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教师资格证优秀作文事例)

经典故事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教师资格证优秀作文事例)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3-11-25 14:15:32
经典故事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教师资格证优秀作文事例)

经典故事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一】

中学语文课本选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入蜀的那首诗,诗题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现为高等院校教材),也选了王勃的这首诗,诗题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学生由中学进入大学,发现“州”字少了三点,这是怎么回事? 经查《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四》,找到了蜀州这个地名的命名时间,蜀州这个地名是武则天朝垂拱二年(686年)开始出现的,一直存在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从天宝元年(742年)起,到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止,改称唐安郡;从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开始,直到唐灭,复称蜀州。

唐时的蜀州,即今之崇州市,它在成都西面约50公里处。 再看王勃的生卒年。《旧唐书·文苑传》王勃本传,记其生卒年甚详:“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道出江中,为《采莲赋》以见意,其辞甚美。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此处“上元”,是唐高宗的年号,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这条史料说明,在蜀州地名出现前11年(或前10年),王勃就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么,他是不可能在诗题中使用“蜀州”这个地名的。 再从这首诗的`题目对友人官职的称呼来做分析。王勃称这位姓杜的朋友为“少府”,少府就是县尉。唐代的官制,州一级没有“少府”这个官职。由此可见,“少府之任蜀州”的说法是不合逻辑的。而说“少府之任蜀川”是可以的,“蜀川”是对蜀的泛称,唐人称蜀地每每称为“蜀川”。

经典故事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二】

玉雕师王先生在石材毛料市场看中了一块石头,一块极普通的玉石。他用300元买了下来,想雕刻个作品。可他拿回家后端详了半天也没琢磨出要雕刻个什么,他就把那块石头放在了角落里,一放就是5年。5年后,他又把那块石头搬了出来,并且很快就雕刻出了一件作品:《祝福》。一个双手合十、慈眉善目的老奶奶,一脸的慈祥和虔诚,似乎正在祝福人间万物吉祥平安。有人想购买,而且出价高达38万元。有人不解,一块区区300元的石头,雕刻也没用多少工夫,怎么就变得价值连城了呢?这不是点石成金了吗?

王先生说,雕刻前它不过是一块石头,但雕刻后却不再是一块石头,因为它有了灵性和意境。我雕刻它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但为了赋予它灵性和意境,我读料整整用了5年啊!

读料,是雕刻专业术语,意思是说雕刻师对毛坯料的形状、色泽、质地等原始形貌和特点进行审视,在脑中形成轮廓,最终构思出定型的雕刻图案。

的确,这5年来,他从没忘记那块石头。没事的时候,他总爱坐在那块石头跟前,瞅过来瞅过去的;有时候睡到半夜会突然起来,端详那块石头,有时候会彻夜不眠地与石头对坐。他不知“读”了它几千遍还是几万遍,最终才创作出了这件作品。

没有5年的潜心读料。他就不可能点石成金,也就没有这件昂贵的艺术品的面世。那块石头也许还会继续寂寞地躺在角落里。所以,读料,是他创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过程,更是一个无人知晓的奋斗过程。

经典故事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三】

【素材运用】国家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中国教育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教育者依然任重道远。他国的先进理念可借鉴之,模仿之,但真正的根基还在国家文化一环境的营造。

【话题拓展】竞争、团结、教育

凤凰卫视播出了一档体育赛事,看罢让人深感震撼。参赛者是日本各地小学六年级学生。项目是“30人31足”赛跑,也就是30个人为一横队,相邻两人的腿互相绑着,30人如同一人奔跑。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两人三足”的赛跑游戏,跑起来往往东倒西歪,很是狼狈。可见难度很大。而看这些日本小学生的“30人3 1足”比赛,两条长龙横着齐刷刷冲向终点,那种场景令人叹为观止。

“互相抱怨能有什么出息?能成功吗?”比赛间歇,电视里播出了各队平时训练的片段,好几个老师这样严厉地训斥队员。这种“30人3l足”赛跑以班级为单位,男女学生混合,彼此高矮、体质差异甚大。只要有一个队员拖后腿,整个队伍就会中途散架,因此团队精神最为重要。

