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文庙有感作文150字(参观文庙的作文420字)

参观文庙有感作文150字(参观文庙的作文42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4-28 01:36:50
参观文庙有感作文150字(参观文庙的作文420字)

参观文庙有感作文150字【一】

烈士——一个让人敬佩有振奋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美好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今天的参观,让我们的液又再次沸腾。

走到烈士林园,看到了非常庄严地大门,“哈尔滨烈士林园”几个金黄的大字,心情也开始沉重起来。有秩序的走进烈士林园,大家都十分的安静,低沉的情绪在酝酿,感动已不能准确的形容。在两旁的墙上,挂满了后人为烈士们的曾词,“革命英雄”“国之栋梁”“献身国家”“精忠报国”“抛头颅洒热”,这些词语数之不尽。烈士给我们的又何止是这些词语能表达尽的呢。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迹总是浮现在眼前:在战火的硝烟中前仆后继的战士,在新中国建设中忘我工作的劳动者,等等,我的心灵深深体会着这次参观受到的洗涤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纵观他们为国家的建立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几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为国家发展“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鼓舞和激励了整整几代中国人。我们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们一样,坚持奋斗,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绝不向困难屈服,绝不被自己打到。

归去的路上,迎着阳光的笑容依旧灿烂,又一次经过高高的纪念碑,向烈士们致敬,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庄重的凝视他们。

或许,它在看着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他在期待着我们的精彩!

参观文庙有感作文150字【二】

春节期间,我们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了澧州文庙。澧州文庙是驰名澧县的游览胜地,它是古代无数无名工匠创造的建筑艺术宝库。它东临兰江公园,西接澧县一中,南望澧水河畔,北倚澧县一完小。

一进澧州文庙大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两排绿树,像是披着绿色的卫士。沿着大道走到头门,只见两只石狮子蹲在那儿,就像守卫在那儿的哨兵。据说这是明朝建造的,有了许多年的历史。

走进头门,摆在眼前的是状元桥。状元桥下的池水清澈透明,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池子里还有一只石龟,石龟上盘踞着一条石蛇。听讲解员说,底下的池子是半圆形的畔池,畔是指学校的意思。状元桥是一个单孔的拱桥,只有皇帝和状元才能走。

站在状元桥上,我仿佛成了一名状元。放眼望去,好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成殿啊!金黄色的瓦,红彤彤的柱子,耀眼夺目。房顶上的葫芦宝顶和四周翘角的龙头雄姿勃勃,两边的厢房和钟鼓楼把它衬托得更加古朴典雅。

进入大成门,只见大成门是由三扇门组成的,面阔三间计16。3米,深10米。这时我突然发现大成门的柱子是由石大象、石麒麟构成的。

沿着小路,我们来到了大成殿,大成殿有600平方米,高23米。全由木头搭成,竟没用一个钉子,这是先辈们留下来的精湛技艺!四周是明清式样的雕花门窗,左右两边的楹联赫赫在目,48根红色杉木大柱直通屋顶,显得十分庄重、壮观。大殿的正中央是孔子铜像,高达4。2米,重2吨,是中国最大的孔子铜像。孔子爷爷佩戴着一把宝剑,手合捧着,显得十分有学问。我们还面对孔子爷爷拜了两拜,希望孔子爷爷保佑我们学业有成。

最后,我们来到了崇圣祠,里面陈列着城头山的出土文物,有陶饼、陶豆、陶罐、陶釜……最里面还有一具古尸,已经经过了许多年,我想,经过这么多年,怎么还能保存得这么好呢?

这时,李老师大喊了一声:“集合”,我们这才恋恋不舍地走出了澧州文庙。在回学校的路上,我忽然陷入了沉思:澧州文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心和智慧的结晶,我们一定要发扬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的精神,从小刻苦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我们的聪明才智。

参观文庙有感作文150字【三】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这片朴素而又神圣的土地。下了车,我们就马不停蹄的来到了中共中央旧址。中共中央旧址使全国闻名的革命纪念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中央之所以选择了西柏坡,是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富足的物产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使平山成为亚察冀边区的抗日模范县,而为以后中央工委、中共中央的移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和国民党的条件相比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共产党人拥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使他们敢于面对任何困难,面对这一排排的简易的土房,我的心里不由升起崇敬之情,自封建主义开始,中国人民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尽了压迫与剥削,但中国人民并不是甘心做奴隶的,他们自强不屈,勇于抗争,再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他们具有了战胜一切的力量,西柏坡就是在这时承担了历史的重任。

