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作文捉蜗牛(小学三年级捉蝌蚪的作文)

一年级作文捉蜗牛(小学三年级捉蝌蚪的作文)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4-06-20 04:18:19
一年级作文捉蜗牛(小学三年级捉蝌蚪的作文)

一年级作文捉蜗牛【一】

秋天,在南方雨后的一个傍晚,刚下过雨,夕阳从西边的云彩中露出,照到校园的花草上,雨后的校园风景真美丽。不出去散步难道不遗憾吗?

于是晚饭后,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去散步。沿着校园的小路走着走着,突然妹妹小青对我说:“姐姐,快看,地上那是些什么?有点很像什么昆虫。”说着小青就蹲下身子去仔细看,我也跟着弯下腰去观察。“啊,原来是爬着走路的蜗牛!”我们俩都兴奋地喊出声来。“原来,蜗牛也喜欢在雨后出来散步!哈哈,这可是个小小发现啊!”

看到有这么多蜗牛,我和妹妹都不想再跟着爸爸妈妈往前走,提出要留在后面想多捉几个蜗牛。爸爸妈妈只好同意和先走开了。快看,一只只小蜗牛在路边上爬得很慢,哦,还真不少啊!于是,我和妹妹就开始用手抓起来,但拿在手里还挺害怕的。因为这些小家伙都胆子很大,伸出的头和触角感到软软的、腻腻的,还带着雨后的湿水,蛮怕人的!但是,我和妹妹还是捉了不少,两人的双手都满满的。

回到家里,我们把蜗牛放在小玻璃瓶子里,开始养着它们,观察它们,因为我们两都喜欢这种穿着甲克衫的小昆虫!写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个谜语:“说它是牛不是牛,不会耕地不会拉犁头,说它个小力气小,整天背着房子到处走。”小朋友们,你们猜猜看,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牛”呢!

一年级作文捉蜗牛【二】

十月一日早晨,我来到了奶奶家,拉着爷爷上西山捉蜗牛,因为我要完成科学老师布置的“观察蜗牛”的任务。

我们来到了西山脚下,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拾级而上。我们率先来到了山腰的一片空地上,分头仔细地搜索起来。这时,一只“蜗牛”进入了我的视野,我连忙上前将它抓住,再一看,原来只是一个蜗牛壳,我只好把它扔掉了,继续用我的“火眼金睛”搜索着。可不知怎么的,蜗牛好象已经知道我们的来意,早早地躲了起来,我找到的.总是一个个蜗牛壳。 我们找得累了,便坐在在一张石凳上,我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爷爷鼓励我:“不要气馁。

只要我们心再细点,就一定会找到的。”听了爷爷的话,我也坚定地点了点头:“找不到蜗牛我誓不罢休!”这时,我脑里灵光一闪:对呀,蜗牛不是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吗,石凳下面不就是这样一个理想的场所吗?于是,我便连忙到石凳后面寻找起来。突然,我看见草丛中有一个东西再慢慢地爬着。我心中暗暗一喜:哈哈,我可真是聪明呀,这儿真有只蜗牛。便伸手想去抓“蜗牛”。“我的娘呀!”我吓了一大跳,坐在了地上。“怎么了?”爷爷闻声而来,原来那个在爬着是一只大虫子,我忙站了起来,一脚踩了那只虫子,“哼,看你还敢吓我。”这时,我又看见了一个东西在爬,但这次我学乖了,不用手去拿,用木棍去试探:“啊,真是一只大蜗牛!”我正把它抓起来,只见它好像加快了脚步,想逃出我的魔爪。“让你再逃,看我抓住你!”。紧接着,我便伸出了我的手,将它抓了起来扔进了袋子。又用同样的方法抓到了两只蜗牛后,便连忙带回家进行观察了。

这次的“十一”虽然我还是没去外面玩,但是我却在西山成功地上抓到了蜗牛,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也已经很满足啦!

