种楠木上千年不会腐烂。

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支撑上层屋檐,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

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祈年殿的内部结构比较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殿内地板的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带有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的蟠龙藻井和四周彩绘金描的龙凤和玺图案相互呼应,使整座殿堂显得十分富丽堂皇。

参观祈年殿后,我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方面的智慧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篇(二)

放暑假了,我和妹妹随妈妈到了北京。妈妈的一个朋友来接我们,还带我们游览了北京的著名景点,那就是天坛。

天坛,我早就向往已久了。一到天坛,果然气派不凡。买了门票后,我们到了祈年殿,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2),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

祈年殿里面真是漂亮,可惜不能进去。接着,我们又到了圜丘,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只可惜,现在不是冬天。

我们到了回音壁,它是天库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有了回音壁,你在里面说的话,我都能听得见。

看了我给你们介绍的天坛,你一定觉得天坛是一级棒的吧!

那就快来天坛瞧一瞧吧!

篇(三)

你去过天坛吗?那儿是皇上祭天的地方,是他与神交流的地方。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天坛游玩。我们从南门进去,这个门叫作昭亨门,象一幢古色古香的房子似的,绿色的房檐两头翘,犹如两只大手在欢迎我们。

墙上共有三个门,中间是一扇大门,两边各有一扇小门。进了大门,眼前是一条又宽又长的大道,走过这条大道,就看见了一座用汉白玉打造的三层巨大圆丘,它是明清时期皇上的祭坛,最上层的台面中心有一块圆形石头,叫做天心石,也叫太极石,在上面说话有很强的共鸣效果。

看完了圆丘,我们来到皇穹宇,皇穹宇是一座外观像蒙古包似的圆形建筑,它的围墙也是圆形的。“这难道就是那个举世闻名的回音壁?”我疑惑地问妈妈。妈妈说:“对呀,两人站在相距较远的地方,对着墙说话,可以从墙里面听到清晰的`说话声。”

“真有那么神?我不信。”我说,妈妈说:“那你试试?”于是我和爸爸按照妈妈说的试了试,嘿!还真神,果然和妈妈说的一样,就象打电话一样。我问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妈妈说:“因为这种砖很特别,人对墙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光滑的圆形围墙连续反射,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听完妈妈的话我这才恍然大悟。

离开了皇穹宇,我们又来到了祈年殿。好壮观啊!殿内金碧辉煌,富丽庄重。殿外是用汉白玉建的三层石阶的基座——祈谷坛。它的每一层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腾云驾雾的巨龙,也有翩翩起舞的凤凰,还有山水花草等景物。听导游说它们都是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是无价之宝。

后来,我们还去了百花亭、无梁殿、钟楼……这些建筑也各具特色,让人流连忘返。

啊!天坛,多么神圣、庄严而又美丽的地方呀!从它的建筑中我看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以及高超的建筑艺术。

天坛作文1000字【三】

金色的阳光普照着大地,蓝天上,几朵白云在慢慢的浮动着。我兴致勃勃地和妈妈来到了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的古建筑——天坛公园游玩。

走进公园的大门,一股股花的清香扑鼻而来。大道两旁的古松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一棵棵古松就像列队的士兵,守护着这古老的建筑。

我们伴着欢快的鸟叫声,登上了明、清两代皇帝用来祭天和祈祷的祈年殿的台基。经过三层汉白玉的台阶后,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直径246米,高38。2米的圆形大殿,这就是祈年殿。祈年殿由16根红红的木柱支撑着。其中雕有金龙的4根靠内的柱子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其余的12根没雕金龙的柱子代表十二个月和十二个时辰。中间的神位是皇帝用来祭天的。大殿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感觉。蓝蓝的琉璃瓦屋顶与蓝蓝的天空融为一体。

穿过一条汉白玉铺成的大道后,我们就来到了大家所熟知的回音壁。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请妈妈站在离我很远的地方对着墙壁说话。我站在这边捂住一只耳朵,把另一只耳朵紧紧地贴在墙壁上,屏住呼息,仔细地停。

只听见回音壁里传来:“你听见我的声音了吗?”

我立刻回答:“听见了,您听见了吗?”

“听见了,很清楚!”妈妈回答道。

“哇,这墙壁可真神奇呀!”我不由地赞叹道。

咦,那就是建于1530年的圜丘吧!听说它不论石阶、石柱,都采用“9”或“9”的倍数。我连忙跑到哪里,想看个究竟。“1、2、3、4、5、6……”真是9阶。再数数雕有二龙戏珠的柱子。第一层是81个,第二层是72个,第三层是63个。果然都是“9”或“9”的倍数,真是名不虚传呀!有句话叫:“土之高者曰丘,取之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天,我也算是登了一次“天”了。

在回去的途中,我想:天坛,这几百年屹立于此的精美建筑,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雕刻家的高超技艺。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天坛作文1000字【四】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来了到了北京,放下行李,洗把脸,我们们就迫不急待地去游览天坛公园。

我一直想知道天坛是什么样,是像天一样大的坛子吗?它的作用是什么?一进公园大门,我就急忙跑去看简介: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谷大典的场所,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以后历经改造,扩建,至清乾年间(1736—1795)建成。

令我自豪的是,天坛公园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祭天建筑,即使皇帝不能亲自祭拜,也要派遣大臣替他行礼。

我们经过一条长廊,慢慢走到祈年殿。哇!真大呀!原来祈年殿是祈谷坛的主体建筑,它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最初称为大祈殿,1544年明世宗奖大祈殿拆掉,改为大亨殿,1645年顺治帝改大亨为祈谷坛,1753乾隆皇帝改为祈年殿。啊!真是让人惊讶,为了一座祈年殿,重建了那么多次,皇帝修建的这些大殿真壮观呀!

在茂密的树林里,我们发现了一棵姿态怪异的老柏树。后来我才知道,它的确是一棵奇特的柏树,叫九龙柏。九龙柏有500多岁了,树干挺拔粗壮,形象奇特,象九条龙盘旋腾飞,这不得不让我称赞自然界的神奇所在,以前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这样的奇花异木,今天,我也一饱眼福啦!

走过了不可思议的回音壁,我们来到了天坛的又一大景点——天心石。“天心石”又称“太极石”,据说那是以前皇帝祭天的专用位置,并且站在上面说话,站在天心石上面说话,声音深厚有力,我不由得想去试一试。我走上圜丘,发现天心石周围环砌着九块石板,每增加一环就依次增加九块石板,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我费了好大的劲才一只脚踩到“天心石”上,游人实在是太多了,别说听声音,连和妈妈对话都被嘈杂的人群淹没了,让我遗憾不已。

下次再到北京,我一定要去美丽的天坛公园圆我这个梦!

天坛作文1000字【五】

北京的天坛公园是600年以前的明朝时代的人建造的,是个保平安、求丰收的地方。

天坛的祈年殿很有气势,但里面没有大梁,只有柱子。中央一圈有4根柱子,代表一年的4季,外面一圈有12根柱子,代表一年12个月和12个时辰(古代1个时辰是现在的2个小时)。

我很喜欢里面的回音壁,(.弧形的墙会传话,爸爸在这头叫我的名字,我和妈妈在另一头贴着墙就

能听到他的声音,很奇怪吧。

圜丘最当中的石板叫“天心石”,外面第一层由9块石板组成,第二层由二九18块石板组成,第三层由三九27块石板组成,一共有9层,最外面一层是九九81块石板。意味着“九重天”。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声音特别响亮。

北京天坛公园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没能去,再长大点,我还要去几次北京。

我爱北京,我爱中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