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和幸福的作文(关于幸福温暖感动的作文)

温暖和幸福的作文(关于幸福温暖感动的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10 17:48:47
温暖和幸福的作文(关于幸福温暖感动的作文)

温暖和幸福的作文【一】

一天,房门吱呀一声开了。爸爸小心翼翼地端着一杯糖水向我走来,边走过说道:作业完成得怎么样了?现在天冷了,你得注意一下别冻着了,来,赶紧喝杯糖水吧!我随便地哦了一声,每天这个时候,糖水会准时送到,这好像已经被定下来了似的,糖水冒着很大的雾气看着那雾气,刹那间,我灵光一现:爱、幸福不正是这杯冒着烟的糖水吗?对呀!这就是爱,就是幸福,我想向爸爸求证一下,他转过身刚想走出去,我大声叫了一声爸!爸爸回过头,用惊奇的\'眼神望着我,不解地问道:怎么啦?糖水烫到你了吗?呀!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又是多么亲切的一句话呀!我笑着摇了摇头,爸爸这才安心地走了出去。

我端起糖水喝了一半嗯好甜,比每天的都甜,因为,到今天,我才明白,糖水固然甜,但是,如果你不用心去品味其中的父爱,那甜水也只是普通的甜而已,只有用心去品尝,才能领略到另一种甜,那种甜是甜在心上的,不是甜在嘴里的,那就是幸福。

吱呀一声门又开了,妈妈抱着一床被晒得能闻到阳光的被子放在了我床上,顿时,我感觉我那间小天地每个角落里都充满了阳光和爱意,天哪!这也是爱,也是幸福呀!我既高兴又难过地笑了一声,我高兴是因为我找到隐藏在各个角落的父爱和母爱,而难过是因为我恨我自己到现在才发现那种亲切的爱。

妈妈边铺被子边冲我笑了笑,那真诚的微笑,也只有母亲才有,我端起杯子,继续喝下了那剩下的半杯水,这时候,糖水更甜了,这是因为父母亲的爱合在了一起,让我感觉那糖水就像放了蜜似的,它不仅仅是甜,是甜中有甜。

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父母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举动,只要你用心去,就会发现这都是爱。爱和幸福往往都隐藏在细微处,甚至是看不见的动作和言语之中的。

温暖和幸福的作文【二】

因为幸福,我迷失在人海深处。也是因为幸福,你牵着我的手走向远处。不必回头,也不必放手。——题记

宽厚的手中,条纹密布。我不知道为何你的手如此粗糙,我抬头问你时你只是笑而不语。你的大手常这样牵着我的小手,走在田间。我迈着小脚小心地走在田埂上,深怕一不留神就迈进烂泥里,你呢,则耐心地跟着我的小步伐,一步步走到田的那头。当我蹲下采了一片四叶草时,你也还是拉着我的手随着我的动作起起伏伏,我抬头问你:外公,四叶草真的能带来幸福吗?“当然,只要你相信,一切都可以是真的。”你说。于是我把四叶草放于你的手心,你摊开,我却看到你的手心也有另外如四叶草的斑斓,粗糙厚实的茧如花绽放着,我想挣脱手看看你手中的奥秘时,你却更加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我若有所思地问你:我的手心会不会也有花长出啊?“会的,等你幸福后”简短的回答后,你便牵着我的手回了家。

在我的记忆里,你从来没有骂过我,更没有打过我,你只是细声轻语地跟我说话。你是那个时代少有的知识分子,识一些字,我懂事开始便教我一些简单的字。很多时候你是抱着我的,每次,你都说:再长大些,我就抱不动你了。可是,每次你总要抱着我,即便,我已真的长大了。翻看孩提的照片,有很多我和你的合影,抱着我。春节里,我和你坐在家中最高等的朝南的位置上向客人们敬酒,像你一样,右手用三根手指夹着碗的边缘。你哈哈大笑,用密密的胡须扎我的脸,虽然有点疼的讨厌,但我还是眷恋着这种味道。晚饭后,你总会走到庭院内,点燃一根烟,红红的烟头在黑夜中就象一颗星星,这是唯一你不让我跟着的时候。

