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关于写年俗的作文(以年为话题作文初中)

中学生关于写年俗的作文(以年为话题作文初中)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12 01:07:58
中学生关于写年俗的作文(以年为话题作文初中)

中学生关于写年俗的作文【一】

当你的耳边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时,那一年一度的春节就到了。北京要泡腊八蒜、乐山要吃饺子,西安也不例外。现在,我就介绍西安过春节吧。

每到春节时,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最初人们是从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用以辟邪,后来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吉祥、幸福。

每到春节时,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守岁是从吃连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们则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之情,又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每到春节时,最让孩子们开心的就是发压岁钱。但拿压岁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必须磕三个响头,给长辈说几句祝福的话,这才能得到压岁钱。

每到春节时,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擦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是谐音。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暴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

西安的春节还有许多习俗,如: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不能扫地;正月十五逛庙会;有些日子还有扭秧歌儿。

西安春节的习俗说也说不完,就等你来看。

中学生关于写年俗的作文【二】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到我们河南的春节春俗,那可真多呀!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我们这里的春节,大多都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这一天,晚上要吃饺子.大人们都忙着发面,割肉,到了晚上好大吃一顿.由于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所以这一天也会有些过年的气氛.

“二十八,贴花花.”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都要贴春联,而且,还要蒸百十个镆.好吃个一半个月.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都早早吃了饭,并且还要吃饺子,吃完饭还要放鞭炮.外出打工的或家居城市的,都要回老家聚一聚.这一天,一般人都会熬夜,或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晚会,或打牌通宵.

正月初一,家里的老人留在家里接客,年轻人领着小孩子去亲戚家串门,给小孩子们发压岁钱.这一天还要吃饺子,不过初五还不许吃面条哩!从初二开始走亲戚.

正月十五,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街市上都摆着许多汤圆.而且到处都是卖灯笼的,有喜羊羊的、奥特曼的、福娃的……应有尽有.这一天,小孩子们都会买许多烟花爆竹.天一擦黑,天空中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五结束.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照常做事.一切又恢复到了平常.

中学生关于写年俗的作文【三】

春节,真是一个美妙的词汇。既可以放假,又可以收压岁钱,真是好事成双。可是最近网上老是抱怨没了年味,但因为本人的钱包有些体力不支,所以也懒得纠结年味这个问题。为了给钱包补充能量,只好靠一些非法手段谋取暴利了(别怪我下手太狠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上网大量浏览了一些小手法,,学了一招,拿几张一块的试了一个晚上,可以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的。为了孔方兄我认了的,我拼了;为了钱包,我认了;为了小康生活,我爆发了。当老爸看见我抽风的样子时,十分淡定地说:女儿,不早了洗洗睡吧!我却满脸斗志的说爸,我要发达了。便十分开心地跑回房间,老爸和老妈对视了一下,说最近孩子都怎么了?就一起回房间了。

初一,哥哥先给我压岁钱,我心想:让你平时欺负我,我一定连本带利要回来。于是我在数钱时设下了一个陷阱,故意把一张钱塞回去,本来是五百,再一数就变成了四百了。数完后,我阴声阴气地说:怎么就四百啊?四很不吉利的。哥哥说:不对啊,我明明数的是五百啊!于是我把钱折成扇子状遮住下部分,十分心虚的说:你看,明明就是四百,小学数学都不过关,再说四真的很不吉利的。哥哥无奈的说:你到底要怎样?我个个字都咬着说:一千吧!哥哥向后跳一步说:你打劫啊?

没关系,可以打六折的。我满脸正义的说。哥哥松了一口气,又拿出两百给我。我十分开心的说:哥,新年快乐。就拿着钱塞进了钱包里。看着哥哥的钱包扁扁的,,我的钱包鼓鼓的,就明白了我的小康社会在向我款款走来,不禁心生感叹:春天真的要来了。

年,春节,压岁钱,都是那么美好,或许压岁钱不在多少,而在于生活情趣,或许我的小计俩已经被看穿了,但为了大家开心,或许那一两百块钱就不那么重要了。因此过年的年味儿,也就是人情味了吧!