在旧址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址,这里的一切都是当年的原样。1949年3月5日到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你无法想象到,当时并无专用的会场,而会场是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的大火房改造而成的。在此提出了被称之为西柏坡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随后我们参观了纪念馆。依次参观了每一个展厅,首先是序厅:“光荣的平山”。这里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平山的光荣历史;然后是一、二展厅:“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介绍了工委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领导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军工生产和经济建设等重大事件;三展厅:“决战前夕”。介绍了大决战前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四、五、六展厅:“大决战”。介绍了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战场及人民支前情况。无疑,正是辽沈、淮海、平津的大决战以及无数为建立新中国的献身者,才奠定了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的高高飘扬。七展厅:“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八展厅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介绍了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的情况;九展厅:“难忘的岁月”。展出了当年领袖和工作人员的一些工作和生活照片;十展厅:“历史不会忘记”。展出了现在各级党、政、军领导及社会名人等参观回访西柏坡的历史照片。纪念馆展室里的照片、物品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这里面,虽有失败的.风雨,但更多的是革命家的民族气节和革命名胜地的喜悦。

虽然这次活动时间比较紧,但是我们还是开展了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我们还参观了安全观、纪念碑、领袖风采园、石刻园,感受着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一段辉煌历史,接受西柏坡精神的洗礼。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活动,大家深切感悟到了西柏坡精神,懂得了好日子来之不易,要珍惜眼前的学习工作;提醒大家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一些地方,老百姓的生活还相对贫困,先辈们振兴中华的宏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告诫大家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来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关键一点是共产党人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百姓,思想情感与百姓脉相联。

通过这次活动,也使我深刻认识到西柏坡精神的可贵,激励我把这种精神时时刻刻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当我们要离开这片土地之时,回首那树立在柏坡岭上的西柏坡纪念碑,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是无法平静的,希望是从这里开始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参观文庙有感作文150字【四】

初夏的午后,满树的绿叶在夏日微风的拂掠下,不断地飘向我的窗前,并在阳光的肆意照射下,斑驳陆离的把一树的光影洒落在书房窗前的桌子上、地板上,就像朵朵金色的花瓣,柔柔地从窗外飘进。就这样,夏天在春日午睡的梦醒之后,悄然地到来了。它没有春的缠绵,也没有秋的清高,更没有冬的凛冽。但是,夏却是豪爽的,也是热烈的,且夹带着些许的酷热。

夏日,朝如华轮午似火,薄暮时分暑渐消。

夏日,它的个性张扬而热烈,它执着地穿透了一切,把灿烂而炽热的光芒,铺洒在天地万物之间,犹如为我们展开了一席盛宴,丰富而奢美:它有葱郁的群山、艳丽的花朵、激越的流水••••••这一切、一切,全都傲立于夏日耀眼的阳光里。其实,夏,也并非只有炎炎的烈日,它更有骤然的夏雨、翩然的夏风、嫣然的夏花、怡然的夏趣。

夏雨,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

夏雨没有丝毫的犹豫,它会骤然从空中飞坠而下,编织出浓密而厚实的雨帘,强弩银箭般射落在地面,激起了朵朵白莲般的水花,奏响了银珠坠落玉盘的奇妙之音;它激落在枝间叶面,洗去了满树的尘垢,还叶子以翠绿的容颜;它激落在房檐下,冲刷净昨日尘落的痕迹。偶然也会有三点、两点的雨珠,随风飘入窗樬,瞬时打湿你的肌肤,倏忽间又悄然的消落,只留下了一丝淡淡的令人深感回味的凉意。雨后的旷野,满目皆是清翠的碧绿,更充斥着沁心的'清爽和湿润,空气中弥漫着馥郁的馨香。假如你走在荷塘池边,就能到“过雨荷花满院香”韵味,同时也会感觉到“沉李浮瓜冰雪凉”的意境。夏雨,让日日沉没在烦嚣尘霾中枯旱的心灵,获得了一些清新的润泽与淡淡地宁静。

夏风,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夏风俏皮而多变。它时而粗犷豪迈,时而温柔委婉;时而引吭高歌,时而浅唱低吟;时而喧如巨浪怒涛,时而静如浅羞处子;时而与枝叶共舞不断,时而在你的肌肤间缠绵不已。有谁说,风吹无形?难道那舒卷的云,涨落的潮,不就是风么?看那簌簌飘动的嫩枝和那轻轻飞舞的柳丝,不都是风吗?有谁说,风过无痕?你再瞧那墙头倾垂的纤草,水面低旋的浮萍,不正是风的痕迹么?在那红砖碧瓦间,轩窗屋脊之下,难道没有看到风过的痕迹么?在炎炎夏季,有谁不渴望:“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的爽心一刻?

