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宋词的作文散文(宋词作文素材)

有关宋词的作文散文(宋词作文素材)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3-10 03:29:05
有关宋词的作文散文(宋词作文素材)

有关宋词的作文散文【一】

近段日子,我一直在读《宋词选》,并且深深地沉浸在宋词的词海中。

宋词乃是我们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它是精选宋词之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详尽的注释和精辟的评述,让我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我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

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现实社会有太多美好东西浮现在我们面前,但好的东西不一定是我们所追求,我们的人生追求有时候只是简简单单的“她”,纵然只是蓦然地回一回首,也能满足我们无尽的愿望。

我喜欢李清照婉约派的委婉细腻。用心那孤单时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苦闷。遥想初见时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谁知现如今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当真是“花自飘零水自流啊”。陈染其中,彷佛与她同悲共喜,同感共怅。我敬佩李清照的才华横溢,锦心绣口;感叹她经历的悲欢离合,坎坎坷坷;钦配她在那么一个时代,作为一个女人在词作上所得到的杰出成就,读她的词,依我看来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我欣赏豪放派慷慨旷达的豪情,伫倚江边,看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站守沙场,看那“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感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何等大气与彻悟!反复诵咏,仿佛亲临其境,心潮跌宕,道不尽“浪花淘尽英雄” 般宏阔,豁达。我为之敬佩,也为之折服。

我钦佩苏轼的大气,面对东去的大河,其他人也许只是感时伤势,东坡却是何等慷慨,一句“人声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就将其抛到九霄云外。这是何等的'大气啊!我寡欢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倾心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诉说;感慨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

匈奴”的忠诚;惆怅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的孤独……

读完了《宋词选》,真是让我对宋词的理解又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宋词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对人生的大度、豁达,都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

有关宋词的作文散文【二】

诗歌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秘密,于丹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导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与情怀。

唐诗是一部史学巨著,诗人们将这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用无比美丽的字眼抒写出来,或激昂,或低沉,既可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每一首诗都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笔墨呈现,要想真正地理解一首诗,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诗人的人生处境。因着对古诗词的无限热爱,对古人的无限敬佩之情,将诗人写诗时的处境及心路历程一一道来,让每首诗都呈现出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个读者都能身临其境地去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得到美的体验。

世人只知宋词唯美,却不知词牌本身也是有着或悲凄、或壮烈的故事。《遇见最美的宋词》以词牌为题,收录其下留传千古的佳作,并将背后的故事一一道来,为爱词人提供一个更加立体、动感的阅读视角。宋词是一朵情花。这本《遇见最美的宋词》里,不仅有男女之间的爱情,更是大情大爱的世界,亲情、友情,男子心中建功立业的爱国之情,在这里展露无遗。一个词牌,不仅可以展现哀婉缠绵,同样可以表达万丈豪情。

有关宋词的作文散文【三】

阅读完《唐诗宋词三百首》这本书,顿时感觉到自己就像宇宙中的一粒微小的尘埃,让我深深感觉到中国古代文学的伟大。仅仅一句诗,一句词,就能表现出诗人的思想情感、志向和当时社会的背景。唐诗宋词乃国之精粹,体现了中国古代史的辉煌,他们就像文学中的两头巨龙,用它们脱俗的韵律缠斗出一代文学之胜,代表着辉煌一代的文学之国。

唐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唐诗把各种思想、艺术、音律和文字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全部做完。”由此可见,唐诗难以被超越、难以企及。于是便涌现出两千多诗人,其中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形成了初唐时期诗的飓风,他们是领导者,开启了诗的殿堂。其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就像被上天赐予了神手一样,作出了一首又一首绝诗,堪称史之绝作。一首《渡荆门送别》巧妙地运用现景,表达出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一首《蜀道难》更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最能体现李白豪放奇丽的诗风,使我能联想到崎岖、难以跨越的蜀道,该诗反复咏叹的写法给我强烈的震撼,令我每每读起都十分的感叹;一首《将进酒》借醉意写出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愤懑,不愿酒醒对寂寥;《清平调》三首更是绝诗,一首将人带入空间世界,一首走进楚汉时代,描写了当时的荣华富贵。李白的诗说尽了那个时代的许多事件,也是这些事件的见证者。

说完李白,再来说说杜甫。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处于战乱时期的他,也有许多旷世奇诗,多首诗描述了中唐之后日渐衰败的社会风气。一首《望岳》表述他心甘情愿为祖国奉献的精神。他的“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垂老别》《无家别》整组诗创作于安史之乱的社会大背景下,使我感觉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但杜甫在此环境下仍然心系祖国,不忘祖国。他的《春望》《兵车行》含蓄而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他的诗风大多就是这样了吧。当然还有许多绝世好诗:《使至塞上》《虞美人》《从军行》《春夜别友人》《过故人庄》……我现在沉醉于诗的意境中,在“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仗长”中骄傲,在那难以超越的唐诗中怀念那些遥远的历史人物,回忆那些历史长河中悲欢离合的事物。