中学生关于写年俗的作文【四】

小朋友们,过春节了,你家的习俗是什么呢?我来介绍给你吧!

首先,早上5点就要起床,那时候,我还在梦境当中呢,妈妈把我叫了起来,我草草的穿好新衣服,奶奶领着我、哥哥、妹妹去串亲戚。

我们串了好多亲戚,挣到了许多的压岁钱,开心了。

晚上,奶奶做了饺子,有肉馅儿的,素馅儿的,还有好多好多。叔叔拿来鞭炮,爸爸挂上灯笼。一家人看着晚会,放着鞭炮,吃着年夜饭,多开心呀。

小朋友们,你家的习俗是什么呢?

中学生关于写年俗的作文【五】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意义,象征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而现在,我发现节日都变了,他们的年俗都变了,他们都变成了“手机节”。

去年的发现

去年春节,我去舅舅家过年,刚吃完晚饭,只见大家伙不约而同地拿出了手机,点开了QQ,满脸严肃。我好奇地蹭了过去,原来大家都在等着抢红包啊,我叹了口气,就像一个没有人认领的小孩一样,孤独地坐在一旁。时针很快就指向了十,大家像饿虎一样,手指拼命地敲击着手机屏幕,整个屋子都回荡着“滴滴”的声音。没过一会,大家如释重负,抬起了头,互相询问着抢到了多少钱,最多也只不过是十几块钱。我实在熬不住了,走到表姐身边,拽着她的衣角,让她陪我出去玩。表姐就像一个没有生机的木偶一样,地盯着手机屏幕,连一句话都不说。我不甘心,把全家人都试了一遍,他们简直就是表姐的完美复制品,都地盯着手机屏幕。无奈,我只好自娱自乐了。走出家门,只见小区里,一个人都没有,显得格外阴森,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这还是以前的春节么?我慢步挪回到了家里,唉,不出所料,家里还在过“手机节”,我心里想着:会不会有人为了抢红包,把手机都摔了啊?想不到第二天,看新闻,还真有把手机摔了的。广告都说过年放下手机好好陪陪父母,可他们就是放不下那些明星给的所谓的“红包”,却对塞在袋子里的红包不屑一顾。唉,就为了这几块钱,值得么?

最近的发现

最近电视上有一个广告宣传“小天才电话手表”,里面有一句话“过年我不要红包,就要小天才电话手表”,这句话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看来人们已经逐渐忘记了过年最根本的年俗——过年时,长辈给晚辈红包,以表示祝福。人们已经开始排斥“老年俗”,去追随“新的年俗”的脚步……

现在的.发现

马上就要到2017年的春节了,离我十万八千里的堂哥这还不忘要抢红包,在春节前的一个月,就发QQ短信提醒我千万不要忘记抢红包,抢到“大数目”一定记得要分他一点,唉,这还是我以前那个堂哥么?

我发现春节变了,它的年俗变了,变得我都不认识了……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他们都离不开手机,仿佛手机已经成为了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比和家人团聚还要重要。每当过节时,朋友圈里,QQ空间里,到处都有人在晒图片,使得这些传统节日都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手机节”。以前过节大家都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而现在我发现大家过年都齐刷刷地抱着手机;以前逢年过节,大家走亲访友向他人表示祝福,而现在我发现大家只是通过微信或者QQ群发信息表示祝福,心意少了许多。

“抢红包”,“玩手机”逐渐成了“新的年俗”,似乎父母之情远逊于红包之热,这何尝不是时代的悲哀?根据我的细致观察,每个老人看见自己的孩子们回家过年就知道“玩手机”“抢红包”,他们都会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默默地掉着眼泪,有谁知道他们会如此伤心呢?回家,就是要把心带回家,而是个“新的年俗”却成为横亘于父子之间的障碍。

可能不仅仅是我发现了这个所谓的“新的年俗”,还有许多人都发现了它。我在此呼吁,请摆脱这个“新的年俗”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