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行记作文(一路前行作文500字)

路行记作文(一路前行作文5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7-16 14:47:35
路行记作文(一路前行作文500字)

路行记作文【一】

再读《湘行散记》,又一次感受到了从文先生那如水一般的文字带着湘西的秀丽山水,带着浓浓的湘西风情,带着对生命,对历史的感悟静静流淌而过。文字虽如水,过而无痕,却沉淀下了太多的叹息。

《湘行散记》收录了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湘行书简》《湘西》及《烛虚》等作品,可以说贯穿了从文先生20、30、40年代三个时期的代表作,他的散文创作在纵向发展上,因表现形式的的差别体现出三个阶段的不同风貌,展示出从文先生对生命意义始终如一的探究。

《湘行书简》作于从文先生回家探母途中,是他与夫人张兆和的一组信札,以散文般的文字描写了先生归途中的所见所闻,后来的《湘行散记》即是根据这些诗意的信札写成。仅仅是六篇散文,那条纵贯湖南西部的河流以及两岸的风光民俗人情,就被用清新优美的文字展现在世人面前。

路行记作文【二】

早上六点从凭祥坐了四个多小时没有空调而且人超多的绿皮车汗流浃背地赶到南宁,正是正午的时间,买了下午两点的票到桂林,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马不停蹄地赶去大雁同学家拿东西、吃饭,然后不要脸地在火车站旁边的一家蛋糕店里蹭空调,一分钟也没有合眼又上了火车,这次好多了,是双层空调车,人也不多,就这么一路享受地到桂林了。

车晚点一个多小时,但已经无关紧要了,火车上看着车窗外青山如黛绿水如带地闪过,感慨这是我坐过的最享受的火车了。桂林的天气比起坐着都出汗的南宁来,惬意多了。刚下过雨,街道两旁的人行道水迹未干,打电话问好已经定了的酒店,背着包拖着箱子一路走过来,桂林的警察相当敬业,问了一下路,不仅相当详细地告诉我们怎么走,而且热心地建议我们打车多少,坐三轮车多少。不过最后我们还是靠着11路公交轻而易举地找到了住处。

小洋楼是个好去处,据说旁边就是桂林两江四湖的交汇处,旅客住在二楼,我们去的晚,但是因为提前打过电话,所以床位还给我们留着。我们要了个四人间和六人间,我的四人间里已注满了三个人,都是国内的,而她的六人间里则是中外荟萃,立陶宛、西班牙和美国人都有。这时名副其实的青年旅社,价位合理而且干净卫生安全,跟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地方比起来,真可以称得上是青年之家。白黑黄三色人种俱全,住的那两天真让人觉得地球一家世界大同触手可及。

之前一直以为昆明是我到过的最好的.城市,但是桂林征服我们不过只用了一天一晚的时间。到的当晚安排好行李,就迫不及待地走出去,从店里拿了张地图沿着中山路一路往下走,看着城市里的水光楼影,各种肤色的各种语言的人们擦肩而过,没有喧嚣,但是绝不简陋,要怎么形容了?这城市好像繁华世界的一处荷塘,任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那么精致且安静地美丽着。

第二天还是拿着那张地图一路地走,有时候觉得凭着双脚就能走完整个城市,却想不到那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头背后又藏着一片街区,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公园,那些楼房、车子不过只是公园里的布景。有水的城市大多喜欢开发出一条滨江路或者滨河路,可是有那座城市可以和桂林的相比了?路上的每一辆车都那么安静地驶过,每一棵树都与众不同,每一个拐角之后迎入你眼睛的定是不一样的风景。桂林的美不只在独秀峰、象鼻山,不止是漓江上的船影、船上的鸬鹚,不只是日月塔、玻璃桥,不只是城市灯火斑斓时候两江四湖边垂钓的身影、水面的浆声,桂林的美在街道上的每一块地砖、城市的每一个拐角、拐角处的每一家小店、店里的那才三块钱一碗的桂林米粉。

走在街上的时候,看着迎面而来的某个人突然心生羡慕,能生活在这样的一座城市里是一种怎么样的恩赐!那些像我一样的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一定也感同身受。否则他们绕了半个地球跑来是为了什么了?