宋词历来与唐诗齐名,最早的称谓是隋时有乐曲调艺术特色的“曲子词”,但宋词诗人也为宋词由唐入宋做出了很多努力,其中便有我最喜欢的几首词。柳永的《定风波》中思妇心中的“免年少光阴虚过”,率意大胆的词风使之成为柳永“俚词”的杰作。范仲淹的《苏幕遮》中“明月楼高休独倚”魂牵梦绕,游子思乡,即使风景无限好也难抵思乡之情。此词气势开阔,柔中有刚,是羁旅词中难得的佳作!还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此词上天下地,又像歌一样动听。这种雄浑豪放的新词风,把人的一切幻想尽纳其中,“何似在人间”是苏轼给人们幻想的答案。此时,我又想起他的《浣溪沙》中“谁道人生无再少?”一个问句起头,又借喻巧妙作答,隐含着对人生深深的思考,表明人间凡事无绝对。结尾更是运用典故别出心裁地突出了作者永不放弃的人生态度,此词真是使人感悟至深啊!

唐朝的诗人们,大宋的词人们,他们几乎把自己的满腔热奉献给了国家,他们的思想都围绕着祖国的江山社稷转动,他们的感情都贯注给了国家,他们值得我们纪念!阅读每一首诗,每一首词,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联想到历史的画面,聆听到时代心声,感受到诗人的意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人物。那些当年在诗坛、词坛中的人物已经全部消逝在历史的遗迹中。但是,他们流传下来的诗词,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就好像陈酒一样散发醇香。没错,诗词中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诗词中的奥秘更值得我们去探究。所以,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啊,中国文学的辉煌需要我们继续传诵、继续升华!品读经典唐诗宋词,弘扬中国诗词的浓厚文化底蕴和不绝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中华儿女担起传承民族精神的责任。我相信,伟大的中华文化必将永远令人惊叹,令人仰望!

有关宋词的作文散文【四】

日暮斜阳,十里荷花,正值豆寇年华的少女,外出游玩喝醉了酒,脸颊上还泛着红晕,正兴奋地划着船,你追我赶,却不小心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左右晃动的小船、哗啦哗啦向后退去的湖水,夹杂着银铃般的笑声,惊飞了栖息的鹭鸟,纷纷展翅高飞……

读惯了整齐严谨的诗句,第一次吟这长短不一、参次不齐的句子,竟然有种说不出的惊喜,在反复吟诵中,仿佛窥见到宋词隐隐约约的美,但又无法说个清清楚楚。如同遇见一位蒙着面纱的女子,神秘又富有魔力,想去揭开它,细细端详那绝世的容颜,陶醉在梦一般的意境中。

可是,繁忙的学业和应试的压力,使得这一切成了一个虚无飘渺的梦,暂时搁浅在青春岁月里。

高考后,因各种阴差阳错,未能进入中文系,离古典文学也越来越远。后来身处象牙塔,手执教鞭站在三尺讲坛上,为生计而默默地耕耘。衣食饱足之余,那个旧时的梦却不停地在召唤。

及至中年,终于再次捧起宋词,掬一缕床前的月光,和着一首首或柔美婉约或清遒豪放的曲调,一幅幅绮丽多姿的人生画卷辅陈开来:

闺阁绣楼里的如花美眷,面对绿肥红瘦,感叹似水流年;

深深庭院里的豪门贵妇,独倚阑杆,望断明月高楼,问云中谁寄锦书来;

秦楼歌馆里的红粉佳人,恋恋不舍地看着金鞭美少年,跃上青骢马飞奔而去,从此绝了音尘,空留玉楼人、琵琶弦上诉相思;

科举不顺的士子,见榜上无名,满腹牢,想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官场受挫的落魄文人,沉醉于美酒红颜,在温柔乡里暗自销魂,用短暂的欢娱,对抗失意的人生;

驰骋疆场的热男儿,面对壮志难酬,连梦里都在沙场秋点兵;

失去江山社稷的一代君王,在艰难屈辱的流亡岁月里,以泪书写亡国之痛……

只要心中有情,那怕无关风花雪月,都可以借词来抒发、来吟唱。宋词的世界里,有诉不尽的相思闺怨,吟不完的离愁别绪,道不尽的人间沧桑。

一首首词、一段段感情,一种种人生,令人感慨万千,迫不及待地想表达出来,与人分享,于是有了这部《宋词中的娱乐圈》。

之所以凸显娱乐,是为了还原词的最初功用,它依附于酒宴音乐,为花天酒地、醉生梦的宾客助兴而唱。可以说,词应歌而生,因娱乐而兴。

宋朝是一个讲究及时行乐的年代。盛世汴京,繁华似锦,处处烟花柳巷,罗绮飘香,莺歌燕舞。人生如梦,恨欢娱太少,岂能辜负眼前的诗酒与锦绣年华。邀三五知己,捧起玉液琼浆,听十七八妙龄女子,手执红牙板,唱“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样的人生,何等逍遥!

