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有一棵树作文(我心中的一棵树作文700字)

我心中有一棵树作文(我心中的一棵树作文700字)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3-10-29 02:44:33
我心中有一棵树作文(我心中的一棵树作文700字)

我心中有一棵树作文【一】

有那么一棵树,他自强不息;有那么一棵树,他坚忍不拔;有那么一棵树,他敬爱无声……

当阳光映绿新叶

一袭灰色的工作服,一顶迷彩帽,一双粗糙如树皮的大手,一辆掉漆了的三轮车,构成了一个平凡而朴实的他。

他是一个收垃圾的工人。

小区的人们见到他都会躲得远远的。每天放学,我都能在小区看见他的身影,他骑着那辆垃圾车穿梭在各个垃圾桶之间,夕阳的光晕投在他额前的汗水上,闪耀着自强不息的汗水,令我心生敬意。

当阳光映绿枝叶,那棵树自强不息。

当狂风摧残枝干

乌云把天空压得阴沉沉的,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阵刺耳的谩骂声传进了我的耳朵。走进一瞧,一个女人正似圆规一般杵在那辆垃圾车前,一手掐腰,另一只手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他把头埋得很深,脏兮兮的迷彩帽严严实实地遮住了他的脸,他的双手不安地来回搓着,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从旁观人的嘴里我了解到,原来是他在往垃圾车里铲垃圾时,不慎将泥点溅到了那女人的裙子上,而我的目光扫遍了那件花花绿绿的裙子,也始终没有找到泥点在哪里。那女人声称要到物业去告他,并扬言要让他滚出小区。我心里一沉。

回去的路上,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压抑,如同一块千斤重的巨石压在胸口一般沉闷。只是无心之失,却要如此斤斤计较,不给人留任何余地吗?我想起《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句话:“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

当狂风摧折枝干,那棵树坚忍不拔。

当细雨滋润树根

从那之后,他只在晚上出来收垃圾。一天晚饭过后,我在小区散步。忽然,一辆掉了漆的垃圾车进入了我的视线。是他!我的心情竟明快起来。他正蹲在地上,将几个剩馒头掰成小块分给几只流浪猫。路灯将他的影子拖得很长,一个高大的灰色形象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那分明是一棵树啊!一颗饱经风霜却依然挺拔的树!他眉眼沟壑间的笑,深深地感染着我……

当细雨滋润树根,那棵树敬爱无声。

有那么一棵树,他选择了默默无闻,坚忍不拔,自强不息;有那么一棵树,他用沧桑刻画着生命的年轮;有那么一棵树,他用自己的光芒扎根在了我心底!

【点评】小标题式总是很吸引人,这三个小标题都是围绕树,而且含义隽永。一篇文章首先让阅卷老师刮目相看的是结构形式,然后是具体的内容。

本文的又一大亮点是选材。作者把目光聚焦在运垃圾的人身上,通过细致的描写突出了“默默无闻、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中心,传递了正能量,对于初中生的作文来说,主题得到了升华。

语言优美,句式整齐,有节奏感,言简意赅,这是第三个亮点。

我心中有一棵树作文【二】

初次到塞北是十月中旬,天,阴冷阴冷的。所见到的土地和山坡全是一片荒芜贫脊的景像,全没一丝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与原先在脑海中想像的大漠风光有着天壤之别,心中不禁有些失望与失落,甚至心里突然莫名的同情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这时正好刮起大风,天空顿时变得灰蒙蒙的还泛起一丝淡淡的黄色,我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沙尘暴”。这些沙子吹打在脸上生硬的痛,街上行人都纷纷戴上口罩,围起了围巾和戴上帽子,我突然之间有种想尽快办完公事离开的想法。

第二天,吹了一夜的沙尘暴终于停了。天空也放晴了,心情似乎也随着天气的好转平静了许多。这少了沙尘暴的侵袭天空竟然变得瓦蓝瓦蓝的,好美!几朵洁白的棉花云轻轻的飘浮在空中,看不出头一天还是一片泛黄的天空。我打消了想尽快回去的念头,因为听办事单位人介绍说离这不远有一个叫红石峡的风景区景色不错。但还没下火车时通过车窗看到的塞北却全是一片荒凉与贫脊的景像,所以对他们的话有点半信半疑,但又经不起他们的介绍和蛊惑,终于决定还是去看看。

