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蛙之间的故事作文(大雁和青蛙的故事作文400字)

与青蛙之间的故事作文(大雁和青蛙的故事作文4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6-20 04:19:34
与青蛙之间的故事作文(大雁和青蛙的故事作文400字)

与青蛙之间的故事作文【一】

狗叼着肉渡过一条河。他看见水中自己的倒影,还以为是另一条狗叼着一块更大的肉。想到这里,他决定要去抢那块更大的肉。于是,他扑到水中抢那块更大的。结果,他两块肉都没得到,水中那块本来就不存在,原有那块又被河水冲走了。

这故事适用于贪婪的人。

与青蛙之间的故事作文【二】

这个故事,最近总是重复的讲,每次讲给不同的人听都有不同的感慨。

蝎子要过河,它向善良的青蛙求助。

青蛙说,你有毒,万一你蜇我怎么办?

蝎子说,我蜇了你我也会沉入河底的。

善良的青蛙觉得有道理,于是背起蝎子过河。

游到河中央的时候,蝎子还是蜇了青蛙。

在沉入河底的那一刻,

青蛙问蝎子,为什么明知道会沉入河底,你还要蜇我?

蝎子缓缓说到,因为这是我的天性。

以前总是对这个故事不解,因为一句天性就可以置两人的伤害于不顾。而现在,总是听惯了那句,对不起,我就是这样的人,对不起,这就是我的风格。

青蛙明知道蝎子有毒,依然抱着一份善良和单纯背着蝎子过河,可是同故事一样,现实社会里,这份善良和单纯往往被人践踏着,因为这样的践踏,从此也就没有了青蛙背蝎子过河的故事。

也许真的有些人,他们给予的伤害是出于天性,甚至明知道自己会受到伤害,却依然义无反顾。我在想在最后沉入水底的那一刻,蝎子有没有流眼泪,有没有后悔?也就天知道了。可同样也有些这样的人,明知道对方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却依然执着的认为自己能够改变,执着的认为自己可以感化。善良的青蛙也许不知道,有毒是蝎子的天性,不是一只青蛙能够感化的,而需要漫长的进化。

其实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结局,那就是青蛙感觉到了蝎子还是会伤害它,于是它游到河中的一片荷叶上,躺在那。蝎子说,我们不过河了吗?青蛙说,会过的,总有那么一天。蝎子很着急地说,留在这我们会被太阳晒的。青蛙依然静静的趴在那。也许只有等到蝎子变成另一只青蛙,它才能游走。蝎子什么时候能变成另外一只青蛙,变得善良单纯呢?呵呵,善良的青蛙是那么的固执,固执的认为蝎子会变,固执的相信这一奇迹。也许还没来得及变化,他们就被太阳晒了。

这个故事总是被人套用于爱情。

为什么青蛙明知道会受到伤害依然背蝎子过河?因为它爱上了蝎子。

为什么蝎子明知道会同样受到伤害还要蜇青蛙?因为这是蝎子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也许,生活中你也扮演着蝎子和青蛙的角色……

与青蛙之间的故事作文【三】

青蛙愉快地接受邀请,水蛇口若悬河地讲起它们游泳的快乐、旅行的趣味,以及沼泽地里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奇闻轶事。但青蛙边听边犯愁,因为它不久前将一条腿弄伤了不能游泳,没有别人的'帮助就难以成行。水蛇赶紧替它想了个办法:它让青蛙把爪子绑在自己的后脚上,用灯芯草捆住。

一进沼泽地,水蛇就把青蛙使劲往水里拽。它正打着如意算盘,在它眼里肥青蛙真是一道美味的菜肴,大吃大嚼可真过瘾。水蛇在想象中把青蛙嚼得嘎吱直响。

就在这时,一只老鹰在天空盘旋觅食,正巧看到那条水蛇,便俯冲下来把水蛇抓住了。因为灯芯草捆着青蛙和水蛇,所以老鹰一下子捕获到了两份猎物,心里格外高兴,不费吹灰之力就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算计别人的人,却茫然不知自己也在被人算计着,结果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自讨苦吃。

还是少一点算计,多一点爱心吧!

与青蛙之间的故事作文【四】

几头公牛正使劲拉着货车行走,车轴被压得发出吱吱的响声,牛回过头,不耐烦地对车轴说道:“喂,朋友,我们无声无息负担着全部重量,你叫唤什么?”

这故事是说,那些叫唤得特别响的人往往干活少,而那些不作声的.人往往承担着全部重量。

与青蛙之间的故事作文【五】

“喂!亲爱的朋友,快告诉我,我和那头牯牛差不多大小吧?”它问它的同伴说。

“不,朋友,还差得远哩!”

“你再仔细瞧瞧,现在我可憋足了气。我又鼓大了些吗?”

“我看不出来。”

“那么,现在呢!”

