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高考作文(关于人字的高考作文)

天地人高考作文(关于人字的高考作文)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4-06-22 02:02:55
天地人高考作文(关于人字的高考作文)

天地人高考作文【一】

人生在世,总要有做人、做事的信仰,这就是天地人之道。

在观看于丹教授关于《论语》的解说时,给我影响最深的一句话是:“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这句话的意味是十分深刻的。

生活在社会上,我们总是希望他人能善待我们,这样我们才可能生活得安安稳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可能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可是当我们这样渴求的时候,是否也问过自己,是不是也以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了别人,关怀了别人?这是很难做到的。在一言一行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做错,可能伤害了他人。在这些时候,难道我们不应该去道歉,去弥补吗?这是一种关爱。在别人犯难的时候,你是冷眼旁观,还是热情相待?或许这一念之差,就会铸成日后当你需要帮助时,别人不同的做法。

所以,不论结局如何,不论会不会有回报,都能够真诚地关爱别人,这就是一种可贵的信仰。

了解别人,其实也就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当我们与他人交往时,都应该保持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不欺瞒,不猜忌,只有诚心相待。这就是最好的了解别人的方式。当做到了这一点的同时,我们自己的身心也就能够做到坦坦荡荡,光明磊落。那样一种追求正义与诚信的信仰,也就由此形成。

人之信仰,决定着我们的一生,天地为证。我们存在于世,困难重重,险阻不断,在前行是时候,你是否摒弃了信仰?忘记了最初的意志?不可。一个国家,可以无兵,可以无粮,但人民不可缺失信仰。个人也是如此,可以吃苦,可以受难,不可以抛弃人生的`追求,思想的追求。否则,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天地人高考作文【二】

这个星期六,我们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是关于孔子的相关内容《天地人之道》令我深受启发。

天,代表的是理想主义,也是十分虚无缥缈的。是的,作为一个人,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只有有了梦想,才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实现,如果连梦想都没有,那又谈何达到什么什么样的高度呢?

地,,它代表现实主义,也是十分厚重的,,一个人,不管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只有脚踏实地,努力的去做,那样才可能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而人,则是取天地之精华,一个完美的,成功的人,只有天高海阔的理想,并且拥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那他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物。没有别的,只要将这2者尽全力的结合在一起,你就会可能成为一个头顶天、脚立地的令人敬畏的人,即使你在成名前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你同样也有可能会缔造奇迹。反之,那就一无是处了。

亚伯拉罕林肯,一位船夫、律师……他甚至走在街上,那些“高贵”的人们都不会拿正眼瞧他一瞧,但他坚持着将他的天设在看似的九天之上,人们嘲笑他,他也置之不理。再高的天,也终究会有人攀上,也需要比别人厚实的多得多土地。他从小的时候一直成长到将近五十岁,才获得了属于他的天空,那种感觉,一定淋漓尽致吧。

“天高地低”很常见,“天低地高”却不常见。对于“天低地高”这类人,他们要敢于追求,而“天高地低”这类人,要么学会埋头苦干,要么学会适当降低标准,要么,只能被社会所淘汰。

赵括,赵国著名大将赵奢之子,认为自己肯定能成为比父亲更为优秀的将领,天空无限高,撑起他的地域却过于狭小与低矮,他的土地上,只有名为“兵书”的作物,却没有名为“实践”风雨的洗礼,这样的作物,必定脆弱不堪的。

我们现在是基地班的学生,春风得意,定的目标十分高远,这很不错,但这是需要行动的!天要高,地也要厚,地厚了,天才能真正的高起来!

天地人高考作文【三】

所谓天地人者,即三才者也,这是《三字经》中的说法,“才”一字既写出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敬畏,又表达了人类对于自身能力的期望。这句话贯彻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所遵循的既要向自然学习,也坚定不移地相信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在她对于论语的解读中说到要讲究天人合一,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的确,从人类的起源开始,我们就通过不断地向大自然和其他生物学习,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打火机的发明,从仓颉造字到如今文化科技的高度繁荣发达……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我们人类不断的学习,实践,探索,总结,改进的成果吗?

我们今天的学生就好比站在中华民族这个五千岁的巨人肩上,我们更应该循着先人的足迹,不断前进。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孔子说人要“恕”,但是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却完全没有恕的概念,只一味的知道惟我独尊。当然我身上也有诸如此类的各种毛病,所以我们更应向天地学习那种包容万物的浩然之气。所谓有容乃大,就是这种境界。

天地人之道,说白了就是为人处事之道,人与自然之道,作为新生代的人,完美的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在这个社会上的立足之本。

天地人高考作文【四】

《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在现实生活中所积累的`,古人:“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论语中的的词句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阿宋就让我们观看了《于丹论语心得》。

《论语》的核心就是仁恕。什么是仁恕呢?仁恕就是仁爱宽恕。孔夫子认为“恕”这个字可以让人受益终身。孔夫子还给这个字加上了八个字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看似非常的简单,但要是在当今的社会做到这些,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许许多多的事情明明早已过去,可是我们仍然耿耿于怀。这就是不宽容。可当你每一次这样想的时候,你会被折磨得痛不欲生。所以啊,我们对于任何一件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

