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作文初三(初中作文简单的年味)

年味作文初三(初中作文简单的年味)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5-24 02:05:05
年味作文初三(初中作文简单的年味)

年味作文初三【一】

快要过年了。老人们都按照习俗操办一些年货。今天,我和妈妈去帮姥姥,姥爷做麻花。

做麻花主要就是搓和炸。姥爷让姥姥搓,自己去炸。可姥姥去不同意。原因是怕姥爷炸糊或是不熟。最后,姥爷同意了。于是,我,妈妈,姥爷三人负责搓麻花。姥姥自己负责炸麻花。姥姥给我们端来一盆面。姥爷把它们切成了一条一条的,妈妈和姥爷开始搓麻花了。我看着她们搓出来的麻花心里真是急啊。我边看边问姥爷怎么做。姥姥耐心地说:“把小块面搓成细长条,握住面的两头,向相反的方向搓。然后,提起两头面条会自然卷到一起,形成麻花拧劲状。”我边做边看姥爷做。姥爷也一次次耐心的教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次的实验。我终于成功学会了。我把搓好的麻花小心的放在手心里给姥爷看。姥爷乐呵呵的表扬我:“哦,哦,真不错,有点传统麻花的意思了。我外孙真聪明啊!”妈妈也复合“是啊,是啊,真不错啊!”终于学会了,我兴奋拿着自己搓的小麻花坐在沙发上。开始漫不经心的为自己的小麻花编了首歌谣:“都说麻花儿香,香里带着甜,都说麻花甜,甜里透着香……”我的歌声引来姥爷的赞许声和笑声。

我忽然感觉姥姥一个人在厨房挺孤单的。就拿着搓好的麻花。去找姥姥了。看着姥姥熟练的把麻花放油锅里,那小麻花在油锅里上下翻滚。一会就变成金黄色。我心里痒痒的。就问姥姥能不能让我也炸上一根姥姥开始说不行。因为怕我被油烫,说要过年了。可姥姥哪能经起我的软磨硬泡。最后,姥姥教我:“要贴着锅边慢慢的放进去,一定不要往里用力扔。那样会溅起油花的。”我按着姥姥的方法。慢慢的将一根麻花放进油里。我继续往里放。放了几根之后,姥姥叫我停下了。说不能够放一子放太多。一会我放的麻花就飘了起来。一会就变黄了。等它一出锅。我就拿出姥爷和妈妈尝尝。看着姥爷和妈妈都十分高兴。我也特别高兴。我看搓成长条的面,真的好像长胡子。就将它贴在了鼻子下面。做成了白胡子。大家被我的幼稚举动笑的前仰后合。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姥爷,此时也荡漾着无尽的笑容。最后,连我自己都被逗乐了……

这次帮姥姥炸麻花。我学会了好多东西。我决定去建意奶奶也炸麻花。因为,这麻花炸出了欢乐。炸出了知识。炸出了团圆。

年味作文初三【二】

年味?是什么?是年的气味,是年的味道,还是让我们感受年的滋味。我过年过得很好玩,让我知道年味到底是什么!

在大年三十那天,上午我都在益阳市准备去乡下,在路途上我们一家四口都带着满满的喜悦,归心似箭,急着回家过年。

快到乡下了,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一、可以见到外婆、外公了;二、可以吃到外婆做的菜了;三、可以包饺子吃饺子了;四、可以放鞭炮喽!

下了车,我看到了外婆、外公出来迎接。我看到了,看到了外婆外公都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似乎多了几条,手上似乎也被磨出手茧了,不知外公的糖尿病有没有好一点。外婆外公看到我很高兴,拉着我问这问那,然后拿出一堆糖果、水果、还有外婆自己做的薯片,都是我的最爱,他们乐呵呵地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

接着,外婆、外公舅舅和舅妈也开始包饺子了,我也加入包饺子的队伍。哇!我们的饺子包的可是五花八门,有扇形的,有包子形,还有骨头形呢!饺子包完后,外婆和妈妈去做饭,外公去煮饺子,爸爸去鱼,舅舅、舅妈去看电视,而我去那“遥远”的地方买鞭炮喽!我将近一年没碰过鞭炮了,大城市里又没有鞭炮卖,更别说放了,买都买不到。不愧是花炮,品种让人眼花缭乱:摔炮、刮炮、冲天炮、“彩雷王”’……我一股脑儿选了一大包,一边玩一边走回家,真是无比的惬意啊!

回到家,我的一个发小的朋友——周阴到外婆家来吃饺子来了,也巧了,刚到家就吃团圆饭了,因为前几天我刚带上牙套,吃饭时,不太习惯,就没吃多少,就出去放花炮去了。“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一阵阵花炮声让我回忆了童年是多么有趣。周阴听到我在放鞭炮,赶紧放下碗筷和我一起玩,“碰!”一个“彩雷王”在池塘里炸开了花,溅出了一滴滴小水珠,溅到了我们花儿一样的笑脸上!