夏花,双蝶秀罗裙,闲花淡淡香。

花,是人间最美的风景。花儿之美,在于色、在于香、在于姿、在于韵;纷繁的花形、绚丽的花色、馥郁的花香••••••都是花儿装扮的美丽风景,也是花儿在夏天时节里展现出来的最绚烂多彩的生命。众花中,最恬然飘逸的,莫过于荷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素有“翠盖佳人”、“花中仙子”之誉的荷花,也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至爱。宋代周敦颐赞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现代散文名家朱自清描写月色下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夏趣,赤赤署日中,悠悠夏趣多。

绿色遍野的仲夏,可踏迎晨风到莲池赏荷,可肩彩云去柳堤徜徉,可披晚霞于清波荡桨;可听夏蝉鸣于树梢,夏鸟唱于枝头;可在清凉的夏夜,移一方竹榻,置于院中,数着星星,看着月亮;可在朝露未霁的清晨,踏足与辽阔的山野,看那花苞初绽的裸变;可觅一泓清澄的水,或于河边垂钓,呼吸着清凉的水气;或于溪旁沉思默想,把诸多红尘凡嚣抛至脑后;或于碧海中嬉戏冲浪,让浩瀚的大海,吸纳掉我们心中的一切烦恼。

风吹绿了夏,雨润绿了夏。

夏,绿满窗前。

参观文庙有感作文150字【五】

上周,我翘课了。去珠海参观航展。

都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这外行就谈谈参观的感受。

展览会是厂家展示商品和撮合交易机会的舞台,据说此次航展达成意向成交额40亿美元,又创历史之最。但从自己的看,参观的人不是很多,不禁想每次一届航展把全国的人吸引到最南边,这是不是太难了?而且又达成建设珠海航空产业园的协议,能干什么呢,还不如移到天津得了,天津机场也开始建设二跑道了。

参观最大的震撼是歼10的表演,起飞后几乎垂直的爬升,空中连续翻滚等动作显得机动性非常强。A380的表演也让人感叹,这么大的大家伙噪音非常低,而且很灵活。

另外就是绝对南航的show还是很吸引眼球的,充分利用美女经济,云集一批奥运宝贝和美女空乘次第登台表演,难怪南航的展台前人气最旺,长枪大炮云集。

在珠海呆了两天,感受到这真的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城市,到处都是绿色,空气湿润清新,大街上看不到几个人,偶尔走过也是悠闲散步的男女,没有大都市的脚步匆匆。走在海边的并不独属于情侣的情侣大道上,感受海风的清凉;在与澳门仅仅几米之隔的河边,远眺对岸的葡京赌场,感叹这就是制度的力量,感叹国门的开放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力量。

相对珠海来说,广州就很让人失望了,人流涌动,高楼林立,高架桥割断了城市的生气,让人的心静不下来。

参观文庙有感作文150字【六】

1.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诞生。自此,一个中国乃至世界标志性的人物,开始了他影响人类文明的旅程,并永远载入史册!

做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孔子是华夏儿女的自豪和骄傲,是中国千年文化的思想和标杆!——走进文庙,我们的思想,开始了中国古老文化的旅程;走进文庙,我们的思想,翻阅了中国千年历史的轨迹!文庙,有着儒家的第一思想、中国的第一文化故事!

站在历史最高角度的今天,每一个人都以一种独特的眼光看待过去,评估未来!或许,没有一个人的思路和眼光是完全一致的;也或许,没有一个人留在这世上的光彩是一样的。但是,却有一种理解和远见是一致的——那就是教育!教育,永远是文明之路必不可少的一个台阶!人类,有一半时间生活在黑暗里,还有一半时间生活在无知里。

我们的文明,会不断刷新愚昧;而教育,是一盏永不涅灭的启明灯……

2.

走进泉州府文庙,我们浏览了中国教育史,瞻仰了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儒家的鼻祖,世界文化的代表人——孔子!

