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忘不了的家乡味(家乡的味道750字满分作文)

作文忘不了的家乡味(家乡的味道750字满分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4-18 00:32:59
作文忘不了的家乡味(家乡的味道750字满分作文)

作文忘不了的家乡味【一】

我又一次站在窗台旁,眺望我的家乡,此时的我心中五味杂陈,回忆起在那段时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十一年过去了,可那几年在老家度过的日子,还依稀映在我的眼前,仿佛就是昨天一样。

家乡的味道是快乐的。老家房子离湖很近,湖很漂亮,湖水像一块碧绿的翡翠,两旁的大树郁郁葱葱,树旁还有亭子。我经常在那里玩,沿着湖边一直走,有几座小桥,桥上的大树都开满了花。到了秋天,风一吹,树上的花朵和树叶都吹落下来,我喜欢在那里走,落花铺成的地毯又香又软,踩时还会发出“沙沙,沙沙……”的响声,仿佛是一首美妙动听的音乐。我经常和小伙伴在那里玩捉迷藏,大树是我的保护伞,让我不被发现,那里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家乡的味道是甜蜜的。那是一个关于糖的回忆,我小时候是很爱吃糖,每次出门都吃一点糖或带一点糖,我的嘴巴里充满了水果的香气,别的小朋友总是羡慕地看着我,我的心里顿时特别开心、满足。但是大人们可不同意我吃糖,所以我每次都偷偷的拿一颗。有一次。我拿了一把,结果不小心掉了一颗,被发现了,而且还被说了一顿,现在想想都觉得可笑。

家乡的味道是苦楚的。那时,爸爸妈妈还很忙,就把我送到了老家,给家里的老人带。可那时我还很小,我每天都要望着窗外,想着父母,妈妈几乎每周都要从深圳赶回来看我,每个周五晚上妈妈都会来,到周日下午才依依不舍的回去,她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给了火车站,买的火车票有厚厚的一沓。有时,爸爸会跟妈妈一起来,他们离开时,我总是在窗台前哭着、喊着,希望他们不要离开,可这是不可能的。直到后来,他们把我接回了深圳。

家乡,像一个搅拌棒,把我童年的回忆搅拌在一起,浓浓地糊在我的心头。

作文忘不了的家乡味【二】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柳树发芽了,百花争奇斗艳。柳树粗壮的枝干,抽出几根细长的柳枝随风舞动,婀娜多姿。泉水汩汩地冒着泡泡哗哗的留着,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头,一不留神给大地铺上一层绿色的地毯。桃花在枝头笑开了嘴,金灿灿的`油菜花染黄了半边天。

夏天到了,麦田里翻着金色的波浪。绿树成阴,炎炎夏日,小狗伸长了舌头,知了热的直叫好像在说:“热了,热了。”碧绿的原野里吹来阵阵花的清香,夜幕降临。满天的星星眨着眼睛,远处传来悠扬的蛙鸣,人们围坐在老榆树下,一边扇子扇子,一边谈论着美好的年景。

秋天,秋高气爽、瓜果飘香,果实累累,果园里各种水果挂满枝头,五彩缤纷。梨像一块块黄金,葡萄像一串串珍珠;大地一片金黄,一望无际的稻谷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一阵风吹过,掀起道道金浪,秋天这是乡下最忙碌的季节,农民伯伯秋收之余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冬天,隆冬来临、冰雪覆盖,屋外洁白的雪花漫天飞舞,大地、屋顶、树枝好像都穿上了白色的衣裳变得个个银装素裹。大人在家里取暖,小孩子可乐了,在这雪白的“小天堂”里打雪仗、堆雪人别提有多高兴了!这美好的景色好像为乡村构成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作文忘不了的家乡味【三】

我的童年,大部分都是在家乡度过的。每当我和别人谈起家乡时,一股暖流就涌上了我的心头,我不禁想起了家乡的味道。

美食篇

我的家乡在安徽。一说到美食,我立马就想到了安徽的汤包。汤包跟馒头包子可不一样,它的汤汁很多,夹起一个汤包,把外面的皮咬出一个洞,汤汁和肉的香味混合在一起,飘进你的鼻子,让你迫不及待地想咬上一大口。但如果你想充分品尝到汤包的美味,可不能一下子咬一大口,而是把嘴唇贴到那个咬破的洞上,慢慢吮吸里面的汤汁。等汤汁快要吸完的时候,再把汤包一口放进嘴巴里。这时,汤汁的香和肉的鲜味融合在一块儿,唇齿留香,那美味真是难以形容。那汤包的味道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

