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艾草的故事作文(艾草作文三百字)

我与艾草的故事作文(艾草作文三百字)

首页日记更新时间:2024-04-30 15:41:45
我与艾草的故事作文(艾草作文三百字)

我与艾草的故事作文【一】

随着岁月的流逝,可以优哉游哉度过一个假期的想法离我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看所谓好书的压力,就在开完家长会后的一个下午,爸爸严厉的对我说:“方老师在家长会上说了,不准再看那些无聊的、只会让人变笨的漫画书!不准!”

不准看漫画书!不准!

自从爸爸向我宣布了这件事,我大为震惊。为什么可以让人放松精神,缓解疲劳的漫画书就被这样完全的否认了呢?为什么说现在的漫画会毁掉一代中国人呢?为什么外国人就不像中国人那么抵触漫画呢?为什么热爱漫画的外国人的想象力往往比读书读书的中国人更具有创新精神呢?为什么国外的科技比中国发达呢?

我对爸爸颁布给我的这条命令很不以为然。

为什么不准看漫画书?我承认漫画书看多了确实成绩会下滑,可是我又不是天天看漫画,只是在压力很大、心情不好的情况下才会看漫画。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调查过,中国大部分学生的快乐与否是建立在成绩好坏的基础上的!难道爸爸希望我也成为这样的人吗?

难道不看漫画真的会让我成绩提高很多吗?

我不认可这个看法。首先我们班很多成绩好的学生照样喜欢看漫画,成绩依然没有受到一点影响。其次漫画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对美术和作文很有帮助。最后我还认为学累了,看看漫画放松放松,可以让人有更好的精神投入学习,这样不但不会使成绩下降,反而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我曾经相信大人的每一句话,并努力的去做,可是为什么成绩却没有一点起色呢?难道真是我用功不够?

最糟糕的也许是我所感受到的心里的痛楚。在一个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少个白昼之后的一个中午,那还是在玩赛尔号的年代,拿着爸爸给我的二十元零花钱,我买了一本《赛尔精灵大图鉴》,这是最新版本的,肯定没有同学买!这一点让我沾沾自喜。果不其然,到了学校,我的书受到了很多玩赛尔号同学的追捧!我心里得意极了!哈哈!你们没有吧!你们只能看一会儿,可我就可以每时每刻的看了!以后我就可以了解所有赛尔号里精灵的动向!可这样的事没让我高兴多久,还是乐极生悲了!叮叮叮!上课的铃声响了,原以为同学们可以散去了,可没想到的是不但没有散去,而且看得更争先恐后了!令人恐怖的事发生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方老师快步如飞的走了过来。我们这位老师,连在桌子底下搞小动作的同学都逃不过她的法眼,更别说我们一大堆人呢!果然方老师一来就冲了过来,没收了我那本可怜的书。“气我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我在心灵深处呐喊!“开家长会时,我不是给你家长说过了吗?不准带漫画书来学校!方老师在我面前说道。我低下了头,说了一句:“我错了。”我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其实还没有呢!第二天老师专门拿了一节课来教育我们,先是让我撕掉那本我都不情愿撕的书,然后语重心长的给我们分析看漫画的利弊,最终,我心悦诚服的接受了老师的观点。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虽然至今我没有完全断绝看漫画,但是由于发自内心的接受了老师的观点,合理的安排了看漫画与学习的时间,我的自由、我的生活乐趣依然如旧。

我与艾草的故事作文【二】

很多的人都知道在端午节的时候要挂艾蒿,那么,艾蒿和端午节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呢?朋友们一定想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吧,现在大家就跟随着我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艾蒿和端午节的关系吧。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可见,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

艾草还可以食用哦~

艾草,自古在民间即有食用、祛风邪等用途,端午节有些岭南人士,除了会以糯米掺艾草制成“艾饭”等应节食品之外,还有人将艾草、茅草、抹草、柳枝、桃枝等药草悬挂门口,当作避邪之物。

我与艾草的故事作文【三】

今天一大早,厨房就传来一阵由锅碗瓢盆碰撞组成的打击乐,打扰了我的一场好梦。我蒙着被子大叫:“是谁啊!大清早干什么呢?”投诉无果,我来了个鲤鱼打挺,自己下床去寻找答案。

来到厨房,我终于知道了真相:原来妈妈正在做青团呢!对!今天是清明节,于是我也兴致勃勃地加入其中。

这时候,妈妈已经揉好了面团,她往面团里面加入了青青的艾草汁,然后使劲搓揉着。不一会,白白的面团就变成了碧绿碧绿的,像一块翡翠。我迫不及待地从揉好的面团中揪下一小块,学着妈妈的样子,用手心揉出一个绿色的小圆球,就像一个小小的乒乓球。