第二天坐竹筏由漓江水路去阳朔,同船的有两个一样年纪的波兰情侣和一个美国老头,竹筏飘过之处两岸青山夹绿水,一江闲情顺水流。水流很缓,山姿各异,美国老头说着不熟的汉语、波兰人说着不熟的英语,我们一起醉在这江风里。我想起小时候在家的时候拿个汽车内胎从家乡那条河顺流而小的感觉,那个时候用欢乐留住时间,而现在却总想用时间留住欢乐。

阳朔却跟所有的旅游小镇一样,挤满了各色人等,晚上我们就坐车回去了。第二天我们坐火车往成都了,去迎接喧嚣和热闹,而桂林、漓江,好像这个夏天我做过的一个清凉美丽的梦。

路行记作文【三】

最后那一天,黑鱼十分焦躁,在水里扑腾,弄出很大的动静,拼尽最后力气跳出狭小的水面,在离盆挺远的地方。我原以为这是黑鱼的“垂挣扎”,听了这些传说后,我才知道牠是去找牠的爱去了。每年五月下旬,定居性鱼会成群结队地游到接近岸边的浅水草丛中,雄鱼追逐雌鱼,不时露出水面,荡起水圈。雌雄间热闹够了便开始产卵,当地人叫“咬汛”,也叫“甩籽”。这段时间鱼群大量集中,精神亢奋,动作没有平日里敏捷。这时下水用鱼叉、木棒就能捕到鱼,有时一棒子打翻一条鱼。运气好的,一中午能捕几百斤大鲤鱼。直到今天,密山境内的许多水域里也生长着野生鱼类。今年七月六日下午,我陪同公司保安员作为最后一组去兴凯湖。在途经密山乡村时,见到一只金毛狗,嘴里叼着一条大鲶鱼,浑身湿漉漉地往村里跑,去找主人请功邀赏。公路两侧都是水稻田和浅水泡子,金毛狗捕到鲶鱼的地方只能是水稻田或浅水泡子。

密虎平原属于沿河滨湖低平原,多小河流,有的河流是沼泽性河流,经常洪水漫滩,排水不畅,留下了星罗密布的水泡子。再加上千万年来人类较少在这里活动,使这里从远古一直到上世纪中期都是野生动物的乐土。于是,就有了那句关于北大荒开发初期被引用最多的民谣:“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当年,各农场都有打鱼点,到了冬天,除了修水利没什么活干,就组织一些身手好的职工上山打猎,窖鹿、打野猪、掏黑瞎子洞。有的农场每年能打到几百头野猪,有的农场一年能捕到上千头鹿,就此建起了养鹿场。我们从牡丹江垦区集中布局的密山、虎林等县的地名来源,也可以知道这里曾是动物的天堂。密山一名源自境内的蜂蜜山。据说兴凯湖绵亘起伏的丘陵,古时候野蜂密集,夏秋时节,山花烂漫,清甜可口的蜂蜜从山上一直流淌到山下,引来了许多嘴馋的大狗熊。后来人们就把这山叫做蜂蜜山。清朝光绪二十五年设立蜂蜜山招垦局,光绪三十四年置密山府,始称密山。虎林一名取自七虎林山和七虎林河。直到今天,虎林境内仍时有发现东北虎的报告。有人考证,“七虎林”不是说森林里住着七只老虎,而是从满族先民——肃慎族语音译过来的,古籍中有记载“漆忽林”、“稀忽林”的。“七虎林”乃沙鸥之意,说明几千年前这条河上海鸥是很多的。

我儿时也曾留下过属于自己的“瓢舀鱼”的记忆,稻田地的小水渠里秋天有鱼,我把小水渠两头用土堵上,挽起裤子下到水里,用脚把水搅混,小鱼便把脊背露在水面上。这时用手一条一条地捧上来,真有种“瓢舀鱼”的感觉。不过,这些小水渠里尽是一寸来长的葫芦子和老头鱼。这两种小杂鱼的学名分别是黑龙江鳑鮁鱼和东北塘鳢。那会儿没人吃老头鱼,说是老头鱼的鱼头里有病毒。而现在酱焖老头鱼早已经是城里餐馆的一道名菜了。北大河位于场部的北边,转到场部东南时就叫南大河了,其实就是一条人工开挖的'水渠。小时候,我常在暑假里和小伙伴们去北大河摸鱼。渠底是膏状的黑泥,有人走过就会留下一串脚窝。我有时会在水下的脚窝里踩到鲫鱼,反映快时,就能把鲫鱼踩倒,然后俯身用手抓起脚下的鱼。另一种摸鱼方法是用双手沿着渠底往渠岸上推,碰到鱼时立即合扣双手,将鱼扣压在手下。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手在水中的树根、枝杈等物体间触摸感觉鱼的存在,适时做出反应。北大河水闸下面的水中有一堆石头,是摸鱼的好地方。