从中心车站坐四路车,过关帝庙再过清真寺,我们来到府文庙!相对于武圣关夫子来说,文庙显得清净许多。这其中,或许有一半是因为政府对文物的保护,有一半是因为人们对文人的尊重吧!从公交车下来,迎面而来的是府文庙高大的花岗岩牌门,其间镌刻着“文庙”二字,两边各是“德侔天地”“道冠古今”的横联。

自孔子而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焚书坑儒,使得儒家的传承一度中断。也因此,秦朝的暴政恰恰反映了儒家学说的“仁治”与“礼治”,最适合中国封建统治王朝的社会发展。随着秦末农民起义的不断暴发,刘邦最终建立大汉王朝,中国从此有了大汉民族的威望,并一直延续至今,不断弘扬光大……

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思想统治论。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了尊崇儒学的思想原则,受到汉武帝的赏识。随后,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汉武帝明听董仲舒的谏议“废黔百家,独尊儒术”,使得汉家王朝走向极盛之路,也使得中华民族二千多年来的封建统治,步步稳固!

从此,儒家思想和汉学文化,主导着我们的大中华文化!

3.

从牌门过来,我们走上洙泗桥。“洙泗”,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流——洙水与泗水!传说中,孔子曾在洙水和泗水之间设坛施教,消除愚昧,拓展文明。

“洙泗”,也就成了儒家的一个相关代名词,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源远流长……

走过洙泗桥,我们进入府文庙广场,青一色花岗岩铺就的大广场,平静而坚韧,周边是以榕树为主的草坪花圃,格局相对怡然安静。正是初春和暖时节,广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文庙的安静与祥和,同沿海名城的繁华与锦绣,铸就了自然与和谐之景。

这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城市,一个发展的文明城市,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保留着一种独具特色的优雅与安静,从古至今,传承着与众不同的书香墨韵!

步入广场走近文庙主体建筑,只见正门两侧各有一偏门。再向两边外延各有一小门,小门上的青石板,各雕有二字,左为“金声”,右为“玉振”。

入得正门,下几级台阶,正中之间是一露天广场,全由花岗岩石板条铺砌而成。及中间处,是一方形大水池,水池的周边由白石栏杆围起;水池后两边各有一株榕树,中间一架石桥虹跨两岸,连接另一场地。走上几步,再上几级台阶,便可直通大成殿。

而由两边芜廊往下行走,右手侧是文庙博物馆,收藏着部分典籍书画,文魁进士之类的牌匾及古代私塾教学的木偶模型;左手侧是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陈列着泉州历代名儒大家的腊像,有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文化名人三十八位。

4.

府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是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入得正殿,但见孔子塑像正座中厅,上有“道洽大同”和“万世师表”的字样。两旁有四配十二哲画像,以及主要传世文物,如祭孔乐器、舞器、礼器等等。昂面抬头,满目斗拱抬梁式木结构,由48根巨大石柱承托而起,非常壮观。大殿正面8根盘龙檐柱向外,犹为雄健!

许多游人是做为香客而来的,他们带着对孩子的梦想和期望而来。在虔诚的信众中,一份是怀着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崇敬之心,一份是怀着对先圣孔子的景仰之情,一份是怀着对未来前程的期翼之梦!在诸多香客游人当中,谁又敢不相信,期间会有新的文魁智星面世?立于大成殿外,那厚实的三脚香炉上,一柱柱香火轻烟萦绕。

中国的儒家学说,自孔子而后光大,并于公元一世纪初传入朝鲜;再后,又于公元五世纪之前,飘洋过海,进驻日本。自此,中国的儒家文化,传遍东南亚,并走向欧洲,进入世界,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其源远流长,让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深受其益!

2013年,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开始,中国泉州,韩国光州、日本横滨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由此证明中华文化在东亚文明的历史中所具备的、不可动摇的地位。文化部部长蔡武说: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密切包括日、韩在内东亚各国的文化联系与历史纽带,求同存异,共同提炼“亚洲价值”,向世界展现独具魅力的亚洲文化精神家园,从而推动东西方不同文明由对峙碰撞走向交流交融、和谐共生。

是的,我们相信,这些古老的文化和思想,本有一脉之源!人们不会忘记,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聚居地,我们期望,它将能继续领跑世界文化,让儒家思想蓬勃发展!

5.

众所周知,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后几经迁移重建,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大朝代建筑形式的建筑群,其历史悠久,规制完整,气势宏大,文化内涵丰厚,是东南地区最大、最名闻遐迩的文庙建筑群;其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

同时我们也知道,泉州府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市主要文化古迹之一。然而,它的价值本身,远不至于此,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文庙群体中,它们都有着一种共同的语言——“礼、义、仁”,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和平心声!

自古往而今来,文庙除了标志着儒家文化,也标志着汉家文化;标志着中华文化,也标志着东南亚及世界文化。儒家的本身,已远远不止代表一个民族和一群读书人,而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脉络,其影响深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