在各支队伍中,东京代表队的表现格外突出,他们是“40人41足”,人数多了l0个,难度大大增加。“我们全班40人,我不想让任何一个学生脱离团队。”班主任说。班上有个很大的软肋——一名只有1。31米的矮个女,多次训练她都拖了后腿。最后老师安排两名一米六几的高大男生,一左一右夹着她跑……终于,全班都“飞”了起来。

现场比赛中,不时有参赛队在离终点二二十米处“散架”。虽然已经失败,但他们都自觉回到“散架”点,重新整队,接着冲向终点。

到了终点,胜利者喜极而泣,失败者放声痛哭。就连老师也是泪流满面……

认真、顽强、团结,看这样的比赛给人印象最深之处,莫过于这三点二而这些孩子还只是小学六年级,若干年后,这样一代人走向社会。会具有何等的竞争力!

经典故事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四】

1、乌云遮住了晴空,秋风吹落了枯叶,寒冷冰封了大地。而挫折将我们变成阳光,射穿乌云的禁锢,将我们变成春风,吹醒了枯树的生机,将我们变成小草,钻破了大地的寂静……

有句俗话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不经历挫折,怎么能成材呢?只有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只有经历了“会当临绝顶”的艰辛,才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只有经历了挫折,人生能才更加富有意义。

2、一杯清茶淡淡的苦,人们却可深品其中的香,一杯咖啡浓浓的苦,人们却可回味其中的甜,,然而面对苦涩的生活,为何不去细品其中的韵味,遭遇失败,一笑而过,何等大度。

袁隆平若不是以笑品苦,怎能十年磨剑,发现雄性不育的水稻,成为"杂交水稻之父"。

刘翔若不是以笑品苦,怎能刻镂金石,成就12秒88的世界记录,成为举世瞩目的"110米栏飞人"。

生活的苦,我们不得不面对,就像现在,整日的埋头书海,需要多大的耐心,若不是有一颗以笑品苦的心,有多少人会倒在通向成功的漫漫征途上。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湾溪流,曲折回转中竟会激起似心旷神怡的鸣响,一波巨澜,潮涌潮落时更能叠出惊魂荡迫般的雄壮。面对失败与挫折,让我们挺直腰杆,以笑品之,回味那一丝苦涩带来的芳香与甜美。以笑品苦,何乐而不为。

3、一曲《月光曲》是贝多芬报予坎坷的命运最灿烂的微笑,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报予失明的一生最平和的微笑,一部《史记》是司马迁报予不公的生命最动人的微笑。人生在世,难免有失败与无奈,这需要我们怀抱感恩的心,用对生命所有的爱与希望,对挫折微笑。

4、挫折是什么呢?沮丧说:“挫折是无穷无尽的烦恼,失败说:“挫折是击倒后的眩晕;”懦弱说:“挫折是充满坎坷的道路。”而我要说:“挫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生活需要挫折!”

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屠格涅夫曾经说过:“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请先学会吃苦。”我认为,这里的“苦”是挫折,“吃”就是要去面对挫折。生活是不能没有挫折的,不经历挫折的树永远不能成材;不经历挫折的鸟永远不能征服天空;不经历挫折的人生又如何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呢?

经典故事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五】

【素材运用】杂乱无章的生活,往往带给人无尽的麻烦与怨恨,还可能让人在垃圾堆里辗转,也成为“垃圾”。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提高效率的最佳途径。

【话题拓展】习惯、素质、传统与现代

一行中国人在日本一家餐馆吃饭,他们在门口把鞋子脱了走进去——这是一个很习惯而且自然的动作。但是,随后来了一位日本老太太,只见她弯下腰,轻轻地拿起大家的鞋子,一双一双鞋尖朝外整齐地摆好后,才走进去。大家还以为她是服务员,随后才知道,她也是吃饭的客人。

在日本,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要求进教室要脱下皮鞋放整齐,再换上白色的室内鞋。

日本人吃饭,会把用完的湿毛巾叠得整整齐齐,会把筷子放回包装纸里,有盖子的碗则用盖子把碗盖上,不会吃得乱七八糟让别人去收拾;日本人住旅馆,第二天早上必定会把被子和睡袍叠好,会把纸屑扔进垃圾桶,还会把浴室里的牙刷、牙膏和毛巾放整齐。对于他们来说,这叫传统。

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在日本人眼里,身边必须是干净整齐的,生活不允许有一丝杂乱,因为他们明白,生活在垃圾堆里,自己也就成了“垃圾”。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