一年级作文捉蜗牛【三】

今年七月,天天下雨,阳台花草间蜗牛泛滥成灾。妈妈坐不住,以五只一元的价格“悬赏通辑”蜗牛。于是,我和溪溪开始了“捉蜗牛大赛”。

雨,终于停了。我们两个小财迷,二话不说开始捉蜗牛。哇,石壁,盆沿,花叶上,全是蜗牛。我们拿了一个很深很深的瓷瓶,一旦发现它们,就一个一个把它们放在手心里,每过一会儿就得“搅一搅”,免得它们成为“逃犯”。我们把刚捉的三十只蜗牛和一片红薯叶一起塞了进去,便着手抓下一波。

又抓了几十只回来一看,好多蜗牛都从壁沿上爬了出来,企图“越狱”,它们在外边瓶壁上缓缓爬行。我们手忙脚乱地把蜗牛拨回去,又去抓了一批回来看,唉,外甥打灯笼--照旧——好多蜗牛又从壁沿爬出来!

我们只得又手忙脚乱起来,现在只剩一只“孔武有力”的蜗牛还趴在那儿。只见它向前向左向右挥舞触角,仿佛在试探着什么。它的身体一伸一缩,但幅度不大。它慢慢向前滑行着,所过之处,留下一条黏液带。我用牙签碰了一下它的身体,它立刻缩进壳里一大半,但触角仍摆动着试探。我又用牙签碰了碰它的触角,它的触角也缩了进去。它静默着,似乎在积蓄着力量……

看着这样的蜗牛,我不由得想起这样一句话:“能登上金字塔的,只有人、蜗牛和老鹰”。人靠的是工具,鹰靠的是飞翔的翅膀,蜗牛靠的是什么?该是日积月累的坚持。是的,蜗牛从不懂得胆怯,不懂得气馁,也不懂得退缩,它们只懂向着目标一路攀爬,攀爬,攀爬!

一只只蜗牛还在不断地攀爬,这次我没有粗鲁地把它拨回去,而是充满敬意地望着它们许久,许久……

一年级作文捉蜗牛【四】

有一天,我和妈妈在纳福广场的草丛里捉了五只蜗牛。我给妈妈看,妈妈说:“的,扔掉吧!下雨过后才有蜗牛。”我舍不得扔掉,对妈妈说:“科学书上说,蜗牛也会睡觉,放到水里它就会醒来。拿回家试试吧!”妈妈很惊讶:“真的吗?好!回家试试吧!”

回家把蜗牛放在水杯里,我们就去吃饭了。饭还没吃完,转头一看,喊一声:“妈妈!蜗牛全醒了!”妈妈吓了一跳,抬头一看真的全部都活的,还表扬了我。我赶紧吃完饭,看蜗牛。有的蜗牛在水中游泳,有的爬在水杯沿上,伸着长长的脖子,展开一对触角,一对短的在下面,一对长的在上面。长触角顶端上有一对圆溜溜的小眼睛。我好奇地拿着牙签戳它的触角,它缩了一下,好像在说:“小朋友,不要调皮,我很疼。”我又戳了一下,它缩进壳里头不出来了。我给它吃菜叶,看它没吃,捉起蜗牛一看,原来它吸着菜叶。我把它分开,看见叶子上一小洞一小洞。我把五只蜗牛放着玻璃杯里用网盖盖好。第二天,我拿起网盖,奇怪!五只蜗牛只有三只了呢?原来两只蜗牛倒挂在网盖上了。我把两只捉下来放回杯子里,发现网盖上银白色一闪一闪亮晶晶。还有很多大便,有白色的,绿色的,老绿色的。它们吃饱了又睡觉,真可爱!