接着,我用大拇指在小圆球中戳出一个小洞,四指配合着大拇指按压小洞边缘,另一只手握在团子底下不停转动。面团儿一开始像一个鸟巢,渐渐变成了一个小酒杯。我看了一下妈妈的“酒杯”,又看了一下自己的,发现自己的“酒杯”可难看了,外表凹凸不平,边缘还很厚。我继续努力让杯子变薄,可是一不小心,就把“酒杯”戳破了。看着这个残破的“酒杯”,我很沮丧。

这时,妈妈走过来说:“这就放弃了?有了失败的经历,成功就不远了,妈妈和你一起再包一个吧。”我点了点头,于是重整旗鼓,把破“酒杯”重新揉成一个小圆球,跟着妈妈的动作,一步一步做了起来。终于,一个漂亮的“小酒杯”就出现在我眼前。

我瞧见那一大碗香喷喷的馅料,口水在我口中泛滥着,眼看快要溢出口了,我赶紧咽了咽,舀了一大勺子馅料,放到“酒杯”里,开始收口。但是我的手轻轻一捏,里面的馅儿马上就跑到了外面,好像在说:“我们自由了!”我又把馅料按回去,不一会儿它们又往外冒了,我只好将馅料“放生”了一些,终于能顺利收口,一个青团就这样“诞生”了。

我觉得圆圆的青团太千篇一律,一个古灵精怪的念头冒了出来。我做出了各种各样形状的青团,有流星锤、金字塔……妈妈看了,哈哈大笑:“你做的青团真是太有趣了,现在我们开始上锅蒸吧。”我跟着妈妈把青团放入锅中,期待着出锅。

不多久,锅上飘出袅袅水汽,像一条条白纱笼罩在厨房,渐渐散发出淡淡的艾草香……

这真是一个有趣又飘着艾草清香的清明节。

我与艾草的故事作文【四】

书籍,是知识的宝库,让我们变得博学多才;书籍,是五彩生活的万花筒,教会我们品味生活;书籍,是大千世界的偏影,让我们看透世界;书籍,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我们回味无穷……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而我,正张开翅膀,演绎着我和书的故事。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

童年的我,整天捧着漫画版的故事书,《白雪公主》、《龟兔赛跑》这些故事早早就被我那小脑袋装进去了,我贪婪的吮吸着书里的精彩世界,享受着那片欢乐;

小学的我,整天捧着的是书,《作文高手》、《作文大全》等是我的最爱,我还特意买来书纸,小心地呵护着这些书,别人想借也不给。难怪同学们都喊我“小气鬼”,我始终坚持自己的“做人规则”:甭管别人,只做好自己的。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初中的我,整天捧着的是《意林》。那是我考砸的一次,我无聊地翻看着在书店买的《意林》,看到了一个令我至今都记忆犹新的故事,一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一个相士见此状况,便招呼他坐下,张开他的手,指着手心其中一条线问:“这是什么线?”“命运线。”年轻人回答,相士意味深长地一笑,说:“这就对了,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还有什么好悲伤呢?”年轻人顿时恍然大悟,一番努力下,他最终成了事业有成的富翁。这一个小故事启发了我。从此,我便爱上了这本书。每期都会去买,渐渐地,家人都喜欢上了这本书。直到现在,若是你走进我家里,你会被这些堆积如山的《意林》吓到。

如今,书陪伴了我15年的岁月,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至终陪着我去攀登知识的高峰,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

我和书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我与艾草的故事作文【五】

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挂艾叶这是为什么呢?我感到很奇怪。传说唐朝末年兵荒马乱人们四处逃命。

一天,大将军黄巢带着部队去攻城。在去察探地形的路上,大将军黄巢看见一位大嫂。她手里抱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手上却牵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大将军黄巢很奇怪,上前问道:“您为什么抱着大孩子却牵着小孩子呢?”

“这2、3岁的孩子是我的孩子,这6、7岁的孩子是我哥哥的孩子。我哥哥打仗去了,我大嫂也在战乱中了,把这孩子托付给我。要是在危急的时候,我可以丢掉自己的孩子,救我哥的孩子。”大嫂说。

黄巢很感动,于是对大嫂说:“今天,您回去以后就在门前挂上艾叶,明天攻城的时候我就不会伤害你们一家。但这是军事秘密,您一定要保密啊!”可善良的大嫂马上将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第二天,黄巢去攻城时发现家家户户门前挂上了艾叶。为了遵守诺言,黄巢只好收兵回去了,全城的老百姓免去了战乱之苦。大兵都已进城了,却又撤退了,人们都以为是挂了艾叶的功劳。从此,挂艾叶可以消灾避乱的说法便传开了。

到如今,每逢端午,人们都会在门前插上新采来的艾叶,那清新的药草味可以驱蚊辟邪,保平安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