记得很清楚的一次回去,因为家不远处有桥在修,我们只能下车步行。回去已晚,走在朦朦的夜色中,四周狗吠,甚是害怕。一抬头,看见你站在不远处等我们。寒冷的夜风将你的头发吹乱,而原本高大的你却在这时看起来好羸弱。我忙跑过去,叫了声外公,然后握紧了你的手走进家里,呵,你的手却还是这样有力!灯光下,我忽然发现你的`白发更多了,我惊呼:外公,你的白发怎么这么多?你转过头,慈祥地看着我说:人老了,头发就该白了呀。我不禁又一次攒紧了握我的手。晚饭后,我坐在你旁边,细听你讲一些琐事,讲你最近的一次酒宴。当母亲和大姨责备你多喝了酒时,你偷偷地向我吐了吐舌头,而我呢,也跟着你吐了吐舌头。你的手因为喝了酒变得更加暖和,我不舍于抽出,你也是,像是一种默契,都没有松开。夜深了,该回去了,你起身,走到门外,你执意要陪我们,于是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拉着我,就这样一直走到停车的地方。你拍了拍我的手说,好好读书啊。我点头,将手握得更紧了,因为我怕你手里的那朵花会凋谢,你同时也更有力地握紧了我,用你的手掌告诉我,你,也不会放手的。在后视镜里,你向我招手,我似乎能清晰地看到你手掌的那朵花也高兴地开放着,告诉我它会永远都为我开放!

现在,因为学习,回乡下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可是,一回去,我便拉着你的手,紧跟着你。晚饭后我们会拉着手走进邻家串门,那是你常去的一家,不过这回是我拉着你的手。泡上一杯茶,坐着,拉拉家常,谈谈天气。我也只是在一旁静听着,偶尔插几句,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喜欢上了听老人们的家常话。于是,一杯热茶冷了,干了又续上水,反反复复很多次。直到外婆洗好了碗,打着手电筒来找我们。回家后,你打开电视享受着晚年的幸福。而我呢,翻起你的手心,寻找幼时的那朵幸福花,猛然发现它更娇艳了,我本想与你分享,才发现你的呼噜声已传来。我笑着无奈地说道,又这样。同时也将你容易着凉的地方轻轻地盖上被子。你曾经给过我的关心,现在我应该回报了。忽然间,我顿了顿,觉得这种感觉的奇妙,思索了半天才明白,原来这就是幸福!举起自己的手,看看手中的细纹,与你的手对比,我的纹路真的好少好细。在手心处,我发现了一朵小雏菊,而你的四叶草却是这样突兀,这样鲜艳。我也才明白,手中的花纹是靠岁月、靠幸福积攒的。

我明白了幸福,也明白了爱!

温暖和幸福的作文【三】

在残奥会上,每一枚奖牌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每一名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都是一段传奇。以下是口袋作文口袋君为你准备的相关里约残奥会作文素材,欢迎阅读。

里约残奥会作文素材——游泳小将徐佳玲的追梦人生

“残奥会给了一个梦让我去追,这样的‘追梦人生’ 挺美妙的。”11日的残奥会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SM9级比赛后,游泳小将徐佳玲对记者说。

不久前刚满14岁的徐佳玲,是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这个来自宁波的小姑娘在接受采访时还有些腼腆和羞涩,但当被问及自己的梦想时,她瞪大眼睛、目光坚定地表示:“有朝一日,要站在奥运的最高领奖台上。”

实际上,成为一名游泳运动员原是父母无奈之下替徐佳玲想出的一条生活出路。

5岁时,徐佳玲因车祸不幸失去左臂,年轻的生命还未绽放就注定比普通人艰难。从那以后,她变得不爱说话,整天郁郁寡欢,一家人也为此生活在痛苦和压抑之中。

为了让徐佳玲长大后有个好的出路,父母左思右想后把她送去学游泳。一来是因为女儿从小喜欢玩水,但最重要的还是想让她成为一名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这样今后的生活可能会有个不错的着落。

然而,父母的无奈之举,却成了徐佳玲另一段美丽人生的开始。从6岁开始踏进游泳馆训练,徐佳玲在水里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喜欢在泳池里穿梭的感觉,一天游几千米也不觉得累,游泳让我找回了自信,让我对生活有了追求。”接触游泳之后,徐佳玲的脸上又有了笑容,她的性格变得开朗,话也多了起来。

