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的足迹作文(寻访红色足迹的优秀作文简单)

寻访红色的足迹作文(寻访红色足迹的优秀作文简单)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3-11-20 05:58:24
寻访红色的足迹作文(寻访红色足迹的优秀作文简单)

寻访红色的足迹作文【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了,怎能不去看看那些曾经伟大的抗战足迹呢?

从南京大屠纪念馆走过,你会看到历史的凝重,你会发现野蛮的残忍,你会领悟南京的伤痕。也许你没经历过,但历史牢牢为你记着,那场满城风雨的大屠。

这是一座类似灰色金字塔的建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像,刻的是一位衣服破烂的妇女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仰天长啸,像在抗议命运的不公。几个黑字重重地写在灰色的大理石墙壁上:遇难同胞300000。数字大得让人震惊,标的很粗,但是感觉却会万分清晰,谁会知道它的下面到底藏着多少凄惨无辜的`灵魂。你看一面面雪白的墙壁上,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受伤的老人,逃跑的孩童,受欺负的女孩子们,被捆绑着的人们,失去父母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有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南京城……都清晰地从照片中走出来。他们的档案,严严实实铺满馆内的墙壁,拧巴在一起。

滴答,这馆里钟声太大了吧,走近一看,我渐渐地看见了三个大字“十二秒”,便走了进去。黑暗的房间里墙上也后很多很小的照片,散发着微弱的亮光,看了注释后才明白——墙上那模糊得看不清的照片,是遇难者者的照片。每隔12秒,一个照片就将在墙上落下,并发出像水滴落下的声音,这样就代表这个人从此结束了宝贵的生命。因为——据统计,那么,日军每隔十二秒就会一个人。这是太残忍了!它们仿佛像一把刀从我的心头划过,把我的心划痛。我又走向了“万人坑遗址”,这里面显得很冷清,有很多具尸体,惨不忍睹……

我的素描老师曾经当过兵,虽然还没真正上过战场,战争就结束了,但是,他说,那些被战争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战友永远深深刻在他的脑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触摸历史的脉搏,传承英雄的精神,让往日的抗战精神,照耀你我的存在,追寻前辈的足迹,聆听不朽的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寻访红色足迹,向历史、向中国、向革命勇士致敬!

寻访红色的足迹作文【二】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长河中,是谁为了祖国的希望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流下了智慧的足迹;在硝烟滚滚的战争中,是谁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英勇

敌。留下了鲜的足迹;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建设中,是谁为了祖国的繁荣、强大,不断努力前进。流下了奋斗的足迹!是谁?是他们:汉武大帝、唐宗宋祖……是

他们:刘胡兰、黄继光……是他们:、孔繁森……不光是他们,更有那些辛勤的劳动者们,他们无私的做出了自己的奉献。其实,是他们创造了中华之崛起!

留下了深刻而伟大的足迹。全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如今我们美好的生活,富裕的社会,畅通的经济!

在如今的学习中,我们又留下了怎样的足迹?

有些同学能够上课积极动脑发言,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不会的难题能努力思索,不解探求;有些同学上课做小动作,不按时上交老师的作业,遇到

难题则更是“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有些人可以顺利的走完人生的路,即使遇到坎坷泥泞也可以跌倒了再爬起来。而有些人则正与这相反!

比起战争我们是不是更幸运!比起过去,我们是不是更幸福!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去珍惜现在,去创造未来。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留下自己“伟大”的足迹。

寻访红色的足迹作文【三】

近日,参加“红色寻访”活动的同学发起了“百名寻访同学进百个团支部上百堂党课”活动,通过组织开展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团支部学习活动,将自己在寻访过程中的所思所悟传递给更多同学。目前已有60多名寻访学生走进各个团支部。

讲台上,浙大外语学院德语专业研究生罗刚满怀激情,与同学们分享着他寻访中共一大会址的感悟。“一大的召开就像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重新探寻中共一大的历史,我更加深刻感受到党的伟大。”

讲台上3位同学真切地将自己的寻访感受与大家分享。电气工程学院08级本科生白杨赞,来自一个“党员之家”,寒假时,他们一家3名党员走访了西柏坡革命纪念馆。“作为一名党员,面对七届二中全会会址门前的党旗,我反思自己的生活学习。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入党,我说,我想成为一名更优秀的人。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很多以前无法到的感受,在那一刻都涌现出来,我为自己是一名党员感到自豪。”白杨赞激动地说。

今年寒假,跨越南北5000公里,从家乡黑龙江来到深圳,浙大工科信息大类大一的学生徐磊追寻着深圳的发展步伐,感悟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徐磊动情地说:“我们年轻党员肩负开拓未来的重任,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份荣耀,更是一种新老传承的使命。”坐在前排的学生连冰洁一直听得很专注:“这是我所经历过的最特别和生动的一堂团支部党史理论学习课,3位同学讲得非常精彩。这一段段红色的历史时刻提醒着我要更加努力提升自我,更好地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

今年1月,由浙江大学与本报联合发起的“红色寻访”活动受到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吸引了众多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寻访归来,同学们自发组成了“红色寻访”报告团,举办专题报告会、感悟分享会、座谈会。据悉,下一阶段,同学们还将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企业和其他高校,分享寻访感悟,播撒红色信仰,在“红五月”里再增一缕青春气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