蜗牛给我带来惊奇和快乐,我喜欢蜗牛。

一年级作文捉蜗牛【五】

今天早晨,我们闷闷不乐地坐在教室里,我们为什么这么不高兴呢,原来外面下着倾盆大雨。这时,大卓老师走了进来说:“今天我们去抓蜗牛。”“可是,要到哪里去抓蜗牛呢?”我们个个都有气无力地问。老师说:“蜗牛喜欢在潮湿、阴凉的地方,跟我来吧。”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撑着伞,兴奋地跟在老师后面屁颠屁颠地去寻找蜗牛了。

我们找了大半天,也没发现一只蜗牛,我们都开始垂头丧气了。突然我听到有人喊:“我找到蜗牛了。”我们都兴高采烈地跑过去,只见蜗牛有的在墙上,有的在草丛里,还有的在窗台上。我们兴奋地抓着,数着一只、两只、三只……

我把蜗牛放在杯子里观察,我发现它爬行的路线有黏液,身子轻轻的,而且还有硬硬的壳,小小的触角像打鼓的棒子,触角上长着一双像黑芝麻一样的小眼睛。它的眼睛左右晃动,环顾四周,好像在想:“我这是在哪里?小朋友要把我带到哪里去呢?”

接着,我们回到教室举行了一场爬行比赛,我们选出了最厉害的蜗牛,放在纸上。只听老师下令:“一,二,三,开始!”蜗牛都拼命地爬,只是爬的方向不一样。有的向东,有的向西,有的向前,有的向后,还有的呆在原地不动,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我们的心情也由阴转晴,我们不但不讨厌下雨天,还盼望着下雨天。因为雨天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快乐。

一年级作文捉蜗牛【六】

你们知道我的课余生活是什么吗?不知道吧!是捉蜗牛。

我原来以为鼻涕虫就是蜗牛,捉了好几只,养在家里,我爸爸看我捉了这么多鼻涕虫,说:“儿子,你为啥要抓鼻涕虫呢?”“啊?我以为那是蜗牛呢!”怪不得捉它的时候感觉滑滑的,像鼻涕一样捉都捉不上来,不愧是“鼻涕虫”啊!

我把鼻涕虫倒了,洗干净再捉了几只小蜗牛,把蜗牛养在我用碎玻璃一块一块黏上去的给蜗牛造的小房子里,然后在上面戳了一个洞当呼吸孔,在蜗牛的房子里放几张纸,当蜗牛的厕所。

我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给蜗牛喂菜叶,如果心情非常好,就会喂给它最喜欢吃的芥菜叶,我每次都看着蜗牛吃菜叶,可我怎么也看不到它的牙齿,是否它没有牙齿呢?唉,真是个难题啊!

渐渐地,过了几个星期,蜗牛渐渐长大了,我感觉蜗牛在对我说:“谢谢你,小主人,把我培养大!”

最后,我把它们放回大自然,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变得更加强壮。

我祝我的蜗牛幸福成长,每天开开心心!你们呢?我相信你们也会祝我的蜗牛幸福成长,每天开开心心!对不对啊?

一年级作文捉蜗牛【七】

有人喜欢姹紫嫣红的花儿,有人喜欢洁净可爱的小白兔,而我却喜欢微不足道的小蜗牛,因为蜗牛让我找到了坚持的代言人,找到了在嘲笑中成长的意义。正如名言所言:“坚持,就有希望。”

记得有一次,我从家里出来散散步,突然,眼前出现了以个非常不起眼的小东西,我蹲下来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蜗牛啊!它正挪着身躯朝一棵苹果树上爬呢!我心想:小蜗牛,你也他想吃苹果啊!等你爬上去苹果早就没了,十万八千里的路呀!不知哪一只脚会把你踢飞或踩的。心里这么一想,马上起身走了。可是,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你们肯定会认为小蜗牛会半途而废,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第二天早上,我去找同学玩的时候,又一次路过这一棵苹果树,猛然间,头往昨天看的地方,不看没事,看了吓一跳,那只小蜗牛还在向苹果树进发。我的心里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一只小蜗牛竟有如此强的信念,虽然他已经大汗淋漓了,但是是什么让它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永不言败呢?是因为它心里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坚持!

是啊,在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为心中没有坚持,因而轻言放弃,换来的结晶却是失败,又有多少人因为心中没有坚持,换来的却是永久的心灵上的创伤,无可弥补,只有坚持,才能换来成功的喜悦,只有坚持,才能换来辛勤汗水的结晶,相信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