经过几年的训练,具有一定天赋的徐佳玲开始在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

2015年举行的第九届全国残运会上,徐佳玲独得3金3铜,同时打破200米混合泳、400米自由泳两项全国残疾人纪录,成为残运会上夺得个人金牌和打破全国纪录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伴随自己的成长,徐佳玲的目标也越来越高——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今年1月和6月,她分别参加了在克罗地亚和德国举行的世界残疾人游泳公开赛,顺利取得了里约残奥会的参赛资格。

里约残奥会,作为“菜鸟”的徐佳玲要参加6个项目比赛,在第一个比赛日她就夺得一枚铜牌。在11日的200米个人混合泳SM9级比赛中,一度落后的她在最后50米奋起直追,一路赶超最终获得第四名。

“第一次参加奥运比赛还是有点紧张,但实力基本上发挥出来了,教练叫我别有压力,别想成绩,游好就可以了。”

有了这次奥运初体验,徐佳玲相信自己又离梦想近了一步,“我还小,对我来说很重要,下次一定能表现得更好”。

残奥会是“造梦工厂”,有许多像徐佳玲一样的人在这里追逐梦想,缔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正如徐佳玲所说:“我觉得我的生活很精彩,一点不比身体健全的同龄人差。”

27岁的冯攀峰在自己轮椅乒乓球生涯的第17个年头,用3:1的`比分为中国代表团拿下里约残奥会的乒乓项目第一金。

如果不是老一辈残疾人乒乓球冠军们2000年在江苏邳州市“希望之家”残疾人学校的一次乒乓球表演,今天这一刻的冯攀峰会在哪里,做些什么,都不得而知。但那一天过后,10岁的他突然发现“原来残疾人是可以参加一些运动会,为国争光的”。

和同样因小儿麻痹症而身体残疾的同学一起,素来对乒乓球感兴趣的冯攀峰开始了训练。但十几年前训练条件堪忧,冬天没有暖气,轮椅运动员活动范围小,身上热不起来,轮椅又是铁圈,冬天的时候手要推着。“手脚都容易有冻疮,打的时候就流,”他回忆起那段时光,“但大家一起练习都挺高兴的,就也没觉得有多苦。”

对那个时候的冯攀峰来说,对乒乓球只是喜欢,并没有想过以后要去拿什么冠军。但8年的光阴悄悄过去,他从省队到了国家队,并在北京残奥会上收获了男子3级单打冠军,2012年的伦敦也是如此,到今天,他实现了该项目残奥会的三连冠。

冯攀峰说,自己的偶像是邓亚萍,同样有着刚出道时不被人看好的经历,也有付出超越常人努力而向上登攀的人生轨迹——这一点很像他的名字。“所以我很崇拜她。” 冯攀峰说。不过现在大大小小的众多赛事冠军,已经让他和自己的偶像默默看齐。

但乒乓球给予冯攀峰的,不仅仅是奖杯与奖牌,更重要的是来自内心的变化。“残疾人,无论是参加体育运动还是上班、无业,我觉得最难克服的是一个心理问题,就是一种自卑感,这个是再怎么开导也开导不了的,”他说, “必须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拿到成绩之后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慢慢地我们的自信心就树立起来了,出去以后从来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一样。”

当然他也会经历迷茫,这一次来里约,他一直努力想找回前两届的状态,两届冠军的过往本身也是一种莫大的压力。“决赛前就跟自己说,反正我进决赛了已经,就放开打吧。”今天每次关键得分,他都会怒吼着给自己加油,直到拿下冠军点之后高高地举起手臂庆祝。他说:“拿了之后就觉得,这一路,挺精彩。”

这样的精彩还会继续下去。“我们的周期还是比较长,因为坐在轮椅上,不像他们的运动量那么大,”冯攀峰说, “现在残疾人乒乓球每一年都会有很多很多的比赛,我会继续打下去。”

当然,这样的道路总会有一天走到一个要说再见的节点。对他来说,那个节点因为距离太远而充满着不确定性,但这些不确定之中,有一点是早已肯定的。

“现在还不好说退役之后的事情,但是我觉得退役了跟乒乓球肯定是离不开,无论以后做什么,哪怕是去从事了别的工作,业余我也还是会去跟一些爱好者们打乒乓球,” 他说,“我并不算是非常职业的运动员,但乒乓球对我来说已经是人生中没法分开的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