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弘扬雷锋精神主题作文8篇(弘扬雷锋精神征文800字以上)

最新弘扬雷锋精神主题作文8篇(弘扬雷锋精神征文800字以上)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25 20:20:16
最新弘扬雷锋精神主题作文8篇(弘扬雷锋精神征文800字以上)

最新弘扬雷锋精神主题作文8篇【一】

花,开放在繁花似锦的三月,灿烂而又奔放,飘洒的芳香让大地初出充满了春的气息。每当三月,我就会想起为革命而共献出生命的雷锋。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只活了22年,但是他为人民做出的贡献却是世人称颂的。他的精神有如火炬一样一代一代地传承着,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像这样做好事的“活雷锋”,在我们身边无刻不在。

就像春节的时候,无情的冰雪阻挡了外来民工的“回家路”。可是,归心如箭的他们仍按捺不住,冒着风雪踏上了“征程”。其中有一辆车在行驶途中,意外的事故发生了。在一个拐弯处,由于路面滑,这辆汽车翻车了。乘客们有的受了轻伤,有的受了重伤,有的甚至昏迷不醒。这些乘客们在痛苦的呻吟着。就在这一刻,迎面走来了一位农民。这位农民看到了这种情况,把他们接回自己的家里。那时,车里一共有四十多人,这个人似乎不怕乘客对他的沉重负担,不怕雪地的举步为艰,还一步一步地坚持把受伤的乘客背到了家里。尽管他家只有几间简陋的瓦房,可是,他还是让这些乘客住在自己的家里。他还把自己和老婆睡觉的床让给了老人和孩子。他把家里所剩不多的钱买了一些食物给乘客吃,就这样度过了两天两夜,指导救援人员赶到了,把这四十多位乘客载到他们的家乡。这位农民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啊!

这位最普通的农民,却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在他身上,我似乎看见了雷锋的身影,在他身上,闪耀着一种珍贵的精神。在这个繁花似锦的三月,我们看到这样的“活雷锋”,更觉得雷锋精神的可贵。这是雷锋精神的传承。

最新弘扬雷锋精神主题作文8篇【二】

3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雷锋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学习雷锋做好事的高潮。我们八(5)班的同学也纷纷响应校团委的号召,决定用实际行动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3月6日,我们一行九个同学约定到海州区长寿宫敬老院去看望老人。

早上8点,我们分别从家里提着慰问老人的牛奶、点心来到校门口汇合,一起坐车到敬老院去。长寿宫敬老院生活了十几个老人,他们年长的有八十多岁,年小的也有六十多岁。他们有的是孤寡老人,生活无法自理来到了这里;有的是儿女工作比较忙,没人照顾生活就到了敬老院。

老人们见了我们很高兴,他们拉着我们的手问长问短,我们也问了老人在这里的生活,祖孙两代谈笑甚欢。其中一个83岁高龄的老人,最喜欢我,她拉着我的手迟迟不放,她说我长得像她的孙子。我知道老人一定是想家、想家人了,我陪着她聊了很长时间。老人身体硬朗,耳不聋,眼不花,人也健谈,我衷心祝愿她老人家健康长寿。

我们看到老人们在敬老院的生活很清苦,他们吃的、住的都很简单。也许生活上的清苦对老人来说还不算什么,他们更需要的是家庭的温馨和幸福,他们需要享受天伦之乐。他们也需要社会的更多关爱。这是我此行的最大感触。回家后,我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我跟妈妈讲了我的感受,我说老人们太可怜了。妈妈说,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老人们会生活幸福的。国外有很多义工,他们自愿到敬老院去慰问帮助老人,我真希望我们国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来主动关心老人。

我们在敬老院陪老人聊天,和老人们一起拍照合影,帮老人们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平时顽皮淘气的同学们一个个变得乖巧懂事,好像一下子成熟了。

最新弘扬雷锋精神主题作文8篇【三】

中华传统美德在华夏史上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从未间断。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发扬传统美德是我们新一代中学生的责任。

今天,我在爸爸的带领下,去超市买了十袋水饺和一些水果,去看望自己的`奶奶。到了家,奶奶不在家,我和爸爸将水果放在桌上,动手帮爸爸煮起饺子来,不一会而,白花花的饺子浮出了水面,我知道这是科学中浮力原理,饺子熟了,体积膨胀,浮力增大,于是浮起来了。爸爸把饺子盛了许多碗,一字排开,两碗留给爷爷奶奶,其余的送给邻居老人家。不多久,奶奶回家了,一进门就闻到了香气,就知道是我们来了。吃到饺子的邻居爷爷奶奶,都来到奶奶家,跟我们唠叨唠叨家常,都夸我爸爸是个孝子,我是个孝孙女。我们都开心的聊了一个上午。

我认为发扬美德是一种提升自我人生价值的方式,也是塑造人的基本素养的形式。我向老人尽孝,付出的只有一份心,收获的却是老人的全部。于是我明白了:美德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一次帮同学拿衣服,一次帮助妈妈洗脚,一次,一次,都是美德的具体体现。在家里孝敬父母老人,在学校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在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中,都能折射出我们的身上是否有美德基因。

美德之所以称之为美德,是因为它是一个真理,一种内在的美。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