我打了一辆出租车,一路上这位出租车师傅像个非常有的导游一样给我介绍这个红石峡的奇妙之处。说得精彩处口沬四飞,差点溅到我脸上,我尴尬得扭头而笑。从他的口中我大致知道这么样一个景像:这是一片沙漠之中自然形成的一个峡谷,四面环沙,但唯独这一片区域激流峡谷树木林立。而且峡谷峭壁上有很多洞窟……

车子一路颠簸着开进了景区。由于是深秋季节,天气比较阴冷,来游玩的游人并不多。我下车后并没有直接去售票处而是直接来到一处悬崖边,探头看崖下奔腾的激流。这时过来一对情侣,相拥搀扶着过来看风景。年纪并不是很大,估计在二十六七左右。只所以说搀扶是因为他们不像一般的情侣精神奕奕相拥着,而更像是那个男的在搀扶着女的行走。尽管那女的脸上泛起甜美的笑容,但仍难以掩饰笑容背后的一种倦态。而男的好像也挺开心,只是偶尔又显得心事重重,总是用很温柔的眼光看着她。

我好奇的打量了他俩一眼,继续观看崖下奔腾的激流。并拿出手机开始拍照。这时那女的好像一个脚步没站稳,滑了一下,差点跌倒。男的赶紧用力扶稳她并连声说:“当心当心!”我觉得有些纳闷,这悬崖边这么危险他们干嘛呆在这儿看啊。尔后自己又无奈的一笑,自己不也一样吗?

看了一会儿激流,我转身走到售票处,花了二十元钱买了一张门票。进入景区开始慢慢浏览这里的风景。这里果然像那位出租车司机所描绘的那样,周围都是一片荒漠,而这块地方却悬崖峭壁,激流奔腾。崖边石窟林立,每个石窟里面都别有洞天,里面有不少佛像,据说这些佛像在宋代就已经有了。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时候也曾在这里歇脚休整,至今都还留有曾经的一些生活痕迹。我正在里面转悠着,刚一转身竟然碰到刚才在外面遇到的那对情侣,赶情他们也到景区里面来了。我正准备到别处去转转,却听到那女的突然动情而又小声地埋怨那个男的:“都说别花那二十元钱了,咱就在外面看看就好了”。男的温柔的说:“不要紧的,只要你好起来了,钱咱还可以再挣嘛”,男的似乎沉浸在对未来期盼的向往里,声音更柔:“等你好起来了,我领你游遍全国各地的名胜景区,将来有机会我们还要到国外去旅游”。这时那女的突然哭起来了,说:“还会有这一天吗?都是我不好,我这病让你受累了。”男的赶紧搂着她安慰道:“说什么呢,傻瓜,会好起来的,一定会的”。似乎怕被人看到尴尬,男的一边安慰女的一边搂着她的向别处走去。

我突然被他们这一幕深深的感动,不由自主的在后面尾随着。一路上从他们断断续续的谈话中大致听出这样一个故事:女人和男人是一对爱侣,结婚才三年。可女人突然在一天被查出身患绝症,而且病情很快恶化。本来两口子一起打拼事业已经小有成就,但因为女人身患绝症,不但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负债累累。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一个约定,等赚够了足够的钱他们就去旅游,要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可他们没有等来这个约定却等来了一个恶梦般残酷的现实……

我跟随他们一路慢慢前行,在一处地势平坦的流水处,他们停下脚步。静静的感受着这片荒漠中的独特风景,或许也是在感受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也许想留下最后(或许是最后)的`美好记忆,男的拿出相机准备拍照留恋但却四下环顾,像是在寻找合适的对像帮忙拍照。见此情景,我主动上前表示愿意帮忙,男的感激的冲着我说了声谢谢。接过相机后突然觉得自己就像是个专业的摄影师,很用心的帮他们设计姿势。随着不断的“喀嚓”声,一张张甜蜜的笑容被定格在了相机里,同时也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在女人上卫生间的间隙,我与男的作了一些交谈。事情果然如我猜想的那样,医生告诉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如果幸运的话估计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有未了的心愿最好在最后的日子里尽量完成她的心愿。但为了给她治病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根本拿不出钱来支撑这个心愿。说到这里男人已经有些哽咽了,但似乎很努力的不让眼泪从眼眶里溢出,只是在眼眶里打着转。他告诉我他跟他妻子是在一次旅游团认识的。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等赚够了钱把祖国的山山水水游个遍,但这个梦想已经无法实现了。只是想在这最后的时刻静静的陪着她,希望自己的笑容能成为她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当女人从卫生间出来时,男人马上揉了一下眼睛换上一副温柔的笑脸迎上去,在对我一再表示感谢后相互搀扶着向前走去。望着他们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睛有些模糊了。这一刻我突然发现脚下的这片土地好美丽,一点都不贫脊。深秋的塞北,异常寒冷,我却感到一种直击内心的温暖。回上海后我一直牵挂着这对情侣,希望奇迹能在他们身上发生。

