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怎么酿的作文(怎样做豆腐作文600字)

豆腐怎么酿的作文(怎样做豆腐作文6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6-02 12:02:25
豆腐怎么酿的作文(怎样做豆腐作文600字)

豆腐怎么酿的作文【一】

豆腐是农家人的常菜。农家人每当过年过节或者遇上大丰收时总会做上几板豆腐来以示庆祝。

今年,家里赶上大丰收。爸爸妈妈就想做豆腐来庆祝。我听了他们的商议之后,心想:反正我已经看妈妈做过那么多次豆腐了,让我试做一次也无妨。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爽快的答应了让我试做一次。

我从豆缸里拿来5斤黄豆,放到桶里去,拿温水来浸泡。在浸泡黄豆期间,我把磨豆机冲洗好,然后又把大锅洗干净,再放半锅水去煮。做好这些工作后,我就去看黄豆浸软没有,确定它洗干净后,我就把黄豆拿去磨豆机里去磨。经过十几分钟我就把这5斤黄豆磨好。我再去看那半锅已经煮开了的水。我把那磨好的黄豆放下锅去搅拌。把它搅拌均匀,我拿来豆腐袋,把搅拌均匀的豆腐浆倒进去。把豆浆分离出来。接着,我把豆浆放进锅里去煮开,这一大锅热豆浆就煮好了。

但豆腐还没做好,我把热豆腐放进一个大盆里去,然后按豆浆的比例放入适量的石膏,不停地摇晃,摇匀后,再盖上盖停放几分钟。趁这机会,我把豆腐格和豆腐帕清洗干净,放好。再把豆腐格组合好,把豆腐帕摆在豆腐格里面,等豆浆凝合成豆腐脑,过了几分钟后,我打开大盆盖,看见豆浆已经凝合成豆腐脑。一看很嫩,这豆腐脑随着微风的一吹,也跟着摇晃。

接着我把豆腐脑放进豆腐格里去,细心地放。放完后用豆腐帕给盖好,再盖豆腐板盖。最后提一桶水压在盖板上面。

大约两个小时过后,再把那桶水提下来,打开豆腐板盖,这一板白白嫩嫩的豆腐就做成了。

妈妈看见我第一次做的豆腐这么嫩,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竖起了大拇指,说:“我的乖女儿长大了,真棒!”听了这话,我的心里甜滋滋地。其实我也明白:一个人只要细心地去做每一件事,就会取得成功;然而一个人对每件事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就只会跌进失败的万丈深渊。

晚上,家人团聚一桌时,一边吃着我做的豆腐,一边说说笑笑。这一声声哈哈大笑声溶入这宁静而又美好幸福的夜晚……

豆腐怎么酿的作文【二】

母亲在薄壳壳地点上黄豆子,待到秋天,能收上三五升黄豆子,这三五升黄豆子,母亲留着过年用——一升涨豆芽,两升用来做豆腐,在那个缺油少肉的年代,豆腐是最好的副食品,我们把它当肉吃。

母亲精心挑选豆子,浸泡在清水里,待豆子发胀,就可以磨豆腐了。院子头有一个手推磨,手推磨旁边是一个舂米的对窝,对窝边就是一个磨刀石,这三样子家什,一样都离不开,它们伴我走过童年,走向社会。

母亲负责摇磨子,我负责罐豆子,其他几个弟妹,圈在手磨周围,有的盯着手磨,有的看母亲的推杆子荡来荡去,有的出神地盼望豆浆溢出来。母亲摇着手磨,唱着山歌;手磨“咯咯吱吱”地叫,山歌悠悠地扬;随着歌声,雪白的豆浆从磨缝里慢慢地流了出来,这流出来,怎是豆浆呀?分明是一首纯洁、美丽的诗,分明是一首迷人、动听的歌。这豆浆,俞聚俞多,两股洁白的春潮,慢慢汇聚成一股瀑布,跌落在桶中,溅出一朵朵洁白的雪莲花。大妹子和二妹子爬在桶边“咯咯”笑。

过豆浆是个苦活,每过完一包豆浆,母亲都累得直喘气,但是,母亲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她的心里是甜甜的。过完的豆渣,也是我们的美食,母亲精心细作,将豆渣和着酸菜炒,吃起来满嘴的豆香,放在现在,豆渣只是猪的饲料。

