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的作文评语(老师作文评语简短精辟的)

关于教师的作文评语(老师作文评语简短精辟的)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1-05 01:35:50
关于教师的作文评语(老师作文评语简短精辟的)

关于教师的作文评语【一】

随着“喔喔”的鸡叫声,方灵起床了。她猛然想起今天是教师节。方灵想着:年过半百的王老师起床了吗?他每晚都要改作业,备课,要到很晚才睡,那样王老师吃得消吗?王老师年纪大了,老年人容易得高压,那该怎么办呢?就送老师一束野菊花吧,老师闻到了香味,就会心情舒畅的。

方灵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爬上坡顶,看,那里有好多野菊花呀!她一手采一手拿,不一会儿,已经采了好多。方灵捧着花向王老师家走去,一个趔趄,摔了下来。她本想回家清理一下伤口,可是去年冬天,王老师带病上课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她顾不了那么多,便急匆匆地向王老师家走去。

方灵蹑手蹑脚地来到老师窗前,踮起脚,探着脑袋向屋里张望,呀,老师的书房真简陋。在一张大书桌上,除了一个地球仪、一本台历和备课笔记及一副老花眼镜外,再没有别的东西了。方灵想:趁老师不在,赶紧把花放进去。可是,没有花瓶怎么办呢?她的小眉头拧成了疙瘩,哦,有了,在书桌的一角不是有个笔筒吗?

你瞧,方灵踮着脚,侧着身子,近了,更近了……她终于把花放了进去,小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啊,方灵送的不是普普通通的野菊花,而是一颗真挚的心。

【教师评语】这是一篇描写一束野菊花的文章,作为一个小学生,能围绕一幅画,通过送花孩子的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出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尊敬老师、体贴老师的好孩子。可以看得出来,小作者较有一定的写作功底。

关于教师的作文评语【二】

春天到了,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桃树的花苞。春天真是太美了,更美的是燕子们都从南方飞来欣赏美景。还有两只燕子在我家屋檐下安了家,我太高兴了。

每天一放学回到家,我就要先看看燕子。有一次,我发现有两个小脑袋探出来,望望天空,望望大地,觉得一切都很奇妙。咦!难道燕子们生宝宝了?不一会儿,燕爸爸和燕妈妈捉虫回来了,它们嘴对嘴地喂着小宝宝,看着一家幸福的样子,我也为它们高兴。

有一天,我听见我家花猫在“喵喵”地叫着,我急忙跑出来,一看,呀!小燕子从窝里掉下来了,羽毛还没长丰满,翅膀上染着红,有气无力地叫着,挣扎着。我发现大花猫眼睛瞪得圆溜溜的,窝里的燕子也惊恐地叫着,好像在说:“求求你,放了小燕子吧!”这时大花猫一颠一颠地跑到小燕子旁边闻闻,张开嘴巴。哎呀!不好了,大花猫要吃小燕子了,我急忙跑过去。突然,从天上飞下来了一只大燕子,这可能是燕爸爸吧!它挡在小燕子前面,张开翅膀,大声尖叫着。大花猫被吓住了,往后退了几步,但大花猫还不心,又向前冲去。可燕爸爸一点儿也不后退,我跑过去,一跺脚,大花猫被吓跑了。

我喊爸爸快出来,我拿了一个梯子,让爸爸把小燕子送回了家。我还特意捉了几条小虫子,给小燕子养伤,燕窝里又充满了“叽叽喳喳”的欢乐声。看到小燕子一家这么幸福快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想,这就是“父爱”的力量吧!

【教师评语】这是一篇看图作文,小作者根据所给图片描述出图片内容。原来这幅图讲的是燕子爸爸营救小燕子的.事啊!小作者描述得很到位,将图中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关于教师的作文评语【三】

“辗转侧听,雨水敲打屋蓬”,雨声惊醒了我的睡梦从天而降的雨轻轻的敲打我的窗子,用那完整的身躯编奏的一曲完美的交响乐,在夜里,我懒懒的爬下床,打开灯,隔着窗子往外看,雨衬着城市的路灯,轻轻的滑下,散落、迸溅、最后汇于一地污潭之中,好生了得。

天慢慢的变亮,而天空也毫不吝啬的洒下一层薄雾,又衬着那雨,在这种天气里,雨更加静悄悄、软绵绵、淅沥沥,显得更加柔和、平缓、静美,在走廊中,听雨,看雨,绿豆一般的雨滴从指间滑出,留下一道道寂寥的泪痕,积攒多了,便从指头上滚落下去,落到地上、泥里,与池水混为一潭,分不清哪是雨水、那是潭水,有时那雨滴也与竹叶打闹、与竹枝共舞,发出飒飒的声响。

不一会儿,风雷大作,雷声轰隆隆的,连人听了都胆战心惊,更别说雨了,雨吓得到处乱窜,互相交错,编织成一个偌大的鱼

一层雾水包裹着一层雨,又和着那雷声,美妙、美好、美丽,我不禁心生感叹,以后在这样充满雾水的朦胧的天气里,我依旧会去淋雨。

简评:文由景生情,比喻形象,贴切,精彩的`结尾可谓点睛之笔。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关于教师的作文评语【四】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教师,其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师把握教材,选择教法,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但如果做教师的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个性爱好、习惯兴趣等各个方面都不甚了了,怎么能选择出一套真正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呢?又怎能使学生通过老师的传授指点获得最大的收益呢?

年龄不同,个性不同,受过的训练不同,教学经验、教学态度以及教师自身的个性素养及风格的不同,都会影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对教法的选用。即使对同一个教材,不同的教师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个有30年教龄的老教师和一个刚刚出道的年青教师,一个性格开朗的教师和一个性格内向的教师,一个男教师和一个女教师,他们在对教学环境的理解,对学生的研究掌握,对教材的感知角度和深度,对各种事情的处理办法等各个方面,都会存在着很大差异。正象是对待一年四季,人们的感觉都不相同,甚至是同一季节的同一天,人们的感受亦不一样。如夏天,在文学家的眼里是一个炎热奔腾的季节,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则是可诅咒的“炼狱”

。对待鲜花亦是如此,有人从它的馨香中感觉到了沁人心脾的陶醉;有人从它的绚烂中感到了鲜艳夺目的惊异;更有人从它的秀姿中感到了“绰约如处子”般的韵致。如此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在感知上的区别和个性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在执教之前,深入地研究自我,发现自我,界定自我,寻找自己的个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性质及内容去进行教法上的深层和广阔的思考选择。倘若我们凭主观臆想办事,不管自身情况如何,强行运用某种对自己并不适合的教学方法,或者盲目模仿某种教学方法的框架,“东施效颦”,那势必会落得个“邯郸学步”的结果。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别人的成功经验不可以借鉴,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只要是遵循教学原则、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我们都认为是好的,应该借鉴之,并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去消化,借为己用,完善自己的教学。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自信,夜郎自大,把自己教学方法中的缺陷和不足当成个性和风格。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首先做到“知己”是必要的,“知己”是取得成功的准备阶段,唯有“知己”才能正确选择。

关于教师的作文评语【五】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推荐》,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推荐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忙,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这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这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应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一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推荐》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推荐:那就是读书,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十分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超多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这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推荐》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