年味!是年的气味,是家人的团聚,是我们开开心心地过大年的滋味!

年味作文初三【三】

过年是每个人都期待的事情。

过年的时候,小孩是最无忧无虑的。这个时候不会被家长要求写作业看书,这个时候就算犯错也不会有很大的惩罚,这个时候就只要尽情的玩和收钱就可以了。

过年的时候,最受欢迎的当然就是鞭炮啦!每当拿着刚得到的压岁钱去买鞭炮的时候我都特别的兴奋,因为买了再分给小伙伴我都特别的自豪,我可以说这是我买的,不用受之于人。抱着鞭炮跑到坪子上迫不及待的先划开一个鞭炮,将它丢的远远的,这就是一个提示。小伙伴们就会闻声而来,当然这个时候就会毫不吝啬的分给他们,而遇到你不喜欢的人也可以理直气壮的不给他,让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你玩。人多了燃放鞭炮的引子就不够了,但这并不能难到我们。我们会去偷香,香真的可谓是放鞭炮必不可少的利器。有了香我们就不局限于只是放一个啦!我们会比赛给你一盒鞭炮看谁一次性燃放得最多,这是考验胆量和速度的时候了,赢了你就离这一届的孩子王不远啦!在这个时候你放鞭炮一定要有技巧尽量的围成一个圈这样你把香一放鞭炮就可以立刻燃起来。当然不止这一种方法,我们还可以将鞭炮里的硝拆出来用来当引子这样可以燃放得更多,拆了的是不算数的,而鞭炮只有一盒这时候你要把握好量。

孩子王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后面还有一局。那就是去河边炸鱼,那么小的鞭炮真的能炸到鱼吗?当然不能,这是考验运气的时候啦!孩子王可不止是智慧和速度就可以的了,没有运气怎么在新的一年中带着我们捣乱呢!运气不好会被抓的。鞭炮遇水一般是不能响的,但是在手上拿一会再丢下去就可以啦!有时候控制不好有可能会炸到手,这是个很危险的事情。但是谁小时候没疯狂过呢!在手上拿的越久炸的水越高这也是可以加分的。

小孩子是单纯的,最讲义气愿意参加这次比赛的都会遵守规矩。然而参加了这次比赛却不遵守的人就不会有人再跟他玩了。新晋的孩子王好处多多谁都想当,所以有很多小朋友。这就是过年我最期待的环节,也是我觉得最具有年味的。当然,过年不止这么一点项目,还有很多。

年味作文初三【四】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终于到来了。天刚刚蒙蒙亮,鞭炮的声音伴随着饺子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着,让我们的心情无比快乐。

“开饭了!开饭了!快来吃饺子!”母亲叫道,接着,把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饭桌。我尝了一口,赞叹道:“哇!饺子好好吃哦!”“这是充满年味的饺子,平常是吃不到的,你们可要多吃点哦。”母亲说。

我和弟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奶奶坐在椅子上,皱纹里绽放着笑容,不时看看我们哥俩,她吃饺子时细细品味,和我们大不一样;父亲吃饺子呢,哈,他蘸着腊八醋,大口大口地吃着,说这样更好吃;母亲腿闲不住,给奶奶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汤,又给我们端来刚下出来的.饺子,我说:“母亲,你坐下吧!要不,饺子都凉了。”母亲笑着答应就坐了下来。母亲吃饺子边吃边喝饺子汤,说原汤化原食。

忽然,弟弟“哦”了一声。我好奇地问:“怎么了?”弟弟吃惊地说:“我竟然吃到了一块钱!”听到这里,奶奶笑着说:“哦,我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我呀,在几个饺子里包了钱,谁吃了谁有福。你们快吃吧,看谁有好运。”

听了之后,我和弟弟忙又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哎哟!”我捂住嘴说,“我也吃到了一块钱!”弟弟看着我的表情,笑着说:“哈哈哈,看你的样子真像潘长江!”

大家都笑了起来,欢乐的笑声传到屋外,和噼噼啦啦的鞭炮声融混在了一起,传得很远很远……

其实,今天这饺子的味道和平常是一样的,但是这家庭的团圆和温馨,这浓浓亲情才是这饺子的真正的味道,让人感到它与平日的不同。

我喜爱这充满年味的饺子。

年味作文初三【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时间如白驹过隙,再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过去的一年是快乐,或是悲伤。但那些已然留在了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与家人重逢的热切期盼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在这期间,一股浓浓的年味弥漫在家人之间。

大年三十的上午,我随着妈妈上街区去买年货。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前都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红对联。人人见面都会说声“恭喜恭喜,过年好。”随处可见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前去走亲访友的人。来到集市上,各式各样的年货呈现在眼前,有水果、又干货、还有红灯笼、剪纸、中国结等。每个人都在认真的挑选年货,年在推销员的吆喝声和小孩们的嬉戏声中,拉开了序幕。