等待做豆腐的时候到了,我们好开心呀——因为每年做豆腐,母亲都要赏赐给我们每人一碗豆腐脑,这是我们童年最美味的食物了。我负责添火,母亲负责搅动豆浆,弟妹们围在锅台边,随着母亲慢慢搅动,豆浆翻浪了,母亲一声令下:“断火”,我便迅速拍灭灶膛的火,只见母亲一边向锅里倒浆水,一边轻轻搅动,眼看一锅白花花的豆浆,慢慢地变成了一朵朵豆花,锅里的水清了,豆花宛如盛开的朵朵莲花,漂浮在水中央。我们佩服母亲的神奇,魔术般地将一锅豆浆,变成一锅豆花,我们啧啧称赞——这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五个碗盛满了豆花,母亲放进一点盐、一勺醋、几滴香油,一碗香喷喷的豆腐脑成了,我们拿起小勺子,轻轻地舀,慢慢地吞,悠悠地品,不敢狼吞虎咽,想美味多在舌尖滞留一会。二妹吃完了,朝我的碗里瞅,我把剩下的全倒给二妹,二妹的脸,也成了一朵雪莲花。

豆腐怎么酿的作文【三】

寒假里一天的早上,我一溜烟的跑进豆腐房帮婆婆做豆腐。

一进门,就看见婆婆手里拿着一个很大很大木勺,把泡好的黄豆往外捞呢!泡过水的黄豆真神奇,黄豆变的又大又胖,比花生米还大呢!“婆婆让我来捞。”我接过婆婆手中漏勺,干了起来,才捞了一小会儿,手酸了,腰疼了,脚麻了,但是我一想婆婆每天都是这样辛勤劳作,我这一点点累算什么呀!

这时候,婆婆把接豆浆的桶放好,把黄豆全放入磨中,然后开启电闸,电磨轰隆隆的转了起来,我将磨上龙头打开,顿时,豆桨像一条软软的绸带落入桶中,面另一边,豆渣像雪花一样飘了出来,落入盆中。婆婆告诉我:“最开始用的是石磨,既慢又粗糙;后来用的是电磨,可豆桨和豆渣分不出来;再后来用的是更先进的电磨,豆桨和豆渣可以完全分离,即省时又省力”。

可以点火煮豆桨了,利用开锅的时间,我把豆渣磨了一遍,以免浪费,婆婆向我介绍做豆腐的原料;要挑籽粒饱满的,最好用东北大豆,生长期长,含桨量高。

终于开锅了,豆桨沫直往上升,婆婆赶紧洒上消沫剂,眼看扑锅的豆桨末消失了,婆婆把豆桨倒入大缸里过滤了一下,就开始点豆腐,她左手拿着一个丁字形的木耙,右手拿着一个有小眼的瓢,里面装着卤水,一边往豆桨里面倒一边用木耙搅拌,都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还真不假。”很快,豆桨变成了豆腐脑。

我放好豆腐框,铺好豆腐包,把豆腐脑舀进框里,在上面铺上帘,压上一块大石头,就等着出豆腐了。过一会儿,我发现水不滴了,打开一看,一大块豆腐出现在我的眼前,婆婆见我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就给我切了一小块,它亮晶晶颤微微的,咬一口,一股豆香味在口中永久不散。

小小的一块豆腐,工序尽这么复杂,我们更应该懂得大人们的幸苦,珍惜劳动果。

豆腐怎么酿的作文【四】

我特别爱吃豆腐,可吃了多年豆腐,却不知道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所以我决定去豆腐坊学做豆腐。

到了豆腐坊,工作人员教了我们做法。他说得很简单,于是我不禁得意起来。

开始做了。我们先将泡好的黄豆磨成浆,倒入纱布中过滤。将过滤出的豆浆取出,豆渣用作其他处理。工作人员提示我们说:“称3.7克熟石膏粉倒入50克水中,搅拌成溶液,倒入熬好的豆浆中,闷10分钟,就成了豆腐脑了。”我不以为然:“为什么要这么较真呢?大概拿点石膏粉放到一小杯水里不就行了嘛!”于是我就估量了一下用勺子舀了一点石膏粉倒入水中,也不管重量是否精确。我把和水搅拌好的石膏倒入豆浆中,可是搅拌了一会儿,便搅不动了。我只好叫工作人员来看一下。他说:“小朋友!你是不是把石膏粉放多了?”我说:“应该是吧!”他接着说:“那就对了,石膏放多了就会变硬,放少了就会变稀。要适量。”于是我拿来了秤,称了水和石膏粉,搅拌好后倒入豆浆中,过了一会儿,一锅香喷喷的豆腐脑就出炉了。

休息了一会儿,工作人员说:“我们来做豆腐了!把豆腐脑放入模具中,滤出水分,压上重物,压一个半小时,就可以了。”于是我们按照他说的做了。可是我滤的时候老是把豆腐脑弄掉出来,我问工作人员怎么办,他说:“应该拉住滤布四个角,抖几下水就出来了。”我按他说的做,果然成功了。一个半时候后,白白的伴着豆香的豆腐做好了,我很开心。

通过这次做豆腐,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不能粗心大意。只有带着谨慎细致的工作态度,才能把事情做好,大事小事都是如此。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