“还是老样子,没有发生变化。”

这只异想天开的青蛙根本就没法跟大牯牛比大小。它想入非非,拼命鼓气,由于用力太猛,胀破了肚子,啦!

每个人都有,就像青蛙的肚皮,越多,肚皮就鼓得越大,当不再是的时候,那就走向了极端,肚皮承受不了想象中的极端,就破了。

与青蛙之间的故事作文【六】

如果我是公众号运营者,也许该以《他们相爱了那么久,却没有被彼此掰弯》为题,然后对两个长期撕磨的已婚男人大肆渲染?所幸我不是,可以回到我熟悉且觉着舒适的轨道来审视这部干净的电影。影片原题《Genius》,这显然是一类人的总称,中文译名《天才捕手》是个偏正词组,似乎有意强调后者,且有《心灵捕手》的即视感,如此译名也无甚不妥,至少可以让人直觉,这将是一部内敛著称的电影。

影片有着美国出版界著名编辑麦克斯威尔·伯金斯与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的纪实蓝本,故不可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故事。后者38岁早逝前仅有《天使,望故乡》与《时间与河流》两部长篇存世(《网与石》和《你不能再回家》的出版乃他归于尘土后的事,对于他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天才的所有,却是他人生的全部。而编辑麦克斯威尔·伯金斯除了将籍籍无名的天才的托马斯·沃尔夫推上近现代文坛,还是菲茨杰拉德(代表作《夜色温柔》、《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及海明威(代表作《太阳照常升起》、《老人与海》的推手。在猎奇心爆棚的当下社会要工整规矩地书写两个男人之间的工作与情谊,反倒成为一件很难想象的事情,尤其在与阅读越来越疏远的中国,沃尔夫的读者也许还不如郭小四的来得动物汹涌,更别说伯金斯的粉,演员及其表演魅力必须首当其冲。

所幸几位演员都有过驾驭传记人物或作家的经历。科林·费斯2011年凭借《国王的演讲》指染奥斯卡影帝,裘·德洛早年曾在《王尔德的`情人》中饰演作家,新近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也有他串演作家的身影,而妮可·基德曼不仅有过《摩洛哥王妃》的塑造,还在《海明威与盖尔霍恩》出演过作家之妻。科林·费斯演绎的编辑麦克斯威尔·伯金斯沉稳深邃,有一股强大而静谧的牵引力,裘·德洛化身的托马斯·沃尔夫自我而癫狂,像是一颗刚被点燃的火球,妮可·基德曼又一次化身天才作家的妻子,这也是她与裘·德洛《冷山》之后再度牵手。

影片的开局恬淡,节奏也显得单一,无非是《天使,望故乡》的发现、改稿和成功,一切皆像是纪录式的炫耀,当《时间与河流》的出版眼看业要陷入这种单一时,妮可·基德曼的一把手枪实现叙事变奏。此时的托马斯·沃尔夫沉迷改稿,已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倍感失去丈夫的艾琳将生抉择摆在伯金斯面前——要么让我打你,要么我打自己!伯金斯表面上风平浪静,三言两语打发艾琳,实际明了后院起火的危机。《时间与河流》修改长达9月,两人的深度厮磨已严重影响到两个家庭生活。略微不同的是,沃尔夫的自我与艾琳的冲动拉开裂隙,而伯金斯的谦礼得到了妻子和孩子们的理解。毕竟伯金斯并非王尔德,他只是为了工作,为了不负一个天才的才华,他连人家后院也要一起。

正如译名《天才捕手》的偏正结构,我在片中更为科林·费斯饰演的伯金斯所吸引。这么说并非裘·德洛饰演的沃尔夫不好,恰恰相反,裘·德洛诠释的沃尔夫如烟花灿烂,他的癫狂创作与骄傲自我交辉,可刚刚开始自我反省,尝试进入另一个人生的维度就被疾病一口吞噬,令人痛惜。之所以为故事里的伯金斯感染,更多的是因为他天职使然,作为一个幕后推手的纯粹与无私。如若不是《天才捕手》,我还真不知《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时间与河流》是如此这般走上文坛的,更不知除了作者之外还有如此伟大的付出。话说回来,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确实需要一系列职业、敬业的付出,需要无数默默无闻的巨匠来成就。

可惜的是,这是上世纪初的故事了,匠人的时代正在远去,天才的笔耕者越来越稀少,理想正被梦想取代,诗意正被务实扼,所剩蝇营狗苟和步步为营的设计与算计,伯金斯这样的职业匠人在我们的土地上难觅踪迹。从某些个角度来说,《天才捕手》更像是写给文字爱好者的一封老情书,但愿这样的故事不会是绝笔。