爱其实很简单,一个小小的约定或许就可以用一生来守候。爱是相儒以沬的坚守,是牵手后的不离不弃。现实或许是残酷的,生活有时候会阴雨绵绵,但有爱在,心中就会有晴天。

我心中有一棵树作文【三】

一个风和日历的周末,上午,我央求爸妈带我到公园去玩,爸妈答应了,于是爸爸便开着车带我娘俩儿去兜风。半路上,我正欣赏着车窗外美丽的风景,到了一个岔路口,爸爸忽然来了个急刹车。我抬头一看,哦,原来是红灯了,还好爸爸没有闯红灯,因为我看见旁边一位年轻俊朗的交通警察拦住了一辆闯红灯的银色轿车,那车看起来很名贵。因为离得很近,我干脆把头探出车窗看个究竟,在这两分钟的红灯中,我看到了这一情景

那位年轻的交警向银色轿车司机敬了个礼后,脸上的严肃顿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笑容可掬的模样:“哟,张哥,原来是您呀,呵呵”看着他那笑嘻嘻的模样,我心想:哼,绝对是一个包庇好哥们儿的`“好”警察,这种不负责任的交警,还真不少!令我意外的事是,在于那位被称之为“张哥”的人草草寒暄了一下之后,年轻交警的神情霎时又恢复了严肃。“请出示驾驶证。您这次的行为已违规,必须照例对您进行处罚”年轻交警认真地检查了那位“张哥”的证件,并照例开了罚单,我偷瞟到司机那个无可奈何的苦笑,交警再次敬了个礼之后,便放行了那辆银色轿车,回到路边,继续站岗、检查、站岗、检查…… 绿灯!爸爸开着车继续前进。窗外忽然吹进车内一丝清凉的风,让我感到一阵凉爽。我能想象到事后那位银色轿车司机不服的神情,也能想象到他对那位不包庇好友、刚正不阿的年轻交警的不屑。而我,却打心底里佩服这位公正的年轻交警,恍惚间,我想到了什么

即使整天风吹日晒辛苦站岗,即使会遇到些难办的杂事,也许会破坏些人际关系。但是是,交警不怕,只有那些理解、配合你工作的朋友,才是真正的好朋友。交警心中也有一盏明灯——公正,这盏公正的明灯,引领着交警刚正不阿的品质,这种品质有种意义——为自己,更是为社会。

我心中有一棵树作文【四】

"如果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如果我的双脚将无力前行,你是否愿意陪我一个温暖的午后。”幸福无处不在,而我却很知足,因为我知道活着便是一种幸福你可以用耳朵感受万物的声音,可以用眼睛享受世间的缤纷,可以用鼻子夺取万物的芬芳。

在学校,我们可以做一本记录知识的书,吸取万物之精华——文学。可以从中与领略万物的高深与韵味,比如舒婷的《致橡树》充分表得了一位女子对男女平等的向往——“我如果爱你,绝不想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而我们呢?可以在学校到处感受文人之间的深情以及思想,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在家里,我们可以做一名保护父母的孩子,在家人的言行举止中,学习他们真挚的品德,把他们告诉我们的启迪深深记录在心中,把父母对我们的好,换成努力的汗水在他们年老时把收获的果实轻轻奉献给他们,这不是一种对你努力的证明吗?让时间来见证。

在社会我们可以做一名雪中送炭的过路人,做自愿者,向困难者伸出双手,做社会品德良好的前者,感受社会的美好与美妙。我们为阴雨绵绵打开了阳光之门,用双手架起一座温暖的小桥让双方都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青春给了我们太多时间,为我们争取了太多金色年华,让我们拥有执着的信念与美好的明天如外国友人说的一句话一样“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美丽。”虽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阴雨天气,但你呢?你不能轻而易举放弃美好,放弃这个美丽的世界,有时,平静下来,你会发现其实这个时间很美,很美......

