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中国作文怎么写(可爱的中国征文怎么写)

可爱中国作文怎么写(可爱的中国征文怎么写)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7-20 13:01:56
可爱中国作文怎么写(可爱的中国征文怎么写)

可爱中国作文怎么写【一】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那里讲的就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我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就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一样,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就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就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的,据说就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就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就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必须与我们这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就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就是十分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就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就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能够说就是尽到孝了。”那里讲了什么就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一样。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就是贪污或就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就是孝。父母都期望子女比自我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就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带给丰厚的物质不就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就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就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就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就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就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就是说几个人走在一齐,那么其中必定有能够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我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就是至理名言,好处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必须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群众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就是上晓天文,有的就是下通地理;有的就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就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就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就是因为它用心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务必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就是正就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我,努力实践,完善自我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礼貌、昌盛、礼仪之邦。

可爱中国作文怎么写【二】

坐在桌前,写《论语十则》读后感。拿着《论语》摇晃了半天,也感不出个头绪来。恍惚中似乎看见一缕魂儿头过纸背,飘荡在春秋战国和两三千年后的今天。

想当年,孔老人家为做官周游列国,历尽颠簸,费劲口舌。不只是相貌不够酷,还是不太会做秀,反正最后没戏,只得回到老家教书。为了多挣几个钱,收了三千弟子,只是混个温饱,最后也没发财。就得了几束肉干,几片干鱼,很失败的样子。

说他是办学的祖宗,有可能的。听说以前的私塾都挂他的画像。现在私立学校是不挂他老人家的像了,不过收费比起祖宗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说他书教的好,似乎有点儿勉强。据观察,他就的教学宗旨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由,会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不懂?自己去想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在路上大伙儿互相讨论学习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凭兴趣爱怎么学就怎么学吧。

学的怎么样,全靠一个“悟”字。悟好了,是老人家的功劳;悟不好就只能怪自己了。反正已经收到了肉干,鱼片,“我是老师我怕谁?”

后来要不是几个学生有出息,哭着喊着又是叩头又是膜拜的,他老人家才不会成为千古圣人。嘿嘿,不信啊?你说他书教的好,让他拿特级教师证出来看看!

教书不怎么样吧,说话也没什么水平。

那天不只怎么的跑到河边上憋了好半天,总算说了句有意思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弟子们历尽记录下来大呼高明。其实就在他不远处有一位老农也在说;“不抓紧点种上,秋后就得饿肚子了。”

从战国回来,也不敢把自己的感想写到作文本上,那不是找吗?还是按照“四勿”原则,端端正正的写上:要抓紧分分秒秒时间,刻苦努力,向孔子学习。

学什么?忘了。

可爱中国作文怎么写【三】

眨眨眼睛,嘟嘟嘴巴,照照镜子,理理头发。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叫郑军燕,这是一个活泼开朗又单纯的小女孩哦!

郑军燕,她是我的同桌,我俩是对同桌冤家。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她那时扎两根小辫子,穿着红棉袄,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特别可爱、有趣。所以我特爱和她玩。有一次,我们在一起玩,她总是活力四射,而我玩一下就喊累。我和她来玩捉迷藏,我来当找的人,她去躲在一个地方。她躲在桌子下,桌子大,她小,桌子一下就把她遮盖住了,我上找找,下看看,怎麽也不见人影。

我想了一下:“恩,郑军燕特胆小,那胆子比老鼠还要小,要不我学老虎叫,把她给吓出来!”“吼吼吼!”我大声叫喊道。但郑军燕不知哪里的勇气还不出来,我进了房子里,把她给揪了出来。她一抬头,我吓了一跳,哭的太厉害,成了个小泪人。她说:“呜呜,有老虎。我大笑,她追着我打,我要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咯!还有一次,我和她去“旅游”。我和她兴致勃勃地去玩。“啦啦啦啦啦!”我俩一起唱着五音不全,更像鬼哭狼嚎一般的歌。那歌声连鸟听了,都要晕倒,何况旁人呢!到了,我们开始吃东西,我俩像非洲难民一样。不一下,就吃完了。我看到了一个好玩的地方,吃的太饱,我俩走不动了。嗨!这次“旅行”结束了。不过,她还是很开心。

这是一个多麽单纯的女孩,没有一点杂质,她是一个可爱果!

选择我们身边熟悉的人物来写,非常好。文章中心也突出,尤其开头写外貌的部分,叠音词用得真好。

可爱中国作文怎么写【四】

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照在鱼缸上。一群鱼在鱼缸里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真可爱!这就是我们家的小精灵——金鱼。

那种名叫“水泡眼”的金鱼,一对大眼睛鼓鼓的,白白的肚子鼓得大大的。尾巴像一把大葵扇,两旁荷叶般的鳍不停地扇动,在水中慢慢地游动着。还有种金鱼全身乌黑,鳞片灿烂,像穿着乌黑的铠甲 ,真像位久经沙场的将军。

这群鱼中那条“将军鱼”真是霸道。在这个鱼缸中,如果每条鱼都是饱的,那太阳就从西边出来。每当我喂食的时候,它就把鱼食一抢而空,其它鱼只有看的份,而它却趾高气扬地在水底游来游去。我 只好又撒了一次鱼食,可等其它鱼还没反应过来,又被它偷走了,我又好气又好笑,干脆把它捞起来放到了另一个鱼缸里。其它鱼终于可以饱餐一顿了。