孔子说:“己欲立人而立人,己欲达人而达人,意思是每个人想让自己树立起来,你也要帮助别人树立起来,也就是说要帮助别人。于丹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国王的故事。故事中的老人说:世界上最重要的那个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离你最近的那个人;最重要的的事情是马上去做,马上把这件事情做掉;最重要的时间是当下。那个国王恍然大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刻不容缓地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只有做到这也些,你才是个仁人。

仔仔细细品尝,孔夫子所谓的为人之道是这么的简单,可以说是大家耳熟能详。然而全世界70亿人口中,到底有多少人能做到这几点呢?当今的社会,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哪里还会顾得上别人呢?别说是帮助别人强大起来,树立起来,就是力所能及的帮助处于困境的人这一点都很难做到。中国人宁愿围观别人,也不愿意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所以说孔夫子的言辞至今都对我们有重要的影响。

天地人高考作文【五】

有人说,我们中国人缺少信仰,但是,在这个星期六,阿宋给我们全班诠释了什么是中国人的信仰。

有一个人,其貌不扬却改变了中华民族教育传统,有一本书,是这个人的.语录却被称为治国之道。这个人是孔子,这本书是《论语》。于丹教授在理解《论语》上很有自己的心得,而阿宋给我们看的就是《百家讲坛》中于丹《论语》心得的第一集《天地人之道》。

在这一集中我明白了天、地、人之间的联系。盘古开天辟地后,上面是天,下面是地,盘古就在中间,所以天地人在境界上是一样的。人只有真正感悟到了天地至理,才能纳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于自己胸中,使自己成为天地间最为强大的存在。孔子是凭借什么感染其他人的,正是凭这浩然之气。

孔子有一个“仁”的思想,这大家都知道,可你知道什么是“仁”吗?孔子的弟子就曾经问过他,什么是“仁”?孔子回答:“爱人。”又问,什么是“智”,又答:“知人。”多么玄奥的两个字,孔子就以此作答。原来“仁就是爱人,智就是知人。”

孔子还有一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有位弟子问孔子:“老师,我们向你学了这么久,是想以后能当大官,你说有什么条件,才能治理国家?”孔子的话依旧简短:“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学生不甘心,问:“去掉一条的话,您去哪一条。”“去兵。”孔子认为没有兵力也行。“再去一条。”孔子很严肃地回答:“去食。”人在世上,难免一,可怕的是国家因为没有人民信仰而崩溃。信仰的力量是那样伟大。

最后,我感动于孔子的一个字:“恕”。对自己宽容一点,对别人宽容一点就是“恕”。有了这个字,我们就可以过好一辈子。

我深深地被孔子的智慧所打动。

天地人高考作文【六】

《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和他对弟子的教导。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其实论语中许多经典的词句,是我们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的,但是我们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吗?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

大家别以为说,孔夫子的论语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我们觉得它是高深的,它是一种高不可及的。这里面有多少奥秘吗?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说白了,我认为论语再我们今天的观点去看过去,它是一本非常朴素的,能够相关于以人伦为起点,教给每一个人在现代生活中,获得心灵快乐,能够熟悉现代这种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就是这么一本语录。其实论语很简单,两千五百年以前,论语是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片片断断,留下来的课堂笔记,他的学生把这些给编篡起来,后来就成了论语。所以在《汉书·艺文志》上有这么一段界定: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就是弟子们在提问,他回答的时候“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大家有问有答、有来有往。就是这种提问和回答之间,只言片语,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到后来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大家把这些言论集结在一起,就成了一本论语。所以今天看到的论语,我们会觉得没有什么太深的逻辑性,在论语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故事、一个严谨的阐述,论语都是很简短很简短的一些言辞。

圣贤永远都不是那个转头一样的典籍,让你要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非常费劲佶屈聱牙说他到底说什么呢。如果端着架子,那不是真正的圣贤,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千古之前,他们那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可以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他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天地人高考作文【七】

下午,我们在老师的推荐下观看了于丹教授讲述的《论语——天地人之道》,我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论语》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此而无比强大,所以现在人们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这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

我们要时刻记住天地给予我们的力量,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天人合一”。人对自然万物,应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这是一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

我觉得视频中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评估二十一世纪一个国家是否富强,不仅仅用国民生产总值GDP来评估,还应该用这个国家的百姓内心的安宁与幸福感,也就是GNH。

我国在上一世纪八十年代末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调查,数据显示,当时我们的国民幸福指数只有64%左右。91年再次参加调查,升到了73%左右,而96年又下跌到了68%。这是一件很令人困惑的事情。这些数据说明,当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繁荣,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就有可能遭遇更为复杂的心理困惑。用教授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一次子贡问孔子:“您能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孔子说:“如果有这样一个字,大约就是‘恕’字吧!”恕的意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恕他人。比如我们有很多时候,本来已经过去的一件事情,而我们还是不断的自我咀嚼,然后一次一次再受伤害,其实该放下时且放下反而更好,因为你宽容别人,就是给自己留下一片天空。你的胸怀越大,很多事情也就越小。

这节课我收获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那对生活更高层次的理解。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