习俗篇

我们家乡过春节,也和其他地方一样剪窗花、贴春联、吃饺子,长辈们都会给小孩子压岁钱。但除了这些传统习俗外,还有我们家乡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一个习俗,我们会在牛的头上扎根红带子,给它身上绑上车,上头坐一个赶牛的人,再在车后面系上鞭炮,人们点燃鞭炮,牛就开始绕着村庄奔跑,预示着新的一年牛气冲天,红红火火。我每次回家过年总是十分期待这项家乡特有的习俗。

记忆篇

小时候的我在家乡还有许多好玩的回忆。我经常赶着二奶养的鸭子到处跑,一会儿赶到河边让鸭子游泳,一会儿赶到猪圈,吓得猪们到处乱跑乱叫,一会儿又赶到别人家,弄得人家院子里满是鸭屎……每当夏天天热的时候,我就爬到枝繁叶茂的大树上去,在我叔叔给我做的小木屋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乘凉、睡觉……

家乡的味道总是说不尽、道不完。家乡,你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童年记忆,无论我走到那里,我都永远不会忘记你。

作文忘不了的家乡味【四】

第一周的星期五下午,随着第一节的下课铃声,我们班盼望许久的“品尝家乡的味道”的活动终于开始了!课桌上摆放着同学们自己家乡的特色特产,教室里一下子就充满了各地“家乡”的味道,让人直流水。

相信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一定是百思不得其解吧!你们一定会问:“品尝家乡的味道?是大家在一起吃零食吗?我告诉你:不,它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吃零食,而是一次品尝中国各地的特色的“美”。

当老师宣布:“同学们,品尝家乡的味道活动,现在开始!”当时,全班顿时沸腾起来,拥挤到摆满特产的桌上,迫不及待地开始大大品尝起来。同学们互相分享着各自家乡的特产,跑来跑去,热闹极了!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徐媚淇同学从她家乡带来的特产:糖葱薄饼。那别提有多美味了。咬上一,既有薄饼的香味,又有糖葱的甜味,并且甜而不腻。糖葱薄饼,是由一层圆形的薄饼皮包住里面的长条状的糖葱,形状跟名字很相符的,糖葱是长条状,中间有挺多通孔,像是多个糖孔并排粘在一起,颜色雪白,所以叫糖葱。最后用薄饼把糖葱包起来就可以吃了。

由于非常美味,所以有很多同学都过来尝,不一会儿,糖葱薄饼就被“一扫而光”了。

到现在回到家里,我还在想着糖葱薄饼,简直是美味,无与伦比……

大家都说,食物只有在大家一起分享时才最有它的味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作文忘不了的家乡味【五】

稀豆粉是大姚人民都爱的早餐,它的制造工序十分简单,只需将豆粉倒入大碗中,加入热水混合,不停地进行搅拌,就成了稀豆粉。稀豆粉有一股淡淡的豆香,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加入佐料。我喜欢在稀豆粉中加入凉粉,再加入花椒油、芝麻油、小葱、喜欢吃辣的,还可以舀一勺辣椒油,红红绿绿的,看着就特别诱人。吃稀豆粉也是一门“学问”,它也有讲究,太热了,吃不下去也不太好吃,但吃凉的,它就凝固了,所以要一边吹着一边吃。

楚雄的美食和天边的繁星一般多,三天三夜也品尝不完,欢迎大家来楚雄品尝这儿的佳肴。

作文忘不了的家乡味【六】

家乡的味道,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虽然朴实无华,却扣动着我的心弦。

在我们陕西,最著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羊肉泡馍。”那店里的大厨,将羊肉汤煮了十几个小时,还用一米长的汤勺不停地搅来搅去,才成了陕西的美味。羊肉泡店内的店员时不时地吆喝着:“一百八十三号,你的汤好了!”他们就像“吼秦腔一样豪迈。当羊肉被店员端上桌,外加两个烤馍,羊肉汤、饼在一起愉快地交流着。人们将馍掰成块,泡在汤里,这就是我们陕西最著名的吃法。在我们陕西,就要大口吃肉,大口吃馍,大口喝汤,端起比头还大的碗,里面是一大碗羊肉汤。