有一次,我把胳膊伸进石堆的间隙中,突然感到指尖处有团又滑又凉的东西纠缠在一起,不停地翻滚。我兴奋地心跳急促起来,知道这次遇到了几条困在石堆里的鲶鱼,唯一的出口被我的小胳膊堵住了。我把身子趴在水里,使劲伸直胳膊,只差一点。我把身子紧贴在石头上,胳膊也被石头划出印子,还是差一点。那团又滑又凉的东西仍在我的指尖上翻滚,让我欲罢不能。我抽出胳膊费劲力气搬开石头。石头搬开了,那几条鲶鱼也逃得无影无踪了。我坐在石头上骂自己笨。

有一年国庆节,我和父亲、姑姑三人去草甸子割草。傍晚回家的途中,发现一处水坑里,水已经很浅了。坑底有几十条鱼在浅水里扑腾着。父亲让我下去捉鱼,那天也不知道因为什么,我找了好多理由就是不下去,父亲也没下去。等到第二天,我们带着土篮子再次来到那个水坑前,里面一条鱼也没有了。当时岁数小,我没觉得这算什么事儿。可是二、三十年后,近十几年来,我常常梦到这样那样的快枯竭的水域里,成群的大鱼扑腾着,或者已经枯竭的河床上,杂陈着大鱼的骸骨。我不会解梦,不知道这样的梦,为什么时常来到我的脑海。

路行记作文【四】

想读《湘行散记》,是从逐渐了解沈从文开始的。沈年少即投身行伍,随队辗转川黔湘边境。吃过苦,也阅尽了社会的黑暗。心生厌倦后,即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可以说从文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也是努力的一生。只上过小学,但却凭着对文学的爱好,以及自己对社会人事的切肤体验和深刻观察,写出了当时社会喜爱的文字,从而跻身当时的“中层社会”。可是沈从文从来都自称是是一个“乡下人”,无时不感觉到,呆在这个群体里愈是长久,愈是感觉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深觉自己和周围的人看到的、想到的不一样,因此常常陷于一种让人无法理解的痛苦。对此,沈曾在《湘行散记》里写道:“三三,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了受难者了。”

读《湘行散记》你会发现,她名虽似游行志记,却并不是一般的出行心情记事。她是沈十六年后因探病母重返故乡途中的所见所感。与其说她是一本回乡散记,倒不于说是沈对当时社会基层民众的忠实叙述,以及对那方河域和生活在它上面的人们深挚而真诚的爱。

初读《湘》你会发现,那里有清澈毫无渣滓的河水,有听过之后一生也忘不了的橹歌,有爱说野话却勇敢有力的水手,有可爱质朴却沦为交际女的妇人。但远不止这些,从“老伴”到“滕回生堂的今昔”,你会了解,在那个战乱且无序的年代里,只在沈的视角范围里,就有那么多转徙漂泊,有那么多普通人在战乱里平静的去,却不为亲人知晓,有那多妻离子别,等待然后平凡的老去,有那么多平凡的人在命运的夹缝里平凡的生,然后在十六年后某个平凡的日子里不期而遇,却不再相识。初读,以为是在读小说,仔细斟酌,才发现是沈人生经历里的一些真真切切的缩影,细细体味竟不禁使人潸然。

再往后,从“一个多情的水手与一个多情的妇人”到“历史是一条河”,你会了解到,水手和拉船人拿着少得可怜的收入,却干着辛苦且随时有生命危险的行船行当。冬日三九,天再冷,船遇险时照样往下跳,行船过程中,船遇上险滩,河水再凶猛也得冒着生命危险下水护船,十年如一日。而即使这样,这些水手和拉船人却从不曾失去应有的勇敢和努力。而吊脚楼上妇人,多半因为这个社会的黑暗,以及家庭生计的原因沦落为交际女,而即使这样,她们依旧不失去那一份质朴和可爱,以及那一份对生活的纯真希望。

读《湘》你会发现,你情感会随着沈一样流淌,到最后俨然如那一派清波毫无渣滓。虽然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穷苦人们的悲惨命运和容易被“社会上层”漠视的生活哀乐,但沈从文没有将自己陷于深深的痛苦,没去无边无际的同情,也没有给人消沉灰暗的情绪。一以贯之的是对河水、对拉船人同船、对那片流域温暖的爱。因为沈从文知道,对这些人沉重的生活,我们这些读书人是不配说同情的,对这些人的命运沈从文也无力去做什么。想到这些感想,我又不禁想到书中的.文字,写道:

三三,我先前一时不是还提到过这些人可伶的生,无所谓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不需要我来可怜,我们应当尊敬来爱。沈从文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样的生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着而应有的一份努力。沈从文们在沈从文们那份习惯生活里,命运里,也依然是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更该感觉到这四时交递的严肃。三三,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感动得很!我希望活的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这份工作上来。我会用我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明些。三三,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的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了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

路行记作文【五】

1934年年初,因母亲病危,沈从文自北平回凤凰探视。据吴世勇编著《沈从文年谱》所述,沈从文于1月7日离开北京,先坐火车至长沙,继而在长沙转汽车至常德。随后在旧友曾芹轩的陪同下于1月12日到达桃源。

往后十多天,沈从文坐小船沿沅水逆流上行,于1月22日抵家。行船途中,沈从文每日给新婚妻子张兆和写信,报告行程及途中之见闻感想。一路下来,共写了将近50封信。

回到了北平后,沈从文以这些家信为底本,整理成散文多篇,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后商务印书馆于1936年3月将《湘行散记》结集出版。

集子中的文章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湘西世界,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自发抗争。

路行记作文【六】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很多动物,其中有一只小蜗牛,因为它是森林里爬行最慢的,所以大家都叫它慢慢。

森林里每年一次的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慢慢很想拿第一名,虽然它每天都坚持锻炼,可是它还是爬得很慢,这让它很苦恼。

慢慢整天闷闷不乐的,这些被它的妈妈看在了眼里,于是妈妈问:“怎么了宝贝,谁欺负你了吗?”慢慢犹豫了很久说:“我想在今年的运动会上拿第一名,让其他动物们不要嘲笑我。”妈妈对慢慢说:“我们是蜗牛,天生爬行就慢,是不可能拿第一名的。”慢慢听了妈妈的话伤心极了。

后来,慢慢一个人去森林里散步,走着走着,忽然一阵风吹过,一片蓝色的树叶落在了它的面前,慢慢看了看很好奇,凑近闻了闻,有一股清香的味道,放在嘴里嚼了嚼很甜,于是它就把那片蓝树叶吃了以后继续向前走。

过了一会儿,它发现自己爬行的'速度变快了,慢慢非常开心,它用力朝着家的方向爬去,来和妈妈分享这件开心事。

终于到了开运动会的日子,猴子、兔子、小山羊很多小动物都跑来参加,当大家看到慢慢也来参加运动会后都哈哈大笑,说道:“慢慢爬得那么慢,还敢来参加比赛,真是太可笑了!”在大象裁判的口令声中,比赛开始了,大家拼命地向前跑,而慢慢像风一样轻轻松松地冲在最前面,把所有参赛的动物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大象裁判最后宣布慢慢取得了今年运动会跑步比赛的第一名。

慢慢高兴坏了,小动物这时候对慢慢投向了羡慕的目光。慢慢成为森林里动物们的偶像,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叫它慢慢了。

路行记作文【七】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是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许多年前读沈从文,是《边城》里的翠翠和傩送,是夜晚伴着虎耳草的清香入梦的爱情。如今再读沈从文,却是字里行间满溢的爱和尘世烟火气息里的宁谧与惬意。

《湘行散记》作为沈从文最富代表性的散文集,收录了沈从文最经典的散文和他写给张兆和的信件。与沈从文走在湘西小城的字里行间,水手们的野话,吊脚楼的风韵,落水的候选水手荷荷的哭声,行舟水上吃的鱼,南方薄薄的积雪,每一个物事,都是日常生活里的平凡,却是在平凡里透露出安详的幸福和暖意。

在写这些信件的时候,沈从文刚与张兆和新婚四个月,母亲重病,沈从文回湘西看母亲,在分离的行船上,他动笔写下了这些字。人间自是有情痴,更何况张兆和对于沈从文,是多年的执念和恋恋不忘。当年在他的课堂上旁听的学生,萦绕在他的梦境里多年,如今终于成为了他的妻子。但新婚燕尔,却要遭受近一月的分离。“你只瞧,如今还只是四分之一的别离,已经当不住了,还有廿天,这廿天怎么办?”

那些浸着摇橹人的歌声跋山涉水到达张兆和身边的信纸,一封接一封,透着沈从文浓情的蜜意。“你不要为我难过,我在路上除了想你以外,别的事皆不难过的。”在南方清明如玉的水里行船,是归途亦是离途,他向着暮年病重的母亲归去,心中却念着远在北地的爱人。是爱人温暖的手掌,泛着浅浅笑意的唇边,带着他绻绻的爱的温婉女子。可是如今,他在行船上,他盼望归途,也渴望离途,只是那船,度日如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