我为心中的艰难搭起太多座桥,只为通往一个美好,充满晴天的地方——我的心中。我将永不放弃信念,愿与它一起面对世间一切艰难与空洞。

爱——心中的晴天。

我心中有一棵树作文【五】

从“我”到“你们”,两个字的差别,却道出了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人的心中除了自己之外是否应多留一些空间给他人。

事实上,人都是自私的,但是身处同一个社会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世界并不是一个人的世界,她也需要世界中的每一个人去维护。

正如丘吉尔所说:“一个人若能为别人的生命与人道的法则着想,纵使他正在为自己的生命挣扎,并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也不会全无回报的。”人只有在做事时心中有他人,才能容身于这个社会,适应这个社会,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当今社会,古代也何尝不是如此呢?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但晋若袭虞,虢就会出兵救援,反之亦然。经多次失败后晋国大臣想出了离间之计,使虞虢两国互不相救。于是晋国便贿赂贪财的虞国国君,结果得了晋国好处的虞国国君不顾大臣反对,给晋国攻打虢提供了方便,结果可想而知,由于没有虞国的帮助,虢国很快失守,失去了盟友的'虞国,不久之后也被晋国吞并。

渺小的我们身处社会之中,又何尝不是弱小的虞虢两国呢?要是没有他人的扶持,我们的生活将无法继续。环顾我们身边,如果没有发电厂的工人们的

夜以继日的工作,夜晚的光明将从何而来?如果没有建筑工人们的辛勤劳作,我们的栖息之所又从何而来……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多为别人着想,就是为自己谋利。

出生在90后的我们,拥有父母、长辈的关爱,似乎忘记了他人,觉得所有人对自己的爱都是理所应当的,家庭生活使我们中的大多数变得自私自利。可是我们可曾想过,在现实生活中人处处要与他人交往,如果一个人自私自利不加修饰,会被人敬而远之,当这个人真正遇到困难需要人帮助时,没有人会伸出援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总会提着一盏灯,有人很奇怪,便问他:“你自己都看不见,提着灯干什么?”盲人说:“我提着灯是为了帮别人照亮路,这样做也让别人看到了我,避免他们撞到我。”

作为一个盲人都知多为他人着想,实则是帮了自己,我们又何尝不懂呢?

就像那个歌唱家,她心中有观众,所以它能成功,也就是从“我”到“你们”的意义:心中有他人,既造福于他们,又帮助自己。

我心中有一棵树作文【六】

在座位上,讲台上的老师不等我将书翻开就开始布置今天课堂上的任务了。窗外的阳光正好,但却只有少许的阳光进入教室,少到无法察觉。老师在讲台上耐心地讲解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同学或多或少都会回答老师的问题。更多的时候都是只有老师的`声音充盈整个教室。

我看着书本,看着板书,一点点做着笔记,脑中反复着老师刚说过的只言片语,努力将这些知识记在心中,印入脑海,瞥了一眼同桌,有一些疑问想要问他听懂了没有,可惜,他已经躺在凉爽的晨光中,随着晨光,静谧而又安逸地飘向那无人而知的秘密花园。我想,在那美丽的花园,我的同桌,他会在干些什么,他又会看到些什么呢,倘若我去呼唤他,他大概不会记得什么秘密花园,他在那儿的所见所闻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要问为什么,就像魔法世界的魔法师会消除那些误闯入魔法世界的普通人的记忆那样,需要保守秘密,独属于那一类人的秘密。

下课铃响了,但老师还是止不住非要多说那几分钟的内容,但终究是要下课的。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让自己离开课堂的控制,开始活动自己的身体,与边上的同学讲述自己的突发奇想。

太阳逐渐升了,白云渐渐钻出了阳光,点缀在天空中,微风路过了校园,高高的杉树举起了下垂的树枝,和那微风打一声招呼,微风和每一株杉树拥抱过后才缓缓离开。

回过神来,天空变得灰白,从那一方见长的窗里看的是杉树在舞动,在歌唱。我想,大概是要下雨了吧,不然那杉树怎么会这样的兴奋,放声高歌,枝杈摇摆,是在庆祝,从心中自发的涌出的情感,真实的不含半分虚假。