饭后,鱼儿三三两两地出来散步。那条红金鱼的头上长着一个红瘤子,尾巴四周是花的,就像一位戴着红皇冠,穿着花衣服的公主,游起来像一条红霞在飘动,真迷人!可是一只鲁莽的金鱼匆匆游来, 不小心弄脏了它的衣裙。“公主”气的紧追不舍,打它个片甲不留才走。再看水草那边,几条小金鱼正在捉迷藏。它们一会儿藏在岩石下面,一会儿躲在水草中间。哟,躲哪儿去了呢?哈哈,原来它用 小彩石搭了座“小房子”,躲在里面假装睡大觉呢!喂,快看!一条金鱼从水底飞快的往上冲,跃出了水面,像是慢动作一样,转了个身。又“扑通”地掉进了水中……

夜幕降临,小鱼儿们要睡觉了。如果你看见鱼儿的眼睛是睁着的,它们有可能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了呢!

小金鱼,真可爱!

可爱中国作文怎么写【五】

《论语》既是通俗的,也是典雅的。常读常新。

揽《论语》全貌,我们不难发现夫子是那样的可亲可敬,童真的烂漫和深刻的哲思天成一体,坚毅的性格与随和的态度共伴一生,嬉笑怒骂无不真挚自然。

《论语﹒八佾篇》所载: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已,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段话大致的意思是,“仪地的一个官员想见夫子,他说,凡大德之人来到此地,我还从来没有未见到的。学生就把这个官员引见给夫子,官员出来后说,你们这些弟子啊,何必整天哭丧着脸,天下遗失道统已经很久了,夫子是上天派来向世人敲响警钟的!”

当年的夫子和我们当下一样,都处在社会的大转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时局,大家都在痛心扼腕。但以一己之力向时代发出呐喊,惟夫子一人。

我常为《论语》开篇三问而击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初读此文,颇有疑。问自己,学习怎么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干巴巴的书本啃到何时?朋友来了好好招待,噢,还说的过去吧……如果别人不了解、不理解甚至误解了我的良苦用心,我还要当做没事人一样,这可能吗?

重读这段话,甘似饴。原来,在古代“学”和“习”是两种功课,古人称理论知识的受教掌握为“学”,生活实践的训练体验为“习”,二者缺一不可,不仅学得理论,更要反复练习运用于实践,“习”的古义是鸟的羽毛,当鸟儿学会飞翔,自由遨游在天空,那是一种怎样的快乐啊?

夫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又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古之六艺,乃“礼、乐、射、御、书、数”,何止是光啃那些干巴巴的书本。夫子的时代还没有线装书,“有教无类”的思想,首倡私庠之滥觞,使王公贵胄之学走入寻常百姓之中,学其艺、观其性、察其道,在反复的教习中,感悟、俯拾人生的味道,那是一种怎样的快乐啊?

同样,“朋”和“友”古义里也是两个概念,“同门曰朋,同志为友”,当志同道合的同窗师兄弟相聚在一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探寻世间的真理,学问的要义,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澄怀观道,玉宇清明。再来体会“人不知而不愠”,不会在为“误解”而陷入烦恼执着,夫子还言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样一个推己及人的胸怀,不正是夫子文质彬彬、谦谦君子的真实写照吗?

再读此篇,淡如水。这三问,好似人生三境,反复玩诵每每都有收获,好比“诗无达诂”,意犹未尽,经过岁月的磨洗,人性之真、人性之美、人性的淡泊,愈发凸显了。

夫子是可爱的——讽其弟子宰予“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他是美食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还是音乐发烧友“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位十足的书呆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夫子是现实的——他教子说话办事“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他直指人心“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为了生存,自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做过鲁国的司法部长,直抒自己的法治理想“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更有穷途落魄时,路人的哂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夫子更是中华先民在追求美好理想过程中实现人格升华的典范——“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者矣,未见蹈仁而者也”,他初衷不改,一路前行,一次次振聋发聩的呼唤和追问,化作中华民族独有的深入骨髓的精神气质,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气概,壮言壮志壮行,终成“万世师表”,为后世景仰!

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生活已打下《论语》等儒学经典深深的烙印,许多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成语多出于此,如见贤思齐、循循善诱、克己复礼、见义勇为、任重道远、温故知新、祸起萧墙、当仁不让……

许多名言、警句更是至今发散着智慧的光芒,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些成语、箴言辞简而意深,作为我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南非常适宜。

夫子就是这样一位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深邃而又质朴的人。往事越千年,重拾国学经典,重树文化自信,中华儿女有足够的智慧与底蕴实现自己的百年复兴梦!再读《论语》,木铎铿铿,声犹在耳——

这是一位慈悲老人的谆谆教诲,页页叮咛。这是中华民族跨越千年的精神浩叹……

可爱中国作文怎么写【六】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学而不厌”。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希望学生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是学生很好的榜样。

教师要做到“诲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师教育孩子要耐心”,我们经常这样说。但事实上,我们许多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老师会在课堂上生气发火,这是我们还没有学会耐心的佐证。

教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感情冲动,除了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别无他用;教师的喋喋不休,除了让孩子耳根的茧子更厚以外,没有其他功能。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无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如此而已。有没有更有效的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尝试一下?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原谅他,提醒他,毕竟学习是孩子的事,他没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帮助;当课堂秩序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我们应该考虑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呀?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帮他找出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帮助他下次完成作业,使孩子体验及时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当孩子犯了错误,耐心一点,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诲人不倦”四个字简简单单,但蕴含的是教师的爱心。

所以,作教师的,应该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