与青蛙之间的故事作文【七】

由科林·费尔斯、裘德·洛、妮可·基德曼强强联手主演的电影《天才捕手》,在制作之初就引起诸多关注。这是部传记电影,讲述的是美国大作家托马斯·沃尔夫与他的图书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之间的友谊。不过影片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首映时,场刊评分不高,之后在美国、英国等地上映,反响也一般。无论是影评人还是普通观众,都觉得电影拍得太过规矩、太过四平八稳了。纵然如此,《天才捕手》仍值得一看,科林·费尔斯、裘德·洛、妮可·基德曼互相飚戏令人过瘾,并且,电影关于伟大才情与伟大友情的阐释,颇为触动人心。

裘德·洛饰演的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天才作家托马斯·沃尔夫,他的代表作《天使,望故乡》(1929、《时间与河流》(1935是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科林·费尔斯扮演的则是美国出版史上最杰出的编辑之一的麦克斯·珀金斯,他曾一手发掘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等作家,当然,也包括影片所要讲的沃尔夫。

电影伊始,珀金斯收到沃尔夫《天使,望故乡》的书稿(这时书名是《O LOST》,他慧眼识英才,认定了沃尔夫是个天才小说家。在此之前,沃尔夫收到无数出版社的退稿信,珀金斯的认可令他欣喜若狂。《天使,望故乡》大获成功,沃尔夫一举成名,他与珀金斯的友谊由此建立,珀金斯青睐于沃尔夫的天才,沃尔夫信赖于珀金斯的睿智和洞见。

影片大篇幅刻画的是沃尔夫第二部长篇小说《时间与河流》的出版过程。沃尔夫写就的《时间与河流》草稿达5000页,整整三大箱,珀金斯认为小说太过繁冗,必须删减。为了完成《时间与河流》的修改,两人整整9个月几乎是吃住在一起,每天就一个章节、一个段落、一个句子乃至一个词的修改进行无休止的讨论和争吵。他们之间的友谊也在这一过程愈发牢固,甚至严重影响到了他们各自的家庭,但他们却浑不在意。

沃尔夫的爱人和珀金斯的妻子不免对他们产生误会,他们两人如此黏在一起,难道真的仅仅是一个编辑与一个作者之间的工作?

的确不是,他们因为工作而相识,但这两个男人吸引彼此的,却是各自的才情——就如本片英文名“genius”所言。沃尔夫不顾爱人的苦苦哀求,因为“不管哪一天,只要他(珀金斯一开口,你(沃尔夫便随叫虽到”,他完全信任于珀金斯的权威;而珀金斯面对妻子的不满时,这样向妻子解释,“像托马斯这样的作家,我可能一生只碰到一个”。他们都太沉浸于对方的才情了,乃至牺牲什么都在所不惜。凡夫俗子的我们,肯定是不会将友情与才情联系在一起,大多数男孩选朋友的标准是可以一起喝酒撸串打游戏,大多数女孩选朋友的标准是可以一起逛街看剧聊八卦,怎么还有人会将友情建立在才情基础上?

但翻看一部世界文艺史,因才情而走向彼此的深厚友谊太多太多,中国古代的白居易和刘禹锡,李白和孟浩然,李白和杜甫,韩愈和孟郊,苏轼和黄庭坚;外国的歌德和席勒,拜伦与雪莱,普希金与莱蒙托夫,还有兰波和魏尔伦、艾伦·金斯堡和Lucien Carr这种最后互相掰弯的……我们并非说才情是友情的充分条件,但却可以这样说,伟大的才情很可能催化出伟大的友情。才情之于友情的魅力到底在哪?

贺拉斯说,“对于思想健康者,什么也比不上一个令人愉快的朋友”;

培根说,“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

巴尔扎克说,“一个有天才的朋友可以通过友情、领会,和他并驾齐驱”;

哥德说,“像席勒和我这样两个朋友,多年结合在一起,兴趣相同,朝夕晤谈,互相切磋,互相影响,两人如同一人,所以关于某些个别思想,很难说其中哪些是他的,哪些是我的”……

在先哲的语录里,我们可以窥见才情交锋给人带来的巨大愉悦感和成就感,这种快感不仅仅是智识上的探索和游戏,也包括才情交锋对彼此的砥砺,以他人之长改善自己所短,让自己不断成为更好的人。而这也是珀金斯和沃尔夫在彼此身上投入如此多时间、精力和感情的原因,因为相知,所以相惜,因为棋逢对手,所以欲罢不能。

《时间与河流》出版之后,沃尔夫的自大自傲让他与珀金斯分道扬镳。不久后,沃尔夫在旅行中患上恶疾,并最终英年早逝。沃尔夫下葬之后,珀金斯收到他的遗信,沃尔夫告诉他,无论发生了什么,他们的感情从来不曾破灭。事实也是如此,几十年后我们通过影像见证了这一切。在我们这个友谊越发流于功利和庸俗的时代,那种纯粹生发于才情的欣赏、智识的交锋以及对完美的共同追求的友情,真的太稀缺可贵,太令人心向往之了。仅凭这一点,《天才捕手》值得一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