到了除夕夜,大人们在厨房里忙活,油汁在菜上呲呲作响,水煮鱼、红烧肉、烹鲜蟹……一道道美味佳肴上桌,随着妈妈的一声“开饭啰!”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听着窗外的鞭炮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说着自己对新的一年的展望。当到了新的一年倒计时,全家人会伴随着电视里,倒数十个数,“3——2——1!”紧接着的是杯与杯之间的碰撞声和长辈们的祝福声。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除夕的夜显得格外热闹。

浓浓的年味中,有菜肴的味道;有鞭炮的味道;更有家的味道。

年味作文初三【六】

本来,在记忆中春节是这样的。

老屋里很是热闹,尽管没有各种霓虹灯点缀,但足够多的福字也是令老屋喜气洋洋。门前的竹竿挂满了鞭炮,孩子们在井口旁边玩耍。到了除夕上午,各路宗亲便从外地,从城里赶回来参加祭祖,没有礼炮,没有奏乐,只为了团聚。在我记忆中除夕或者过年的八九点钟,便会有各种杂技表演,但也许这只是我记得的很小一部分,其它都但淡忘了。

如今的我已然将要成人,我眼前所看到的已经不一样了。祭祖的人看不出比以往多,但他们神色匆匆,点燃香烛,长者引领晚辈三鞠躬,少了些纸钱,放了鞭炮,于是便走了,不复以往之香火袅绕,人声鼎沸。

除夕夜,人是团圆了,但吃完了团圆饭,人们便各自活动,大人们打扑克,孩子们奔向网络,以往家人围坐看春晚的日子不复存在。大年初一,传统上是要一起床就去拜年的,但是本该如此的我还是好像机械般起床,过我的学习生活。我不禁在想:是年味淡了,还是我长大了?

或许年味根本没有淡,因为除了我看到的祭祖的简化、焰火的渐少,还有我看到的各种新奇的过年方式。人们开始习惯了过年旅游、过年学习、过年运动,牌桌上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电视前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从此来看,年味真的没有淡。我当初下结论说年味淡了,也许是我一时寂寞看到了片影便妄下结论。

的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年龄是大了不少。我已不如儿时天真,当时的我可以拿着鞭炮于各家各户间串门,在想点燃的时候点燃。现在的我如果这么做却一定被说幼稚。的确,我必须为这长大作出牺牲。但是如果仅从年龄上看我是长大了,如今我是高中生,压力令我身不由己,我无力去管得了传统这些东西。相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我也难其万里归家只为一聚的艰辛,我没有好像他们一样的阅历,从心底认识到家的温暖,那么我其实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我只能够在团圆之时感受到过年的温暖,却没有为之付出辛酸。

我一直有感于各种传统的变迁,但也不好像老人般怀古伤今似的,过年对于我来说,我认识到的是传承的力量,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维系团结的力量,这是我无法否定的。仅仅从我的微薄阅历来看,年味没有淡,是我没有真正长大。

年味作文初三【七】

很快的,过年了。我住的平静小区一瞬间染上了浓浓的快乐。

一大早就听到了弟妹的笑声和爆竹的脆响。急急地跑到院子里,浓浓的香味迫不及待的窜进我的鼻子,哇!鸡、鸭、鱼、肉样样全啊!

吃饭了,乳白色的青烟里有若隐若现的红爆竹屑,快乐,随着爆竹炸开。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快乐,随着口里的饭菜涌进肚里,窜进心里;幸福,伴着我们的笑声在屋里萦绕。

紧接着,快乐用红包裹住,送到我们手里,快乐又变成糖果化在口里,甜的我们笑得合不拢嘴。年味又从我们口里飘出来。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爸爸、奶奶、二叔、爷爷围在一起打麻将,年味在麻将的碰撞声、爸爸的笑骂声里荡出来;哥哥、姐姐、姑姑、二婶娘围在一起玩纸牌。年味又从哥哥兴高采烈的笑声:“耶!我赢了!哈哈哈哈哈!”中飘出来;叔叔、姑父坐在一起下棋,年味又从姑父的赞扬声中跳出来;妈妈和婶娘一起看电视剧,年味又从妈妈、婶娘的笑声里蹦出来;我和弟妹们一边看新年联欢晚会,一边嚼糖葫芦,年味呀,又从我们被染红的嘴里溢出来。

屋里,笑声、歌声混在一起编织出浓浓的年味,编织出浓浓的快乐。

12点到了!黑色的天空里绽放出朵朵绚丽的烟花,金黄色的、绿色的、亮红色的、深紫色的……交织在夜空中,地下,“噼噼啪啪”响在一片,五颜六色的各种小爆竹一个接一个炸开。新年到了!

爆竹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一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