虽然肉现在涨价,但普通人没有肉也依然过的有滋有味。豆腐脑在陕西也是颇有名气的,不仅便宜还好吃。坐在店里,点上一碗豆腐脑,不到两分钟,香喷喷的热豆腐脑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了。上面放七、八颗黄豆,放一茶勺咸菜丁,最后浇上一勺酸汤,让人垂涎欲滴。挖一勺放进嘴里,豆腐脑会颤微微地、绵绵地、软软地滑进你的喉咙,保准让你吃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冬日里更是喝上一碗热豆腐脑,你一整天都非常暖和,浑身发汗。

包子和豆腐脑可以说最佳搭档。在夏天,姥姥最爱给我包我喜欢的包子了。她包的大包子馅十分饱满,一个个整齐地摆成一圈,坐在蒸笼里像是在开“紧急会议”。包好包子后,要把笼端到太阳下,让包子晒晒太阳。待它们晒完阳光浴后,需要放在大蒸锅里蒸。蒸上半小时后,一个个白胖胖的大包子让人看着就直流口水。要是咬上一口,馅多的都快溢出来了,非常美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味道都是从乡野来的,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果实,加工后所得的美食。家乡的味道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味。

作文忘不了的家乡味【七】

不知从何时起,家乡那浓郁的甜蜜,已经紧抓住我的味蕾,融入我的液里。我的家乡是鱼米之乡,一个坐落在洞庭湖南岸。家乡盛产糯米,而当地人最喜欢吃糯米丸子。那软糯浓香的味道,我永远都忘不了。

每逢家中来客或逢年过节,热情的人们就会奉上自制的糯米丸子。刚盛上来的糯米丸子,圆圆滑滑,香气扑鼻,就像一个个刚哺乳完的小娃娃躺在摇篮里,惹人生怜,舍不得下口。外面很多饭店酒楼也有糯米丸子出现,虽然外表馋人,但味道却不正宗,和家里做的不能比。

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一家三口驱车回老家,往车窗外望去,只见一片一片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如同金黄的波浪在翻滚。行驶过新修好的水泥路,我们便到了家,只见地坪上都是黄灿灿的,走近一看,原来是无数饱满的小糯谷,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黄灿灿的光。这时,外公笑呵呵地迎出来:“回来得正好,正要做糯米丸子呢。栋栋,来跟外公一起做吧 !”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同外公走进蒸房。

外公端起一簸箕糯谷娴熟地摆动着,一会儿向上扬,一会儿左右晃,尘粒和谷壳从簸箕缝里簌簌地掉出来。接着外公将清理好的糯谷全倒入机器,之后他手拉着摇杆,使糯谷在机器里翻动。终于,糯谷打好了,成了一粒粒糯米。我抓起一把来,还有些温热。去除了外壳的糯米,白胖胖的,圆鼓鼓的,带着些淡淡的清香。外公把糯米淘洗之后,倒入一个大锅里,加水,生火,再盖上盖子,等糯米蒸熟。

不久,锅里冒出了一缕缕白烟,糯米蒸好了。打开盖子,一阵浓郁的糯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我帮外公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里,接着就开始捣糯米了。捣糯米的工具有木槌、粗木棒或竹棒。老家满山都是竹子,竹棒自然是少不了的工具。用竹棒捣糯米,还能使糯米带点竹子的清香。于是,外公和爸爸一人拿一根竹棒在石臼里来回捣动着。看着他们一脸轻快的样子,我也想去尝试。谁知刚拿起那又粗又重的竹棒,我就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再想左右捣动时,却被糯米粘住了竹棒,难以动弹。真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啊。

终于,糯米捣好了,成了一整块又大又软的糯米团。我们把糯米团放在桌子上,用手把糯米捏成一个个丸子,再把捏好的糯米丸子放入烧热的油锅中,于是,此起彼伏的“嗞拉”声不断响起。过一会儿,把糯米丸子捞上来,将调好的糖油浇在丸子上,糖油顺着勺柄流下,糯米丸子渐渐地裹上了一层金黄的外衣。再撒上些许芝麻,用来提香。忙活了很久,糯米丸子终于做好了。

我们把劳动成果摆在桌子上。用自己的巧手和汗水做成的糖油丸子,一口咬下去,糖油瞬间爆绽而出,在嘴里翻滚。浓醇的糯香夹杂着些许竹子和芝麻淡淡的清香,我的味蕾立刻得到了满足。一天的辛劳化作了舌尖上的甜蜜。

外公曾经说过,这做人呐,也要像这糯米丸子一样,受得了风吹日晒和千锤百炼,还要有一颗“柔软的心”,能包容所有的磕磕碰碰。人家瞧中的,不是你那金灿灿的外表,而是入口的一刹那,那打心底里甜蜜的味道。

家乡的糯米丸子,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