故到了宋代,词有幸遇到了最肥沃的`土壤。这颗前朝遗留的种子,迅速落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开出最绚丽灿烂的花朵,以一种自信柔媚的姿态绽放在文学百花园,并且拥有了一个更为鲜明响亮的名字----宋词,与雍容外放的唐诗一起争奇斗艳。

该作品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名人的佚闻趣事为素材,通过对两宋二十六位词家的重要作品进行赏析和解读,勾勒出一条宋词发展的轨迹,完整地再现了大宋王朝音乐文学的发展与历史的兴衰。

与宋词的相遇,是一场心灵的旅行。如果愿意,请从俗世红尘中抽出些宁静的时光,让《宋词中的娱乐圈》带您穿越回大宋,去感受那个醉生梦的时代,在余音袅袅的曲调中,忘记流年,忘记伤痛。

有关宋词的作文散文【五】

遗失的光景,我迷迷糊糊,寻寻觅觅。在那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在那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我找到了一种触动,一种共鸣。

在某个温暖的午后,阳光和煦地铺满阳台。地坪上的小草,摇曳了一身秋黄,无声无息,为这寂寞而平和的时光增添一份属于秋季的岑寂。我知道,那个令文人客满怀惆怅,碎心断肠的季节,已经来了。

翻开一本书,它虽然没有泛黄的书页让人浮想连篇,但里面的字词,却可以令你变得温婉,变得更感性和更知性,这是我认为宋词给我带来的变化。

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行人一棹千里。每个背影的离去,都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它的再次回眸。因为距离,产生了眷念。因为眷念,产生了思念。但是有了思念,却只能凭空怀人,凭景回忆,所以心底的那份失落感,油然而生。每每遇见一些情景,一些事物,就会触碰到他们心灵深处最隐蔽的心弦。借景抒情,几乎成为每一首宋词的基垫。那份景,那份情,就像半空中被微风剪碎的云朵般,总会给人于一种温柔的疼痛感。

秦观的爱情词,张志和的渔歌子。。。他们用最简单质朴的字眼,最平和舒缓的语调,却凑合出了见字如见景的诗句,描绘出了恬静,柔和,朦胧,迷漫,寂寥的画面,抒发出了真挚又感人的情思。雨打芙蓉,小梅丰韵,花影迟迟,绵绵芳草,露滴清寒,落红铺径,小雨霏霏,岸草平沙,斜日鱼汀,柳袅烟斜,疏雨梧桐,窗烛影摇,玉枕纱橱。。。

人去秋来,月独挂。

他们身处的自然化环境,与现在的都市相比,就像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当然,这仅仅是我的想法。可是,当落日缓缓落下时,我们是否有注意那地平线早已被钢筋水泥遮没;当莺鸣鹊起被阵阵刺耳的喇叭声和叫喊声代替时,我们是否意识到周遭少了份自然的声音;当条条道路被修葺得平平稳稳,我们是否怀念那些会散发出泥土芳香的林间小道;当一切都被安装上现代化与快捷方式,我们是否怀疑一切都变得直接,但却少了一份必要的内敛。

每一种改变,都意味着要一份必然的付出。于是,当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就意味着很多东西就要被迫着离开,甚至是消失。就如总会出现在宋词里打动人心的画面,那些由景物衍生出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有那份情思,那个景影,让现代人可以执起笔,将心中的感情一书而畅;可以做到力透纸背,酣畅淋漓。

“柳色遮暗楼,桐花落砌香。画堂开处远风凉,高卷水精帘额,衬斜阳。”

“心耿耿,泪双双。皓月清风冷透窗。人去秋来宫漏永,夜深无语对银缸。”

这份孤独,穿越千年,之后仍将孤独下去。。。

有关宋词的作文散文【六】

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你不要对此不屑,不要认为这些风花雪月只是少年痴谈,也许人的年岁越长越需要这样一种温暖,需要我们生命年华中的浪漫,让我们从现实的纠葛中拥有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

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秘密,于丹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导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与情怀。《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延续于丹的.独特风格,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能激起读者共鸣。让读者重温中国传统文学和古典哲学的精髓所在,找回心灵深处的宁静之美。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