天黑了,窗户外,景色不再被我看见,看见的都是其他人在教室的灯光下奋笔疾书的姿态。教室里有一股力量,每个人都被它激发着,鼓励着,使他们不用停下笔,不用抬起头,直到铃响。

夜晚在校园仰望天空,看不到点点星光,但还有皎皎白月在天空中播散银光。天空是晴朗的,我期待明天的晨光也会像今天这样明亮。

我心中有一棵树作文【七】

技巧一:中心突出,立意深远

首先,立意必须集中而突出。即使需要使用较多的素材也只能统一在一个中心之下,这样才不会散而无主,不至于喧宾夺主。其次,记叙文务必符合积极、健康、深刻、高远的立意要求。其三,要善于从日常小事中发现深刻、有时代气息的主题,善于从事件的表面向深处挖掘,使主题变得深刻起来。其四,运用对比可以让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事件的中心揭示得更深刻。如将美与丑、善与恶、强与弱、悲与喜对比,将人或事的前后变化对比,将不同的人对某人某事的态度对比等等。另外,你也可以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暗示事件发展,衬托人物心情等,从而彰显主旨。如一篇《责任重于泰山》的作文。作者先用“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作题记,然后分别用一、二、三作小标题,依次叙写了张老师出人意料地带病冒雪上课、检察长在战友(因救护自己而牺牲儿子的判决书上签字前矛盾的思想斗争、县委书记为了泄洪抢险而顾大局舍小家决定炸除自己从小生活的村庄这三件事,说明了给学生上课是教师的责任、严格执法是领导者的责任、保护国家利益是所有公民的责任,从而使“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责任”的主旨得以凸显。

技巧二:详略得当,内容充实

选材要鲜活。即选构要真实、新颖、典型,从生活中捕捉精彩的典型素材,筛选出那些最高兴、最悲痛、最深刻、最难忘、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展现时代风貌的典型事件,或者概括提炼,或者放大细节,或者定格镜头,必能写出具有、独特个性、深刻感悟和超级感染力的佳作来。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如作文《一张贺卡》,作者以“贺卡”为线,围绕一个穷学生给老师“送贺卡”这件事展开生动描述,把“买贺卡”“送贺卡”“卖贺卡”三个场面一线串起,使文章曲折生动、感人至深;但在处理素材的详略时,却略写“送贺卡”,而把自己“买贺卡”前的思想斗争、老师“卖贺卡”后的感动心理浓墨重彩描述,这样就突出了一个正直、慈爱、善良的老师形象。

技巧三:情感真挚,叙中含情

在刻画人物时,要将真情实感融入到细致、生动的人物描写和事件叙述中去,人物有了真情实感便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可以通过细节描写、选用情感鲜明的词语、打造抒情语句来流露真情。例如《懂你,懂你》中描写丰富细腻、真挚感人。作者将“我”的深切感受、心理活动和母亲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结合起来,一个,心思细密、宽厚温和、体贴女儿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技巧四:结构清爽,叙事生动

首先结构要完整,写人叙事要清晰。应善于运用前后照应、一线串珠等技法组织材料。其次叙事要生动,情节要曲折。叙事写人时可以使用前后对比法、设置悬念法、抑扬生变法、虚构科幻法等来使文章尺水兴波、妙趣横生。如一篇《我的这杯“苦咖啡”》的作文,作者分别以“麦田?烈日”“村边?夏夜”“小院?清早”“医院?黄昏”为小标题,按地点和时间变化为序依次描绘了四个生活场景,表现了作者和爷爷之间细腻深厚的祖孙情。这种以情为线的行文,立意、情感、事件以一贯之,极具结构美和情感美。

技巧五:个性人物,形象鲜明

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大多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中心的。你可以通过个性分明的外貌、神态、服饰、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例如通过不同人物的语言便能体现出各自文雅有礼、粗鲁低俗、豪爽干脆、优柔寡断、风趣幽默、干巴木讷等迥异的性格。你也可以随着事件的发展或观察角度的变化,对人物进行多层次描写,或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特别要注意细节描写和概括描写相结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